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多倫縣大北溝鎮十七號村無公害蔬菜發展現狀及發展思路

2015-02-24 09:45高彩云畢雅軍趙志文
現代農業 2015年1期
關鍵詞:標準化蔬菜農民

高彩云 高 玉 畢雅軍 趙志文

1.多倫縣種籽管理站;2.多倫縣植保植檢站;3.多倫縣大北溝鎮十七號村村委會

內蒙古多倫縣十七號村位于多倫縣的最南端,與河北省沽源縣毗鄰,發展蔬菜規?;a的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距北京僅300 公里,距張家口200 公里,十幾年來一直成為京津冀的優質蔬菜安全生產供應基地,種植無公害蔬菜面積約7100 余畝,加上鄰近的十五號村種植面積累計達15000 余畝。品種以大白菜、 白菜花、 甘藍、 角瓜、 結球生菜、 架豆角 、土豆為主, 兼有西蘭花、 四季豆 、胡蘿卜 、芹菜等,已被確立為無公害蔬菜生產供應基地,蔬菜上市時間是8 月1 日至10 月1 日, 正好填補了南方炎熱季節蔬菜供應緊缺的空白。該村幾年來致力于蔬菜標準化生產,特別是田間管理精細化,肥料投入根據測土配方施肥精準核算,農藥投入保證低毒、低殘留、主要是生物制劑,物理防治,配合化學防治,實現了無公害、標準化生產,蔬菜遠銷上海、京津冀、山東、蘇杭等地,農民持續增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一、露地蔬菜發展現狀

2002~2014 年以來,該村從摸索蔬菜種植到實現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粗放播種到精細化管理、從廣種薄收到持續穩定增收、從品種單一到品種多元化的發展歷程。2008 年以來,各項惠農項目相繼實施, 我縣累計向農民發放各類補貼資金2000 多萬元,引導農民自籌資金5600 多萬元,建成日光溫室610 座、累計達到1347 座;蔬菜大棚1752座、累計達到1984 座;蔬菜保鮮庫5 座、累計達到18座;馬鈴薯貯藏窖360 座、累計達到456 座;水澆地12.76 萬畝、累計達到19.43 萬畝,促進蔬菜產業快速發展。 南部大北溝鎮十五號村、十七號村搶抓有利時機, 形成了以露地蔬菜種植為主的產業帶, 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品多種”的產業發展格局。今年該村種植蔬菜0.8 萬畝,總產0.48 億斤,實現銷售收入0.19億元,蔬菜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二、發展潛力

多倫縣日照時間長,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宜蔬菜生產,且土壤、水、空氣沒有任何污染,農民種植蔬菜的歷史久遠, 掌握了非常豐富的種植經驗,生產的產品品質優良,深受外地客商青睞,蔬菜生產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主導產業。而且多倫縣處于農牧交錯區,有機肥源充足,為發展蔬菜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4 年我縣被國家和自治區認證為蔬菜無公害生產基地。

多倫縣位于錫盟南部,公路四通八達,交通非常便利,2006 年?;㈣F路正式開工建設,為今后我縣農產品的外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十七號村是典型的農牧交錯村,畜牧業生產完全是為種而養,所產有機肥全部用于蔬菜生產,空缺有機肥源均來自我縣大元牛業、超大畜牧業及綠滿家牛業,不僅保證了無公害蔬菜生產的足夠肥源,而且發展綠色、有機蔬菜前景也十分廣闊。 十幾年來菜農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產業化、規?;l展水平已初具端倪且后勁很足, 特別是所產蔬菜不僅產量高、品質好深受客商及消費者青睞,經縣植保站檢測蔬菜農藥殘留低,合格率高達97%以上,基本實現了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

