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賣茶 也需用戶思維

2015-02-28 14:39
商業評論 2014年11期
關鍵詞:品茶茶文化茶葉

我曾參加過一個茶葉營銷論壇,會上,各路企業家和專家激情澎湃一如既往,紛紛表達做大市場的決心和打造名優品牌的雄心。但慷慨激昂中的一些思路著實讓人揪心,他們似乎并沒搞清我國茶企在營銷中的最大問題是什么——到底是產品宣傳問題?渠道問題?還是質量問題?要尋找這個最大的問題,我認為先得從“品”茶與“喝”茶說起。

嚴格說來,品茶與喝茶不是一件事,它們分別滿足的是兩種用戶需求。品茶注重舌尖上的體驗,需要對茶葉蘊含的文化有所感受。首先,你得有套像樣的茶器,得遵循繁雜的沖泡流程,再講究一些的,還要設計茶席。若想品出“真滋味”,你還需要對茶產區的地理區位、氣候、茶葉生長季節及制造過程和工藝有相當的了解。既然是“品”,就離不開茶文化,所以近來我們常??吹健拔幕钆_,茶企唱戲”的做法,這似乎已經成為營銷茶葉產品的利器。比如福建省武夷山市就以“浪漫武夷,風雅茶韻”為主題進行茶旅整合營銷,政府牽頭,企業參與,短短幾年,讓大紅袍風靡全國,武夷山由此成為全國唯一的茶文化藝術之鄉,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制作技藝也被評為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便上網查詢一下,單是某一個茶葉品類和品牌的信息(包括其背后的文化淵源、歷史和風土人情)就讓人應接不暇,這讓我們在感受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同時,不能不感嘆自己對茶的孤陋寡聞。

“如果要在武夷巖茶中舉一種茶為儒學之茶,則當首推××。巖茶之‘巖骨花香中,××可謂別具內涵。制茶泡飲第一口,??善烦龅乃崦窚涛丁瓋群环N獨特的甘活?!韫韨儎t更贊賞其中的臘梅花香,其香氣和大部分巖茶的蘭花香不同,卻也頗得自然之韻。臘梅花香重在一個‘清字,既有琉璃世界白雪紅梅的幾許爛漫,又有經苦寒磨礪傲骨天成的幾分清高,令人咂舌回味,婉轉悠長?!?/p>

愛喝茶的人對這類文字肯定不會陌生,它們為茶產品賦予了文化和歷史信息,甚至將一些民間傳說和典故融入其中,在此,茶葉被包裝成了一個“個性十足”的產品。但是,問題也恰恰出在此,一個產品或品牌被賦予太多個性、被填充了豐富的文化和內涵,就容易造成一種信息的不對稱,使得用戶(消費者)在解讀這個產品或品牌時得下一些格外的功夫,最后對產品承載的信息可能還是無法解讀完全。道理很簡單,一塊樹根做成廚房用的砧板,質量好壞很容易鑒別;要是做成根雕,你沒一些藝術鑒賞力,還真評價不出一二來。

消費者買茶也是一個道理,上述層層信息并不能幫你判斷這款茶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反而讓你的購買決策變得更加艱難。就像去茶葉店買茶,一般人無法判斷特級龍井和一級龍井的差別,而這二者的價格相差卻不只一點點;你也無法得知二者在物理性狀以及一些具體品質指標如茶多酚含量、農藥殘留等方面的確切區別,因為它們是非標準化的產品。

對茶本身不了解,于是乎茶葉的外包裝就成了消費者鑒別茶葉品質的關鍵要素,因為它是有形的、可辨的,正所謂人靠衣裝、茶靠包裝。這就難怪為什么茶葉的包裝日益高檔,茶商現在在茶葉盒上費的功夫不亞于茶葉本身。如此,朋友間贈送茶葉禮品時,受禮者往往會依據送禮者的社會和經濟地位來判斷茶葉的品質高低,由此可見茶葉作為一種產品,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到了何種地步。

