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例剖宮產術后寒站的原因分析及護理策略研究

2015-03-20 07:14吳建華江育英
醫學信息 2015年7期
關鍵詞:寒戰剖宮產護理

吳建華 江育英

摘要:目的 探討剖宮產術后寒戰的主要誘發因素和護理干預方法。方法 以我院婦產科行剖宮產分娩的120例產婦作為實驗組,以我院往期未改進臨床護理策略前行剖宮產分娩的12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作為對照組,實驗組產婦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對照組僅采取常規護理,比較兩組產婦術后寒戰發生情況。結果 實驗組產婦手術過程中、手術結束后30min寒戰發生率以及寒戰總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麻醉因素、手術因素、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均為誘發剖宮產術后寒戰的主要危險因素,采取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產婦剖宮產術后寒戰發生率。

關鍵詞:剖宮產;寒戰;誘發因素;護理

剖宮產術后寒戰是產婦剖宮產手術后的常見并發癥之一,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肌肉不規則收縮,體溫尤其是四肢體溫下降明顯,產婦機體耗氧量增加,呼吸和循環系統負擔明顯增加,極易引發傷口出血,影響產婦術后傷口愈合。我院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在降低產婦剖宮產術后寒戰發生率上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婦產科行剖宮產分娩的120例產婦作為實驗組研究對象。產婦年齡為21~36歲,平均年齡為(26.84±3.61)歲,孕周為37~43w,平均孕周為(39.1±1.21)w,其中初產婦101例,經產婦19例;以我院往期未改進臨床護理策略前行剖宮產分娩的12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作為對照組。產婦年齡為22~36歲,平均年齡為(27.15±2.92)歲,孕周為38~43w,平均孕周為(38.8±1.62)w,其中初產婦100例,經產婦20例。排除合并全身慢性疾病、重要臟器疾病以及精神系統疾病者。兩組產婦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實驗組產婦術前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包括:術前培訓和心理輔導,增加患者對手術過程及注意事項的了解,配合手術順利進行;術前產婦由病房移至手術室過程中需注意保溫。對照組產婦術前僅采取常規護理。兩組產婦麻醉后需注意保溫,尤其注意產婦四肢溫度變化;產婦術后回病房途中注意雙肩、手腳的保溫,產休病房室溫控制在22℃~24℃。同時與家屬交代術后的注意事項及可能發生寒戰現象。術后如出現輕微寒戰應及時給予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對產婦術后除基礎護理外,進行保暖,控制輸液速度、心理護理、腹部加壓沙袋4 h等護理措施。盡量通過護理干預防止剖宮產術后寒戰的出現。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不同時間段(入手術室前、手術開始時、手術過程中、手術結束后30min)寒戰發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7.0統計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產婦手術過程中、手術結束后30min寒戰發生率以及寒戰總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有發生寒戰的產婦經對癥處理后癥狀均得到明顯改善,完全恢復后出院。

3 討論

3.1原因分析

3.1.1麻醉因素 硬膜外阻滯后,阻滯區皮膚溫度明顯增加,而非阻滯區溫度下降,同時鼓膜溫度降低,當鼓膜溫度下降幅度接近0.5℃時,則開始發生寒戰。另外,某些麻醉藥物可使骨骼肌產熱大大減少,血管擴張,散熱增加。麻醉后產熱增加,體溫調節中樞為保持恒定的溫度,主要通過骨骼肌收縮以增加熱能的產生來加以調節。但阻滯區的骨骼肌已喪失收縮產熱能力,只有非阻滯區骨骼肌產生收縮,因此也會出現寒戰的現象。

3.1.2環境因素 手術室及病室溫度偏低。尤其在冬季夜間急診手術,有文獻報道,冬春季節硬膜外麻醉后寒戰發生率達72.5%,而夏秋季節為27.5%,說明季節變化與寒戰發生率有密切關系。手術室溫度一般為20℃~22℃,與體溫之間溫差大,加之麻醉床,被服寒冷,消毒面積過大,促使寒戰發生。

3.1.3治療因素 隨著胎兒、胎盤、羊水娩出后,腹腔壓力驟然下降,內臟血管擴張而散熱增多,促使寒戰更容易發生,程度加重。另外,手術過程中長時間暴露體腔,大量的冷鹽水反復沖洗腹腔及術中快速輸注冷液體,應用低溫濕敷料墊,都可促使肌體散熱增加,誘發寒戰??傊?,產婦剖宮產術后寒戰的根源是產婦體溫散失,與機體體溫中樞調節、對溫度變化刺激的反應以及心理狀態具有緊密的相關性。采取相應的預防護理措施對減少產婦術后寒戰的發生率。

3.1.4心理和社會因素 產婦因害怕手術、疼痛、出血對環境陌生及擔心新生兒健康等心理因素,使血液重新分配,周圍血管收縮,影響回心血量和微循環,從而導致寒戰的發生。

3.2護理對策

3.2.1減少熱量散失 在手術中注意保暖,如術前加蓋棉被,術中用溫鹽水(37℃)敷料,用溫鹽水沖洗腹腔,創面,減少冷刺激,冬春季采用輸入預熱37℃液體。有報道示,使用加溫至37℃的靜脈液體,血制品,灌注液可有助于保持正常體溫。

3.2.2胎兒、胎盤、羊水娩出后的護理 胎兒娩出后是術后寒戰高發階段,因此采用基礎護理加心理護理雙重護理模式,首先對產婦非手術部位加蓋被保溫,同時術前了解產婦的心理期盼,新生兒包裹好后讓產婦看,親親自己的寶寶,讓產婦在最短時間內感受母親角色。

3.2.3保持環境溫度 適宜手術室溫度適當提高至24℃~26℃(不超過28℃),濕度60%~70%,室內配置一些保溫加溫裝置,盡量縮短產婦返病房途中時間,注意途中保暖,病房溫度22℃~24℃與手術室溫差控制在3℃以內最佳,搬動時注意保暖。

3.2.4心理護理 做好產前宣教工作,提倡陰道分娩,降低因社會因素的擇期剖宮產。做好術前宣教及指導術中、術后的注意事項,包括害怕疼痛予麻醉鎮痛的方法選擇,同類手術產婦的自身宣傳,消除產婦緊張、焦慮心理,使產婦能積極配合手術,使產婦產生安全信任感。

3.2.5對癥處理 術后寒戰嚴重者可酌情用藥,如曲馬朵、阿托品、地塞米松等,療效較滿意。寒戰能使血糖升高,心率、心律也出現相應變化,耗氧量增加,如果氧供不足,就很容易出現低氧血癥,給予低流量(2 L/min)持續吸氧,能夠改善寒戰程度。

總之,產婦剖宮產術后寒戰的根源是產婦體溫散失,與機體體溫中樞調節、對溫度變化刺激的反應以及心理狀態具有緊密的相關性。采取相應的預防護理措施對減少產婦術后寒戰的發生率,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臨床意義[1-2]。

參考文獻:

[1]劉秀娥,陳惠珍,李靜.手術后發生寒戰反應相關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02(06).

[2]張菊.剖宮產術后寒戰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03).

編輯/王敏

猜你喜歡
寒戰剖宮產護理
舒芬太尼在剖宮產術中對寒戰和牽拉痛的預防作用
小劑量舒芬太尼在剖宮產術麻醉中預防寒戰和牽拉疼痛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防治腰硬聯合麻醉下剖宮產術中寒戰的臨床效果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一胎剖宮產,二胎必須剖嗎
剖宮產之父
腹膜外剖宮產術應用于二次剖宮產的療效觀察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二次剖宮產與首次剖宮產的對比分析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