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學術史探索中走近學術龐德——評《外國文學學術史研究:龐德學術史研究》

2015-01-30 15:03□文│張
中國出版 2015年22期
關鍵詞:學術史龐德學術研究

□文│張 琪

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是西方現代文學的領軍人物和意象主義運動的發起者,英美新詩運動的積極倡導者。龐德一生著述頗多,除了詩歌和翻譯,他還寫下了1500多篇有關創作理論、詩歌評論的文章,其作品以深奧難懂、龐大復雜而聞名。西方對龐德的研究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興起,近年在我國也逐漸為學術界所熱議。由龐德研究專家蔣洪新、鄭燕虹教授所著的《外國文學學術史研究·龐德學術史研究》(譯林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一書,既是國內近年來對龐德的全面研究之作,亦是對龐德學術史進行解析、開展龐德研究之研究的專著。作者從跨文化的角度出發,以學術史的視角探討龐德研究中被廣泛關注的問題,試圖在歷史和學術的雙重維度中走近學術的龐德,不失為國內龐德學術史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龐德學術史研究》立足于作為詩人、批評家、翻譯家的龐德的所處社會環境及其成長進程,從具體的歷史語境入手,結合相關評論材料,在梳理學術史上龐德研究論爭的觀點以及厘清龐德學術史的發展脈絡的基礎上,整體把握龐德學術研究的發展方向。全書分為三個部分:龐德學術史、龐德學術史研究、附錄。作者首先從龐德的人物生平、思想軌跡以及傳記述評、學術批評著手,按照時間順序,對成為詩人、評論家、譯作家的龐德及對其有關評論文章開展學術追蹤,以便為研究者呈現龐德學術史研究的清晰結構;繼而在具體的語境中對龐德的學術史研究展開反思,在對龐德研究進行回顧與展望的同時樹立問題意識,討論龐德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中的熱點問題和爭論焦點,力求在學術史研究中找到這些問題的本質,以更為深入地還原龐德學術思想,藉此把握那個時代的文明律動,為中國文化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首先,作者試圖從對龐德作品和龐德學術史研究的雙重文本解讀中走近學術意義上的龐德。書中對龐德學術史的主體輪廓予以勾勒,同時對以龐德詩歌、書信集、傳記、譯作集、評論文章等學術史緣起和發展以及針對龐德書信集研究、我國龐德研究等具體問題予以細致深入的廓清,并在這種學術史的清理中弄清了一些爭議中的問題,重塑了作者的觀點。另外,作者橫向整合了東西方對龐德的研究,突出了龐德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譯介,強調了他為東西方詩歌的互相借鑒做出的貢獻,在對經典的學術史解讀和研究之研究中重新定位龐德的學術價值、文學價值,進而借鑒優秀的文化成果。

其次,作者力圖在學術史洞察力與詩歌理解力的雙重維度中走近學術意義上的龐德。龐德學術研究注重歷史的維度和詩歌的維度相結合的學術方法,即對龐德作品的學術洞察,需要根植于歷史、社會、文化的意象和詩歌的意蘊,契合古典與現代的學術傳統,既要在時代背景的框架和民族文化的高度中客觀、公正地考量龐德的文學作品、文學理論和政治立場,又要在詩學的意境中理性分析學術史研究中龐德翻譯儒家經典和歐洲文學作品,在精致的舉例中對龐德詩歌中豐富的文化因素、意象主義的本質進行概括,在學術史研究和詩意理解中為龐德學術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作者意圖開展兼具問題意識與重建意識的學術史乃至學科史研究。作者帶著龐德詩學創作與理論的探討、龐德政治思想等龐德學術研究中一些尚存正義的問題開展學術史研究,在紛繁的評論資料和復雜的文化因素中研讀龐德,意在重新審視龐德及其作品,從而還原、重建學術龐德及其所代表的思潮流派,跨越時空為讀者呈現全方位的真實的龐德。希望通過這本書,可以讓讀者們在漢語的世界里走近龐德,展望世界文學,在學術史的研究中實現對當代龐德學術研究的清楚理解和準確定位。

猜你喜歡
學術史龐德學術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苗族頭飾研究的學術史梳理與回顧
吐蕃王權研究海外學術史鉤沉①
“走過同一塊地毯”:龐德與詹姆斯美學思想比較研究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
龐德子
臨洮考古之余的“學術史”尋訪
《面對伏拉龐德修道院酒神壁畫的沉思》作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