產品非標準化和信息不對稱自然不利于品牌的打造,而塑造品牌的前提是用戶對產品的品質有可判斷性及可期待性。就像去麥當勞和喝農夫山泉,我們不會擔心每次口味會不同或消費體驗有差異。

其次,品茶需要“心境”。功夫茶對水溫和茶具都有要求,要洗茶、沖茶、聞香、入口、回味……小杯小口地呷,就像《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妙玉對寶玉說的:“豈不聞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币粋€“品”字將茶變成了有閑階級的消費,你得付得起時間還得有份閑適的心情,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將大眾排斥在外了。而且隨著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很難指望能夠支付這份閑情雅致的人群會擴大,尤其是為生活打拼的80、90后,怕是更不可能閑坐下來消受這番“奢侈”的慢生活了。

傳統的茶營銷手段使得眾多茶企滿足的是小眾市場。小眾市場的消費需求和營銷行為帶來的是高利潤和小份額。因為產品信息不對稱,用戶無法了解產品的具體品質,使得廠商可以隨意定價,但廠商在獲得高額利潤的同時,銷售量及市場份額卻不盡如人意。

我國雖是茶葉生產大國,茶葉種類繁多,但你若問普洱茶哪家強,估計每個人說的都不一樣。有品類無品牌的現象造成的結果是:幾乎沒有一個茶企的市場份額超過3%。據多方得到的信息,目前我國前十大茶企的年銷售額總和,抵不上一家企業的一個品牌的年銷售額,這就是聯合利華的立頓。為什么是立頓呢?

這就要說說“喝”茶了,與品茶相比,喝茶是另外一個市場。在這個市場中,茶是頻繁發生的日常消費,因而需求更大。我很少品茶,但每天都喝茶。立頓茶的口味也許乏善可陳,但對于我這種不那么挑剔、喜歡方便的消費者,這就足夠了。它價格不貴,品質穩定,茶包不需要特別的保存條件,沖泡后不用等茶葉沉落杯底,不用處理茶渣,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在旅行途中想泡就泡,而且泡一次將茶包扔了也不感覺浪費,等等,這些體驗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消費了不少立頓的產品。

立頓是在生產面向大眾市場的標準化產品,滿足的是一般用戶的喝茶需求。我不是要迎合聯合利華這個龐然大物,也無意貶低國內茶企,我國眾多茶企“文化搭臺,茶企唱戲”的思路也無可厚非。問題是,品有品路,喝有喝道。你搞文化、搞品茶路數的營銷,那么你得到的注定是高利潤和低份額的小眾市場,若再去覬覦大眾市場份額,難免會將自己推上一條自相矛盾的路子。這就像是以“鹽少許、油少許、翻炒片刻”為烹調邏輯的中餐要去搞連鎖加盟是一樣的道理。非標準化、非量化的烹調藝術造就了“舌尖上的中國”,廚師是善掂馬勺的藝術家,什么是“少許”、什么是“片刻”都依藝術家的經驗來拿捏。大廚一走,餐館關張,哪里還能奢望連鎖經營?除非你變成麥當勞這樣的“工廠”。

所以,不論你是想靠玩文化、搞傳說來推動品茶的小眾用戶市場,抑或靠批量生產標準化產品來滿足大眾用戶市場,都沒有問題,但首先得搞清你想要滿足哪個細分市場。根據用戶需求所追求的核心價值,將潛在的需求市場進行細分并確定自己企業所要滿足的是哪個市場,這是營銷中首先要厘清的問題。隨后才是緊貼目標市場來調整營銷組合——產品和品牌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及銷售促進策略。

賣茶,不去摸清“品”茶和“喝”茶這兩個不同用戶市場的核心需求,而一窩蜂地去玩文化,可能很難解決我國茶企的營銷困境,結果是“成也茶文化,敗也茶文化”。

猜你喜歡
品茶茶文化茶葉
春來黔地品茶香
《茶葉通訊》簡介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冬品茶梅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別具特色的俄羅斯茶文化
品茶香 知茶趣
香噴噴的茶葉
敘品茶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