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胃穿孔修補手術患者的護理

2015-03-20 03:32劉春蘭高建寒
醫學信息 2015年7期
關鍵詞:腹腔鏡護理

劉春蘭 高建寒

摘要:總結4例急性胃潰瘍并發胃穿孔患者進行腹腔鏡胃修補術的圍手術期護理。術前做好心理護理、胃腸道準備、病情的觀察;術后認真落實腹腔鏡術后護理常規,加強各引流管的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本組4例手術均獲成功,治愈出院。

關鍵詞:腹腔鏡;胃修補術;護理

急性胃穿孔為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常見原因有胃潰瘍、胃癌、外傷等。傳統采用的是行剖腹探查、單純穿孔縫合術和徹底潰瘍切除術,術后給予抗炎、對癥、補充水電解質和營養支持等治療。2013年3~12月,我科對4例急性胃潰瘍穿孔患者實施了腹腔鏡胃修補術,該手術具有創傷小、腹壁疤痕小,臟器干擾小、腹腔沖洗徹底等優點[1]。通過對患者嚴密的病情觀察和圍手術期護理措施的實施,患者術后痛苦小、恢復快,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3年3月~12月,我科共完成胃潰瘍穿孔修補手術11例,其中腹腔鏡胃修補手術4例。手術病例選擇標準:確診為胃潰瘍并穿孔,發病時間3~6h內,患者生命體征平穩,一般情況良好,無嚴重腹腔感染,無腹部手術史,自愿選擇腹腔鏡手術的患者。本組患者年齡31~52歲,均為男性,平均年齡46歲,麻醉方式均用全麻。術后常規補液、抗炎、營養支持、抑制胃酸分泌、對癥治療,均無并發癥發生,治愈出院。平均住院7.5d。

2 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 患者因急腹癥入院,劇烈的腹部疼痛和對手術的恐懼,表現為焦慮、擔心和質疑。醫護人員向患者、家屬講解手術的必要性,手術方式、與開腹手術的優缺點、對比性及相關費用,成功案例等,針對個體進行心理護理,增強了患者對手術成功的信心,主動配合術前準備,保證以最佳心態迎接手術。

2.1.2術前準備

2.1.2.1腸道準備 禁飲禁食并立即安置胃腸減壓,保證引流的通暢,觀察胃管引流的量、色、性狀等,保證引流的有效,減少術后腹腔感染的發生。

2.1.2.2常規檢查 抽血查血常規、凝血全套、肝腎功、血糖、電解質、輸血檢查全套、交叉備血化驗;協助患者完善胸腹片DR、心電圖等檢查,必要時腹腔穿刺,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檢查的必要性、目的及配合方法。

2.1.2.3常規準備 建立靜脈通道,遵醫囑補充血容量和用藥;術前腹部皮膚用0.5%的洗必泰擦洗腹部2次,范圍上至雙乳頭連線平面,下至恥骨聯合,兩側至腋中線;協助醫生做好腹部手術切口標識;遵醫囑抗生素敏試,術中帶藥;更換病員服;必要時遵醫囑置尿管。

2.1.3病情觀察及護理 半臥位,每30min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腹部體征并記錄;準確記錄出入量:補液量、嘔吐量、胃腸減壓及小便量,傾聽患者的主訴,評估病情發展。

2.2術后護理

2.2.1活動及臥位 術后全麻清醒后6h內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吸氧4L/min,保持呼吸道通暢,術后6h生命體征平穩,給予患者半臥位,以利于漏出的消化液積聚于盆腔最低位和引流,同時也可減少毒素的吸收,預防腹腔內殘余膿腫[2]。指導患者四肢的活動,每2h協助翻身,并指導深呼吸鍛煉。術后24h后督促患者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恢復。

2.2.2飲食的護理 術后禁食禁飲,根據醫囑合理安排輸液的種類、滴速,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和相應的營養支持。多于術后4~5d拔除胃腸減壓,拔除胃管后進食溫開水、稀飯、魚湯等,少量多餐,逐漸過渡到半流質和軟食,觀察進食后有無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等不適,禁止進食生、冷、硬和消化不良的食物。

2.2.3并發癥的觀察與預防

2.2.3.1出血 術后0.5~2h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及管道的引流情況,觀察各引流管的量、色、性狀,準確記錄,特別是胃管24h內的引流顏色及量,有無活動性出血。

