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桂林彩調的生存困境及對策

2015-03-13 03:31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541006
大眾文藝 2015年10期
關鍵詞:劇團桂林廣西

彭 霞 孫 艷 (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 541006)

廣西桂林彩調的生存困境及對策

彭 霞 孫 艷 (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 541006)

彩調是廣西本土的特色地方戲劇和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隨著經濟發展、生活娛樂方式的改變,它的生存和發展正面臨巨大危機,為了挽救彩調藝術,本文探索分析了桂林彩調的生存困境,并提出了若干可供參考的對策。

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戲??;彩調;生存困境;對策

課題立項:2014年廣西區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桂林彩調對外宣傳工作室”

引言

彩調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它作為一種以口頭傳承為主要生存方式的非物質文化,在2006年6月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然而,在傳統文化生存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彩調影響日益微小的同時還要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困境。新時代下的人們當拾起這失落的文明,讓彩調藝術重新發光發亮,璀璨輝煌。

一、彩調的源起與發展

彩調由廣西桂林地區農村歌舞、說唱小調衍化而成,是廣西土生土長的特色戲劇。在被傳唱的期間,逐步形成獨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1927年后,彩調表演在桂林民間地區由風靡轉向衰落。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彩調重獲新生,大量民間彩調專業劇團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傅錦華、唐繼、王玉珍等一批優秀彩調演員于1956年組成廣西彩調劇團。1959年,柳州市彩調劇團編演彩調劇《劉三姐》,家喻戶曉,風靡一時。1965年,廣西彩調劇團編演了現代彩調劇《三朵小紅花》,并由北京電影制片廠攝制成彩色影片,為彩調藝術的發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隨著時代變遷,彩調藝術正漸漸退出城市大眾視線,在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里一點點隱去聲息。

二、桂林彩調的生存現狀

彩調與許多地方戲劇一樣遭到了新時代娛樂方式的強烈沖擊。據統計,日前廣西活躍的城市專業彩調劇團僅有三家:廣西彩調團,桂林彩調團,柳州彩調團。劇團表演場次少,觀眾80%以上都是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農村人口,彩調市場極度萎縮。彩調表演工作者難以維持生計,倦怠于研究與創新,導致彩調劇本內容陳舊,表演形式落后等等,彩調劇團的發展舉步維艱,彩調藝術發展困難重重。

三、桂林彩調現階段面臨的生存困境

(一)自身因素

1.內容題材守舊

由于彩調源起于農村地區,其劇本的創作集中于農村妯娌間的瑣事,內容保守落后。隨著觀眾的藝術的鑒賞能力和要求的提高,守舊的彩調無法適應大眾尤其是城市觀眾的需求?,F存的彩調表演在社會市場經濟的沖擊下日趨商業化,彩調的藝術價值并未得到充分的提煉,僅僅是表演工作者維持生計的手段,長此以往,彩調的核心藝術價值逐漸被埋沒,其精髓無法得到傳承。

2.藝術人才缺失

日前,活躍在彩調劇團的表演工作者日趨老齡化。第一批彩調表演藝術家大多年逾半百,他們大多無法奔波在彩調舞臺的第一線,而愿意從事彩調表演的新生代青年彩調演員本就難尋,能夠在彩調藝術表演上真正有所造詣的更是寥寥無幾。如此一來,彩調行業人才青黃不接,觀眾難以欣賞到原滋原味的彩調劇,彩調藝術只能說是“遺風猶存,古韻難覓”。

(二)外部因素

1.缺少代表性彩調表演藝術家

彩調作為地方曲藝,與“二人轉”一樣,都是本地區“俗文化”代表?!岸恕鞭D近年來在全國的知名度不斷提高。相對之下,在彩調上有所建樹的專業演員寥寥無幾,老一輩彩調表演家相繼隱退,青年演員在彩調表演上威望不高,彩調表演難以為繼,正面臨無法尋覓代表人物的尷尬局面。

