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興安盟發展本土觀賞果樹的研究

2015-02-24 09:45白秀文李占清黃明坤鄭愛軍蘇彩霞
現代農業 2015年1期
關鍵詞:山杏興安盟盆景

白秀文 李占清 黃明坤 鄭愛軍 蘇彩霞

1.興安職業技術學院; 2.科右前旗農業局

觀賞果樹栽培是利用果樹葉、花、果的觀賞價值將其作為園林樹種進行栽植的一種方式,它既能提供良好的生態效益,又能產生一定的經濟價值,是一種新興的果樹業的發展模式[1]。 觀賞果樹開發利用的前景非常廣闊。發展觀賞果樹苗木是果樹和園林綠化苗木產業中的一個新增長點。 發展盆栽果樹和果樹盆景,是果樹產業和花卉盆景業的一個新增長點。 生態觀光果園是果業生產與旅游休閑服務相結合的果樹產業發展形式, 是果樹產業結構調整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相關調查與實踐

課題組本著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立足于興安盟地區,對與課題相關的內容通過資料查詢、知情人訪談、勘查、樣地調查等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了調查研究工作, 并對本土觀賞果樹進行了圃地建設和盆栽試驗。

1.興安盟社會自然條件

興安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山脈中段。東北、東南分別與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吉林省白城市毗鄰,南部、西部、北部分別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錫林郭勒盟和呼侖貝爾市相連;西北部與蒙古國接壤,已開通了中國阿爾山—蒙古國松貝爾國際季節性開放口岸。 全盟總面積近6 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64 萬,現轄烏蘭浩特市、阿爾山市、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突泉縣、扎賚特旗等六個旗縣市。烏蘭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13 年,全盟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分別達到415.34 億元和43.34 億元,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5872 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6796 元,比上年增加1693 元,增長11.2%; 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實現5765 元, 增加701元,增長13.8%。

興安盟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盟無霜期為95~145 天, 年平均降水量400~500 毫米。興安盟年平均氣溫北部阿爾山為-3.2℃, 中部為2~4℃,南部4~5.6℃,南北相差8.8℃。 興安盟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80~3120小時,是我國日照豐富的地區之一。 土壤主要是黑鈣土和黑土。 興安盟年平均蒸發量在1100~2300 毫米之間,除阿爾山外,蒸發量均超過1500 毫米,其中五月份蒸發量占全年蒸發量的1/5, 超過了同期降水量的幾十倍,從而造成了興安盟十年九春旱的特點。

2.興安盟旅游業發展現狀

興安盟旅游發展較快,2012 年共接待國內外旅游者310.54 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5.7%;全年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5.88 億元,比上年增長16.3%。 入境過夜旅游收入49.02 萬美元,比上年下降35.7%。 興安盟旅游業已經成為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是全盟著力培育的支柱產業之一。 現有4A 級旅游景區一處,國家森林公園兩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處、國家地質公園一處。阿爾山、烏蘭浩特、科右中旗是興安盟三大重點旅游區,烏蘭浩特是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研究認為,把旅游業作為先導產業是振興興安盟經濟的理想選擇。 興安盟旅游業發展的總體定位如下:依托興安盟的溫泉、火山遺址、森林、草地與疏林草地、民俗文化等優勢和特色旅游資源,以自然生態旅游產品開發為基礎,大力開發生態觀光旅游、溫泉養生旅游、休閑度假旅游、消夏避暑旅游、冰雪運動旅游、鄉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紅色文化旅游等八大類旅游產品;重點實施阿爾山溫泉度假區、科右前旗草原風情旅游區、烏蘭浩特紅色文化旅游區等一批旅游精品工程;力爭到2015 年或更長的時間內,將興安盟建設成為以生態休閑和溫泉度假為主打品牌, 以冰雪、火山遺址、口岸、民族文化、紅色文化為輔助品牌,集觀光、休閑、度假、避暑、療養、滑雪、科考、節事活動和特種旅游等多種產品為一體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使興安盟旅游業成為第三產業的龍頭產業,成為國民經濟中有永續發展能力的支柱產業[2]。

