?

老年衰弱癥的高炎癥狀態和免疫功能失調

2015-01-26 21:05劉蓉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年17期
關鍵詞:單核細胞老化細胞因子

【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炎癥和免疫失調與老年衰弱癥的關聯性及影響機制。方法 在知網檢索欄輸入關鍵詞檢索文獻,關鍵詞設定為衰弱癥;炎癥;免疫激活;炎癥細胞因子。然后采用綜述分析的方法進行深入探究和分析。結果 結果發現:慢性炎癥和免疫功能失調在衰弱癥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先天性和獲得性免疫功能失調也會加重慢性炎癥,并破壞疫苗接種誘導的免疫保護能力,從而增加衰弱老人嚴重感染的發生風險。結論 研究老年衰弱癥患者體內存在的高炎癥狀態和免疫功能失調現象,探究其內在機制,有利于認知衰弱癥相關因素,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7.022

作者單位:730000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老年科二病區

Heightened Inflammatory State and Immunologic Dysregulation in Frailty

LIU Rong The Second Ward in Geriatric Department,the First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immune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old age debilitating disorder and influence mechanisms.

Methods HowNet literature retrieval field,enter keyword search,keyword set debilitating disease,inflammation,immune activation,inflammatory cytokines.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the use of an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 Found: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immune dysfunc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ebilitating disorder. Congenital and acquired immune dysfunction increased chronic inflammation,and damaged the immune protection induced by vaccination,thereby increasing the feeble elderly risk of serious infections. Conclusion Study concluded that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bilitating disorder of high inflammation and immune dysfunction phenomenon,explor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is conducive to theoretical knowledge debilitating disorder related factors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Frailty,Inflammation,Immune activation,Inflammatory molecules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球范圍內的普遍趨勢,衰弱癥被視為一種最為突出的老化相關的臨床癥候群。跌倒風險、致殘率、長期護理需求以及死亡率在這些人群中升高。衰弱癥表現為多器官功能衰退、康復儲備能力和應激反應能力下降,及機體維持內環境平衡的能力改變。這些變化使得跌倒、譫妄及失能等不良后果的發生風險在衰弱老人中增加 [1]。Fried等于2001年首次提出衰弱癥的五項臨床特點,包括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乏力、肌力下降、步行速度減慢及活動耐量降低 [1]。目前認為慢性炎癥和免疫功能失調在衰弱癥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先天性和獲得性免疫功能失調也會加重慢性炎癥,并破壞疫苗接種誘導的免疫保護能力,從而增加衰弱老人嚴重感染的發生風險。

1 慢性炎癥在衰弱癥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1.1 炎癥反應標志物在衰弱癥中的變化

免疫系統的老化以慢性低水平的系統性炎癥為特征。與老化相關的炎癥狀態被稱為“炎性衰老”,以炎癥細胞因子升高為標志,研究發現炎癥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及腫瘤壞死因子(TNF)-a升高與老人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相關 [2]。衰弱癥老人體內的炎癥反應標志物升高 [2]。

IL-6是一種前炎癥細胞因子,在老人體內含量增高。研究發現老化相關的IL-6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骨質疏松及肌少征等多種疾病相關,并與老年人生理功能下降、失能及全因死亡相關 [3]。即使是功能良好的健康老人,IL-6增高也與肌肉體積減少和強度下降有關 [3]。Ferrucc等報道了一項針對社區老年婦女長達3.5年的隨訪觀察,研究顯示IL-6增高是老年婦女功能喪失、肌肉強度及運動能力下降的重要預測指標 [4]。另一項年齡、種族、性別均匹配的研究同樣證實了上述研究結果。該研究發現衰弱老人體內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受脂多糖(LPS)刺激后釋放產生大量IL-6,使得IL-6水平升高 [5]。

C反應蛋白(CRP)是1930發現的一種急性炎癥反應產物,是全身炎癥反應的非特異性分子標志物。Walston等報道的心血管健康調查,在對人口學基本特征進行了校正并排除了心血管、糖尿病等疾病后發現CRP增高與衰弱癥相關 [6]。此外研究還發現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計數增高與衰弱癥的發生相關 [6]。

1.2 衰弱癥的炎癥信號通路和免疫激活機制

近期通過對純化的單核細胞炎癥信號通路相關基因體外表達的深入分析,得出了衰弱癥炎癥信號通路激活的分子證據。研究發現衰弱癥與單核細胞CXCL10基因表達上調相關,該基因編碼了一種強作用的前炎癥細胞因子 [7]。衰弱癥老人體內LPS刺激純化單核細胞產生的7種炎癥信號傳導通路基因的表達上調 [7]。

