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按摩技術對產后乳脹的效果評價

2015-03-20 02:10周小衛唐述文王曉軍
醫學信息 2015年7期
關鍵詞:穴位按摩效果評價

周小衛 唐述文 王曉軍

摘要:目的 探討利用穴位按摩技術對減輕產后乳脹的效果。方法 將產后乳脹的 300例產婦,隨機分成傳統組、穴位組兩組,各150例。傳統組用熱敷、按摩、擠奶手法;穴位組對肩周及背部、乳周共十個穴位進行按壓及乳房按摩。觀察兩組產婦治療后24h內雙側乳脹消退情況,乳房疼痛程度 、每次乳汁排出量及療效。結果 穴位組治療后較傳統組乳脹明顯消退,疼痛明顯減輕;穴位組每次乳汁排出量較傳統組明顯增加。結論 有效的穴位按摩對減輕產后乳脹有明顯效果,建議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穴位按摩 ;產后乳脹 ;效果評價

產后乳脹是產后常見癥狀,輕、中度乳脹是乳汁充盈的表現,重度的乳房脹痛會給產婦帶來巨大的痛苦,可能導致化膿性乳腺炎或泌乳減少,產婦情緒急躁,對哺乳失去信心,直接影響母乳喂養的成功率,甚至可引起高燒不退。因此,及時有效地疏通乳腺管是減少產后乳脹、產后乳房并發癥的關鍵,也是提高母乳喂養的重要措施[1]。傳統方法是熱敷3~5min,用手掌大魚際按摩后再擠奶的操作方法,使產婦感覺疼痛難忍,為了找尋一種讓產婦容易接受又感覺較舒適且有效的產后乳脹處理方法,我院自2011年9月,采用中醫穴位按壓乳房按摩方法,對產后乳脹的臨床干預,取得較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3月~2013年 8月在我院分娩產后 2~3d乳脹的產婦300 例,年齡21~42(26.3±3.1)歲,孕周37~42w;其中初產婦219例,經產婦81例,無產科并發癥,新生兒吸吮能力正常,無母乳喂養禁忌癥,均能按需哺乳。將300例產婦隨機分為傳統組、穴位按摩組各150例,兩組資料乳脹情況、疼痛程度、每次乳汁排出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 1。

1.2方法

1.2.1傳統方法 用熱毛巾熱敷每側乳房 3~5min,避開乳暈和乳頭部位,避免毛巾過熱燙傷皮膚。乳房按摩是用手掌大魚際部位從乳房根部螺旋式向乳頭方向按摩,擠奶時用拇指和食指相對向胸壁方向下壓,一擠一松,反復擠壓使乳汁流出。

1.2.2按摩、推、點穴方法

1.2.2.1熱敷乳房 產婦取仰臥位,先用45~50°的濕熱毛巾熱敷乳房3~5min(乳脹嚴重時忌熱敷),避開乳頭及乳暈部位,然后用清潔的濕軟毛巾清除乳頭表面乳痂和污垢。

1.2.2.2按摩乳房 按摩者用一手掌從乳房根部將乳房托起,另一手五指自乳房根部向乳頭方向推、按摩乳房,左右乳房各5min;如有腫脹處先按柔軟處,逐步輕按腫脹處,疏通乳腺管,按摩完一側,再按摩另一側。在按摩過程中,與產婦交流溝通,了解產婦感受并告知產婦母乳喂養的注意事項,樹立信心。

1.2.2.3推 產婦坐位或仰臥位,先用手掌或食、中、無名指并攏沿胸骨自上而下按揉3~5遍,并用手掌沿胸骨向兩旁分推3~5遍。然后一手托乳房下方,另一手從乳房根部向乳頭方向由輕到重直推以排出積存的乳汁,直至腫塊軟化為止,搓摩脅肋2~3min。

1.2.2.4點穴 用拇指或中指輕揉點穴中府、膻中、乳根穴各1min。間歇1~2min后產婦取俯臥位,用掌推法自背部至腰部推5次,然后用拇指按揉點穴天宗、肩井、厥陰俞、肝俞等穴各1min,促進下奶和疏通乳腺。

