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新常態 搶抓新機遇 推動新跨越

2015-02-27 09:59文丨楊朝偉
當代貴州 2015年5期
關鍵詞:羅甸新機遇常態

文丨楊朝偉

2014年,羅甸縣積極適應新常態,克難奮進,全縣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發展信心不斷提振,社會民生不斷改善,經濟發展呈現穩中突進、穩中提質、穩中優化的良好態勢。

習近平總書記用“新常態”向世界描述了中國經濟的變化,指出了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發展前景更加穩定的新預期,為做好新形勢下的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4年,羅甸縣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主基調、主戰略不動搖,按照黔南“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格局,圍繞“突破交通、水利、人才三大瓶頸,實施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三大戰略,發展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就業社保三大民生”總體思路謀篇布局,積極適應新常態,克難奮進,全縣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發展信心不斷提振,社會民生不斷改善,經濟發展呈現穩中突進、穩中提質、穩中優化的良好態勢。同時,我們也清晰認識到,改革發展的好勢頭好局面和好氛圍是來之不易,必須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始終保持苦干實干的拼勁,搶抓新機遇,才能不斷推進羅甸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

科學研判 準確把握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

正確認識新常態的深刻內涵,是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前提。當前,羅甸正處在追趕跨越、同步小康建設的重要階段,經濟發展新常態具體表現為五個方面。

堅持主基調不動搖,繼續保持高于省州發展速度是一種新常態?,F階段經濟發展緩慢、扶貧攻堅任務艱巨仍是羅甸當前的主要矛盾,保持高于省州的增速,不但是解決當前一切困難和問題的首要任務,也是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

堅持主戰略不動搖,繼續強補工業、城鎮兩塊短板是一種新常態。工業化、城鎮化既是羅甸發展的短板,又是支撐羅甸經濟快速增長的動力源,客觀辯證地看待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動力轉換,從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出發,充分認清工業化、城鎮化對于推進農業現代化、轉移農業人口、助推扶貧攻堅的帶動作用,毫不動搖地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實現“四化”融合、協調發展。

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不動搖,加快生態產業發展是一種新常態。羅甸作為國家生態功能區示范縣,是珠江上游的生態屏障。秀美的生態環境是羅甸發展的最大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任務艱巨。因此,羅甸既要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更要守住生態底線不突破。

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以開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進發展是一種新常態。隨著“高速時代”的到來,羅甸即將嬗變為貴州南部交通樞紐,全面深化改革,沖破傳統思想的束縛,堅定不移地擴大對外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以改革激發活力是羅甸加速發展的強大動力。積極主動地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和資本流入,促進外來要素與本地優勢資源“嫁接”形成“飛地經濟”,推動縣域經濟外向型發展,是羅甸今后一個時期的主攻方向。

堅持依法治縣不動搖,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發展是一種新常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羅甸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較大進步,但“法治羅甸”建設仍較滯后,存在市場體系建設不完善、市場主體競爭不充分、政府職能轉換不到位、公民法治意識淡薄等問題,要實現后發趕超,加快建設一個法治化的市場環境最為關鍵。

審時度勢 全力以赴搶抓經濟發展“新機遇”

在新常態下,對于羅甸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必須主動搶抓五大新機遇。

搶抓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更加有利的新機遇。羅甸屬國家主體生態功能區重點縣、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滇黔桂石漠化集中連片區重點縣和革命老區縣,全縣將認真學習領會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堅持“無中生有、小題大做”,以交通水利建設為重點,抓住扶貧攻堅這個關鍵,瞄準教育優先發展、特色產業優先培育、公共服務優先提供目標,認真編制實物化項目,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州在政策上、項目上、資金上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支持。

搶抓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帶來外部環境改善的新機遇。隨著國發2號文件的生根開花,全省公路、鐵路、水運建設“三年會戰”和水利建設“三年大會戰”的加速實施,羅甸即將形成水陸空立體交通格局,成為貴州南部交通樞紐,給發展帶來良好預期。全縣將加快城鎮和園區平臺建設,抓好產業培育和孵化,加快形成貴州南部區域經濟增長極。

