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高校圖書信息情報服務完善

2015-03-19 19:34王星恒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5年10期
關鍵詞:以人為本理念圖書館管理高校

摘要:高校圖書館是學生和教師查閱資料、獲取信息、擴展文化視野的重要場所,以人為本的理念現在被廣泛應用于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中。文章概述了以人為本理念的內涵,分析了傳統圖書館信息情報服務的缺陷,并且針對如何應用以人為本理念有效完善高校圖書信息情報服務提出了幾點措施。

關鍵詞:以人為本理念;高校;圖書館管理;信息情報服務;圖書借閱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G258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0-0038-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872

除了課堂之外,圖書館是學生獲取知識、積累文化、沉淀思想的主要陣地,老師也需要通過應用圖書館拓展知識面、豐富文化內涵。不僅如此,學生空余時間在圖書館中學習和閱讀,提高了學習效率,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全方位提升了自身綜合素質和各方面能力,為其走出校園步入職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在一定程度優化了高校教學質量。由此可見,高校圖書館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講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情報服務中滲透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提高圖書館整體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從而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有著較為深遠的意義。

1 以人為本理論概述

以人為本的觀點在我國春秋時期就已被提出,在當時指的是治國方針,發展到現代社會成為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和發展理念。針對以人為本的理論內涵,尚未獲得較為準確、權威的解釋,對此學術界也產生了各種不同的看法,部分學者將以人為本劃分為三個方面來定義:首先,人乃人的根本,人的本質是存在于人身之內而不是在人身之外獨立存在的;其次,作為主要創造者人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因此必須將人本理念運用于人,使人的價值得到重視;最后,人類是推動文明進步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因此在現實世界中應當確定以人為本的理念,確立人在世界中的主要地位。

2 傳統圖書館信息情報服務的缺陷

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廣大教師和學生群體,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情報服務中有效應用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即是將學生與教師的利益及訴求作為其服務的主要方向和目標。然而,在傳統圖書信息情報服務中恰好忽視了這一點,導致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水平未能滿足用戶的真實需求,降低了圖書館的作用和價值,通過分析總結出以下三點缺陷:

第一,傳統圖書館信息情報服務及相應管理中往往體現出形式主義的影子,圖書館的建設一味追求規模和館藏量,忽視了作為圖書館的本質任務及自身價值所在,形成了一種盲目購書與其他學校競爭攀比的不良風氣,沒有將重心放在服務教師服務學生等方面,導致圖書館的利用率降低,形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第二,在傳統圖書館服務理念中,通常是采用“閉架服務”,當讀者有查閱需求時,需要通過咨詢圖書館工作人員,再由工作人員根據相應的圖書目錄經過搜尋和查找才能最終實現讀者的要求,期間程序復雜且耗費時間較長,大大降低了圖書館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第三,在傳統圖書館服務中,對于身份登記的劃分過于明顯,圖書借閱的權限是根據該讀者的身份而劃分的,該讀者身份越高則圖書借閱權限越高,排位下至學生上至學校各層級領導,這種不平等服務導致大量學生或者教師缺失了一部分閱讀機會,同時也打擊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3 在高校圖書館服務中滲透以人為本理念,完善圖書信息情報服務

3.1 貫徹實施人性化圖書信息情報服務

應當明確高校圖書館的服務重心是廣大師生,不僅要滿足師生的閱讀需求,還要根據書籍資料的不同性質和作用將其推薦給相應的師生群體,要做到物盡其用,全面提升圖書館的資源利用率。與此同時,還需要突破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和服務方法,充分應用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將傳統的人工搜索轉換為自動化圖書搜索服務,一方面能夠全面提升圖書館工作效率,有效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能夠徹底剔除不必要的借閱手續,節省了讀者的時間,為讀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另外,還可以通過舉辦一系列圖書館圖書檢索技能的講座,廣泛普及圖書查閱方式、方法,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培訓工作,使其能夠快速掌握圖書館的利用方法。

