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版本比較看金批《西廂》的文學批評思想

2015-03-19 03:51朱一鵬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5年2期
關鍵詞:劇本西廂記

朱一鵬

內容摘要:通過對金批本《西廂》與王實甫《西廂記》劇本的對比閱讀,可以發現這兩個版本在文字的推敲、行文格式的安排以及對戲曲完整性的看法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對這些差異進行深入分析和總體把握之后,可以看出金圣嘆在對《西廂記》進行評點時是在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的基礎上進行關照,以小說家的眼光對它進行改編和評注,并注重文學創作強烈的社會表現力和影響力。

關鍵詞:金批《西廂》 《西廂記》劇本 文學批評思想

金批《西廂》是一部經典的評點之作,在金圣嘆評點的“六大才子書”中也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但是金批《西廂》與王實甫創作的《西廂記》劇本卻存在著較多的不同之處,從對這些不同之處的把握和分析入手,可以旁觀出金圣嘆的一些文學批評思想。

首先是金批《西廂》與王實甫的《西廂記》劇本在字句的推敲和琢磨上存在著較多的不同,而這些不同反映出了他們觀念的不同。我們先來看幾個例子,做一下比較。在《老夫人開春院》一章中,金批本寫到:

【仙呂】【賞花時】(夫人唱):……今日暮春天氣,好生困人。紅娘,你看前邊庭院無人,和小姐閑散心,立一回去。(紅娘韻)曉得。

但是在《西廂記》劇本里卻是這樣寫到:

今日暮春天氣,好生困人,不免喚紅娘出來吩咐她。紅娘何在?【夫人云】你看佛殿上無人燒香呵,和小姐散心耍一回去來?!炯t云】謹依嚴命?!痉蛉讼隆?/p>

這一處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庭院”和“佛殿”的不同之上。都是講暮春天氣,困意濃濃,老夫人對紅娘說,前面無人,你帶小姐出去轉轉,緩解一下身心的疲勞。但是前面是“庭院”還是“佛殿”呢?金圣嘆意氣風發,以毫不置喙的語氣說,是“庭院”,并毫不客氣地批判道:“近世杵奴乃云雙文直至佛殿,我睹之而恨恨焉!”

金圣嘆在(夫人唱)下作了如下批注:

于第一章大書曰:“老夫人開春院?!彪m曰罪老夫人之辭,然其實作者乃是巧護雙文。蓋雙文不到前庭,即何故為游客誤見?然雙文到前庭而非奉慈母暫解,既何以解于“女子不出閨門”之明訓乎?故此處閑閑一白,乃是生出一部書來之根。即伏解元所以得見驚艷之由,又明雙文真是相府千金秉禮小姐,蓋作者用意苦到如此。近世杵奴乃云雙文直至佛殿,我睹之而恨恨焉!

金圣嘆認為,【賞花時】即由老夫人用傷感的語調唱出夫主命終、孤孀途窮的悲涼心境,其中又暗喻老夫人面對世態炎涼和險惡人情,決心維護家族聲望和繼續嚴肅治家的決心。

這一思想與金圣嘆在《圣嘆外書》中表露的思想是相契合的,他講《西廂》的來源,最后說:“然則出堂奉建別院,又不可慎乎哉!”又講到自己這樣說的兩個緣故:其一,教天下以慎諸姻緣也;其一,教天下以立言之體也。這也就是金圣嘆的“因緣生發”之說,但體現在這里,就是講要“立言”的重要性。

金圣嘆對此也進行了詳細的闡發:

其一,教天下以立言之體也。夫老夫人,守禮謹嚴,一品國太君也。雙文,千金國艷也。即阿紅,亦一時上流姿首也。普救寺者,河中大剎,則其堂內堂外。僧徒何止千計,又況八部海涌,十方云集?此其目視、手指、心動、口說,豈復人意之所能料乎哉!今以老猶未老,幼已不幼,雖在斬然衰置之中,而其縱縱扈扈,終非外人習見之恒儀也。而儼然不施簾幕而逼處此,為老夫人者,豈三家村燒香念佛嫗乎?不然胡為無禮至此!圣嘆詳睹作者,實于西廂之西,別有別院。此院必附于寺中者,為挽弓逗緣;而此院不混于寺中者,為雙文遠嫌也。君子立言,雖在傳奇,必有體焉,可不敬于!

