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管理在醫院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2015-03-20 04:44廖艷萍
醫學信息 2015年7期
關鍵詞:臨床護理風險管理應用

廖艷萍

摘要:目的 探討風險管理醫院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價值。方法 對某院實施風險護理管理前后護理工作質量及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與風險管理實施前相比,實施風險護理管理后,醫院護理工作質量評分明顯提高,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下降(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醫院臨床護理管理中實施風險管理可有效地提高護理工作質量,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對促進醫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風險管理;臨床護理;應用

護理工作中任何一個環節均可能存在風險,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對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有著重要意義。2013年某院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實施風險管理,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該院為縣級基層醫院,有護理人員100名,其中男護理人員3人,女護理人員97人。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29.2±3.6)歲,工作年限1~21年,平均工作年限(10.3±2.1)年。學歷:本科21名,大專67名,中專12名。主管護師25名,護師33名,護士42名。

1.2方法

1.2.1成立風險控制小組 以科室為單位,成立護士長、組長和小組成員三層結構的風險控制體系;由護理人員組成護理管理小組,依據臨床常規護理職能,進行細分,明確各小組分工;由護士長牽頭成立考核小組,定期召開例會,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危險因素等進行分析討論[1]。

1.2.2分析風險因素 根據影響護理工作質量的因素,將護理工作中的風險因素分為護理管理、護理人員水平、護理行為及患者自身因素等幾個方面,分析各類因素中的影響護理工作質量的具體因素,針對各風險因素進行管理控制。

1.2.3風險管理措施 ①加強培訓:對護理人員進行法律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對臨床護理的風險認識,提升其危機意識與法律觀念,在工作有效應對處理各種危機事件,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定期進行工作檢查和考核,促使護理人員熟練掌握操作與護理技能;②加強質量監控:堅持定期對護理工作質量檢查、評價、考核,注重提高護理工作質量,不斷改進護理工作質量,降低臨床護理風險;③改進風險報告制度:鼓勵護理人員積極匯報臨床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風險,將風險事件從績效考核中去除,以改變以往因怕影響自身績效而瞞報的現象,提高護理人員的積極性;要求當事人提供風險詳細的記錄,對風險事件進行分析[2,3]。

1.3觀察指標 采用自制護理工作質量評分表對實施風險管理前護理工作質量進行評價,評分項包括基礎護理、病房管理、護理文件和消毒隔離,每項滿分100分;統計實施風險管理前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以護理不良事件/護理總例數=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和χ2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各項護理管理評分情況比較 實施風險管理后,觀察組基礎護理、病房管理、消毒隔離及護理文件評分均明顯高于實施風險管理前的對照組(P<0.05),見表1。

2.2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對醫院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進行統計分析,實施風險護理管理前,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3.92%(83/347),主要為交班遺漏、呼叫后反應遲緩、藥物外滲及發錯藥;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統計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僅為7.14%(25/350),實施風險管理前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風險管理是指在一個肯定存在風險的環境里,通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將風險降至最低的管理過程。在醫院臨床護理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員素質、醫院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各個環節均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加強風險管理十分必要。

醫院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風險因素主要有管理因素、護理人員水平因素、護理行為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護理管理不力,臨床中不能及時發現風險,及時處理風險,易導致護理風險事件和醫療糾紛事件,帶來損失,因此臨床中必須不斷提高護理管理水平,成立護理風險小組,對護理風險因素進行分析,通過閱讀病例等臨床資料,分析掌握臨床護理中可能出現風險的環節,并有針對性的制定風險統計報表,對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進行分類登記。尋找到可能發生風險的護理環節后,要確認風險因素的幾率、危害,通過數據或者資料分析,獲得可能的發生幾率及損失程度的信息,再選擇正確的處理方法,提高識別、發現、處理風險的水平,從而控制風險;護理人員水平差、責任心不強,在工作中易發生違規操作,直接影響到護理工作質量,嚴重時還可給患者帶來致命的傷害,醫院臨床護理工作的對象并不是健康人,這一特殊性使得護理服務中任何一個行為都可能存在較大的危險,因此需加強對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及專業技能的培訓,針對不同層次的護士群體,進行相關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培訓并考核,尤其已經發生過護理危險的理論及操作缺陷,應重點培訓。同時,還要注意對護士日常護理行為的培訓,要確保急救藥品和器材時刻處于完好狀態,時刻備用;還應對護理人員進行職業素質和相關法律培訓,培養護理人員良好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增強護理人員對臨床法律的風險的認識,通過培訓不斷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減少護理風險[4,5];此外,患者不合作也可增加護理風險,因此臨床中應積極地采取措施,不斷提高護理模式及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同時還應改變風險上報制度,鼓勵提倡醫護人員回報臨床中已出現或可能存在的風險,提高護理人員積極性,促使護理人員積極尋找護理風險,從而最大限度地控制風險。

從本次研究中來看,實施風險管理后,護理工作質量有明顯提高,風險事件及醫療糾紛事件發生率顯著下降,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下降,表明在醫院臨床護理工作中,實施風險管理可有效地提高護理工作質量,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會接,杜立,陳彩玲,等.風險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6):90-91.

[2]徐敏.風險管理法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1,2(12):237-238.

[3]夏繼春.強化護理風險管理確保臨床護理安全[J].健康天地,2010,4(3):55-56.

[4]譚美芳.護理風險管理理論運用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0,8(18):9-10.

[5]董梅,賀燕.臨床護理風險因素的分析與防范[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5):84-85.

編輯/成森

猜你喜歡
臨床護理風險管理應用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應用效果觀察
機械通氣患者撤離呼吸機的護理
護理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風險管理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