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小雅·采薇》中“人”的在場

2015-02-21 05:17杜二敏
關鍵詞:采薇戰事邊關

杜二敏

《詩經·小雅·采薇》中“人”的在場

杜二敏

《詩經·小雅·采薇》塑造了西周時期一個轉戰邊關、飽嘗服役思歸之苦的戍卒形象,詩中洋溢著戍卒愛國戀家、憂時傷事的復雜感惰:在回憶戰時生活以及踏上歸途之時,他滿心憂傷;馳騁疆場,他慷慨激昂。這是一個有著飽滿惰感的“人”的形象。除了戰爭中的人,戰爭背后的人心系戍卒是隱藏在詩歌背后不可忽略的惰感表達。戰爭中及戰爭背后“人”的在場是這首詩尤為凸顯的詩性特征,人學立場也成為解讀這首詩歌的基本立場。

《詩經·小雅·采薇》;“人”;戰爭

《詩經》于每一個我、你、他,早已不止一本詩集這樣簡單,中華民族“溫柔敦厚”的傳統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詩教”的潛移默化?!妒勒f新語》載:謝公因子弟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薄拔粑彝印敝T句出于《采薇》,就其審美價值而言確實當得起《詩經》魁首的盛名,《采薇》也正因為擁有了這16個字顯得熠熠生輝?!恫赊薄匪茉炝宋髦軙r期一個轉戰邊關、飽嘗服役思歸之苦的戍卒形象,詩中洋溢著戍卒漕國戀家、憂時傷事的復雜感情,屬于早期彰顯“人”在場的詩篇。

一、回憶及踏上歸途的人:憂傷吟唱

《采薇》首句以采薇起興,但興中兼賦。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饑。所以這信手拈來的起興之句,是口頭語眼前景,它真實地反映了戍卒的生活苦況。采薇呈現的意境就當下而言具有浪漫色彩,極富情調。但它的本義是很鄉土的,薇菜是一種野生植物。戴侗《六書故》記載:“今之野豌豆也,莖葉花實皆似豌豆而小?!逼鋵?,薇菜就是野豌豆苗,長得有點像現在的茼蒿,據說是紫色的。先秦時期菜品雖然不多,但正常的飲食中應該是不包括這類野菜的,恐怕只有不得已的人才會靠薇菜充饑,例如戍邊的將士。邊關戍卒的“采薇”與家鄉女子的“采薇”“采?!币约芭c伯夷、叔齊,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隱逸情懷是不可同喻的。戰爭生活異常艱苦,正如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所寫“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這種生活不但艱苦而且相當漫長,為了表現戍邊生活的漫長,詩歌前四句有的用首章原句,有的或易一字,后四句基本上改弦更張,轉筆描寫新的生活場景?!稗币嘧髦埂薄稗币嗳嶂埂薄稗币鄤傊埂彪m易一字,但卻顯示了薇菜三個不同的生長階段,從剛剛破土而出,到幼苗的柔嫩,再到長出粗壯的梗子。時間上的遞進,象喻著戍卒的久戍不歸。同樣“歲亦莫止”“歲亦陽止”,隨著時間流逝物換星移,戍卒的痛苦也在與日俱增,從“心亦憂止”“憂心烈烈”“憂心孔疚”,戍卒的痛苦可謂層層推進,這就將戍卒憂傷感情的波瀾層層推向了高潮。戍邊的時間也許是數月,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多年,盡管西周時期服役制度為兩年,但“王事靡盬”可能讓這位戍卒經歷了很多次的“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剛止”,他也許是“三十從軍今發白”(陸游《關山月》),也許是“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十五從軍征》),也許是“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杜甫《兵車行》)。戰爭總會有傷亡,深味“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的戍卒在內心深處更是明白“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李白《關山月》)。無窮無盡的戰事讓這位戍卒在回憶戰事生活時充滿了深深的哀傷,戍卒憂傷的原因詩歌前三章的后四句作了明確的描述:遠離家園,是因為猛猶之患;戍地不定,是因為戰事頻頻;無暇休整,是因為王差無窮。其根本原因,則是“猛猶之故”?!稘h書·匈奴傳》記載:(周)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猛猶之故”云云。這可視為《采薇》的寫作背景。