3.興安盟林果業發展現狀

興安盟林果業栽培經驗豐富, 生產歷史悠久,主栽蘋果、梨、葡萄、山楂、草莓、櫻桃、李、杏、桃等寒地果樹。 設施果樹主要有葡萄、草莓、油桃等。 野生果樹有稠李、山杏、山里紅、歐李、枸杞、山荊子、楱子、沙棘等。 近年來興安盟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和家庭果園,加快了果樹生產的步伐,其中突泉縣和科右前旗發展步伐較大。據統計,截止2012 年底全盟擁有經濟林面積14033 公頃,其中:果樹經濟林面積11679 公頃,沙果是主要栽植品種,面積9305 公頃;其余文冠果等木本油料種植面積2355 公頃。 突泉縣果樹經濟林面積已達2667.67 公頃,家庭果園300 多處,已結果面積約為2000 公頃,年收入5000 萬元,戶均年收入3 萬~8萬元。 突泉縣有多年種植葡萄的歷史,目前全縣葡萄種植面積達到66.67 公頃, 年產值2000 萬元以上。2010 年統計數據顯示,科右前旗果園面積為5421 公頃,主要樹種包括蘋果、梨、葡萄、山楂、李子、杏、草莓、櫻桃等,現建有兩家果品深加工企業??朴仪捌旃麡渖a發展較好的地區有大石寨鎮、白辛辦事處。 其中白辛辦事處目前果樹栽植面積達248.53 公頃,有大小果園153 個。 果園年均產值3 萬元/公頃左右[2]。

興安盟果樹經濟林主要特點是: 沙果栽植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好、含糖量豐富,既適于鮮食,又具有極高的加工價值,是制造果汁的首選果品。從產量看,沙果已有50%已進入盛果期, 年平均產果量135000噸。 2014 年興安盟果樹經濟林任務為:2668 公頃,截至2014 年4 月22 日,已完成栽植1400 公頃。興安盟生產果品主要以鮮食為主,經營管理方式相對單一。

4.興安盟園林綠化發展現狀

興安盟堅持“生態優先、分片拓展、綠脈相連、結構整合”的原則,搞好城市大環境綠化,建設藍天碧水、綠樹成蔭、空氣清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風光優美的生態盟市,打造城鄉一體的優良環境。 興安盟加強城市規劃建成區的綠化建設,盡快改變建成區綠地不足的狀況, 城市中心的綠化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觀,加快了城市范圍內道路和鐵路兩側林帶、河邊、水庫邊、山坡綠化帶建設步伐。 各旗縣市建成了一批有一定規模、一定水平和分布合理的城市公園。 居住區綠化、 單位綠化及各類建設項目的配套綠化都已達到《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2013 年,興安盟城市規劃建成區綠地率24.12%, 綠化覆蓋率31.2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54 平方米, 完成投資18422 萬元。

興安盟在園林綠化工作中注重植物配置,講求層次美、季相美,注重喬灌木的搭配。選用的綠化樹種主要有五角楓、京桃、楊樹、榆樹、柳樹、紫葉稠李、樟子松、沙地柏、丁香、糖槭、山杏、白樺、云杉等等。 今后,興安盟將推進城郊綠化,在城市周圍形成較大的綠化隔離林帶, 在城市功能分區的交界處建設綠化隔離帶, 初步形成各類綠地合理配置, 以植樹造林為主,喬、灌、花、草有機搭配,城效一體的城市綠化體系[3]。

