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性廢棄丙綸的吸油性能

2015-03-12 09:36孫衛國
紡織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丙綸吸油油量

陳 莉,鄒 龍,孫衛國

(西安工程大學紡織與材料學院,陜西西安 710048)

隨著全球工業的迅猛發展,由于原油泄漏和含油廢水排放造成海洋、河流水體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利用吸油材料吸附、回收廢油是解決油污染的重要手段[1-2]。目前,每年全球廢棄紡織品總量高達3000萬t,它們極少被作為資源合理利用,大都被土壤掩埋或焚燒,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3-4]。即使少量回收的紡織品,其可再利用領域也十分有限,擴大廢棄紡織品的再生用途是解決纖維資源浪費的重要措施[5]。

近年來產業用丙綸是促使丙綸產量發展迅速的動因[6],與此同時,每年會產生大量的丙綸廢棄物。丙綸拒水親油性強,質地特別輕,密度為0.91 g/cm3,能夠浮于水面[7],這些性能為丙綸吸油創造了條件,但是常規的丙綸吸油量較低[8]。為了提高其吸油能力,本文以廢棄丙綸為原料,對其進行改性處理,研究改性前后丙綸吸油性能的變化。開發廢棄丙綸吸油材料的成本低廉,可實現廢棄纖維材料的循環利用,解決廢棄丙綸的環境污染問題,變廢為寶,為廢棄紡織品的再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材料

丙綸(廢棄丙綸內衣);0#柴油(市售);正辛醇,甲醇,苯乙烯,過氧化苯甲酰,甲苯,乙醇(均為分析純)。

1.2 吸油材料制備

工藝路線:廢棄丙綸織物清洗→蒸汽消毒→開松→等離子體預處理→苯乙烯接枝處理。

等離子體預處理工藝:采用HD-1B型輝光放電低溫等離子體儀,壓強為35 Pa、功率為200 W、處理時間為80 s、介質為空氣。等離子體處理可以對纖維進行刻蝕,還可以使纖維活化,為后續的接枝反應提供條件。

丙綸接枝苯乙烯:在裝有機械攪拌器和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燒瓶中加入250 mL的正辛醇和甲醇(體積比為1∶5)混合溶液,將2.5 g經等離子體預處理的丙綸投入燒瓶,升溫至80℃,保溫10 min后依次加入0.3 g引發劑過氧化苯甲酰和25 mL苯乙烯,攪拌轉速為500 r/min,恒溫反應5 h[9]。反應結束后,用60℃熱水和乙醇洗滌產物,然后置于鼓風干燥箱內60℃ 下干燥至質量恒定,烘干后的材料用甲苯進行索氏抽提48 h,去除反應生成的均聚物。用熱水、乙醇分別洗滌5次,烘干備用。接枝率為8.5%。

1.3 含油廢水制備

將200 mL蒸餾水和50 mL柴油放入燒杯,在磁力振蕩機上振蕩10 min后靜置30 min,制成實驗用含油廢水。

1.4 纖維表面形態觀察

將纖維表面真空鍍金,用VEGAⅡ XMUINCA掃描電鏡觀察改性前后丙綸的表面形態。

1.5 X射線衍射表征

采用XRD-7000型X射線衍射分析儀,測試條件:Ni片濾波,CuKα靶,管電壓為40.0 kV,管電流為40.0 mA,掃描速度為 6(°)/min,掃描范圍 2θ為5°~60°。

1.6 靜態接觸角測試

利用OCA15EC光學接觸角測量儀測試樣的靜態接觸角。測試纖維水接觸角時,在貼有雙面膠的載玻片上將纖維均勻鋪層,制成測試絮片[10]。測試纖維油接觸角時,在載玻片兩端粘貼約1 cm厚的紙殼,將纖維搓捻呈束狀固定在紙殼上,使纖維距載玻片表面約1 cm。

1.7 吸油量測試

將0.5 g試樣置于裝有50 mL含油廢水的燒杯中,靜置30 min后取出,放置在不銹鋼網上過濾5 min。精確稱量吸附廢水前后試樣的質量。參照ASTM D95—2005《石油產品水分測定蒸餾法》,采用蒸餾法測定吸附含油廢水后試樣的吸水量m,根據下式計算吸油量Q。

式中:W0為吸附前試樣質量,g;W1為吸附后試樣的質量,g;m為吸水量,g。

1.8 保油率測試

在20℃室溫條件下,將0.5 g試樣烘干并準確稱取其質量W0,置于盛有50 mL柴油的燒杯中,靜置30 min待吸附飽和后將試樣取出,精確稱量吸油后的試樣質量W1。將試樣放在清水中振蕩30 min,瀝干、蒸餾去除水分后稱取試樣質量W2。根據下式計算保油率R。

