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興建農耕文化博物館應堅持“一縣一品”

2015-03-13 00:27
戲劇之家 2015年2期
關鍵詞:潁上縣太和縣阜陽市

李 坤

(太和縣舊縣文化站 安徽 阜陽 236626)

政府興建農耕文化博物館應堅持“一縣一品”

李坤

(太和縣舊縣文化站安徽 阜陽 236626)

傳統農耕生產生活方式正漸行漸遠,建設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收集、搶救和展示傳統農耕民俗文化遺物,加強農耕文化研究顯得日益迫切。近年來,阜陽市各縣市區相繼建立了一批農耕文化博物館,但在這些博物館的建設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資金不足、保護不到位、嚴重趨同等情況。本文試就以上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農耕文化;淮北平原;政府主導;資金保障;一縣一品

淮北平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這里的傳統農耕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然而,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農村、農民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農耕生產生活方式正在漸行漸遠,在時代轉變和文明嬗變的歷史節點上,建設一個以平原農耕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搶救性地收集、存留和展示傳統農耕民俗文化遺物,加強農耕文化研究顯得日益迫切和必要。

近年來,阜陽市各縣市區相繼建立了一批農耕文化博物館,搶救性收集、展示正在淘汰和消失的傳統農業生產工具、農民生活用品,深入挖掘和研究中原民俗農耕文化,努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了子孫后代。但一些博物館由于資金問題舉步維艱,所搜集的文物正在經歷著另外一種毀滅。同時,博物館的趨同化態勢過于明顯,不利于今后的發展。

一、政府主導讓民俗文化得以復活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現代文明以顛覆的姿態走進我們的生活,人類的生存意識形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農耕文明似乎已經遠離了我們,成了我們漸漸模糊的記憶。但是,在阜陽市,你會忽然發覺農耕記憶復活了。

據統計,目前阜陽市各縣市區以民俗和農耕為主題的文化館和博物館,大約有10家左右,但多數規模較小,展品由個人搜集,其中規模較大且對外開放的有:阜南天棚農民公園、界首市磚集鎮農耕藝術館等,其中太和縣三堂鎮民俗農耕文化博物館,由政府投資20萬元建設,是阜陽市農耕文化館或博物館的代表。

該博物館位于三堂集東一環路文化站三樓,是太和縣首家以民俗農耕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展廳面積260平方米,儲藏室80平方米,現有展品300多件,展品包括農耕器具、糧食生產加工儲存、炊事飲食、紡織刺繡等20多個種類,是淮北平原農耕民俗文化的全景圖。

談及創建民俗農耕文化博物館的初衷,博物館負責人李玉龍說,淮北平原的農耕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然而,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農村、農民的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農耕生產生活方式已漸行漸遠。為此,他們決定建設一個以平原農耕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搶救性地收集、存留和展示傳統農耕民俗文化遺物。

從去年開始,三堂鎮政府號召全體黨員干部捐獻家中的老農具、老物件,文化站工作人員深入各村搜集相關物品。目前,博物館展出的300多件藏品均來自民間,展品不求外觀華麗,但求真求實,寧缺勿仿,寧舊勿新,盡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傳統農耕風貌。

2014年6月民俗農耕文化博物館正式落成開館。作為該縣首家以民俗農耕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它對于民俗農耕文物保護研究、弘揚傳統美德、教育子孫后代等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和積極意義。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點至12點,下午3點至6點,參觀者可進館參觀。

紡車、織布機、木制大車……這些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在30年前的農村尚能看到,如今正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甚至消失。古老的農耕文化,令前來參觀的80后和90后們感到陌生和遙遠,老人們卻倍感親切。筆者調研時,很多人慕名而來參觀。

二、個別藏品在經歷另外一種形式的毀壞

筆者在阜陽市五縣三區調研時發現,目前該市的農耕文化館、博物館、公園等大致可分為民間自建和政府建設兩大類。其中阜南縣新村鎮天棚集農民公園于2004年6月創建,2008年正式開放。十里八鄉的父老鄉親每每逢集、逢會,總喜歡來此逛一逛。最熱鬧時,一天接待上千名參觀者。

當年,15個平均年齡70歲的農村干部,用一年半的時間搜集了900多件器物,除了農村生活、交通用具、農活用具等老物件之外,有32件物品極為奪目,它們擁有兩三百年的歷史,可追溯到明清兩代。

