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寒論》方中“存陰液”思想應用舉隅

2015-02-09 19:47王寶家陳禹霖
亞太傳統醫藥 2015年16期
關鍵詞:陰液熱病白虎

王寶家,陳禹霖,屈 杰,楊 宇

(成都中醫藥大學 基礎醫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

《傷寒論》方中“存陰液”思想應用舉隅

王寶家,陳禹霖,屈 杰,楊 宇

(成都中醫藥大學 基礎醫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陰液具有滋養濡潤、充養血脈的生理功能。外感熱病易于化燥化火而傷津液,耗竭真陰?!秱摗窞榈谝徊空撌鐾飧袩岵∽C治規律的經典專著,書中立法處方多次體現張仲景辨治外感熱病的“存陰液”思想。通過分析幾首《傷寒論》名方,初略呈現“存陰液”思想在外感熱病治療中的應用,以期為臨床治療外感熱病提供用藥思路。

傷寒論;陰液;存津液;外感熱病

陰液是精、血、津、液等各種體液的通稱。陰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滋養濡潤、充養血脈兩方面?!鹅`樞·本藏》[1]云:“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薄秱摗窞榈谝徊空撌鐾飧袩岵∽C治規律的經典專著,清代名醫陳修園研究《傷寒論》數十載,悟出“存津液”乃是其真詮。外感熱病在病理演變過程中,易于化燥化火而灼傷津液,耗竭真陰。陰液的耗傷程度與外感熱病的發展及其預后密切相關,故有“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之說??梢?,“存津液”三字真切地道出防治外感熱病的精髓。

1 桂枝湯之辛溫解表存陰

外感邪氣,邪在表者,以解表之法疏散于肌表外邪,使邪隨汗出而解,即《素問》云:“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惫鹬珵椤秱摗方獗戆l汗的代表方,體現出解表存陰防變的立法思想。

柯琴[2]云桂枝湯“溫能扶陽散寒,甘能益氣生血,辛能解散風邪”,以桂枝、生姜之辛疏散風邪,祛邪外出,從而達到發汗止汗、祛邪保津的目的,防止更多汗出而傷陰。

桂枝湯證中,脈見“陽浮而陰弱”。成無己[3]注:“陽脈浮者,衛中風也;陰脈弱者,榮氣弱也。風并于衛,則衛實而榮虛,故發熱汗自出也?!闭f明人體感受外邪,風邪客于表,衛氣閉郁而發熱,外邪“實”營陰得不到衛陽的保護而外越汗出,所以“榮虛”??梢?,發汗祛邪雖是正治,但若過汗就會犯“虛虛”之誤。故張仲景認為,服桂枝湯雖需汗出,但汗出應有度,應“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過汗不僅外邪不能隨汗出而解,反而會損傷心陽營陰。

桂枝湯中,芍藥酸苦微寒,氣味皆屬陰,為純陰之品,酸能斂陰和營,主內主靜主收;大棗味甘,《神農本草經》[4]載其“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說明大棗具有滋補津液的功效?!吧炙幎么髼?、甘草之甘苦化合,可恃之以滋周身之陰液?!盵5]芍藥和大棗酸甘化陰,可填“榮弱”而防營陰受損。此外,服用桂枝湯時應適當食用熱粥,一助汗出,二借水谷之津而滋填汗源,防過汗傷陰,即陳古愚云:“既取大補陰陽之品,養其汗源,為勝邪之本,又啜粥以助之,取水谷之津以為汗,汗后毫不受傷,所謂立身于不敗之地,以圖萬全也?!盵5]

桂枝湯方一方面力圖解表透邪,使病從淺出,以防外邪化熱入里而耗損陰液;另一方面控制汗出程度、補充汗源,防止陰液受損。由此可見,解表發汗是手段,祛除病邪、防止傳變、預防外邪化熱傷津才是其目的。

2 白虎湯之清解氣熱存陰

氣分熱盛,迫津外泄,故見發熱、煩渴、脈大等證。此時邪入氣分,若發汗則傷陰,若攻下則引邪內陷,故選用清氣法為佳,其代表方為《傷寒論》中的白虎湯。

白虎湯方首見于張仲景的《傷寒論》,其最善清氣分邪熱,退熱力強。吳鞠通評白虎湯“虎嘯風生,金飚退熱”[6],可見其退熱力宏。白虎湯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組成,其中石膏味辛性寒,入肺胃經,可使熱出表而清氣分邪熱;知母味苦性寒,“知母之辛苦寒涼,下則潤腎燥而滋陰,上則清肺金而瀉火,乃二經氣分藥也”[7],可見知母具有滋陰瀉火的功效。石膏知母相伍,一方面祛除氣分邪熱,邪熱去則陰傷止;另一方面,填補肺腎之陰以制勝陽熱,防止陰液進一步損傷。甘草、粳米滋養脾胃,一防知母、石膏苦寒損傷胃氣,使“后天之本”化源不絕,津液生化不絕;二以水谷之精滋補津液,以充汗源。

若出現“煩渴”癥狀,則說明熱盛津傷。張仲景于白虎湯中加人參,即白虎加人參湯?!渡褶r本草經》謂人參“補五臟”[4],五臟屬陰,可見人參可滋養五臟之陰。人參亦有補氣的作用,補元氣可生津液,一方面以白虎湯清解氣分,祛除傷陰邪熱,另一方面以人參峻補氣陰,固本培元而促使疾病向愈。