2.2.3.2腹脹、高碳酸血癥 腹腔鏡手術中需灌入二氧化碳,以造成氣腹方便操作,術后容易有殘存的二氧化碳氣體在腹內,引起腹脹、肩背酸痛等不適。本組患者有1例術后7h感到肩部脹痛明顯,給患者心理護理,肩部按摩,第3d癥狀緩解。

2.2.3.3心率失常 全麻術后會導致患者心率改變,術后常規給予持續心電監護,每班護士觀察患者心率節律和頻率的變化并傾聽患者主訴。本組有1例患者術后1~2d內持續竇性心動過緩,48~56次/min,自訴無自覺癥狀,請心內科會診無特殊處理,出院前做心電圖無特殊。

2.2.3.4疼痛護理 提供安靜舒適環境,評估患者對疼痛耐受情況。4例患者均有自控鎮痛泵,使用效果滿意,無1例另給予鎮痛藥。在術后3d麻醉師常規停用鎮痛泵。

2.2.3.5腹腔感染、腹腔內殘余膿腫 因術前患者胃損傷后胃內容物、消化液漏入腹腔引起,術中給予徹底的腹腔內沖洗,術后觀察腹部體征及腹腔引流情況,觀察有無腹痛、腹脹情況,遵醫囑給予足量抗生素抗炎。

2.2.4管道的護理 4例患者術后均常規留置胃管、腹腔引流管、保留尿管。引流管不僅起到了引流腹腔積液作用,并且能及時發現有無并發癥的發生。術后各管道保持通暢、固定、準確記錄引流的量、顏色、性狀,每日更換胃腸減壓和腹腔引流裝置。4例患者均未出現出血、腹腔感染征象?;颊甙纬骨灰鞴軙r間在術后5~6d,引流量小于20ml/d,顏色為淡紅/黃色液體。每班檢查胃管長度、每天更換固定膠布,務必保持通暢。術后4~5d,肛門排氣后根據患者情況拔除胃管,指導逐步進食流質飲食,本組患者進食后無腹痛、腹脹等不適。術后1d給予患者間斷夾閉尿管,鍛煉膀胱收縮功能,術后2d拔出尿管,囑下床自解小便。本組有1例患者拔出尿管后自行排尿困難,行誘導排尿(熱敷、按摩)順利自解小便。

2.2.5切口的護理 術后在腹部有0.5~1cm的4處切口,切口處用創可貼保護。觀察切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根據患者切口情況每2d換藥并觀察,切口有無紅,腫,熱,痛的現象,以防切口感染的發生。保持患者切口清潔,干燥,待切口完全愈合后(約10d),方可淋浴或弄濕。(因腹腔鏡手術的患者住院天數短,出院后切口的護理在出院指導上給予患者講解。)本組患者無切口感染。

2.2.6出院指導及隨訪 出院后避免重體力活動,以逐漸增加活動量,根據患者能耐受為宜;從流質、半流質、軟食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少量多餐、禁忌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過度緊張,注意自我調節壓力。出院后1月門診行胃鏡檢查,明確潰瘍情況,必要時行內科正規治療,術后隨訪1~2個月,4名患者均切口愈合好,復查無特殊。

3 體會

腹腔鏡技術是一種微創手術,大部分普通外科的手術,都能通過腹腔鏡手術完成,如闌尾切除術,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疝氣修補術、結腸切除術等。對于腹腔鏡胃修補術后的護理的關鍵,除落實胃穿孔修補術后護理常規外,對腹腔鏡特有的并發癥的觀察和預防、手術后胃管的護理、術后飲食的護理及術后并發癥的早期觀察和處理是護士應特別加強和關注的重點。通過對4例患者上述護理措施的實施,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無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范吉利,尚志遠.腹腔鏡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30例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07,11(13):781-784.

[2]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232.

編輯/王敏

猜你喜歡
腹腔鏡護理
致敬甘肅省腹腔鏡開展30年
舒適護理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旋切器在腹腔鏡下脾切除術中的應用體會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腹腔鏡肝切除術中出血的預防及處理
完全腹腔鏡肝切除術中出血的控制與處理
腹腔鏡在普外急腹癥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關于《腹腔鏡用穿刺器》行業標準的若干思考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