式中:W0為吸油前試樣質量,g;W1為吸油后試樣的質量,g;W2為在清水中振蕩后并去除水分的試樣質量,g。

1.9 吸附材料的重復利用性測試

在20℃室溫條件下,將50 mL含油廢水倒入燒杯,取0.5 g試樣輕放到油面,吸附20 min后取出,用不銹鋼網瀝干表面的油,稱取吸附前后試樣質量。在2.5 kPa的壓力下擠壓3 min后再稱取試樣質量[11]。將加壓后的材料繼續在柴油中吸附,此過程重復4次,計算每次的吸油量。

2 結果與討論

2.1 纖維縱向表面形貌

圖1示出丙綸的表面形貌。由圖可看出,未處理的丙綸縱向表面光滑,改性后丙綸由于等離子體的刻蝕作用和化學接枝處理,其表面有裂痕和凸起狀的毛刺,變得不光滑,粗糙程度增加。粗糙程度的增加能夠擴大纖維的比表面積,提高纖維的物理吸附能力,增加纖維對油的捕獲功能。

圖1 纖維縱向SEM照片(×1400)Fig.1 SEM images of lengthwise shape of fibers(×1400).(a)Polypropylene;(b)Modified polypropylene

2.2 X射線衍射分析

圖2示出丙綸及改性丙綸的X射線衍射圖??梢钥闯?,改性丙綸在2θ為24.92°處衍射強度降低,說明改性處理破壞了丙綸的部分結晶區。未處理丙綸的結晶度為44.57%,改性丙綸的結晶度為34.26%,改性后丙綸的結晶度下降,這是因為等離子體的刻蝕作用使纖維大分子排列緊密度下降,接枝苯乙烯使得丙綸大分子鏈上增加了側基,支化程度提高,分子鏈排列的規整程度下降。結晶度下降意味著纖維內部的無定形區增加,為纖維吸油提供了有利條件。

圖2 丙綸及改性丙綸X射線衍射圖Fig.2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polypropylene and modified polypropylene

2.3 靜態接觸角

測量材料的接觸角是表征材料潤濕性能的重要手段,接觸角越小,表明潤濕性能越強,即纖維的吸附性能越好。圖3、4分別示出丙綸改性前后的水接觸角和油接觸角。丙綸的水接觸角為102.25°,改性丙綸的水接觸角為118.55°,改性丙綸的水接觸角大于丙綸。丙綸的油接觸角為108.01°,改性丙綸的油接觸角為48.54°,改性丙綸的油接觸角遠遠小于丙綸。這是由于經改性后丙綸的比表面積增大,親油基團增加,使改性丙綸親油拒水性能明顯提高,具有優良的油水選擇性,對于吸附含油廢水中的油十分有利。

圖3 水接觸角Fig.3 Water contact angle.(a)Polypropylene;(b)Modified polypropylene

圖4 油接觸角Fig.4 Oil contact angle.(a)Polypropylene;(b)Modified polypropylene

2.4 纖維吸油量

在相同吸附條件下,丙綸的吸油量為5.03 g/g,保油率為68.38%;改性丙綸的吸油量為14.91 g/g,保油率為91.31%。改性丙綸的吸油量顯著提高,約是丙綸的3倍。改性后丙綸的保油率也明顯提高,說明改性丙綸具有較好的吸油保油能力。

2.5 影響吸油能力的因素

2.5.1 含油廢水溫度

圖5示出溫度對纖維吸油量的影響。由圖可看出,無論是丙綸還是改性丙綸,隨著含油廢水溫度的升高,吸油量均呈下降趨勢。這是由于溫度越高,油的黏度越低,流動性越好,而當油黏度較高時利于丙綸對油的吸附,因此,低溫環境有利于丙綸對油的吸附。

圖5 溫度對吸油量的影響Fig.5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oil adsorption

2.5.2 吸附時間

圖6示出吸附時間對吸油量的影響。由圖可看出,丙綸和改性丙綸的吸油量均隨吸附時間的延長而增加,改性丙綸在吸附10 min時基本達到最大吸油量,即吸油達到平衡狀態;丙綸在吸附20 min時達到最大吸油量。改性丙綸達到吸油平衡的時間早于丙綸,說明改性丙綸的吸油速率較快,具有短時間內吸附大量油污的功能??焖傥蛯τ谧柚褂臀鄣臄U散具有重要意義。

圖6 吸附時間對吸油量的影響Fig.6 Influence of time on oil adsorption

2.5.3 廢水含油量

在燒杯中加入200 mL蒸餾水,分別加入10、20、30、40、50 和 60 mL 的柴油,配置含油量為 50、100、150、200、250 和 300 mL/L 的含油廢水,在磁力振蕩機上振蕩10 min,靜置30 min,測試丙綸改性前后的吸油量,結果如圖7所示。由圖可知,丙綸和改性丙綸的吸油量均隨廢水含油量的增加而增大,最終達到吸附飽和值,當吸油量達到飽和時,纖維吸油量不再隨廢水含油量的增加而增大。改性丙綸在廢水含油量為200 mL/L時達到吸油飽和。