新喋呤是單核巨噬細胞產生的尿苷三磷酸(GTP)代謝產物,是公認的單核-巨噬細胞誘導的免疫激活反應的分子標志物 [8]。隨著老化,新喋呤在體內的含量不斷增加,與老年人死亡率的上升正相關并獨立于IL-6與衰弱癥呈正相關關系 [9]。老年衰弱癥患者體內存在由單核-巨噬細胞誘導的新喋呤升高為特點的免疫激活狀態 [9]。

1.3 慢性炎癥在衰弱癥發病過程中的潛在作用

單個炎癥因子,如IL-6增高會直接或間接通過減弱肌肉力量而導致衰弱癥的發生。老年衰弱癥患者體內IL-6與血紅蛋白和IGF-1濃度負相關,白細胞總數與IGF-1也呈負相關關系。其他因素,如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包括鋅)含量降低也與衰弱癥的發生相關。研究發現使用具有抗炎作用的他汀類藥物并沒有對衰弱癥起到預防和治療的作用 [10],說明慢性炎癥以外的其他因素在衰弱癥的發病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2 免疫激活在衰弱癥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2.1 先天性免疫功能失調

先天性免疫是機體受到損傷和感染時最先出現的防御屏障,主要由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及樹突狀細胞組成。衰弱癥患者體內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總數增加,同時存在著單核-巨噬細胞誘導產生的高炎癥狀態和免疫激活狀態。此外衰弱癥老人脂多糖(LPS)誘導的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s)增殖水平下降,說明衰弱癥與先天性免疫功能失調相關 [11]。

2.2 獲得性免疫功能失調

增齡相關的免疫功能衰退對獲得性免疫功能的影響包括CD28表達缺失、T細胞克隆擴增、自身免疫抗體生成增加及細胞因子表達的改變。老年人的炎性衰老、疫苗接種后的抗體反應障礙及免疫功能低下均可用上述的免疫衰退機制解釋。研究發現,在年齡和主要伴發疾病相匹配的情況下,衰弱癥女性CD8+和CD8+CD28 T細胞水平升高,CD4+與CD8+的比率較非衰弱癥組降低。一項由13對年齡、種族、性別均匹配的,由平均年齡84歲的衰弱和非衰弱老人組成的研究發現,衰弱癥組表達趨化因子CC受體5(CCR5)T細胞計數較非衰弱對照組增高。CCR5+ T細胞總數隨著衰弱癥患者衰弱積分的升高逐漸增多 [12]。CCR5+ T細胞有1型前炎癥表型,該前炎癥表型可使機體出現高炎癥狀態 [12]。CCR5是一個眾多周知的HIV共受體,針對HIV感染和AIDS的抗CCR5治療工作已有了可喜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結果說明,以抗CCR5為基礎的治療策略可被開發利用于防治老年衰弱癥 [12]。

2.3 免疫老化和免疫失調機制研究新進展

最新研究在衰弱老人免疫失調和免疫老化機制方面有了新突破。研究發現胸腺萎縮和長期慢性的抗原負擔是導致T淋巴細胞總數下降和克隆老化的原因。上述原因可持續誘導IL-6和其他細胞因子產生,進而促進慢性炎癥和多器官功能的衰退 [11]。這些衰弱癥的誘發因素使得老人體內的巨細胞病毒免疫球蛋白G(CMV IgG)和IL-6濃度升高。隨著衰弱癥的病程進展,內體IL-6水平不斷升高,并與干擾素γ(IFN-γ)誘導的巨噬細胞激活分子標志物新喋呤升高相關 [11]。

目前有關B細胞與衰弱癥關系的研究很少。一項利用免疫球蛋白CDR3區光譜分析法開展的研究評估和比較了B細胞多態性在老年和青年參與者中的差異。該研究發現老化與B細胞多態性減少有關,衰弱癥患者體內B細胞總數下降。Ridda等研究發現衰弱癥與老年人肺炎球菌免疫接種后的抗體反應不良相關 [13],并與流感疫苗免疫接種后抗體反應障礙相關,并導致了社區老人抵抗流感等感染性疾病的臨床保護能力下降 [13]。

綜上所述,慢性炎癥和免疫功能失調在衰弱癥的發病機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他潛在的致病因素包括遺傳、代謝、環境、壓力及急慢性疾病均在衰弱癥的發病中起著不同的作用。對老年人進行衰弱評估,提前預測那些不容易對肺炎球菌或流感疫苗接種產生抗體免疫反應的個體,并對這些高感染風險人群進行免疫增強治療是有必要的。

猜你喜歡
單核細胞老化細胞因子
單核細胞亞型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中的研究進展
抗GD2抗體聯合細胞因子在高危NB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尿酸水平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關系的研究
單核細胞亞型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進展
節能技術在開關電源老化測試中的應用
杜絕初春老化肌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細胞因子表達及臨床意義
細胞因子在慢性腎缺血與腎小管-間質纖維化過程中的作用
HTPB熱固PBX老化過程中的體積收縮
抑制熱老化的三效催化劑技術的開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