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英國圣公會在浙江的傳教活動

2015-03-11 09:38谷雪梅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09年4期
關鍵詞:傳教

[摘要]英國圣公會于鴉片戰爭后派遣傳教士來浙江傳教,此后浙江便成為英國圣公會在華傳教的發軔地區。英國圣公會傳教士在浙江開展布道、學校教育、醫療等活動,其傳教活動對浙江近代社會和文化生活都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文從檢索史料入手,首次系統地對英國圣公會在浙江百年的傳教活動進行梳理。

[關鍵詞]英國圣公會,近代浙江,傳教

[中圖分類號]K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7-6241(2009)08-0048-05

浙江是英國圣公會(Chutch Missionary soclety簡稱為C.M.S.)來華傳教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英國圣公會在19世紀40年代進入浙江傳教,而后又從浙江傳衍至全國。本文主要依據一些原始檔案文獻。試對英國圣公會在浙江的活動情況作一梳理,以期對浙江基督教史研究有更深入的認識。

一、英國圣公會在浙江布道活動

鴉片戰爭以后,伴隨著西方列強的槍炮聲,西方宗教文化也敲開了中國的門戶,基督教新教各教會陸續進入中國。在諸多來華傳教團中,英國圣公會是其中重要一支。

18世紀以來,在海外殖民運動和國內宗教復興運動的共同影響下,英國出現了一股海外傳教的熱潮。1799年,英國圣公會成立了第一個宣教團,派遣傳教士前往世界各地,其宗旨是將基督福音傳揚于全世界。早在1835年,英國圣公會就有來華傳教的計劃,但因為經費和人員等方面的問題,未能成行。1843年,英國圣公會派遣史密斯主教至香港,開辦學校(圣保羅書院)。1845年,英國圣公會派遣教士麥麗芝(Rev.T.McLatchie)與施美夫(Rev.G.Smith)抵達上海,隨即施美夫來到寧波探察傳教條件。經考察后,認為“甬地機會甚佳”。從此,英國圣公會便開始了在中國大陸傳教的序幕。隨后,1848年5月,英國圣公會又派祿賜(Russell and)與戈柏(Gobald)兩位傳教士來寧波,他們在寧波城中貫橋頭購民房一幢,便開始了立堂傳教活動。1850年又派岳斐翟和包爾騰(Rev.J.S.Burdon)兩位傳教士來寧波。1862年包爾騰教士從浙江來到北平,創立了北平教會。1872年,英國差會任命駐寧波的祿賜教士擔任華北教區的首任會督,主持浙江、江蘇、山東、直隸等省教務。1880年斯科特教士(Rev.C.P.Scott)繼任華北教區會督后,隨著英國圣公會在華傳教范圍的不斷擴大,其華北教區也不斷分離變遷,浙江與華北教區脫離,另與四川區聯合,成為華中教區,杭州傳教士慕稼穀(Rev.G.Moule)任該教區會督。1891年,傳教士霍斯博格(J.H.Horsbrugh)帶領數人從浙江出發前往四川,在四川發展傳道工作。當時內地會及英圣公會已在川東傳教。1895年四川教會單獨成立教區,但英國圣公會的華中教區的名稱仍沿用,直到1908年改稱為浙江教區;并將英國圣公會在上海所建的圣三一教堂劃歸浙江管理。從上述的史料我們可以看出,英國圣公會在北京、四川等地傳教工作的展開無不與浙江教區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包爾騰、霍斯博格等傳教士在浙江長期的傳教活動,為其日后在北京、四川等地的傳教活動積累了經驗教訓。因此浙江是英國圣公會在華傳教的發軔地區。

