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面積腦梗塞48例臨床分析

2015-03-20 04:53李永磊
醫學信息 2015年7期
關鍵詞:腦缺血

李永磊

摘要:目的 研究大面積腦梗塞的臨床反應、發病特點及預后處理。方法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某院收治的48例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腦梗塞患者的臨床表現、發病特點及預后處理。結果 48例患者中腦梗塞伴有出血癥狀為12例(25%),病死5例(10.41%),病殘28例(58.33%),經研究,大面積腦梗塞患者的預后處理較差。結論 大面積腦梗塞患者病死率和病殘率均較高,臨床中應該盡早作出準確診斷,及時應對,避免腦梗塞患者腦缺血,實施高壓氧艙,減輕患者痛苦,必要時建議患者做物理治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大面積腦梗塞;腦缺血;壓氧艙;物理治療

大面積腦梗塞的發病較急,癥狀多且病情復雜,多伴有高血脂癥、冠心病、糖尿病、心臟疾病等,在治療過程中需要考慮其他病癥,因此治療矛盾會很大,死亡率和病殘率較高,是臨床中較為危險的一種病癥[1]。本次研究選取48例腦梗塞患者,分析其臨床反應及發病特點,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某院收治的48例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4例,女34例,年齡為32~58歲,平均年齡(48.37±5.32)歲?;颊呷朐簳r經CT或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大面積腦梗塞,診斷標準符合國際腦血管病會議制定標準?;颊咧?,高血壓患者有24例,腦動脈硬化患者有12例,心臟病患者有27例,不同程度的腦補炎癥有5例,糖尿病患者12例,高脂血癥患者17例,輸液后休克者1例,腦蛛網膜下腔出血并發腦血管痙攣者1例,頭外傷5例。

1.2方法

1.2.1診斷方法 患者均作頭顱CT檢查和MRI檢查,雙向檢查患者為25例,入院后發現大面積腦梗塞患者5例,其余患者均在入院前已確診為大面積腦梗塞,由于患者腦梗塞位置、大小均不斷變化,建議患者做2~3次CT檢查,2次CT檢查的12例患者中,發現大面積梗塞灶內的密度均有所變化。

1.2.2治療方法 根據患者的發病類型、機制、臨床反應、病程等方面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主要治療方法是控制顱內壓,降低腦水腫,防止形成腦疝,治療時需要適當使用利尿劑或激素進行治療,并且酌情添加腦細胞活化劑。部分超嚴重患者給予血管擴張劑,對患者控制血壓。

1.3療效判定 根據《臨床醫藥實踐》制定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患者癥狀體征恢復正常,肢體功能恢復正常;②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減輕,肌體能力提高2級以上;③無效:患者癥狀無減輕或加重,肌體能力無好轉??傆行?(①+②)/(①+②+③)×100%。

2 結果

所有患者經過頭顱減壓手術后有1例死亡,其余患者經過保守治療,48例患者中死亡患者為5例,溶栓治療4例,出血3例,7d內死亡6例,死于腦梗塞病發和其他并發癥,包括腦疝死亡。7d后15d內死亡7例,多死于并發癥,摔倒出血腦梗塞好轉10例,住院期間死亡5例,臨床痊愈者1例,早期未實行高壓氧艙治療患者12例中,重度神經功能喪失者9例,輕度神經功能喪失者3例。整體治愈患者為15例,總有效率為31.25%。

3 討論

本次研究中平均年齡為(48.37±5.32)歲,其中超過60歲患者有21例,性別對于腦梗塞病變無影響?;颊咧邪橛懈咧Y、糖尿病、心臟病、心律失常等基礎病癥,慢性疾病患者較多,多年后容易引發血栓,從而導致大面積腦梗塞。通過本次研究,大面積腦梗塞易發于前中動脈中,病情嚴重者容易動脈出血引起死亡,本組患者中,出血引起死亡人數為3例,其余由出血引發的神經功能重度喪失患者為7例,大面積腦梗塞在病發期間可以演化為出血性腦梗死,病死率較高。以往的研究中關于大面積腦梗塞的出血性腦梗塞比例為16%~40%,本次研究中,出血性梗塞繼發于大動脈阻塞而引起的大面積腦梗塞占中研究患者的23.7%,與以往研究差異不大[2]。