5.興安盟觀賞果樹栽培發展現狀

觀賞果樹在興安盟園林綠化中已有所應用,其中京桃、山杏應用較為普遍,是興安盟地區春季主要觀賞植物之一。 如:烏蘭浩特市成吉思汗公園栽有成片的山杏。此外,科右前旗水景公園內栽植了紫葉稠李、九華臺李、桃、梨、蘋果等20 多種果樹,烏蘭浩特市中心公園、烏蘭浩特新橋東街、科右前旗新址、碧桂園等處也栽植了山杏、京桃、李、蘋果等果樹進行綠化。 但觀賞果樹在興安盟園林綠化中所占比例還是相對較小。

栽植果樹是興安盟地區發展庭院經濟的主要形式之一。 不論是城里還是鄉下,大部分居民都有在庭院中栽植果樹的習慣,用于欣賞和生產。包括葡萄、金紅、黃太平、南果梨、秋果、杏、櫻桃、李等適合本地氣候特點的果樹。果樹已經成為庭院綠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3]。

興安盟依托豐富的農牧業資源、 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景觀資源、深厚的文化積淀,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發展地方特色休閑農業。 2013 年末,興安盟休閑農業企業個數已達到35 個,其中,農家樂11 個,休閑農莊13 個,休閑農業園區6 個,民俗村3 個,其他類型2 個。 資產總額106140 萬元,營業收入7013萬元,利潤總額1524 萬元,上交稅金128.6 萬元,休閑農業從業人數1860 人, 其中農民就業1544 人,帶動農戶數3049 戶,年接待297141 人次。 休閑農業已經名副其實的成為興安盟旅游業的重要部分。生態觀光果園做為休閑農業的一部分在興安盟有所起步,對做大做強興安盟的休閑農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如:科右前旗玫瑰莊園葡萄種植綜合旅游區、突泉張秀菊的草莓采摘園、突泉太東金三角觀光園區等都是吸引游客眼球的農業觀光和采摘項目[4]。 果樹盆景在興安盟地區很少見,幾乎沒有。盆栽果樹主要有石榴、金橘等少數幾種,以觀賞為主,較少食用。

6.圃地建設及盆栽實驗

課題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在學校實習果園內初步建立了本土果樹樹種苗圃,育有稠李、山荊子、山杏、山里紅、沙棘、枸杞、櫻桃等樹種,苗木來源于學校實習果園、扎賚特旗楊樹溝林場、烏蘭浩特苗圃等,該圃地為進一步開展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

在栽培育苗實訓室內栽植了草莓、櫻桃、葡萄、枸杞、沙棘、山杏、文冠果等盆栽果樹。 從水肥土、光照、整形修剪等方面進行了精細管理,目前草莓、櫻桃、枸杞、文冠果等盆栽果樹長勢良好。 但由于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加之果樹盆景的制作需要較長時間,盆栽果樹目前還沒見明顯成效。

對于盆栽果樹發生的主要病蟲害采取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1)紅蜘蛛:高溫干旱、通風不良時容易發生紅蜘蛛的為害。 防治方法:加強通風、及時澆水;發生量不大時可用洗衣粉水進行沖洗;藥劑防治可用阿維菌素。 (2)白粉?。嚎諝鉂穸容^大,通風不良時容易誘發白粉病。 尤其枸杞易感病。 防治方法:去除病枝、加強通風、控制澆水,藥劑防治可用福星1600 倍液。

二、總結與分析

興安盟有自己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這是以“適地適樹”為原則,發展“本土”觀賞果樹的基礎。興安盟的園林綠化、旅游業、林果業的發展現狀也為興安盟發展本土觀賞果樹提供了契機。

1.生態觀光果園應與旅游業有效結合

興安盟旅游業發展較快,休閑農業已成為興安盟旅游業的重要部分。生態觀光果園作為休閑農業的一部分,在興安盟還不能達到一定的規模,不能充分反映地方特色, 還沒有和旅游業得到更加有效的結合。興安盟是內蒙古發展生態旅游和度假旅游的重點區域。生態品牌是興安盟旅游業發展的底牌,也是王牌。在興安盟地區加大力度發展生態觀光果園,將生態觀光、休閑度假融為一體,可與興安盟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想法和思路有效接軌。

