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蠶繭質量因素分析

2015-02-21 07:08鄭蜀云
蠶桑通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蠶農蠶種蠶業

蠶繭作為蠶業生產過程的中期產品,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蠶業終端產品絲綢的質量,蠶種、家蠶飼養、蔟中管理、收購市場、烘繭、貯存等諸多因素均對蠶繭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本文就部分地區長期出現蠶繭質量較差因素進行了分析,供大家探討。

1 地區氣候差異

氣候因素雖然有著一定影響,但飼養家蠶的室內小氣候影響更大,如果蠶農沒有科學地根據室外氣候變化調整室內小氣候,則對蠶繭的質量下降,不免是雪上加霜。如6月中旬正值高溫和雨季,特別是5齡最后幾天和上蔟營繭期,空氣中相對濕度一般在75%以上。而這個時期正是春蠶的大蠶期和上蔟營繭期,絕大多數養蠶農戶的蠶室和上蔟室都沒有通風排濕設施,高溫多濕環境造成了蠶繭質量的降低,尤其是對解舒極為不利。就養蠶氣候條件而言,春季應該是養蠶最好的季節,但是春繭的質量反而差。

2 家蠶品種老化

部分地區家蠶品種的繁育、推廣新品種較其它省滯后,而且蠶種生產環境及技術落后。蠶種已出現卵色不齊,大小不勻、克卵粒數增多,抗性衰退等情況。甚至蠶種生產和經營管理不善,導致蠶種微粒子病發生仍然較為頻繁,帶毒蠶種多,無毒種少,對農村大面積養蠶環境造成污染,局部損失嚴重。蠶種雜交不徹底,質量差,在一個時期很突出。同時,每個地方應該有相應適宜本區域的家蠶品種,應經過大量實際生產決定品種的適應性。

3 濫用蛻皮激素

蛻皮激素本來是用于5齡末期缺葉的補救措施或提高家蠶上蔟的整體性。但部分蠶農把添食蛻皮激素當成了家蠶上蔟的必備環節,認為添食蛻皮激素可以節省桑葉,上蔟整齊,而將蛻皮激素視作“老蠶藥”,無論是否缺葉都要使用。家蠶食桑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用蠶農蛻皮激素進行非技術性操作,造成蠶體內絲量不足,導致蠶繭質量下降,最終結成薄皮繭或死于蔟中。

濫用蛻皮激素必然導致蠶繭產量和質量下降,使用蛻皮激素讓蠶提前1 d上蔟,產絲量一般降低5%。但部分地方相關部門及物資銷售人員,甚至技術人員為了經濟利益,只宣傳蛻皮激素的好處,而不考慮使用蛻皮激素的規范性,從而混淆矛盾。

4 提前采繭售繭

收購市場混亂,蠶農管理放松,使蠶繭質量越來越差。一是上蔟后關門關窗,濕度排不出去,蠶繭發黃。二是部分蠶農貪圖省力,形成大量的黃斑繭、平板繭、畸形繭,柴印繭增多,上車繭率下降。三是蠶農售繭用塑料編織袋,透氣性差,蠶繭受到蒸熱,造成解舒率下降再是出售毛腳繭、嫩蛹繭,增加了內印繭、死籠率。四是蠶農認為售繭不靠質量,而是靠重量體現效益,因此上蔟后3 d就開始采繭,尚未化蛹就開始賣毛腳繭,造成蠶繭質量的人為破壞。在收購繭搶購的時期,蠶農為了造成蠶繭水分少的假象,在賣繭的前1 d(甚至更短時間)把蠶繭放在太陽下暴曬,鮮繭太陽暴曬嚴重造成解舒下降,正在吐絲的蠶也死亡,發育不完全的蠶成為死籠。五是蠶農使用不良的蔟具,如蜈蚣蔟、菜籽桿、稻草等,不僅影響蠶繭的上繭率、而且容易形成黃斑繭、柴印繭、畸形繭,不利于蠶繭質量的提高。目前,推廣的蔟具有塑料折蔟、紙板方格蔟。但方格蔟的使用成本大及蠶農管理要求高,導致在部分地區推廣有一定難度。故在部分經濟落后地區,可優先推廣塑料折蔟,要推廣紙板方格蔟,則需要政府及其他部門共同積極形成有效措施鼓勵推廣紙板方格蔟。

5 市場秩序混亂

繭絲市場理性發展,應該說對繭絲綢行業優化調整、穩定蠶業發展是有利的。但部分地方繭價落差與蠶農的期望值有較大的差距,不少蠶農惜工、惜本。繭販仍然存有較大的僥幸心理,存有“再賭一把”的投機心理。

個別地方收購秩序混亂,沒有資質的繭販擾亂合法公司收購工作,蠶繭價格沒有保障性,繭販收購價格忽高忽低,有時故意擾亂收購秩序,把某一戶蠶農質量差的蠶繭突然蠶繭抬高價格,打游擊戰,相互抬級抬價搶收,混淆視聽,影響了收購價格政策和質量標準的執行,干擾了蠶繭的正常收購。蠶農感到生產好繭反而吃虧,誤導蠶農蠶繭不愁賣,使其質量意識淡忘,甚至還認為售潮繭能多賣錢。在這些意識支配下,導致大批黃斑繭、吐絲繭、毛腳繭出現,大大降低了蠶繭質量。

6 蠶繭烘繭不規范

鮮繭烘干的技術要求非常規范,其烘炕條件是確保繭質的重要環節。部分繭站沒有嚴格按照技術規程烘炕,低溫長烘、高溫急烘或者排氣不規范,蠶繭烘炕過嫩或過老。有的繭站,設備陳舊落后,干繭貯藏條件較差或沒按要求翻繭、翻包,開窗換氣,導致蠶繭質量下降。

猜你喜歡
蠶農蠶種蠶業
產卵布蠶種浸酸操作的做法和體會
閬中蠶種場桑蠶智能系統研發簡報
四川蠶業2021年總目錄
科學制定生產計劃 合理滿足蠶種需求
《四川蠶業》稿約
四川蠶業2020年總目錄
《四川蠶業》2021年征訂啟事
躲雨
攻克優質蠶種質量控制關鍵技術
始興首批春繭鳴鑼開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