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市場視域下企業套期保值探索

2015-03-11 16:31何勇
商場現代化 2015年2期
關鍵詞:套期保值

何勇

摘 要:從采購、生產、加工到銷售的全過程中,商品價格總是處于不斷的無序波動之中。不論是生產加工企業還是貿易流通型企業都可能面臨原材料和產成品的價格風險,難以事先鎖定采購成本,保證經營利潤。如何有效回避價格波動的風險,并將這種風險有效的轉移出去,成為所有企業的共同愿望,在新經濟視域下,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套期保值。

關鍵詞:商品市場;價格風險;套期保值

進入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際、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更是頻繁波動、大起大落。不論對采購、生產、加工、銷售哪一環節的經濟活動的參與者來說,將這種風險有效的轉移出去,積極地參與期貨套期保值,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回避價格風險和保護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渠道和重要途徑。

筆者有著多年國內大型電線電纜集團和物資貿易企業實盤運作套期保值的經歷,結合自己的實戰經驗和操盤體會,就如何認識期貨市場,如何實施套期保值,從現代套期保值實戰的角度和動態的視野,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

一、期貨市場是風險管理的場所

“期貨市場風險很大”,這是所有接觸過期貨的第一反應。期貨市場,對于廣大投機者而言,風險是巨大的,因為他們就是來獲取風險利潤的;但對于企業來講,其風險又是很小的,甚至是安全的,因為他們是來轉移和拋售風險的,而不是來承擔風險的。對于企業來講,期貨市場不是投資的市場,不要把它當成現貨批發市場,更不要把它當作投機市場。期貨市場是風險回避的場所,風險轉移的場所,風險管理的場所。

二、期貨市場的功能

期貨市場來源于現貨市場,又服務于現貨市場,是企業轉移和回避價格風險的專業市場,是信息化、國際化的大市場,具有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兩大功能。

1.價格發現。期貨市場匯集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生產者、加工者、消費者、貿易者和投機者,他們憑借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決定自己的投資方向,按照各自認為最合適的價格在市場上成交,通過大量資金的流動和重新分配來產生有價值的信息——期貨價格。期貨價格具有權威性和前瞻性,反映的是整個行業未來趨勢,具有明顯的代表性,這些寶貴的信息資源和價格發現對企業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能夠為企業的經營提供方向性的指導,從而避免無序的盲目投資與生產經營。

2.套期保值。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當企業感到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給自己帶來了無法克服的風險時,為了回避和拋售這種價格風險,通過參與期貨市場,買賣同種商品替代商品的期貨合約,作為現貨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未來的價格風險進行保險,這就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風險管理的一個工具,它保證了在一個市場上虧損的同時,在另外一個市場盈利,以此來彌補或抵消現貨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達到保值的目的。

三、套期保值的作用

套期保值的作用相當于保險,就是給企業的原材料或產成品買了一份保險,使企業規避了商品后期價格波動的風險。不會因為商品價格的波動造成企業利潤的大起大落,將風險減少到最低限度,使企業的生產經營保持穩定的利潤水平,從而實現商品的保值功能,起到轉移市場風險的作用。

企業通過期貨市場參與套期保值,可以轉移和拋售現貨的價格風險,企業的經營規模越大,現貨的價格波動越大,對套期保值的需求就越強烈。所以,套期保值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提前鎖定采購成本,保證經營利潤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套期保值的實施

1.市場分析。開展套期保值業務,不是簡單的現貨交易的同時進行反向的期貨交易,這是傳統的、機械的套期保值。而現代的、靈活的套期保值操作應從市場分析入手,這是套保成功的關鍵。通過全面的市場分析,評估出市場目前處于何種狀態,是漲勢,跌勢還是區間震蕩,才能形成相應的保值策略,是買入,賣出,還是觀望的決策。

2.趨勢操作。順勢而為,是期貨市場取得成功的不二法則,企業的套期保值也不例外:如果市場處于牛勢狀態,就多做材料買入保值,而盡量不做產品賣出保值;如果市場處于熊市狀態,就多做產品賣出保值,而盡量不做材料買入保值;如果市場處于平衡狀態,就什么也不操作。

3.擔憂什么就做什么。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是擔憂材料上漲還是更擔憂產品下跌,影響經營效益,就做相應商品的保值:若擔憂原材料價格上漲,增加采購成本,就考慮買入保值;若擔憂產成品價格下跌,減少利潤空間,就考慮賣出保值;若什么也不擔憂,只需做好生產經營,無需保值。

4.關注長期趨勢,忽視短期波動。企業開展套期保值,最關心的是商品價格的運行趨勢是否有利,而不是在乎價格短期的價格波動?,F貨價格每天都會有波動,若過分關注這種短期行為,套期保值就將難以真正落實和正確實施。

五、套期保值考核

企業套期保值的操作是否成功,考核標準是什么,如何評價,一直困擾著套保企業和相關審計、監管部門。多數企業對照本宣科,計算每一筆套期保值的有效性,以數值是否在80%~125%范圍內作為考核套期保值的唯一標準。其實,這是傳統套期保值的產物,是片面的、機械的、靜態的考核。筆者從全面的、靈活的、動態的角度和視野對現代套期保值考核進行新的理解和探索。

對于原材料保值,綜合采購成本低于當初的保值成本,考核為成功;若又低于市場平均采購成本,考核為非常成功;反之,考核為一般或失敗。對于產成品保值,綜合銷售收入高于當初的保值收入,考核為成功,若又高于市場平均銷售收入,考核為非常成功;反之,考核為一般或失敗。

這種考核標準簡單、直接,十分有效,通過良好的策劃,利用周全的套保方案,實施動態保值策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總之,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套期保值業務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要當作日常工作來抓。通過市場分析,確定套期保值的方向和需求,避免將套保行為轉化為投機行為。只有這樣,套期保值才能真正為企業生產經營保駕護航,起到保險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么嬈.我國企業套期保值運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07).

[2]李巖,李清泉.企業如何處理套期保值會計[J].理論界,2010(08).

猜你喜歡
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會計準則下商品期貨會計處理思考
基于ECM—GARCH模型的
利率期貨的套期保值研究
我國大豆期貨市場上套期保值的持有期效應分析
我國棉花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研究
滬深300股指期貨套期保值實證研究
就期貨與期權組合在套期保值中的運用分析
股指期貨套期保值比率計算的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