3 承氣湯之通腑泄熱存陰

外邪內傳,化燥成實,津液內枯,地道不通,則成痞滿燥實、陽明腑實證。病已至此,清熱保津之法只是揚湯止沸,不能奏效,只能釜底抽薪,急下存陰,祛燥熱之邪,使陰液不得消灼。

陽明腑實證癥見大便秘結,自利清水色純青,小便數、蒸蒸發熱、腹滿、煩躁、脈沉實等。熱邪內結成實,燔灼津液,耗涸津液極速,??稍陧暱讨g生變。此時只能速速攻下燥熱實邪,通腑泄熱才能保津防變,即急下存陰之意。

張仲景有陽明急下和少陰急下之訓,并立有三承氣湯,即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及調胃承氣湯。三承氣湯藥用大黃、芒硝、枳實、厚樸四味,其中大黃苦寒,滌蕩實邪;芒硝咸寒,軟堅潤燥;枳實、厚樸行氣消痞。大承氣湯中大黃后下,下之力宏,可峻下熱結;小承氣湯不用芒硝,以大黃、枳實、厚樸三味同煎,減枳實、厚樸之量,攻下之力稍弱,主陽明熱結輕證;調胃承氣湯不用枳實、厚樸,重用芒硝以瀉熱潤燥,調和胃氣,主陽明燥熱內結,無痞滿之證。若少陰化熱,津傷熱結或熱結旁流,亦可用大承氣湯急下存陰,救欲絕陰液以留生機。陽明急下以存胃中津液,少陰急下以救少陰腎水。若用他法延誤急下時機致陰液耗竭,則病難向愈。

張仲景運用承氣湯靈活巧妙,如小承氣湯加味而成的麻子仁丸,可用于津枯便秘之脾約證,藥用杏仁宣肺降氣,蜂蜜、麻仁之甘潤,配合小承氣湯緩下以增液行舟。若因津液內竭而大便秘結,不因胃熱燥實而成,不可用承氣湯攻下,而用蜜煎導方和豬膽汁方的外導法。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傷寒論》存陰液的內涵。

4 黃連阿膠湯之撤熱滋陰存陰

外感熱病發展到一定階段,可出現熱盛陰傷。有鑒于此,撤熱與滋陰應雙管齊下,撤熱使陰液不再因熱邪煎熬而繼續消耗;救陰一可制約陽熱之性,二能補充已損陰液以防陰液耗竭。

《傷寒論》第303條云:“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盵3]少陰為水火之臟,陰陽之本,故病入少陰,可見寒化和熱化之證。少陰陰虛而熱化,因此“心中煩,不得臥”。腎陰不足,心火起,下不得以制上。邪熱與陰虛并存,當滋陰瀉火并舉,故用黃連阿膠湯撤熱滋陰。方中黃芩、黃連苦寒,清心火以下交腎水;阿膠、雞子黃為血肉有情之品,生心血、滋腎水以上承心火;芍藥和血斂陰。諸藥合為滋水降火、交通陰陽之劑[8],功可撤熱救陰,雙管齊下。

病入少陰,出現腎虧于下、心腎不交時,可用黃連阿膠湯。若陰血陽氣不足,心脈失養,可見心悸、脈結代,方用炙甘草湯。方中以生姜、人參、桂枝、大棗復脈中之陽;炙甘草、生地、阿膠、麥冬、麻仁復脈中之陰。因炙甘草用量大,且具益氣養心、緩急定悸之功,故又名復脈湯?!秱摗分须m然治療真陰虧虛的方藥較少,但也啟發了后世滋陰法的形成。如柯琴[2]就認為炙甘草湯“出補陰制陽之路,以開后學滋陰一法”。

5 結語

“存陰液”是中醫學中重要的學術思想,其思想萌芽于《內經》,在《傷寒論》中初步形成基本的理論體系和治法方藥?!秱摗分赋隽恕按骊幰骸钡闹匾?,書中立法處方多次體現張仲景辨治外感熱病時的“存陰液”思想。其不僅提出“亡津液”“亡血”“亡陰”的病理演變和致病原因,還創制多首“存陰液”治法方藥,提出一系列治療禁忌以避免津液傷損,為后世養陰學說奠定了理論及實踐基礎。

[1] 王冰.黃帝內經[M].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2003:226.

[2] 柯琴.傷寒來蘇集[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20.

[3] 成無己.注解傷寒論[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47.

[4] 顧觀光.神農本草經[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106-107.

[5]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30.

[6] 吳鞠通.增補評注溫病條辨[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58:29.

[7] 黃志杰,胡永年.本草綱目中藥學[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58.

[8] 黑丹.《溫病條辨》引自《傷寒雜病論》的方劑探源[D].沈陽:遼寧中醫藥大學,2008.

(責任編輯:尹晨茹)

2015-04-14

王寶家(1986-),男,成都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醫藥防治感染性疾病。

楊宇(1953-),男,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醫藥防治感染性疾病。

R222.2

A

1673-2197(2015)16-0073-02

10.11954/ytctyy.201516034

猜你喜歡
陰液熱病白虎
苦味食物未必都養心
黃帝內經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談養陰生津在溫病學中的應用
論傷寒春變溫病夏變熱病
趨向出人意料的進程:艾迪斯·華頓的《羅馬熱病》
白虎
王付教授白虎湯札記
唐白虎等
唐白虎(四格漫畫)(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