除了“戍卒”在詩歌開篇四章回憶戍邊戰爭生活時思歸戀家的憂傷情感之外,詩歌第六章同樣也彌漫著這位戍卒深深的憂傷。在第六章中,我們仿佛看到了這樣一位抒情主人公:寒冬,陰雨霏霏,雪花紛紛,一位解甲退役的戍卒在返鄉途中躪躪獨行。道路崎嶇,又饑又渴;邊關漸遠,鄉關漸近。此刻,他遙望家鄉,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憂從中來。我們說,戰事無窮令戍卒憂傷、痛苦,而解甲退役了的戍卒非但沒有感到高興,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傷悲中。結合整首詩歌不難發現,終日思歸而終于得以踏上歸途的戍卒其內心的傷悲并不是毫無來由的,結合本詩及其寫作背景,踏上歸途的戍卒陷入更深傷悲可能存在這樣幾個層面的原因:首先是這位戍卒“為自我而感到憂傷”。戍卒遠離家鄉,歸鄉之途“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歸途漫漫,道途險阻,行囊匱乏,又饑又渴,眼前的生活困境加深了他的憂傷。更為甚者,這種憂傷彌漫在“雨雪霏霏”的曠野中,無人知道更無人安慰,這正如詩中戍卒所認為的那樣,“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全詩在戍卒孤獨無助的悲嘆中結束。從今昔對比來看,“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边@是寫景記時,更是抒情傷懷。個體生命在時間中存在,而在“今”與“昔”,“來”與“往”、“雨雪霏霏”與“楊柳依依”的情境變化中,戍卒深切體味到了來自生命深處的傷悲。當然,這位戍卒無疑是幸運的,歷經漫長的戍邊生活、數度出生入死,他終于得以解甲退役,踏上回家的路途。艱難的戍邊生活,數度馳騁疆場,身體難免會受到傷害,精神上的傷悲也絕不亞于身體,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投擲于戰場,在這一過程中有生活地虛耗、生命地流逝及戰爭對個人生活價值地否定。絕世文情,千古常新。今人讀此四句仍不僅棖觸于懷,黠然神傷,這主要是體會到了詩境深層的生命流逝感。其次,這位戍卒擔心家人?!靶械肋t遲”還包含著戍卒對父母、兄弟、姐妹、妻兒的擔憂。一別經年,“靡使歸聘”,生死存亡,兩不相知,當此歸鄉之際,戍卒必然會生發“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李頻:《渡漢江》)的憂懼心理。再次為戰友而憂傷。這位戍卒足夠幸運地解甲退役,得以返鄉,但因“王事靡盬”,戰事無窮,不難推測與戍卒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或許因為戰死疆場而永遠不能回來,也許歸來遙遙無期,也許暫時還不能踏上回家的路,回家對戰友而言很可能成為一種奢望。想到自己得以歸來,戰友們的生命狀態很容易觸發戍卒內心的傷痛。最后,擔心國家?!巴跏旅冶W”,國家戰亂不斷,不知戰事何時才能平息,國家何時恢復平定,作為一個戍卒,為國家的前途命運擔憂,為她暫時還不能得以安寧而感到憂傷。

聆聽戍卒回憶戰事及踏上歸途的憂傷吟唱,我們仿佛看見一個從邊關走來、身心交悴的戍卒,冒著大雪,沿著泥濘的小路慢慢地走向畫面深處,走向大雪濃重的遠方。只給我們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一聲幽怨的嘆息。經典詩歌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在精神上必然是飽滿的,這位憂傷思歸終于得以踏上歸途的戍卒并不僅僅只是戀家思親、一味憂傷而無所作為的,馳騁于疆場的他又有著怎樣的情感體驗昵?