英國圣公會傳教士祿賜在寧波傳教三年后,于1851年才有的學義和侯悅理兩位寧波人受洗人教,這是英國圣公會在浙江傳教的初步收獲。1853年,英國圣公會在寧波縣學街建成仁恩堂,成為英國圣公會在寧波傳教活動的中心,擴大了傳教的影響力。第二年,又以永遠租用的名義向寧波的王郎峰兄弟購得房屋1幢,并拆建為西式住宅‘此后,英圣公會傳教活動逐步從寧波城區向周圍的鄉村發展。1855年,英國圣公會在寧波郊縣慈溪觀海衛租賃屋設置布道所。兩年后于1857年,在觀海衛南門外建圣約翰堂,傳教活動場所由較小的布道所擴大為宏大的教堂。他們經過多年的傳教活動,英國圣公會在寧波周邊相繼建立了鄞東莫枝堂(1861年建堂)、鄞西蓮花庵堂(1864年建堂)及慈溪的莊橋堂(1852年建堂)、慈北堂(1855年建堂)。至1865年,領洗教徒達292人。

英國圣公會傳教活動隨后逐步擴展到浙江整個地區。于1850年傳人紹興,后因太平天國軍隊的活動,傳教活動受阻。1858年,傳教士霍約瑟自寧波來紹興展開傳教活動。1864年在上虞曹娥建基督教分堂。1870年,葛雷登教士(Rev.H.Gretton)在紹興城內觀音橋購置民房立會傳教。1878年,傳教士麥樂義在諸暨縣購地建宅,后派遣傳教士濮衛理在諸暨設傳教點。1859年,英國圣公會由寧波傳至杭州。傳教士包爾騰來杭州,居住于杭州城隍山開始布道,后相繼在杭州建立教堂5處。杭州、紹興兩地教會遂發展迅速。1858年,慕稼穀教士(Rev.G.Moule)從英國來華,首先在寧波傳教。慕稼殺于1864年來到杭州。慕稼穀與他的弟弟若椏德,均在浙江傳教歷時50年。若椏德的兒子慕華德,在寧波傳教30多年,曾任寧波三一學校校長。

1861年,英籍圣公會傳教士進入臺州地區傳教。最初在臨??h的孔丘傳教,并創辦信一小學。此后,英國圣公會在臺州地區活動不斷擴展,北傳天臺縣、南傳臨海、黃巖等縣。1868年,駐臨海傳教士路惠理派傳教士來黃巖縣傳教,在南鄉田際建教會。1890年,英籍傳教士湯丕生來臨海傳教,在臨??h城內西墅下建大教堂。1896年,英國圣公會在天臺縣大黃村設支堂,在黃巖縣路橋鎮新橋頭設布道點。牧師陳德光在大黃村建教堂,當時稱“臺州府安立甘會議會北片分會天臺縣大黃村教堂”。1906年,圣公會在黃巖縣高橋、清陶等地設點教堂,后又在占塘、橫街、下梁、螺洋等地建堂布教。1908年,在天臺縣城關設教堂。1910年,成立天東支會和天西支會。1913年,英國圣公會傳人玉環縣芳杜,1916年,在焦西建教堂。

英國圣公會逐步在寧波、紹興、杭州、臺州地區陸續建立了17個牧區,形成了以寧波、杭州為中心的傳教網絡。到1948年已建有122座教堂,信徒15541人。

《1901-1920年中國基督教調查資料》記載了浙江英國圣公會外國傳教士情況:“男職員有25人,女職員有47人,共72人?!边@個數目在當時浙江傳教的各宣教會中(如浸禮會有外國職員50人)居于首位。隨著英國圣公會在浙江的傳播,一些華人信徒逐漸在傳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876年,寧波人沈恩德任寧波圣公會會長,這是英圣公會在中國的第一位華人會長。同年,王有光、夏光耀、陳志醒被任命為會吏,在寧波任職多年。

二、英國圣公會在浙江所辦醫療事業

“興辦醫院、治病救人”是傳教士接近中國社會下層階級的有效途徑與辦法。施醫給藥不僅體現宗教的愛人之心,而且可以引起人們對某一宗教的好

感。英國圣公會在浙江的傳教活動也同樣與醫療活動有密切聯系,圣公會在華共設有醫院39所,其中在浙江有7所,僅次于福建。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杭州廣濟醫院、寧波仁澤醫院。