三、存在問題

1.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近幾年, 多倫縣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農民缺乏投入的主動性, 尤其是在后續產業的建設上,一些水利配套設施跟不上,致使灌溉質量下降;保鮮庫建設滯后不能滿足生產需要,深加工項目尚屬空白,市場供大于求時蔬菜滯銷,不能就地深加工消化;加上農民自籌資金困難,金融機構對農牧業貸款資金減弱等因素, 使得農民抵御自然風險特別是雹災、水災、市場風險的能力得不到保障。 蔬菜作為高投入高產出的經濟作物,更需要特別的政策支持,形成穩定的產業鏈條,才能保證蔬菜的高產、穩產,保證該基地的產業化、規?;?。

2.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較弱

該村蔬菜產業化龍頭企業尚屬空白,沒有龍頭企業拉動效應,遠距離異地帶動能力依然很薄弱。 此外蔬菜加工、儲運企業仍是空白,造成蔬菜產業鏈條短、增加值低、銷售渠道和銷售手段單一,并最終影響了菜農收益的提高和我縣蔬菜產業化的進程。

3.專業合作組織和經紀人發揮作用不強

在蔬菜產業上,成立了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然而合作經濟組織不健全,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導致大市場與農民分散經營小流通之間的矛盾非常突出,要解決這一矛盾, 必須發揮中介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所以,建立起規范的專業合作組織和經紀人隊伍已成為發展蔬菜規?;a的當務之急。

4.農民市場意識淡薄,貯藏設施建設滯后

由于傳統種植觀念的束縛,農民不能主動的與市場對接,更不能準確掌握和了解市場行情,在選擇品種上存在著盲目性,只圖省事,不考慮銷售市場,更沒有貯藏增值的概念,在貯藏設施建設上不能加以投入。

四、發展思路

1.推進標準化種植,實現“一村一品”

在蔬菜產業上,要大力推進綠色、有機蔬菜生產基地建設,通過綠色蔬菜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推廣蔬菜標準化種植,同時,立足村實際,確定適合該村發展的優勢蔬菜品種,以大北溝鎮十五號村、十七號村蔬菜種植為示范點,輻射帶動周邊村組相關產業的發展,實現“一村一品”。

2.加強專業合作組織建設

在蔬菜產業發展中,應積極引導和支持廣大農民自愿建立中介組織,實行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推廣“支部加協會”、“能人領辦協會”等形式,增加專業合作組織的覆蓋面。 鼓勵營銷隊伍建設,開展市場營銷知識培訓,形成人人都參與蔬菜流通的局面。

3.提高蔬菜質量,打造綠色品牌

該村蔬菜生產環境完全符合有機、綠色蔬菜的生產, 關鍵在于引導廣大農民實施標準化蔬菜生產,打造自己的品牌, 控制和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大力推廣有機肥和生物菌肥的使用,爭取通過幾年的努力,建成綠色蔬菜生產基地,提高蔬菜產品的知名度,只有這樣才能占有市場,農民在這項產業中獲得的收入才能穩步提高。

4.完善蔬菜市場體系建設

加快蔬菜批發交易市場建設步伐,加強市場的硬件設施和軟件系統建設,提高和完善服務功能,規范交易行為,充分發揮市場功能,提高蔬菜知名度。

5.加大投入

積極引導農民建設儲藏窖、保鮮庫,兩條腿走路,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出臺優惠政策吸引縣內外有識之士投資建設, 二是鼓勵農民聯合投資建設,縣財政給予適當補貼。

五、結論

近年來, 該村蔬菜產業作為助農增收的優勢產業,已駛入快車道,為下一步打造綠色、有機蔬菜品牌,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特色農業開辟了道路,將蔬菜生產與休閑觀光旅游緊密結合起來,大力發展采摘觀光農業園,促進蔬菜產業的全方位、多元化發展。

猜你喜歡
標準化蔬菜農民
標準化簡述
奇怪的蔬菜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蔬菜
標準化是綜合交通運輸的保障——解讀《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
論汽車維修診斷標準化(上)
蔬菜也“瘋狂”
交通運輸標準化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