不斷出現的農耕博物館、藝術館等,讓農耕文化的守護者們感到欣慰,但隱憂同樣存在。以阜南天棚農民公園為例,其資金來源主要靠社會捐助,由于資金缺乏,無論展覽設施,還是安保措施都十分簡陋。

2011年6月,有人翻墻而入,砸壞文物展廳的鎖,偷走19件物品。其中一尊出土自三峽的坐佛和一把古扇最為貴重,如今展廳內只剩下二者的照片。

除此之外,因為資金不足,公園管委會無法給一些文物安裝玻璃罩,只能任其風吹雨淋,一些文物放在地上,參觀者可任意觸摸。

這些老物件搜集起來很不容易,在資金短缺、保護措施難以到位的情況下,公園內那些珍貴的老物件,正在經歷另一種形式的流失或毀壞。

類似的情況在阜陽市潁上縣同樣存在。為了留住老一輩人的智慧,展現傳統農耕文化和時代生活變遷,潁上縣黃橋鎮彭集村村民曩道志建設了一個名為“老家”的傳統農具收藏館,里面收藏著他20年來搜集的860余件農具、生活工具等老物件。

曩道志和家人在潁上縣黃橋鎮上經營一家只有一間門面的文具店和照相館,并不是很富裕。從調研的情況看,該收藏館中的藏品種類較少、檔次不高,且由于保存不善,損毀較為嚴重。

三、依托文化站,政府主導,形成“一縣一品”

綜合以上信息,筆者認為,目前阜陽市各縣市區在建設農耕文化博物館方面存在一定誤區,存在效仿、跟風之嫌。為更好地保護淮北平原的農耕文化,應該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博物館建設、管理體系。

我們知道,無論是博物館的建設,還是后期的維護,均需要資金和人力的支持。因此,各地可依托現有的文化站,由政府出面建設農耕文化館,搜集展品。

同時,各個縣市區應該根據自身地域、文化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和方向,做出農耕文化的特色,走“一縣一品”的路子。

以阜陽市潁上縣為例,這里是管仲的故鄉,花鼓燈聞名全國,而且地處南北交界處,文化既有南方的委婉,又有北方的豪放。因此,潁上縣在建設農耕文化館時應充分考慮上述因素,揚長避短。

值得慶幸的是,這一觀點已得到政府層面的認可。目前正在實施的管仲農耕文化園項目位于潁上縣建潁鄉班草湖北湖區,總投資2.16億元,分三期完工。

該項目將依托建潁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班草湖2000多畝林地、濕地,融合周邊自然人文資源,推廣管仲故里悠久的歷史文化,創建以回歸自然和養生休閑為主題、農林體驗與濕地觀光為特色的度假旅游基地。

太和縣也把農耕文化視作一種資源,正在巧加利用,做出特色。談及太和縣投資20萬元興建民俗農耕文化博物館的原因,太和縣文廣新局局長史兆軍稱,阜陽地處平原,不南不北,土地肥沃,屬典型的農業區,加上交通發達,物流方便,幾千年來形成了獨特的農耕文化和中原文化,出土的漢簡、青銅器以及商代龍虎尊,見證著這個歷史文化厚重的城市。

歷史上阜陽能人輩出,也與本地的農耕文化息息相關。因此,太和縣準備以農耕文化為切入點,打造相關的產業,助力當地經濟發展,三堂鎮民俗農耕文化博物館只是開始。

[1]樊樹志.國史十六講[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汪圣鐸.宋代社會生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美]L.S.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人民網.光輝燦爛的華夏農耕文明[A].姜春云.中國農業實踐概論[C].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G269.26

A

1007-0125(2015)01-0194-02

猜你喜歡
潁上縣太和縣阜陽市
“十四五”期間阜陽市將新建4個高速公路項目
太和縣人民醫院
——智慧醫療助推高質量發展
“潁上張家”倒臺,牽出“保護傘”
全面落實工會職能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記安徽省示范縣工會潁上縣總工會
安徽阜陽市小學生古詩詞學習現狀調查
但愿那愛心星火早燎原:記太和縣關工委主任廉月富
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作用——以安徽省阜陽市為例
習近平視察阜陽市白行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