2.興安盟林果業要拓寬發展模式

興安盟林果業栽培經驗豐富, 生產歷史悠久,發展步伐很大。 但由于受到氣候和生產條件制約,產量和產值相對較低,果品主要以鮮食為主,生產經營模式相對單一。因此,積極發展本土觀賞果樹,從苗木繁育、盆栽及盆景制作、園林綠化、庭院綠化、生態觀光果園等方面多管齊下,是拓寬興安盟果樹產業發展模式的有效途徑。

3.應用本土觀賞果樹豐富園林綠化樹種

興安盟園林綠化工作力度大、成效顯著,但苗木從外地引進為主,缺乏地方特色,本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果樹在園林綠化中應用較少。內蒙古地區由于氣候條件、資源條件與經濟條件的限制,果樹業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同時園林綠化中存在樹種偏少,季相單一的問題[1],興安盟地區也如上所述。興安盟本地果樹有灌木、喬木、也有藤本植物,花、果、葉均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如:山杏為小喬木或灌木、可觀花、枝、葉;山里紅為喬木、可觀花、果、葉。在季相上、層次上均能滿足不同園林綠化功能的要求。這些果樹充分適應興安盟的自然條件,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并能充分突出本地特色,應用到園林綠化中便于栽培管理。 因此立足本地,以資源為基礎,選準特色[5],充分突出、利用本土果樹的觀賞性,將興安盟的園林綠化工作與林果業發展有機結合,大力發展觀賞果樹,既可豐富觀賞樹種,解決園林植物種類少、缺乏層次、觀賞期短的難題,又能滿足城市建設中新型綠化樹種的需求[6],為興安盟乃至內蒙古自治區果樹產業與園林事業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4.觀賞果樹在興安盟發展空間大

觀賞果樹在興安盟地區有所發展和應用,若能結合興安盟的旅游業、林果業及園林綠化等方面,應用具有地方特色、觀賞價值的本土果樹,建立苗木基地、發展生態觀光果園、進行園林綠化和庭院綠化、進行盆栽與制作盆景,發展空間很大。

三、在興安盟發展本土觀賞果樹的方案

在充分調查、掌握、分析、實踐基礎上,本著將課題內容與地域特色有機結合、尋求新突破、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的指導思想,拿出“在興安盟發展本土觀賞果樹”的方案。

1.加大力度,建立本土觀賞果樹快速繁育體系,建立苗木基地

政府重視并加大扶持力度,發展壯大科技工作者隊伍, 采取措施大力發掘本土果樹樹種的特色和優勢,加強野生果樹引種馴化工作,快速繁育本土觀賞果樹,建立苗木基地,做好規模發展和生產基地建設[5],爭取向規?;N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五化”方向發展[7]。 保證苗源充足,為加大在興安盟地區園林綠化中本土觀賞果樹的比例提供必要的保障。

建立觀賞果樹苗木繁育基地可與興安盟的設施農業發展在機結合。從2009 年起,興安盟的設施農業發展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到2013 年春季,全盟設施農業建設面積達到8204 公頃, 但目前棚室利用率僅為83.5%。今后的目標是到2015 年,全盟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10005 公頃,設施利用率達到95%以上。 設施農業總收入達到25 億元左右,總增加值15 萬元以上,讓設施農業真正成為農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來源[7]。因此,可通過農村合作組織等形式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建立苗木繁育基地,提高棚室的利用率,豐富設施農業經營種類,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為當地農民創收。

2.在園林綠化、庭院綠化中合理有效的利用本土觀賞果樹

(1)在不同功能的園林綠地恰當應用本土觀賞果樹。 不同功能的園林綠地,對園林綠化樹種的要求不同,根據栽植地的不同有選擇性的設計和配置樹種或品種,更好的發揮果樹的觀賞價值[6]。