從進入浙江傳教之初,英國圣公會便重視舉辦醫療事業,將醫療活動作為直接的宗教宣傳手段和方式。1859年英國圣公會在寧波設立戒煙所,由英人葛教士(F.F.GouRh)主持。1869年戒煙所遷至杭州后,英國圣公會在寧波又開辦了仁澤醫院。1888年2月,在已故祿賜主教住處,開設了附屬婦女醫院。1899年,又擴建了婦女醫院,達到可以接納23人住院的規模?!搬t院外觀具有中國的建筑特色,病房設備齊全,整潔、通風好”。1891年英國圣公會在寧波設立醫療委員會,負責醫院的管理工作。同年,仁澤醫院擴建了候診室和病房,為新病房配備了鐵床,醫生布朗寧夫婦(F.W.Bmwing)也從英國來到寧波,加入醫院工作以加強醫療水平。1899年4月,英國圣公會在寧波東錢湖附近建立一個新醫療點,除夏季最炎熱的幾個月份,仁澤醫院的醫生每個星期天都去東錢湖附近坐診,地點設在圣公會所辦的學校。1904年,仁澤醫院在距離寧波城12、15、30里的地方分別設立這樣的臨時醫院,便于在寧波周邊地區醫療活動和傳教的展開。仁澤醫院開設以來,由于其良好的治療效果,前來就診的人數不斷增加。

1869年,英國圣公會將設在寧波的戒煙所遷至杭州,并派密杜氏(Meadows)醫師去杭州大方伯,租屋3間專治戒煙,開始行醫傳教。隨后幾年,英國圣公會傳教士在杭州興辦了許多醫療事業。1871年英國圣公會創立大方伯醫院,后改名廣濟醫院,由英國人甘爾德醫師(Galt)主要負責管理。1881年后,由梅藤更醫生(Dunean Main)主持該院院務工作直到1926年,先后長達45年。在梅藤更醫生管理期間,廣濟醫院的規模不斷擴大,增設了女子醫院,婦產科醫院及學校等等。1892年,英國圣公會創辦麻風病院,收治麻風病人,發起人為梅騰更、蘇達立等醫生,由蘇達立任院長。最初麻風病院設在廣濟醫院內,后遷至里西湖、松木場等地。1899年,英國圣公會又在杭州建立了西湖肺癆病醫院。英國圣公會所在杭州所辦醫療事業收治的病人數不斷增加,由1871年的門診200人次,增加到1921年的34000人次。

通常英國圣公會的醫療傳教士的工作非常忙碌。據1909年杭州圣工會醫療團的報告記錄,一般工作日開始于早8點半,來自于不同醫院、醫學校人員首先在禮拜堂參加祈禱。9點開始,梅藤更醫生和肯布爾醫生(Kember)在廣濟醫院開始巡查病房的工作。其中肯布爾醫生巡查男子病房,通常有醫師和一些學生跟隨;而梅藤更醫生同梅藤更夫人、莫里斯小姐(Morris)、助理及護士學生來到女于醫院;摩根醫生(Morgan)則在藥房指導藥劑師并帶學生學習這項工作。一般在星期三上午,梅藤更醫生還會安排手術。在平時巡查病房的工作結束后,梅藤更醫生便來到門診,門診結束之后還要給醫學院和產科學校的學生上課。在晚上,通常還有翻譯及處理醫院、學校事物等方面的工作。

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英國圣公會在杭州傳教士醫生也不斷增加。1921年,美國長老會的西德尼·L·拉塞爾醫生(Sidney L Lasell)來到杭州廣濟醫院,支持梅藤更醫生的工作。丹森·史密斯(DanseySmith)醫生也來到杭州,負責廣濟女子醫院的工作。弗雷德里克,斯特蘭奇(Frederick Strange)醫生也于1921年2月從英國來到杭州。1921年3月,沃森醫生(W.R.Watson)偕夫人及全家從英國來到中國,沃森醫生在英國時專修X光照相術,在廣濟醫院除了X光室外,他還負責病理科和細菌科。

