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三量”齊升 建設“美麗沿河”

2015-02-27 10:00文丨任廷浬
當代貴州 2015年5期
關鍵詞:沿河生態旅游

文丨任廷浬

隨著區位、生態、資源等優勢的集中凸顯,加速趕超跨越、優化結構調整、深化改革開放、追求生態效益、勇于拼搶爭快成為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發展的新常態。

2015年,沿河將主動適應新常態,以融入成渝經濟區和長江經濟帶為取向,要著眼擴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加快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和旅游景區建設,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實施“三年大會戰”。在全縣組織開展“項目攻堅會戰年”、“改革創新突破年”、“生態創建啟動年”、“文化旅游突圍年”、“作風建設深化年”活動,實現總量、質量、均量“三量”齊升,著力建設“美麗沿河”。

強化“三大環節”深入推進依法治縣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市委一屆七次全會都對全面加強法治建設進行了部署,為沿河推進依法治縣指明了方向。

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把握“學習、宣傳、貫徹”三大環節,把學習貫徹中央、省委和市委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不斷開創法治沿河建設新局面。全面系統深入學習,凝聚廣泛的法治共識;切實加強輿論宣傳,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筑牢堅強的法治保障。努力培育法治文化,大力弘揚法治精神,扎實推進“六五”普法宣傳教育,努力營造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社會氛圍。

立足“三大突破”傾力打造宜居環境

沿河圍繞實施投資、城鎮、生態建設重點,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城鄉統籌發展、生態環境優化“三大突破”,打造人居好環境,提升滿意新形象。

堅持投資拉動,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大突破。按照“擴總量、調結構、夯基礎、增后勁”的思路,繼續把項目投資作為主抓手,建立儲備、爭取、落地、開工、建設、投產、服務、考核“八位一體”工作機制,實施一批促發展、利長遠、打基礎的項目,在做大經濟總量中促進趕超跨越。

堅持城鎮帶動,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大突破。按照“縣有新區、鄉有新街、村有新寨”的要求,堅定不移地走山區新型城鎮化道路,強化規劃引領,促進“多規融合”,實現城鎮建成區面積擴容3平方公里以上,轉移農村人口1.5萬人以上,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堅持示范引領,促進生態環境優化大突破。堅持“生態立縣”戰略,積極動員全縣干部群眾自覺參與植樹造林,廣泛凝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加快建設天更藍、地更綠、水更凈、環境更優美、發展更科學、生活更幸福的美麗沿河,著力建成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生態安全保障區、生態文化展示區、休閑度假養生區。

著力“四大提升”積極培育支撐產業

作者(中)到社區調研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沿河自治縣委宣傳部供圖)

沿河始終堅持“三化同步”“一業奮起”,實現新型工業、山地農業、文化旅游和商務物流產業“四大提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推動工業產業集聚大提升。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加速產業集聚,推動層次提升,實現工業突破,著力打造經濟增長核心區、新型工業聚集區。以經濟開發區為主戰場,新增入園企業15家以上,新投產企業8家以上,完成投資40億元以上,全面提高園區發展水平。以項目建設為主抓手,加快產業集聚,推動轉型升級。以“百千萬”工程為主引擎,逐步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良好發展格局,確保工業“百千萬”工程和工業“三年大攻堅”取得實效。

更加突出“園區化”引領,推動山地高效農業大提升。牢固樹立“園區意識”,緊緊圍繞建設“武陵山區農特產品基地縣”目標,以“三個萬元”工程為抓手,以園區為引領、品牌為命脈、增收為核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培育新型市場主體,奮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堅持抓園區建基地,建成一批集產業發展、休閑觀光、生態示范于一體的引領平臺。堅持創品牌出特色,打造一批具有沿河特色的農特產品品牌,讓更多產品走向市場、產生效益。堅持拓市場增效益,促進農業產業一體化經營。