2.新時代文化氛圍的沖擊

21世紀是集各種高科技娛樂產業于一體的多元化的新時代,譬如說報紙、廣播、電視、電影、互聯網、手機、多媒體等聲光影傳媒。在弱肉強食競爭激烈的藝術文化圈內,彩調守舊單調,有悖于年輕一代更傾向于新的事物的特性。時代不再需要陳舊的東西,如果彩調無法融入新時代的文化氛圍,就無法成為時代的主流。

3.社會經濟環境的壓力

文化藝術產業要持續發展壯大,必須遵循社會經濟的規律,與商業接軌?,F如今彩調劇團行業不景氣,彩調工作者無法僅靠從事彩調的相關工作來維持生計;彩調沒有形成一條涉及面廣的商業產業鏈,如彩調相關專業媒體、出版物、網絡資源等等,得不到市場的支持就無法在社會市場經濟下生存。

四、針對桂林彩調生存困境提出的對策

(一)將彩調融入文化藝術基礎教育

將彩調納入廣西地區特色教育項目,讓資深彩調藝術家進入學校,進入課堂教學,小孩從入學開始啟蒙學習,達到廣西地區“人人張口出彩調”的良好局面。同時,建立家族傳承,師徒傳承等傳統傳承模式,為彩調的繼承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充分利用新時代多媒體技術發展彩調產業

人們在娛樂方式的選擇上更加愿意順應科技的節奏,比如電視、電影、雜志手機游戲、網絡視頻、社交軟件等。彩調產業要開辟出新市場,充分利用新時代的信息技術,譬如制作以彩調為主題的綜藝節目,拍攝彩調作品系列視頻,研發彩調手機游戲網絡游戲等等,提高群眾的參與度,使彩調能夠盡可能地融入大眾日常生活,能夠提高觀眾、彩調及彩調表演者互動性。

(三)重視民間力量對彩調的作用

“廣場舞”的民眾參與度極高,人們自己發在社區街道組織舞團,自編自導,使得“廣場舞”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彩調的發展可以借鑒“廣場舞”的成功經驗,走入基層群眾之間,組成業余的民間協會或者劇團,人們茶余飯后一同討論彩調,表演彩調,研究彩調,同時地區政府能夠給予一定的扶持,使得人們對彩調的保護意識有所加強,人人參與,一同促進彩調發展。

(四)利用旅游業積極影響彩調發展

旅游業具有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開發利用文化資源的作用。彩調作為廣西地區特色的戲曲文化,可以作為文化旅游資源來開發,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可以展示出彩調的藝術魅力,并使其得到了傳播與傳承。黃磊因電視劇《似水年華》與烏鎮結緣,之后在烏鎮發起了“烏鎮戲劇節”。烏鎮因為戲劇節的誕生增添了與江南水鄉和而不同的文化魅力,從此也成為了許多戲劇愛好者天堂。彩調緣起于廣西桂北地區,桂林在國內外都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每年吸引大量的國內外游客前來,我們同樣可以效仿“烏鎮戲劇節”,利用桂林興盛的旅游業發展扶持彩調文化的發展,同時增添桂林的文化氣息,彩調與旅游相輔相成,使桂林除了美麗的山水名片之外,多一張迷人的文化名片。

五、結語

彩調的輝煌曾經不再,但我們可以再創輝煌。雖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上國內起步稍晚,經驗不足困難重重,但是慶幸我們已經在積極應對,積極措施。傳承民族文化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共同奮斗目標,民族文化將我們凝聚在一起,我們也為民族文化凝聚為一體,共同擔起傳承的重任,讓文化不再流失,讓文明繼續照亮民族未來的道路。

[1]龐榮,黃洪焱.廣西桂林彩調的現狀和生存策略研究,2009(12).

[2]周鵬程.論廣西桂林彩調現狀及保護與開發策略,2012(03).

[3]王艷紅.桂林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研究,2013(05).

猜你喜歡
劇團桂林廣西
廣西貴港
《廣西戲曲》
桂林行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毛主席來到我廣西
樂!乘動車,看桂林
桂林:擊浪現代理化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