1.2.2.5注意事項 按摩、推、點穴手法嚴格按操作流程、技巧施術于產婦乳房或穴位;在這過程中注意保暖;結束后,囑產婦休息3~5min。

1.2.2.6擠奶 拇指、食指相對放在距離乳頭約 2cm處的乳暈上,其他手指放在乳暈下, 有節奏地向胸壁按壓、放松,再按壓,反復進行,直至乳汁流出,注意力度適當,手指不要在皮膚上滑動。

1.2.2.7時間 從開始按摩到點穴,一次時間一般20~30min為宜,對個別奶脹嚴重的產婦可適當延長到1h。每天可按摩乳房1~2次,視情況而定。

1.3觀察指標 治療 24 h后觀察產婦乳房腫脹程度 、疼痛程度和乳汁排出量。乳房脹痛程度分級采用數字疼痛分級法(NRS),由產婦在10分制的標尺上根據疼痛自評,0級為無痛,1~3級為輕度疼痛,4~6級為中度疼痛,7~10級為重度疼痛。乳房腫脹的硬度分為3度:I度觸之如嘴唇,為正?;蜉p度腫脹;Ⅱ度觸之如鼻尖,為中度腫脹;Ⅲ度觸之如額頭,為重度腫脹[2]。乳汁排出量的判斷:每次喂奶前后稱嬰兒體重,其差值為乳汁排出量,加上喂奶后用吸奶器吸出的奶量,間接算出每次乳汁排出量。療效判斷:治療后24h乳房腫脹由Ⅱ度或Ⅲ度轉為I度,即乳脹消失或明顯減輕,排乳通暢,乳汁排出量增加,疼痛明顯緩解為有效;治療后24h乳房腫脹仍為Ⅱ度或Ⅲ度,乳汁排出不暢,疼痛未減輕為無效。

1.4統計學方法 乳房腫脹情況及乳房疼痛程度比較采用χ2檢驗 ,乳汁排出量采用方差分析 。

2結果

2.1兩組產婦治療后乳脹、疼痛程度及每次乳汁排出量比較見表2。

表2顯示兩組產婦治療后各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穴位組治療后較傳統組乳脹消退明顯,疼痛減輕明顯且乳汁排出量增加 。

2.2兩組產婦治療后療效比較見表3

3討論

產婦產后2~3 d,乳房開始充盈膨脹,局部的溫度隨之升高,并開始由少量清亮的初乳變為黃白色的乳汁,由于乳房分泌的乳汁得不到及時排出或乳腺管淤積不通等原因引起乳汁排出減少從而引起乳脹[3]。傳統方法容易使產婦不適、疼痛,不情愿擠奶,就不能很快疏通乳腺管,消除乳塊,乳汁過多者,可引起急性乳腺炎。對乳房進行按摩、推、點穴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通過穴位按摩促進乳房血液循環,疏通乳腺管,減輕產婦乳房脹痛的痛苦,可提高產婦母乳喂養的自信心,促進母乳喂養的成功。

我院的臨床實踐證明采用乳房周圍穴位按摩是一項簡單易行、見效快、無創的護理技術, 并且易學,便于推廣使用。治療后,乳房局部無脹感,減少了乳脹及乳房硬結的產生,且無其他副作用,對防治和減少產婦產后乳脹效果好,產婦感覺舒適,易于接受。目前以效果顯著且易于接受在我院實行近3年,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胡成文.LK-3系列婦產科電腦綜合治療儀治療產后乳脹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09, l6(5A):54-55.

[2]金璇,何仲.護理干預對產后乳房脹痛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2):916.

[3]于璐.產后康復治療儀對減少產后乳脹的療效觀察[J].沈陽醫學院學報,2008,9(3):153.

編輯/申磊

猜你喜歡
穴位按摩效果評價
羅浮山百草油穴位按摩緩解頭痛86例療效觀察
肝臟射頻消融術應用全面細致化護理的效果評價
穴位貼敷聯合穴位按摩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觀察
熱敷與穴位按摩對初產婦乳房脹痛及泌乳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