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職紡織品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策略研究

2015-02-27 10:06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5年19期
關鍵詞:紡織品面料紡織

孫 宏 朱 紅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常州 213164)

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職紡織品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策略研究

孫 宏 朱 紅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常州 213164)

本文對長三角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現狀及企業對紡織品設計專業人才新需求進行了分析。并以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紡織品設計專業為例,提出了校企緊密對接,優化人才培養模式,開發體現崗位技能特色的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文化育人等人才培養改革新舉措。

產業轉型升級 紡織品設計 人才培養

一、前言

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促使了市場對人才的升級需求。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產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地方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因此,在長三角紡織企業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背景下,高職紡織品設計專業有必要對人才培養質量提出新的思考。

2.長三角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現狀

我國紡織工業正處于新的產業發展戰略轉型期,依據不同地區的發展狀況和比較優勢,區域產業布局調整將繼續深化,并逐步形成東中西部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產業梯度格局。東部沿海地區紡織產業優勢突出,但隨著這些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勞動力資源日趨緊張,土地、能源及管理成本大幅上升,采用新材料、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使經濟增長方式成功轉型成為必然。雖經產業布局調整后,東部地區的紡織企業的總體技術水平、研發水平、抗風險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長三角”地區特別是江蘇、浙江的大部分紡織企業仍然停留在長期以來形成的勞動力密集、初步加工制造、依賴外單的發展模式;與中部、西部企業相比,原料成本、勞動力成本、能源消耗成本等都處于劣勢;而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在于企業在高技術纖維的采用、高附加值的功能紡織材料的開發上做得遠遠不夠;江蘇的少數幾個企業如江蘇陽光集團、三毛集團、海瀾集團等雖具備一定的研發實力,進行了一系列研發工作,而大多數企業的生存風險很大,行業的發展還得“靠訂單吃飯”。因此,江蘇的紡織企業大力開展產學研合作,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資源優勢,率先進行功能性紡織材料與制品的研發,必然是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唯一途徑。

二、長三角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對紡織品設計人才培養的新要求

紡織產業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過程中,紡織企業的新產品開發能力、裝備設計能力、創意設計能力明顯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紡織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市場存在一定的差距,紡織教育實施校企聯合的多元化人才培養已是勢在必行。以前的紡織品設計人才只要具備單一藝術設計能力或工藝設計能力即可,而隨著紡織品時尚化、功能化、智能化、高附加值的發展趨勢,現代企業更需兼具紡織品藝術設計能力、工藝設計能力、生產實踐問題解決能力、產品市場推廣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和交流溝通能力等于一身的高素質紡織品設計人才。

三、紡織品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呈現的問題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的紡織品設計專業是江蘇省同類專業唯一的特色專業。從1989年至今為社會輸送了1800多名優秀的紡織品設計人才。專業建設過程中探索了以紡織面料設計師能力培養為主線,實施了“產品引領、技藝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將紡織面料設計師職業資格引入課程體系,建立了國家勞動部職業技能鑒定站點;與常州三毛紡織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湖塘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聯合初步共建了職業情境的實訓基地;參加了六屆全國高職高專面料技能大賽,5次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團隊教師共同獲得了“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榮譽稱號。

雖然取得了這么多成績,但是面對紡織產業升級、招生現狀等,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從近三年的就業和企業需求來看,學生一次就業率很高為98%~100%,但畢業后半年的專業對口率稍低,比例為75%~82%;中小型紡織企業對紡織品設計專業學生的需求量很高。在對學生滿意度評價中,均認為本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素質較好,但溝通表達能力、創新能力和實際表達能力欠缺。其次,從招生情況來看,紡織品設計專業的招生人數呈現下降趨勢,這可以從近三年的報到人數中體現:2012年,100人;2013年52人;2014年46人。另外,在招生填報志愿時絕大多數人對紡織品設計不了解,僅從名稱上給予簡單的預估與評述;多數人對紡織品設計專業現代化的設計需求和環境還不熟悉,還停留在紡織工業環境“苦、累、差”的認知上。最后,從專業學生和教師的興致度層面來看,學生雖然很清楚專業就業前景好,發展潛力大。但是多數同學對現有的課程安排、教學內容興趣度不高;多數同學不能很好地將所學知識和技能綜合應用。專業教師總是覺得面對這樣的學材,沿用原來的方法精心準備教學設計去教,面對原有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教學越教越沒有自信。

面對產業升級紡織品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新策略

為了滿足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并解決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紡織品設計專業針對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提出了新的舉措。

3.1 服務區域,滿足需求,定位培養新目標

目前,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紡織品設計專業的學生就業面向長三角紡織企業及貿易公司,就業地區主要是上海、江蘇常州、吳江盛澤、江蘇蘇州、江蘇南通、浙江嘉興、浙江海寧。從事的主要崗位為紡織品新產品研發、化纖面料分析、色織面料工藝設計、大提花工藝設計、床上用品花型設計、面料檢測、面料跟單、面料銷售。