盡管不斷有傳教士醫生加入,但醫療人員仍十分缺乏。1883年英國圣公會在廣濟醫院開始籌設醫校,由希金(S·Hickin)醫師專任教務,1885年招學生10人,是醫校的第一屆學生,至1905年醫校先后招生四屆。1906年,醫校與醫院分開,梅藤更將杭州大方伯巷戒煙所改建為醫校,稱廣濟醫學堂。廣濟醫學堂學制四年,到辛亥革命前夕,廣濟醫學堂已有7屆畢業生,共60人。同時,英國圣公會還成立廣濟藥學堂,由梅藤更自兼校長,這是杭州開辦西醫專門學校的開始。廣濟醫院創立后,有少數修女從事專職護理工作。1904年,英國圣公會還設立了廣濟產科學堂,附設助產科,后又增設護士科,培養助產士和護理人員,逐步形成專業的護理隊伍。

醫療工作吸引了許多民眾,為英國圣公會的傳教創造了機會。一般說來,治療效果良好的教會醫院可以促使人們主動接觸傳教士,從而得到傳教的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改變人們對傳教士的看法,尤其是得到救治的病人。特別傳教初期尤為重要。每逢星期二與星期五,仁澤醫院的醫生在為病人看病之前都先進行一個小時的傳教活動。一般總會有2~3名女基督徒出席,以她們自身的經歷勸說等待就醫的病人信教。而后出售圣經,一般都能賣出一些。在仁澤醫院的住院部,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進行祈禱,并選取基督生平故事宣讀。實際上,在仁澤醫院就治的病人在其治愈后人教的人不在少數。戴利夫人回憶:“當空閑時,我們女護士便去回訪老病人,不管他們住在城里還是鄉下,我們希望他們能夠人教?!蓖纬跄?,臨??h北鄉孔丘村村民章樂天攜父親章思禮來圣公會寧波仁澤醫院就醫,此后便加入了基督教,并邀請英國圣公會傳教士來臨海傳教,使英國圣公會成為最早傳人臺州地區的基督教教派。英國圣公會傳教士霍約瑟(J.C.Hoare)宣稱:“我們高興地看到醫院已成為上帝開設的傳播福音的有效途徑。很多鴉片病人在醫院受洗禮,并熱心于傳教事業?!笨梢钥闯?,教會醫院對傳教事業的重要性。

三、英國圣公會在浙江開展的教育活動

英國圣公會把辦學作為傳教的輔助手段而非常重視,通過學校教育,使學生明圣道,以培植華人傳教助手。英國圣公會在浙江辦有神學院、教會小學、中學、醫科院校等,形成比較系統的教育體系。

英國圣公會在浙江辦學之初便重視對兒童的教育,為此設立了舊學、義塾。1861年,寧波成立兩所男子學校,兩所寄宿學校。盡管寄宿學校的開支較之于日校要高,但英國圣公會傳教士認為它容易對學生施加宗教方面的影響,因此在辦學之初即對寄宿學校較為重視。1865年,在慈溪縣觀海衛的圣約翰教堂內創辦圣約翰學堂。

1868年,英國圣公會傳教士戈柏和祿賜在寧波貫橋頭設立貫橋義塾,主要由戈柏管理。1876年,圣公會傳教士霍約瑟來寧波主持教務,取基督教“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說,將義墊定名為三一書院。三一書院先后由霍約瑟、慕華德(Archdeacan W.S.Mottle)擔任校長。1881年,三一書院在李衙橋側建新校舍以擴大規模。1912年,采