二、戰爭中的人:激昂慷慨

《采薇》第四、五兩章呈現了戰爭中戍卒的精神狀態,它寫出了軍容之壯,戒備之嚴,全篇氣勢為之一振。情感基調也由憂傷轉為激昂,為國為家而戰的蒙邁之情洋溢其間。第四章前兩句,詩人自問自答,以“維常之華”,興起“君子之車”,流露出軍人的自蒙之情,并圍繞戰車描寫了兩個戰斗場面:“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备爬ǖ孛鑼懥送涞能娙?、高昂的士氣和頻繁的戰斗,也從側面回應了“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榜{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本唧w描寫了在戰車的掩護和將士地指揮下,戍卒緊隨戰車沖鋒陷陣的場面。激烈的戰場上將士們配備精良的裝備:“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猛猶孔棘”,這既反映了當時邊關的形勢,又再次說明了戍卒久戍難歸的原因。

當我們一次次深情而完整地品味這首詩歌,不難發現,《采薇》全詩始終是圍繞著“王事”和“家室”抒寫的。那么,家與國究竟孰輕孰重?有人認為《采薇》是首厭戰詩,實際作為一首流傳至今的經典詩歌,其內涵絕非這樣單一,全詩最糾結也最精彩之處其實是戍卒在家與國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中地痛苦掙扎。家是溫暖的、是充滿漕的,家里有年邁的父母、柔弱的妻子、幼稚的兒女,家人需要戍卒的呵護照顧,生活需要戍卒的悉心打理;然而戰爭的硝煙會在一瞬間摧毀這一切,父母妻子兒女可能會被戰火無情吞噬,總要有人去阻止這樣的災難,總要有人站出來犧牲小家、成全大家?;诖?,《采薇》這首經典詩歌將家國矛盾所帶來的無盡憂傷最終只能化作“我心悲傷,莫知我哀”的淺吟低唱。那綿延了數千載的邊塞征戍詩寫的盡是家國矛盾的變奏曲。為家為國,戍邊的戰士永遠都要有;思鄉懷人,征夫的血淚永遠都在流。

三、戰爭背后的人:心系戍卒

《采薇》呈現了三千多年前一個戍卒的復雜情感,一個“人”的情感,這是一個平凡的戍卒,唯其平凡,他代表著無數那個時代以及之后戰時乃至現時代和平時期的士兵。作為戍卒的他們有著作為“人”的飽滿情感,豐富的內心世界讓他們對自我生命、他人生命體驗得尤為深刻。其實,除了戍卒,我們不能忘記站在戍卒背后默默支持他們、無限擔心他們生死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兒。因為“猛猶之故”,國家不平安;因為“王事靡盬”,戰事無期限;因為“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戍卒一別經年,戍卒的憂傷并非如他自己所說“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懂得他憂傷的,一定有家中“父母、兄弟、妻兒”,正如《詩經·魏風·陟岵》詩歌中的經典書寫: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慎旗哉,猶來無止?!壁毂酸ㄙ?,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無寐,上慎旗哉,猶來無棄?!壁毂藣徺?,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旗哉,猶來無死?!本彤斚露?,自《采薇》誕生后的相當長歲月中,無數的人們通過品味這首經典詩歌走進了戍卒的精神世界,體味他的憂傷,今天的我、你、他、我們、你們、他們慢慢地品味出了戍卒思歸戀家及慷慨激昂的復雜情感,進而不由生長出一種真心祈禱的悠悠情懷。

四、結語

《采薇》這首詩歌深切關注戍邊戰士內心的情感,是對戰爭中“人”的復雜情感的積極關注,它因為凸顯了“人“的生命狀態而值得我們每一個去靜心閱讀。透過這樣的經典之作,我們可以品味戰爭中、戰爭后“人”的生存狀態,想象站在戰爭背后的“人”,理解他們作為一個“人”的情感世界。時間流逝,面對這樣的作品,我們發自內心地祈禱世界“鑄劍為犁”,默默祝愿我們享有的靜好歲月永久持續。

(編輯:張齊)

I206

A

1673-1999(2015)03-0109-03

杜二敏(1973-),女,西華師范大學(四川南充637009)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2015-05-14

2011年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項目(11SA017)階段性成果;西華師范大學2013年校級一般教改項目(XJJGXM1304)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采薇戰事邊關
邊關戰歌
采薇采薇 下
采薇采薇 中
采薇采薇 上
木蘭從軍
中國最早記載的一場戰事竟因鹽而起
我在邊關深愛著我的國,也深愛著我的家
援越抗美戰事回憶點滴
邊關月(獨唱)
秦淮河水冷,戰事幾回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