3.2 確立讀者的中心地位

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廣大學生及教師,如果不能夠及時有效地滿足學生和教師的閱讀需求,那么高校圖書館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所以,高校圖書館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以滿足每一位讀者的需要為工作重心,以讀者的利益為自己的利益,將服務落到實處,使讀者能夠充分感受到體貼與關懷。只有明確了讀者的中心地位,秉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才能使圖書館相關管理人員明確自身職責、端正自身位置,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服務好每一位讀者。確立讀者的中心地位以及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首先,能夠增強圖書館管理人員與讀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提高讀者的主動參與精神;其次,提高圖書管理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服務。要認識到讀者是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主要對象,利用座談會、意見箱、讀者俱樂部、圖書館管理委員會等形式充分引導讀者積極參與到圖書館的改進工作中來,不斷完善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提高讀者滿意度。

3.3 優化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氛圍

營造出良好的圖書館閱讀氛圍,有利于讀者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讀者對相關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若圖書館位于嘈雜環境中,且內部裝修毫無美感,室內陳設更是雜亂無章,不僅會使讀者心生反感而減少其進入圖書館的次數,也會對讀者的閱讀效率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高校圖書館應竭力營造出一種充滿藝術氣息與文化感的閱讀環境,使身在其中的讀者保持愉悅心情,產生受尊重與被關懷的身心感受;圖書館的內部工作人員也應文明用語,規范自身言行,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優質化服務。各工作人員需引起注意的是,應始終對每位讀者保持尊重,無論讀者是抱著科研目的或是休閑等原因進入圖書館,都應一視同仁,真正設身處地地為讀者著想,從多方面為讀者提供細致服務,從而在讀者心中樹立高尚形象,贏得讀者尊重。此外,良好關系的形成也將使圖書館內部的工作氛圍更趨人性化、和諧化,形成良性循環,在為讀者提供優質閱讀體驗的同時,也可實現圖書館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3.4 強化信息情報服務工作

信息化與數據化是當今社會的必然發展趨勢,高校圖書館應抓住新時期的發展機遇,不斷實現服務領域及服務層次的多元化,將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落實到圖書館的具體情報管理工作中。例如:第一,可定期組織課題查新、利用網絡與相關信息技術對虛擬資源進行查找、分類等活動;第二,可在高校課程體系中加設文獻檢索與利用技術的相關課程,幫助學生提高信息技術的綜合素質水平;第三,可與其他高校圖書館加強合作,實現信息資源的良好共享;第四,可采取實名制的管理方式,通過電子郵件、微信等常用信息平臺,向讀者提供所需信息或進行有利資源的推薦,幫助用戶在最短時間內,利用最便捷的方式獲取到所需資料,優化圖書館的資源使用體驗。此外,還可積極構建高校內部圖書館網絡資源平臺,使網上書刊續約及書刊預定等成為可能,從而更好地使圖書館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對于讀者閱讀積極性的提高和圖書館影響力的擴大等都有著積極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師生群體或者讀者提供圖書情報服務以及資源,積累其文化、拓展知識面,在高校中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和閱讀風氣,是高校圖書館的價值所在,所以,應該在高校圖書館的圖書信息情報服務中充分滲透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將讀者的真實訴求上升為首要任務,并且圍繞此任務不斷創新服務模式,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從各方面滿足讀者不同需求,從而有效提高高校圖書館的利用率,實現其根本價值。

參考文獻

[1] 余玲.以人為本,完善高校圖書信息情報服務[J].科技信息,2012,(16).

[2] 秦殿啟.高校圖書館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4).

[3] 楊小青.完善高校圖書信息情報服務[J].價值工程,2013,(29).

作者簡介:王星恒(1971-),男,遼寧遼陽人,太原師范學院圖書館館員,碩士。

(責任編輯:秦遜玉)

猜你喜歡
以人為本理念圖書館管理高校
以人為本理念在煤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滲透研究
以人為本理念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探究
智能化管理對我國當代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影響研究
柔性管理及其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核心應用
基于知識管理的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