在《圣嘆外書》中金圣嘆已經先于“庭院”出現之處進行了辯解,但是他同時也講到是在對王實甫的推敲琢磨中認為作者的本意是在別院前面的小院子里游玩,而不可能徑自去僧佛無數、香客如織的佛殿中堂。所以,這里與其說是戲曲家王實甫的本意,毋寧說是金圣嘆的意思更為貼切。但是為什么會這樣呢?下文還有一處同樣的關于句子推敲的更為有意思的例子,我們可以繼續看一看。這是《佛殿奇緣》里面的一出,金批本寫道:

(鶯鶯云)紅娘,我看母親去。

但是在劇本《西廂記》里這樣寫道:

【紅云】那壁有人,咱家去來?!镜┗仡櫽U末下】

金圣嘆評注到:雙文見客來,便側轉身,云:“我看母親去?!贝耸且凰惭坶g事,看他偏有本事,將“我看母親”一聲寫出如許章法。這里將劇本的紅娘提醒要避人改作為鶯鶯看到人影就如風吹草動,立即要回去見母親,要避開人。由被動變為主動,表現出了一個典型的封建大家閨秀知書達理的典范。同時,金批《西廂》的前文,老夫人讓鶯鶯出來散心時也叮囑“立一回去”。因為前邊庭院一般都無人,所以才允許出去散心,但同時也怕突然或者時不時的偶然出現人,所以還是不太放心,交代要“立一回見”,謹嚴守禮的家風可見一斑。

可以說,金批《西廂》本在字句的推敲上表現出了與《西廂記》劇本較大的差異,但是同時這種改變也是有著金圣嘆自己的邏輯或者思想關照的?!段鲙洝纷詥柺酪院?,作為戲劇在舞臺表演,可以有插科打諢的存在,以娛樂眾人。同時,《西廂記》劇本的優秀,自然會讓許多文人愛不釋手。但是,在元明清時期,采取“八股取士”的制度,《西廂記》雖然為天下之才子書,卻不僅不能被納入文人才子的案頭之書,還由于其中插科打諢的存在,甚至涉性描寫,被斥之為淫書,是禁書。

金圣嘆作為明清之際的封建文人,具有強烈的封建倫理道德意識,所以在《痛哭古人》中談到為何為《西廂記》評注時,也只是因為讀之“我心則誠不能以自已也”。自古因寫箋、寫批注有建樹而列入四書五經的例子甚多,但是由于《西廂記》的被禁、被誤讀,不受重視,所以此時的金圣嘆只能將為《西廂記》寫評注稱之為“此又一我之消遣法也”。雖把它稱作消遣,但是潛意識里也想通過對《西廂記》的評注和些許的改編,增加文人的趣味,使其更加精湛,更具文人氣息,而減少容易讓人誤解的“低級趣味”。

由此觀之,金批《西廂》與劇本《西廂記》在字句上的多處不同,是著者和批注者在思想觀念上不同的反映。對于《西廂記》這本著作而言,劇作家王實甫生活在元朝,他在進行創作時更加注重的是戲曲的表演效果,以達到娛樂眾人、以文為生的目的,其中不免出現“有傷風化”的插科打諢;而處于明末清初的金圣嘆卻將它視作一部杰出的文學作品,更加側重的是嚴守正統的封建倫理觀念,這是金圣嘆進行文學批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出發點,所以面對這部被斥為“淫書”的《西廂記》,他因愛之而批注之,并通過通過精細的改編,試圖為這部書、為書的作者王實甫,也為自己正名。

