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的敬畏

2015-02-10 21:23喬傳藻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4年11期
關鍵詞:方塊字楹聯小精靈

喬傳藻

我問自己:“你對字的敬畏,開始于什么時候呢?”

沿著記憶的小路往回走,來到一個村莊,名字就叫:童年。油漆斑駁的檐柱上,貼著一張紅紙告示,上面寫著四個字:敬惜字紙。記得小時候,小鎮上有一位老人,每天都背著一個大竹簍,出沒在街頭巷尾。她佝僂著身子,用手里的火鉗夾起地上的字紙,背到青磚搭蓋的“紙火庫”里焚燒。望著化為青煙的字跡,做長輩的總是告誡我們說:

“地上的字紙不能踩,要不,眼睛會瞎呢?!?/p>

地上是臟的,天空是干凈的,一個個方塊字哪怕“死”了,也要“住”到天上去。這是一些多么神圣的小精靈??!

鄉俗也是一種文化。這樣的文化積淀在心里,猶如植根于肥沃的土壤中。漸漸地,我萌生出了探尋方塊字奧秘的愿望。

小時候讀《聊齋志異》的情景,怎么也不會忘記: 分明是晴天,分明是坐在家里的,可讀著讀著,忽覺情況不妙,好像是身不由己來到了一片荒郊野地,四周一片空寂,落木蕭蕭的白楊林里,有一個小女子在低聲抽泣,走近了看,卻又杳無人影……霎時間,脖子背后直冒涼氣,不敢再讀了,丟下書本,一陣風似的跑到街上去,站著喘息一陣,到底放心不下,折回來,小小心心地拾起書本,捧到太陽底下驗證……這才發現,滿紙鬼氣,不就是蒲松齡用一個個橫撇豎捺的方塊字營造出來的嗎?方塊字啊,你雖然不是神仙,可用得好,你也是具備呼風喚雨的本領??!

方塊字的神奇魔力,我不敢說已經領教了不少。讀大學時,淺陋的我,也只是在唐詩的門檻外邊轉了轉,卻也讓唐詩震懾住了,這些傳世佳作,從某種角度來說,不也是方塊字創造的奇跡嗎?

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閑庭逐夜涼。

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聽張立本女吟》

這是邊塞詩人高適的作品。在高適生活的年代里,科學家還沒有發明錄音機,這位女歌唱家的吟唱,卻被方塊字保存下來了。在這首詩里,釵和竹,是可以觸摸的,月色,也是可以想象出來的,唯有歌聲,怎么才能在紙面上流傳下來呢?詩人通過具體的視覺形象,用不多的幾個字,寫出了女歌唱家月光下那不絕如縷的歌唱,凄愴蒼涼,從一個年代“唱”進另一個年代,余音總不會在字里行間消散。

多年之后,我終于悟通了這個道理:中國的漢字,只要你用得巧妙,就是在字里行間的空白處,你也覺得有味;很多意思,可以意會,卻不可以言傳。中國人發明的字終究像中國人一樣,含蓄。有時,表面上淡淡數語,內里卻藏著不盡的意蘊。方塊字這種言簡意賅的特點,與集成電路板相似:面積小,它所包含的信息量,卻是驚人。單獨來看,方塊字幾乎可以入畫。它的形象幾乎可以觸摸。譬如一提到“翠”字,我們就有一種看到玉石的感覺,潤潤的;一提到“紅”字,我們眼里頓時亮了許多;一提到“風”字,我們仿佛見到了飄飛的柳絮;一提到“雨”字,我們仿佛見到了江南水鄉的朦朧。這些分開的字,要是請一位書法高手寫下來,可以懸掛起來當作一幅畫欣賞??梢窃侔堰@些字疊連在一起,又會是什么景象?一位無名氏詩人,曾在西湖留下過這樣的楹聯:

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這副楹聯的音節有快有慢,大聲念出來,也像大聲唱出來一樣使人愉快。作者所使用的字也不多,分開來算,也就是十個字,可它所渲染出來的,卻是一幅氣象萬千的圖畫。方塊字的空間調度能力,在此充分展示給了我們。

降生在這個世界,會用方塊字閱讀,會用方塊字寫作的人,算是有福的人。這些年,對方塊字的敬畏,引導我走進了漢字大世界。也許是早年受過“敬惜字紙”的影響吧,漢字,在我的眼里是有生命的,它們就像我們的國民一樣。不論自己職位高低,和它們面面相對時,我是從不敢怠慢的。

【點讀】

《淮南子·本經訓》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倉頡造字的傳說為漢字的起源蒙上了神秘色彩。從少時長輩的告誡讓我懂得要“敬惜字紙”開始,心中便駐進了方塊字這小精靈的神圣感,領教了漢字的“神奇魔力”,走進了漢字大世界?!皾h字,在我的眼里是有生命的……和它們面面相對時,我是從不敢怠慢的”。是的,漢字有畫,蘊藏山川萬物,生機無限;漢字有魂,浸潤精神文化,傳承春秋。只有如此懂得敬畏漢字的人,才能深得其中的那份靈動與豐饒。

猜你喜歡
方塊字楹聯小精靈
結合漢字特點開展漢字教學的實踐探究
挖掘楹聯教育價值 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楹聯牌匾上的典故
隆回思源實驗學校師生樂享楹聯文化大餐
樹上住著的小精靈
作業簿的大門開了
楹聯雅味
巧教巧學中國“方塊字”
草叢里的小精靈
呆萌小精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