腦血管損壞容易引發腦梗塞,而高血壓是引發腦血管損壞的直接原因,臨床中成為高血壓的腦小動脈硬化,此病癥是腦纖維壞死,加上患者本身的其他病癥,容易發生混合性死亡。

患者的資料中顯示,中老年患者中血壓不穩定,血壓的控制是引發腦梗塞的另一基礎原因,臨床治療時,患者常采用降壓藥物對抗高血壓,而降壓藥物的降壓效果明顯,但是對血壓的穩定性控制不強,容易使血管血壓病變?;颊吣X梗塞的主要部位在于腦室,腦室調節十分不好掌握,按照本次研究中來看,摔倒性血栓梗塞患者為10例,其中2例確診為風心病,2例確診冠心病,3例確診為高心病和心肌梗塞,2例確診為心房纖顫,剩余1例患者沒有明顯的心臟病史,但也不排除患者的頸動脈粥樣硬化引發的腦梗塞。掌握到病因,控制心臟病、冠心病及心肌梗塞病癥是減少大面積腦梗塞及出血性梗塞發病率的關鍵[3]。

對于腦梗塞患者可以采用擴容劑分子右旋糖酐,此藥對腦梗塞患者的腦水腫有明顯的控制作用,而且還能夠控制血液分子的聚集,保障腦路通暢,降低血液粘度,促進血管再生。使用此藥物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此藥物連續使用后,患者的血液分子,比如血小板、血紅蛋白等均有明顯下降,這樣會使患者稀釋性貧血,如果患者的心臟功能不健全或患有冠狀動脈疾病不適合使用此藥;②此藥能夠將血液稀釋,使紅細胞下降,當紅細胞下降到20%時,血液屬于過度稀釋狀態,血液的斜氧能力下降,會使全身缺氧,導致腦部缺氧,增加腦梗塞的并發率。如出現全身缺氧現象,則需要立即停用此藥,并對患者進行輸血、輸氧;③由于此藥始于血液中的纖維蛋白相結合,血小板會因此藥的藥效而喪失運作能力,因此,長時間服用此藥可能會引發血管損壞、出血情況,會形成傷口滲血、血腫等現象。如出現此種現象,需要立即停用此藥,使血小板上升,滲血情況便會消失;④使用此藥的劑量應該嚴格掌控,成人每日不超過1000ml;⑤此藥可能會引起過敏,在服用此藥前需要了解患者以往用藥史,過敏反應常有惡心、嘔吐、皮膚瘙癢、皮膚紅疹、發燒等,嚴重可使患者休克、支氣管痙攣,甚至心跳停止跳動、呼吸不暢[4]。

針對腦梗塞的治療方案,通常是腦缺血再灌注治療,對患者實行高壓氧艙治療是為了防止腦缺血后產生腦缺氧。以往臨床中針對此類病癥的用藥方案為肝素尿激酶等溶栓藥物,這類藥物的溶栓效果強,但是容易增加出血性梗塞等風險。因此,目前臨床中已經盡量避免使用此類藥物。

本次研究中,溶栓治療效果不佳,導致多名患者轉化為出血性梗塞,并且對大面積腦梗塞患者的預后較差,容易發生并發癥,這點需要廣大醫生們的重視。

患者出現腦梗塞病癥的診斷不及時,延緩治療,很容易惡化到大面積腦梗塞,如果只針對原有梗塞進行治療,治療面積較小,效果較差,如果患者伴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的病癥,還需要注重病癥的治療矛盾,制定出一套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切不可一視同仁。

參考文獻:

[1]劉克希.血塞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大面積腦梗塞的臨床價值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7(18):123.

[2]高升.磁敏感加權成像在腦梗塞出血性轉化及其臨床相關危險因素研究中的應用[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13.

[3]馮曉婷.急性腦卒中患者并發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特點回顧性分析[D].濟南:山東大學,2013.

[4]朱峰.早期應用尼莫地平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血鈉、血鉀、血糖、C反應蛋白的影響及預防大面積腦梗塞的作用[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9(12):1665-1668.編輯/成森

猜你喜歡
腦缺血
內源性NO介導的Stargazin亞硝基化修飾在腦缺血再灌注后突觸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機制
膽綠素改善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機制
益母草堿對慢性腦缺血大鼠認知功能的影響
長爪沙鼠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表達變化的研究
大黃總蒽醌提取物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
探討遠隔缺血預適應治療患者側支循環與腦缺血關系
原花青素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腸道功能的保護作用
血必凈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
細胞外組蛋白與腦缺血再灌注損傷關系的初探
艾塞那肽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