廣場綠化時,選擇山荊子、山里紅等樹形優美,花朵芳香、結果豐盛的喬木類果樹。 出入口采取對植的形式,選同一樹種、同一規格的兩株樹或兩叢樹,按照全體景觀的中軸線成對稱配置,選擇喬木、灌木均可,但要求樹形整齊美觀,在體形大小、高矮和姿態、色彩等方面應與主景和環境協調一致[8]。 叢植時可以喬木為主,根據需求適當配置灌木。道路兩側進行綠化時,選擇壽命長、樹干通直、樹形優美、冠副大、花香果艷、葉色具有季相變化、耐修剪的果樹[9]。 根據道路寬窄的不同及周圍建筑的具體情況、樹勢特點合理選擇栽植山荊子、山里紅、山杏、歐李、櫻桃、李等。 居住區綠地主要選擇生長快,夏日遮陽、降溫、冬天不遮陽光的落葉樹,多數應是適合當地氣候及土壤條件的鄉土樹種[6]。 以別墅為主的小區,可栽植一些大冠幅的觀賞果樹杏、桃、梨、蘋果、山荊子、葡萄等,以住宅樓為主的小區,可以栽一些瘦冠幅和小喬木果樹李、櫻桃、山里紅、山桃等[6]。 公園出入口可對植觀賞果樹、園路兩側可列植櫻桃、山杏等,公園中廣場可叢植李、桃等眾多當地果樹、園林區可自然式栽植山杏等。 若在大型公園,可以叢植、片植十幾種觀賞果樹,形成不同時期的花溪和果池。工礦企業進行綠化,可選擇桃樹、杏樹等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強的樹種進行綠化,但蘋果、梨、毛櫻桃等果樹是對二氧化硫反應敏感的植物, 不可選。 學校綠地可選用櫻桃、黃太平、葡萄、杏、山荊子、李、桃等本土果樹。

(3)各旗縣市園林綠化中合理應用本土觀賞果樹在烏蘭浩特市、科右前旗、扎賚特旗、突泉縣境內,用葡萄、山杏、櫻桃、楱子、李、稠李、山荊子、山里紅、黃太平、秋果、秋梨等進行綠化。 科右中旗沙化嚴重,可應用山杏、歐李、枸杞、沙棘等灌木,喬木可選山里紅。阿爾山市重點發展野生果樹稠李作為街道綠化樹種。

(4)鄉村庭院綠化走一村一品規?;?。 每村成立合作社,做到有規劃、有規模,根據地形地貌及氣候特點集中栽植幾種果樹,使花期、結果期一致,提高觀賞效果,產量達到一定規模,統一組織銷路,在滿足庭院綠化功能要求的同時達到一定的經濟效益。

3.發展盆栽果樹,制作果樹盆景

自上世紀80 年代以來, 果樹盆景開始成為業內關注的重點, 逐漸發展成為果樹栽培界的一個新的分支,并以其獨特魅力受到人們的喜愛,多次出現在國內博覽會、展覽廳。 據報道, 徐州果樹盆藝園現擁有蘋果、梨、桃、李、石榴、山楂、木瓜、棗、銀杏等各類果樹盆景10 余個樹種, 100 多個品種, 以及各類樹樁盆景萬余盆, 產品遠銷日本、法國及港、澳、臺地區,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連云港蒼梧觀果盆景園區擁有觀果盆景系列產品10 多門30 余個品種,其中冬紅果系列有玫瑰球、長壽果、海棠果等10 多個品種, 1 公頃觀果盆景的收益是純糧收入的20~30倍, 其觀賞價值和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2001 年以來, 果樹盆景產不足需, 市場缺口大, 銷售量以15%的速度逐年遞增, 價格也逐年上漲, 漲幅在20%左右。 因此發展果樹盆景是1 項“朝陽”產業,有著巨大的社會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10]。利用山杏、歐李、楱子、沙棘、山里紅等幾個有價值、有特色的野生本土果樹品種進行盆栽實驗和盆景制作,進一步研究、開發、利用其觀賞性能,前景可觀。