因此,結合專業人才需求和社會需求,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與紡織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共道德和職業道德,掌握機織物產品設計、質量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知識,具備紡織品設計職業技能和職業發展潛能的,能夠從事面料設計、面料跟單、面料設計管理等相關工作的技藝結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3.2 聯合育人,多元合作,建立長效機制

在原有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強化職業素養培養,圍繞“設計、質量管理、市場營銷”三大核心技能,構建“技術、藝術融合,應用、創新并重,就業、創業同步”的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以企業冠名班、訂單培養等多種方式向企業開放辦專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現代企業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加強與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的交流與溝通,建立“政校企社”四位一體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形成校企合作育人的長效機制,共同制定紡織品設計專業動態人才培養方案,提升培養質量。

3.3 轉變方式,工學結合,深化教學改革

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全體專業老師應統一思想,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應不斷提高自身“雙師素質”,保障教學質量提升。專業團隊應充分發揮專業建設委員會指導作用,外聘企業專家、設計師加入課程教學團隊,共同確定項目任務并承擔教學任務。拚棄原有強調學科性的教學體系,以職業崗位需求,參照國家紡織面料設計師職業資格標準,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技術與創意融合,教學與產業互動,“設計創造價值”,以真實的企業新產品開發項目為學生學習型工作任務,設立企業設計部課堂,聘請企業設計師現場指導評價學生的設計作品,形成“產品引領+任務先導+學訓交替+技藝結合”的項目課程教學體系和“項目驅動+大賽促練+課證融通”的實踐教學模式;將現代化信息教學手段和網絡共享共建資源引入教學過程中,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自信度和學生的學習興致;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培養學生設計技術與創意創優結合的職業發展潛力,讓學生深刻體驗知識應用的價值,幫助學生樹立“面料設計師”的職業夢想,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4 整合資源,建好平臺,集約發展

以“常州市新型紡織材料重點實驗室”和“江蘇省高職實訓基地建設點”為平臺,建設具有“開放+服務”產業特色的研發中心或技術工程中心和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雙重屬性的紡織品科技貿易有限公司,完善校內外職業實境的實踐教學基地。

確立紡織品設計工作室運行模式,實施“模擬設計部、典型案例、角色體驗、項目團隊、大賽引領、創業實踐、信息咨詢、網絡學習、市場導航、成果測評”的多維立體交叉人才培養的新思路,教師與學生通過產學研實戰項目技術攻關,充分體驗教學價值和學習價值,實現教學實踐和職業實踐的“雙重實踐”交融,建立厚基礎、高素質、強適應性的專業技能訓練平臺,從而加強專業能力、協作溝通能力及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3.5 文化育人,職教育人,豐富素養

實現人才素質教育與培養方案高度融合,以企業文化、職業道德、職業精神、行為規范為重點,將現代社交禮儀、心理健康、職業素質教育課程融入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學風建設月、創新創業大賽、素質拓展等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素質;培養學生的健康自信、陽光心態、善于溝通、誠信協作的良好素養和品質,幫助學生盡快適應職業人發展的需求。

3.6 質量保障,過程監控,服務帶動

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建立用人單位、行業協會、學生及家長、研究機構等利益相關的第三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制度。加強政校企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建立完善專門的信息收集和反饋制度。通過持續開展畢業頂崗實習期間的“百名教師下百企”活動,適時跟蹤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企業滿意度、創業成效等。通過對教育教學活動和學生職業發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學生、教師、管理人員等有關教學、工作等方面的信息,為人才培養方案質量的動態提升打好基礎。

搭建積極有效的產學研合作的技術推廣服務平臺,積極為行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和新產品研發,師生、企業專家共同組建項目攻關團隊,實現專業建設成果與企業發展共享,提升學生服務社會和企業的責任意識。

四、結語

面對紡織產業升級發展需求,傳統的紡織品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已不能適應新的需求。根據長三角地區經濟特點和市場需求,結合高職院校的特點,校企聯合,實現人才培養新定位,構建新的課程體系,運用傳統教學理念與現代化教學方式方法相結合,搭建良好學習平臺,將企業文化理念環境引入課堂等,最終培養適合企業和社會需求的設計人才,是高職紡織品設計專業首要任務。

[1]王海燕.蘇州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的高職人才培養[J].江蘇絲綢,2012,(6):30-32.

[2]徐德香,陳麗能.基于浙江省產業轉型升級的高職人才培養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1,(10):5-6.

[3]歐陽劍波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嬗變[J].職教論壇,2011,(22):18-21.

猜你喜歡
紡織品面料紡織
澳洋紡織
紡織屆的“兩優一先”
自清潔紡織品的制備方法
女裝流行面料
熱銷面料及輔料
第七類直銷產品猜想:紡織品能否“獨立” ?
女裝流行面料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紡織品流行趨勢
熱銷面料
歐盟通過紡織品使用NPE禁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