用學校管理制,三一書院易名為三一中學,附設小學。英國圣公會通過辦學來加強宣教活動,這在三一書院的辦學宗旨中也明確得以體現。據寧波《三一書院廿五年紀》載:“溯夫行教會所以設本書院者,專尚神道簡廉之法,啟迪中華教友子弟,俾將來任教會牧師助士館師之職,以增益夫教會?!比粫旱恼n程設置中宗教內容也十分突出,圣經、英文兩科不及格者既不能升級,也不能畢業。星期日學生必須到教堂參加禮拜,學校學風保守。

1883年,英國圣公會傳教士霍約瑟在三一書院內附設三一神道院,學制3年。這所學校專為英國圣公會在浙江培養教牧人員,為其在浙江的傳教活動提供了充足的后備力量。

此外,英國圣公會在杭州、臺州、紹興、和諸暨都設立了相當數量的寄宿學校和日校。1876年,英國圣公會傳教士在府城觀音橋籌建“講書堂”。1886年,英國圣公會牧師鄞縣人倪良品在諸暨縣城南門辦小學堂1所。1903年,英國圣公會在紹興南門承天橋舉辦英華初等小學堂,學制4年,課程設置為英文、國文、算術和圣經學。辦學的主要目標是為圣公會輸送初級管理人員,是較為典型的教會學校。1910年,增設高等小學,學制5年。1927年,改辦紹興承天初級中學(the King Memorial School),學制4年,并在觀音弄增設承天附小。據《1901-1920年中國基督教教調查資料》的記錄,英國圣公會在浙江所辦初級小學共有58所,占外國教會在浙江所辦同類學??倲档?0%,居在浙江的各基督教傳教團之首。高級小學7所、中學3所,分別占外國教會在浙江所辦同類學??倲档?3%和15.7%,僅次于美國浸禮會。

英國圣公會也極為重視女子教育。1861年在寧波建立一所女子學校。1869年,英國基督教圣公會在寧波城南、城中、城西分別辦起3所女塾,嗣后合并稱仁德女校。1905年,英國圣公會女傳教士慕華德夫人創辦短期學道班,后改仁愛女子圣經學校。學制3年,畢業后任各教堂的女傳道。創辦于1909年的馮氏女子學堂(Mary Vaughan Sch001)是圣公會所辦女學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所。1920年,英國圣公會在浙江所辦初級小學中,就讀的女生有417人,占學生總數的31%;高級小學就讀的女生有83人,占學生總數的52%;中學就讀的女生有26人,占學生總數的34%。

英國圣公會所辦學校中,優待信徒,凡教徒子弟入學,免收學費并幫助其升學或留學,以培養專門的傳道者,這些優惠條件吸引了大批信徒。寧波三一書院附屬神學院對圣公會在浙江的傳教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據1949年刊印的中華圣公會年鑒載:“全教區之各等圣工人員除二人外,均為之畢業生?!?/p>

四、余論

綜觀英國圣公會近代以來在浙江的傳教活動,我們不難看出,這是近代史上西方文明同浙江本土文化的一次直接接觸。盡管傳教士為了開拓教務、擴大教徒的數量而不遺余力地開辦醫院、設立學校,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英國圣公會在浙江建立的醫療機構在客觀上推動了浙江近代醫療事業的發展,英國圣公會的醫學傳教士通過這些教會醫院為浙江地區帶來了近代西方的醫療技術,不僅引入了新的藥物,而且采用了新的診斷器材、診斷方法及西方內科、外科、婦科等方面的先進技術。英國圣公會在浙江設立各類學校、傳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開啟了近代浙江的教育事業。

[作者簡介]谷雪梅,女,黑龍江尚志人,寧波大學文學院講師,博士。

[責任編輯:柳文全]

猜你喜歡
傳教
師者
中國內地會在新疆的傳教歷程
成都教案與啟爾德傳教活動
簡述明清之際基督教在中國傳播的幾個問題
近代湖南教會之傳教
馬禮遜與東印度公司
“使天主之教 無遠不行”——北京西洋傳教士與朝鮮士人的交往心態
試析傳教活動主體的倫理正當性
1922-1953年間甘肅、青海和新疆的“圣言會”傳教使團:書目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