圖7 廢水含油量對吸油量的影響Fig.7 Influence of oil content of wastewater on oil adsorption

2.5.4 吸油次數

將吸油材料吸附的油通過擠壓的方式收集后,吸油材料還能繼續使用,從而增加材料的重復使用率。隨著吸油次數的增加,丙綸和改性丙綸的吸油量逐漸減少,結果如圖8所示。這主要是在對吸油纖維擠壓時,部分油劑不能得到徹底清除,影響了纖維的再次吸油能力。改性丙綸在重復利用5次時,吸油量仍為10.83 g/g,為首次吸油量的77.9%,說明改性丙綸具有較好的重復吸油能力,能夠反復多次使用。

圖8 重復吸油次數對吸油量的影響Fig.8 Influence of times of repetitious oil adsorption on oil adsorption

3 結論

1)經等離子體-接枝苯乙烯處理的改性丙綸,其比表面積增加、結晶度下降,利于纖維吸油性能的提高。

2)改性丙綸的水接觸角增加,油接觸角明顯降低,說明其拒水親油性能提高。

3)改性丙綸的吸油量約是丙綸的3倍,保油率為91.31%。

4)改性丙綸在20℃的廢水中吸油效果最好;吸附10 min后,基本達到吸油平衡狀態;在廢水含油量為200 mL/L時達到吸油飽和;改性丙綸具有重復吸油的能力,能夠反復多次使用。

[1] 熊善高,李洪遠,丁曉,等.中國海域船舶溢油事故特征與預防對策[J].海洋環境科學,2013,32(6):875-879.XIONG Shangao,LI Hongyuan,DING Xiao,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marine oil spill accidents from ship in China[J].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3,32(6):875-879.

[2] 阮一平,歷偉,侯琳熙.高吸油材料研究進展[J].高分子通報,2013(5):1-8.RUAN Yiping,LI Wei,HOU Linxi.Research of high oil-absorption materials[J].Polymer Bulletin,2013(5):1-8.

[3] 史晟,戴晉明,牛梅,等.廢舊紡織品的再利用[J].紡織學報,2011,32(11):147-152.SHI Sheng,DAI Jinming,NIU Mei,et al.Renewability of waste textile[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1,32(11):147-152.

[4] 張麗,劉梁森,邱冠雄.廢棄紡織材料回收利用的研究進展[J].紡織學報,2013,34(4):153-160.ZHANG Li,LIU Liangsen,QIU Guanxiong.Research progress of recycled use of waste textiles[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3,34(4):153-160.

[5] 于永玲,呂麗華,趙玉萍,等.日本纖維循環利用現狀及發展趨勢[J].紡織學報,2010,31(10):151-154.YU Yongling,Lü Lihua,ZHAO Yuping,et al.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for recycling use of fibers in Japane[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0,31(10):151-154.

[6] 端小平,鄭俊林,吳文靜.2012年中國化纖行業運行分析及2013年預測[J].中國纖檢,2013(5):28-30.DUAN Xiaoping, ZHENG Junlin, WU Wenjing.Analyzing China chemical fiber industry in 2012 and forecasting about development in 2013[J].China Fiber Inspection,2013(5):28-30.

[7] 王建剛,于春陽,王亞麗.丙綸纖維產品的開發及應用[J].天津紡織科技,2006(1):38-41.WANG Jiangang,YU Chunyang,WANG Yali.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polypropylen[J].Tianjin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2006(1):38-41.

[8] 陳玲,馬春燕,奚旦立.丙綸吸油氈吸附處理印染廠含油廢水試驗研究[J].凈水技術,2009,28(1):38-42.CHEN Ling, MA Chunyan, XIDanli.Absorbing treatment of oily wastewater from printing and dyeing mill with polypropylene felt[J].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09,28(1):38-42.

[9] 孫偉娜,曾慶軒,李明愉.聚丙烯纖維接枝苯乙烯的研究[J].合成纖維工業,2005,28(3):16-18.SUN Weina,ZENG Qingxuan,LI Mingyu.Study on grafting of styrene onto polypropylene fiber surface[J].China Synthetic Fiber Industry,2005,28(3):16-18.

[10] 孫向玲,徐廣標,王府梅.木棉纖維表面吸附特性[J].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7(5):586-589.SUN Xiangling,XU Guangbiao,WANG Fumei.The surfac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apok fiber[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1,37(5):586-589.

[11] 王泉泉,徐廣標,王府梅.蒲絨纖維的吸油性能[J].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6(1):26-29.WANG Quanquan, XU Guangbiao, WANG Fumei.Adsorption property to oil of cattail fiber[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0,36(1):26-29.

猜你喜歡
丙綸吸油油量
丙綸分子二維中紅外光譜研究
丙綸結構及熱穩定性研究
新型可壓縮吸油拖欄設計
自制油量表
通信用固定柴油發電機油量分析
有機磷阻燃劑DOPO-HQ改性吸油聚氨酯泡沫的研究
高芳烴環保橡膠填充油量產
Kevlar/丙綸織物交織阻力及其STF復合材料的防彈性能
丙綸沙發面料的整理與檢驗
核殼結構高分子吸油微球的制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