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定與推廣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控制細菌耐藥

2015-03-20 06:00黃彧
醫學信息 2015年7期
關鍵詞:耐藥性抗菌抗生素

黃彧

1 制定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

1.1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概念 合理使用抗生素,就是秉承著安全用藥理念的同時使抗生素發揮到最大的作用[1]。一般情況下,若是不能夠正常使用抗生素,就會使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然而耐藥細菌也會隨之增長?,F今抗生素在臨床治療中應用廣泛、種類多,而且現今兩種或多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方法逐漸增多。在臨床用藥時,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制定治療方案、合理的選擇和使用抗生素,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改進不良反應的人數持續不下的情況。

1.2制定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的重要性 制定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是非常重要性的,其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現細菌耐藥性和不良反應。就細菌耐藥來說,其可以分為獲得耐藥和固有耐藥,獲得耐藥是由于藥物的廣泛使用和濫用所造成。從抗生素的研發到投入使用,其有效的改善了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情,減少了死亡人數,然而就在投入使用后的3年,出現了對抗生素的耐藥性。由此可以看出,不管人們對于抗生素藥物的開發與研究的多快都不能比擬細菌耐藥性的速度。

1.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南的危害 不能夠嚴格遵照抗生素使用指南進行用藥,會產生不良反應、延誤病情、浪費藥物、醫療事故等嚴重后果,以萬古霉素的使用進行詳細的說明。萬古霉素適用于敗血癥、關節炎、感染性心內膜炎、骨髓炎、淺表性繼發感染、腦膜炎等癥狀。若是在使用過程中不能夠按照使用指南進行用藥,那么就會引發過敏癥、肌酐上升、血小板減少、腹瀉、發熱等癥狀;有時還會出現線狀IgA水皰癥、皮膚血管炎等罕見癥狀。嚴重者會出現皮膚粘膜綜合征、肝功能損害、黃疸、偽膜性大腸炎、急性腎功能不全或是休克等癥狀。

2 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的推廣及有效措施

制定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后,面臨的就是對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的推廣。在推廣過程中,①需要對廣大人們進行宣傳,緩解患者對于抗生素藥物的依賴心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指南。②要做好抗生素的健康普及教育工作,讓患者了解到不合理使用產生的不良現象和細菌耐藥。③要邊對制定的指南進行完善版進行宣傳,兩者同時進行以此達到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目的。

3 控制細菌耐藥

3.1細菌產生耐藥性的原因分析

3.1.1藥物使用不合理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用藥不合理的現象,例如不能夠對癥下藥、用藥劑量問題、聯用不當、副作用大等問題。就以不能夠對癥下藥方面來看,在臨床用藥中是經常對出現的問題,就像開錯藥、發錯藥等。就用藥劑量問題方面來看,有時可能是由于多種原因而使使用的計量偏低,導致療效不夠顯著、無法徹底治愈;有時就有可能會出現用藥劑量過多的現象。就聯用不當方面來看,在治療過程中經常使用兩種或多種藥物聯用的方式進行治療,若是聯用不當就會導致藥物之間出現相互作用的現象。以上這些藥物使用不合理,都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

3.1.2檢驗力度不足 耐藥產生的因素有許多種,檢驗力度不足就是其中原因之一[2]。就以對社區肺炎病原體的研究為例,在研究過程整體都是使用檢驗技術,但是還有一少部分的患者查找不出來感染的病原體。其研究結果表明[3],輕度肺炎的患者有55%~85%的病原體不明,中度的占20%~70%,而重度的占27%~45%。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對于患者進行用藥的依據就是經驗,而不是采用科學可靠的檢驗法,因此檢驗力度薄弱是耐藥產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3.1.3濫用抗生素 近年來,抗生素被廣泛的用于臨床治療中,因此造成了細菌耐藥性的產生。就以第三代頭孢菌素為例進行說明和分析。若是大量的使用第三代頭孢菌素就會產生耐萬古霉素腸球菌;若是長期使用氟喹諾酮,就會產生MRSA株。細菌可以將最為耐藥的菌株進行保留和廣泛的傳播,因此人們受到多重耐藥菌株的影響使死亡率持續不下。

3.2控制細菌耐藥的有效措施

3.2.1合理使用抗生素 若是想要控制細菌耐藥,就需要合理的使用抗生素。①需要加強醫院的設施建設。在醫院中建立臨床微生物的實驗室,以此來提高對患者的病原診斷,然后經過實驗室實驗合理的選用抗生素。②還可以對患者進行實時觀察,一旦發現耐藥細菌感染,就及時對其采取擴散制止,避免出現濫用抗菌藥物的現象。

3.2.2加強對抗菌藥物使用的管理 加強對抗菌藥物使用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細菌耐藥。醫師在用藥時,對于能夠影響細菌耐藥的藥物要慎重使用,同時還要加強對于抗菌藥物使用的監督與管理。其次,在臨床治療過程中不能夠隨意的加量或是減量使用抗菌藥物,加量會使細菌過快的產生耐藥,減量則是用藥時間長也會使細菌產生耐藥致使出現嚴重的后果。在臨床治療中,控制使用萬古霉素、碳青霉烯類等藥物,能夠有效的控制細菌耐藥。

3.2.3加強監測與檢驗 加強監測與檢驗,可以有效的控制細菌耐藥。建立細菌耐藥的監測系統可以收集許多的細菌耐藥性治療,同時還能夠依據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這樣在臨床用藥中就能夠科學合理的選擇抗菌藥物,而且還能夠對安全性、可靠性起到保證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3.2.4開發新藥 開發除抗菌藥物以外的新藥,也可以有效的控制細菌耐藥。在開發新藥時,可以選擇天然的抗微生物肽,例如防衛素或是抗菌肽等。開發新的抗拒藥物也可以從耐藥基因入手,只要是可以破壞或改變耐藥基因也可以達到控制細菌耐藥的目的。

4 結論

制定和推廣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控制細菌耐藥?,F今,由于人們對于抗生素的過分依賴和醫師的因素導致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檢驗力度不足、濫用抗生素等現象,因此產生了細菌耐藥。如果能夠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強對抗菌藥物使用的管理、加強監測與檢驗、開發新藥,就能夠有效的控制細菌耐藥。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為今后對此項目進行研究的學者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李景云,袁桂清.首屆全國細菌耐藥監測與臨床專題學術會議紀要[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1,27(1):728-729.

[2]楊啟文,徐英春,謝秀麗,等.全國10所醫院院內與社區感染常見病原菌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19(11):1133-1138.

[3]李耘,劉健,薛峰,等.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Mohnarin)2007-2008年報告[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1,27(22):323-334.編輯/成森

猜你喜歡
耐藥性抗菌抗生素
長絲鱸潰爛癥病原分離鑒定和耐藥性分析
皮膚受傷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竹纖維織物抗菌研究進展
抗生素的故事
嬰幼兒感染中的耐藥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WHO:HIV耐藥性危機升級,普及耐藥性檢測意義重大
貓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療
黃連和大黃聯合頭孢他啶體內外抗菌作用
童年重負:“被攝入”的抗生素
基因組揭示結核桿菌耐藥性根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