始終堅持“精品化”建設,推動文化旅游融合大提升。圍繞建設“生態旅游示范縣”目標,立足“畫廊烏江·山歌沿河”形象定位,把文化旅游產業作為未來持續發展的重點支柱產業來培育,積極融入武陵山文化旅游區和成渝大旅游圈,推動旅游發展模式、產品結構、管理方式轉變,加快推進旅游產業突圍發展。加快精品景區建設,實現旅游產業新突破。延伸文化旅游鏈條,不斷提升旅游產業整體效益。強化市場拓展營銷,加強與其它地區的旅游合作,精心謀劃精品旅游線路,大力拓展旅游市場。

不斷完善“專業化”服務,推動商務物流集散大提升。搶抓商務物流業發展黃金期機遇,推動現代商務物流集聚發展。大力發展現代物流,規劃建設新型節能材料制作銷售中心、縣城和沙子新區物流園、烏江茶城,打造一批商業綜合體,帶動以旅游產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依托農村淘寶“千縣萬村計劃”,打造一批“淘寶村”,以電子商務激發市場活力。大力發展新型業態,逐步構筑多層次、廣就業、強帶動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抓住“三大關鍵”深化改革開放創新

沿河始終堅定不移地用好“改革、開放、創新”這關鍵一招,以深化改革增添新的發展動力,依靠提升開放水平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弘揚創新精神搶占發展高地。

以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釋放紅利增添動力。突出問題導向、制度創新、項目推進,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生態文明示范、市場經濟發展、財稅金融、新型城鎮化、公共事業發展、宣傳文化旅游發展、社會治理、監督檢查、黨組織建設等10大重點領域30項改革任務為主線,形成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解決一批群眾關心關注、制約沿河長遠發展的熱點問題,打造幾個在全市有影響力的改革項目。

以開放的姿態搭建共贏平臺,拓展空間擴充張力。準確把握國家政策導向和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方向,搭建招商引資信息共享平臺,依托“烏江生態經濟走廊”優勢,積極參與武陵山和黔北經濟協作區、烏江生態經濟走廊規劃建設,加強與沿海發達地區、成渝地區以及江蘇張家港市的溝通聯系,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努力打造區域合作示范基地。

以創新的精神謀求持續發展,搶占先機注入活力。更加自覺地把創新貫穿各個領域,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加快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的地標型創新企業,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加快建設人才特區,構建一批開放共享的技術研發平臺、檢驗檢測平臺、科技信息平臺和技術轉移平臺。

實施“八大工程”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沿河按照“?;?、兜底線、促公平、可持續”的思路,務實創新、惠民利民,讓全縣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重點實施“八大工程”:扶貧助困工程,以扶貧攻堅的新成效為同步小康奠定堅實基礎。就業促進工程,努力實現城鎮新增就業增比進位。教育提質工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醫療衛生工程,構建覆蓋農村和社區的衛生服務體系,使廣大群眾就醫更便捷、更便宜,實現持續“雙降”和“升位進類”目標。社會保障工程,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大力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一批農村危房改造、棚戶區改造和公租房建設工程。平安建設工程,強化社會網格化治理,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文體惠民工程,大力開展文化下鄉活動,繼續舉辦“四大片區”文藝匯演,完成145個小康寨文體廣場體育健身設施建設。文明創建工程,深入推進省級文明城市、國家級衛生縣城“兩城同創”工作,著力構建共同的精神家園。

同時,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改進作風,為加快建設美麗沿河提供堅強保障。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持忠誠、干凈、擔當,堅持為民、務實、清廉,認真落實黨建主體責任,全面提高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科學化水平。強化思想建設,凝聚后發趕超的強大合力;強化能力建設,錘煉堪當重任的中堅力量;強化組織建設,夯實推動發展的執政基石;強化作風建設,形成拼搶爭快的濃厚氛圍;強化制度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作者系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縣委書記 責任編輯/哈文麗)

猜你喜歡
沿河生態旅游
“生態養生”娛晚年
長抓政治生態
住進呆萌生態房
《營利》的生態批評解讀
九九歌
沿河自治縣組織退休干部和“兩代表一委員”調研“兩會一節”重點項目建設
旅游
九九歌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