搶抓生態環境優勢凸顯的新機遇。羅甸最具競爭力的優勢,就是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暖冬氣候。隨著老齡化社會的提前到來,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生活成本增加,環境質量下降,健康養生、異地養老成為熱點,為“羅甸山水,一攬云貴”旅游休閑產業發展創造了極佳條件。全縣將加大生態建設與保護力度,加快景區景點設施建設,把以旅游休閑、健康養生為重點的服務業培育成新興產業,打造“代言貴州、對話世界”的國際旅游目的地。

搶抓東部產業轉移的新機遇。羅甸城鎮和園區已具備接納東部產業轉移的宜居和入駐條件,特別是羅甸的區位和交通優勢,為創業提供了“洼地效應”,為外部資本的進入提供了“快速通道”。全縣將加大招商力度,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做好承接產業轉移這篇文章。

搶抓全面深化改革釋放紅利的新機遇。隨著改革的深入,一系列政策對西部貧困地區傾斜將釋放更大紅利。羅甸將積極穩妥地推進改革,將改革的紅利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突出重點 奮發有為推動經濟發展“新跨越”

2015年,羅甸將堅持“穩中求進、能快則快、又好又快”的工作總基調,堅持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堅持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主基調主戰略和“一圈兩翼”發展戰略,堅持“實施三大戰略、突破三大瓶頸、發展三大民生”的總體思路,著力打造“一樞紐三基地”,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堅持抓規劃明方向。根據發展環境變化,特別是惠羅高速通車,羅甸將著力理清發展思路,高規格、高標準編制“十三五”規劃,做到以規劃明方向、用規劃謀項目、依規劃抓建設。

作者(前排右三)調研羅甸縣棚戶區改造項目(班方智/攝)

堅持抓發展穩增長。堅守“兩條底線”,做大經濟總量,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緊盯目標任務不放松,確保各項經濟指標如期完成。

堅持抓項目擴投資。圍繞資源稟賦、戰略定位和區域發展重點,謀劃實施一批大項目好項目,以擴大投資拉動發展。圍繞產業園區建設、城鎮開發、民生改善等重點,做好項目生成和儲備,引進和建設一批大項目。拓寬融資方式,深化投融資改革,加快政府平臺公司實體化改革進程,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抓載體搭平臺。致力解決載體滯后于主體的問題,進一步加快城鎮和園區建設。圍繞“山水湖城·玉都羅甸”形象定位和湖濱山水園林城市的城市定位,堅持“產城景”融合,做大做精縣城。圍繞副中心城市定位,完善邊陽鎮規劃,加快建設,爭取擠進省級重點示范小城鎮。圍繞打造貴州南部物流集散中心、建設貴州南線國際旅游目的地,加快紅水河臨港經濟區建設,盡快完善產業園區和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入駐搭建舞臺,為游客進出創造條件。

堅持抓產業強實力。按照“一樞紐三基地”(貴州南部交通樞紐,新型工業、鮮活農產品和健康養生基地)的發展定位,著力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以產興城、以產強縣。圍繞民族醫藥、水電開發、玉石加工、硅系產品、新型建材、農產品加工六大產業做強工業;圍繞建設貴州山地生態高效農業示范縣和面向粵港澳的鮮活農產品基地做優農業;圍繞建設健康養生基地,加快培育健康養老、休閑旅游做活現代服務業。

堅持抓扶貧惠民生。積極推動小康創建和精準扶貧,加快“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抓好教育、衛生事業,織牢社會保障“網底”。

堅持抓改革促活力。抓好縣鄉財政預算管理體制、農村產權和戶籍制度等改革,以釋放紅利,激發活力。

堅持抓作風聚能量。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羅甸將把從嚴治黨、作風建設的好做法好經驗固化下來,融入黨的建設經常性工作中,形成常態化、長效化的工作機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

風物長宜放眼量。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羅甸將繼續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風,順勢而為,在紅水河畔打造一座嶄新的“山水湖城·玉都羅甸”。(作者系羅甸縣委書記責任編輯/哈文麗)

猜你喜歡
羅甸新機遇常態
張嘉偉:“玉·見”新機遇 筑夢新時代
羅甸玉“懸案”
做到監督常在 形成監督常態
智珠二則
新通道,新機遇
“5+2”“白+黑”是否應鼓勵?
相約紅水河
羅甸縣委離退局開展“黨員在身邊·暖冬行動”
滴水穿石
不斷尋求產業變革中的新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