同時,果樹盆景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盆景培育各個環節, 需要大量的不可替代的人工勞動。 因此,發展果樹盆景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好出路。果樹盆景適合“公司+農戶”模式進行生產,生產前期技術要求相對粗放, 可由一般農戶完成, 后期技術要求嚴格可由公司專業人員完成生產。 這樣既可富裕農戶,又可降低生產成本, 提高產品競爭力, 加快盆景生產的商品化、產業化進程[10]。

4.建立生態觀光果園,使興安盟果樹產業與旅游業發展有機結合

根據興安盟旅游線路和區域特點,恰當的選擇地點和果樹發展生態觀光果園。在主要旅游路線烏蘭浩特—白城、烏蘭浩特—突泉—科右中旗、烏蘭浩特—烏蘭河草原—阿爾山沿線的葛根廟鎮、突泉鎮、大石寨鎮地理位置適宜,果樹生產、設施農業方面發展勢頭較好,突泉鎮已經開始做農業觀光,可在此三處建立、發展生態觀光果園,將果樹生產與發展旅游有機結合??朴抑衅炜茽柷邍壹墲竦卣淝葑匀槐Wo區分布有3000 公頃西伯利亞山杏天然次生林, 扎賚特旗境內的圖牧吉自然保護區內的主要代表性植被是以西伯利亞杏為優勢種的西伯利亞杏灌叢化草原植被,扎賚特旗還有杏花山及二龍山鄉萬畝山杏基地,可充分利用山杏資源在科右中旗、扎賚特旗境內建立杏花觀光園。 分布在興安盟境內的稠李、山杏、山里紅、歐李、枸杞、山荊子、楱子、沙棘等野生果樹,適應環境的能力強,在不同季節具有不同的觀賞特性,如杏樹、山荊子樹可觀花,歐李、山里紅、沙棘可觀果,稠李、山里紅可觀葉,因此,這些野生果樹的配置也極具地方特色和觀賞性。 可以考慮在扎賚特旗神山附近、科右中旗代欽塔拉五角楓自然保護區附近、烏蘭浩特市區附近等適宜地塊建立野果園,以觀光、采摘為主,符合人們親近自然的想法,對于興安盟地區野生果樹樹種也是一個很好的推廣和利用,更能突顯地方特色[2]。

應用本土樹種, 在興安盟地區發展觀賞果樹,與當地的果樹生產、旅游業、園林綠化、退耕還林等有效結合,充分發揮地區資源優勢,突顯地域特色,注重經濟效益,兼顧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走可持續發展之路[5],將為發展都市農業搭建良好平臺,是發展本土果樹產業的突破口。

[1]李飛,張偉英. 內蒙古地區觀賞果樹栽培的發展現狀及前景[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0(2):100.

[2]白秀文.興安盟發展生態觀光果園的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21):325-326.

[3]白秀文.興安盟地區觀賞果樹栽培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4):151-152.

[4]休閑觀光農業盡展鄉村風光[EB/OL].內蒙古農牧業信息網.

[5]成小平.內蒙古特色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55-56.

[6]高華林,丁新海,孫金玲,于永偉.觀賞果樹的發展及應用[J].國土綠化,2013(3):42.

[7]2013 年興安盟設施農業產業發展情況[EB/OL].內蒙古農牧業信息網.

[8]趙建民.園林規劃設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62-69.

[9]胡亮.觀賞果樹及其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綠化科技,2009(5):67-68.

[10] 我國果樹盆景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EB/OL].園藝人才網.

猜你喜歡
山杏興安盟盆景
山杏苗繁殖技術
興安盟大米插上“地標”翅膀
附式石盆景欣賞
山杏種子的冬藏處理
桌上盆景(外一幅)
自然野生山杏與人工栽培山杏抗旱性對比
本溪地區山杏造林不同組成的生態特性研究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原副市長薛培明涉嫌受賄罪被提起公訴
興安盟人民醫院簡介
柚子,變變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