金批《西廂》與《西廂記》劇本在行文的體式上也有著大不同。劇本《西廂記》嚴守劇本格式,腳色行當標記清楚,但是在金批《西廂》中則去除腳色行當的標記而直呼人名,更類似于小說、傳奇的特點而超越劇本本身之美。同時在劇本中一般都是一本四折加一個楔子,《西廂記》從體式上講共五本二十折加一楔子,雖超出常規,也去之未遠,金批《西廂》中卻不以“本”和“折”論數,而分為五章,各章分折處分別加以標題對劇情進行區分,不予以“本”和“折”的標注,劇本的楔子也融合在各章節中,使全章內容貫穿一氣,這和金批《水滸》的章回小說的體例是一致的。金批本《西廂記》問世后反響很大,但褒貶不一,戲曲家李漁就對金批本提出了嚴厲的批評。我想這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李漁以戲曲家的眼光來觀賞元雜劇《西廂記》、來審視金圣嘆的評點本,但是金圣嘆卻是以文學批評家的角度對《西廂記》進行了評注和編改,加之金圣嘆的“六才子書”中,又以《水滸傳》為最愛,金圣嘆對兩部書批注的時間相隔不久,故雖為戲曲,但是潛意識里卻將具有曲折劇情的《西廂記》視為為章回小說一類,“是一副手眼得之”。在《西廂記》的評注上,金圣嘆也開了很多評論方法上的先河,如“烘云托月”之法,也多次驚嘆王實甫在《西廂記》結構上的嚴謹和獨到,具有很高的文學技巧性,這明顯是講《西廂記》中的敘述學。后人也多從敘事學的角度論述金圣嘆的評論,而將金批《西廂》和《水滸》放置一塊,作為典型代表進行論述。

從以上種種跡象可見,在金圣嘆眼中戲曲仍未擺脫“末技者之流”的地位,但是章回小說經過明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被士大夫階層認可和喜愛,地位得以提升和確立。這或許與章回小說重視倫理教化,如《水滸》強調忠義,而戲曲多更加注重娛樂,與文人之旨相悖有關。所以作為封建文人的金圣嘆也不能不被當時的文化環境所左右,借用小說文體的評注來提升《西廂記》的品味和文學地位。

金批《西廂》在版本上與原劇本最大的一點不同在于對《西廂記》的“腰斬”。中國古典戲曲不同于西方戲劇的悲喜劇分明,而是要求要當場團圓,這在戲曲成熟之后的大多數戲曲作品上都有所體現。如目前所發現的現存最早的戲曲劇本《張協狀元》,雖然貧女被張解元拋棄,但是最終還是與之盡釋前嫌,破鏡重圓;戲劇《鍘美案》表現出了最為突出的當場團圓,將處于不同時代的包公和陳世美拼湊在一起,只是為了通過斬首背信棄義、拋棄結發妻子的陳世美,以消除激起的民憤;《竇娥冤》即使被普遍視為悲劇,但是竇娥的冤屈最終也被做官的父親沉冤昭雪……當場團圓由來已久,已成定式,但是金圣嘆卻將《西廂記》當場團圓的《驚夢》一章斬去,認為這是續作,有畫蛇添足的嫌疑。從劇作者的角度講,第五本作為劇本的結尾是為滿足當場團圓的需要,是戲劇形式的要求。但是金圣嘆斬掉《西廂記》的最后一章之后,不僅不影響《西廂記》人物形象的塑造(此時已定型和塑造完成),還設置了一個未定的結局,為天下閱讀此書的人留下了一片廣闊的想象和探討天地,這對破除戲劇的程式化也有很大的影響,充滿了小說家的色彩。這一點在金批本《水滸》上也有類似的表現,金圣嘆“腰斬”《水滸傳》,只取其前七十回,到忠義堂排定座次為止,后五十回寫逐漸被詔安及之后的故事,被金圣嘆毫不留情的摒棄在外?!段鲙洝穭”镜牡谖逭屡c《水滸傳》的后五十回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將人物的命運寫實了,缺乏想象的空間,而且有啰嗦的嫌疑,這與杰出的小說家是不相匹配的。

綜觀金批《西廂》與原劇本的不同可見,經過金圣嘆評點之后的《西廂記》已不是原來簡簡單單的劇本創作。金圣嘆作為一個杰出的舊式文人,他在恪守封建倫理道德的基礎上也進行了大膽的革新,表現出了不同于封建文人的一些新的特點——他用封建倫理道德的觀念去關照小說、戲曲,以小說家的眼光對《西廂記》進行改編和評注,并注重文學創作強烈的社會表現力和影響力,表現出了杰出的眼光和很高的勇氣。

(作者單位:湖北大學)

猜你喜歡
劇本西廂記
為什么《西廂記》天下奪魁
風雅兮《西廂記》
“紅娘”稱呼的由來
“劇本課堂”課型結構探索
初試改編幼兒戲劇的文本樣式
《西廂記》中女性主體意識的建構
《冰雪奇緣》開啟迪士尼劇本角色新模式
《西廂記》賞讀之一:驚艷
日本對明刊本《西廂記》的版本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