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區公路水毀預防性養護措施分析

2015-03-22 08:34郭忠盛羅永宏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15年7期
關鍵詞:涵洞擋土墻護坡

郭忠盛,羅永宏

(貴陽公路管理局)

1 水毀的原因

(1)山區公路地形復雜,坡陡彎急,路面較窄,防護工程設置較少。而山溪河流變化幅度較大,洪水來勢兇猛,經常造成水淹路面。同時洪水中夾帶大量的樹枝及泥石,常常使邊溝及涵洞進水口阻塞,導致排水不暢,山洪直沖路面,形成路基缺口,影響交通的安全暢通。

(2)由于山水匯流,河流水易漲易退,水流急湍,彎曲較多,與河流并行的公路路基邊坡經常遭到嚴重沖刷,導致邊坡坍塌,形成路基缺口,危及行車安全。雖然有些路段設置了防護工程,但大部分防護工程的基礎埋置深度不夠,常被沖刷得基礎外露。

(3)雨季時間較長,經常連降暴雨,致使山上植被覆蓋層全部處于飽和狀態,增加了覆蓋層的下滑重量。

由于雨水滲入,使覆蓋層與山體巖層的粘結面摩擦力減小,而部分覆蓋層失去了平衡的穩定,致使深挖路段邊坡滑塌,而少部分路段的塌方是因為路基改造過程中,由于大爆破時的震動,使巖石的巖層發生裂縫,而又未采取任何的防護措施,當雨水涉入巖層裂縫中,失去平衡穩定的情況產生塌方。有時因人為的開挖取土不當,在雨水較多的情況下,大量雨水滲入土體,破壞了顆粒間的粘聚力,增加土體重量而塌方。

(4)由于地下水較豐富,使土基及基層強度下降,在雨季期間,常常造成路基發軟下沉,造成行車不暢。

(5)在公路改建或改建(增建)涵洞時,涵洞的設置與實際不相符的涵洞位置和類型,對雨季公路的正常養護造成很大的水毀隱患。

(6)雖然公路改建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當地的居民愛路護路意識不強,經常在公路邊坡上開山取石,在路肩上堆放雜物,造成邊坡或路基坍塌,更有甚者因房屋建在公路邊坡下,為了阻止路面水的排泄,在公路路肩上用泥土筑起一道屏障,導致雨季期間常常水淹路面,危及行車安全。

2 山區公路水毀預防性養護措施

2.1 開展路基防護工程建設

(1)護坡、擋土墻

護坡、擋土墻屬于一種常見的路基沖刷防護建筑物,主要利用其自身的抗沖擊能力,加強路基邊坡抵抗水流沖刷的能力,其防護效果良好。在當前山區公路中,漿砌片石護坡的應用范圍廣,適用于河流流速較小的地區。在應用這種方法時,要注意護坡的基礎位置水平高度應大于地區最大沖刷深度,若發現部分基巖露出,可以用水泥漿進行牢固。

攔水墻也是常見的公路水毀預防性養護設施。對于部分地區路堤高差小,且邊坡伸出距離長導致無法填筑時,可采用攔水墻對道路進行加固。主要采用M7.5 漿砌片石,并合理調整肩頂與護肩高度。當護肩高度≤1.0 m 時,頂寬為0.7~0.8 m;當護肩高度為1.0~2.0 m 時,頂寬為1.0~1.1 m。

(2)護坦防護

護坦可有效保護擋土墻、攔水墻等設施,其基本施工原理為:在坡腳寬度適當的前提下,將塊石、混凝土預制塊等鋪砌在床面下方。結合山區常見的河灣凹岸沖刷路基結構,對其防護措施進行討論。

①護坦頂面必須低于河床床面。在沙質河床中,其埋入深度應該為(1.5 ±05)m;在卵石河床出,其埋入深度為0.9~1.0 m。在埋入結束后,需要用較大粒徑的河床沙進行回填。

②護坦寬度應≥1 m,多集中在2.3~3 m 之間,其寬度可按照容許沖刷深度進行計算,但總體惹眼,護坦寬度越大,防護效果越明顯。

2.2 開展常規預防性養護

在開展常規預防性養護中,可指定嚴格的日常檢查項目,其檢查內容主要為:(1)河床中是否出現堆積物、水中漂浮物密度;(2)在涵洞引導、護坡等位置是否出現損壞、沖空等現象;(3)涵洞、河道等有無堆積物;(4)截水溝、邊溝等排水系統中是否出現淤塞現象。

在預防性養護過程中,要經常清理排水溝,并疏通泄水孔。定期檢查水溝兼用農用水渠的設施,及時清理其中雜物。對于較高河床,應該及時疏通河流,降低水毀風險對公路安全的影響。

2.3 開展防護工程的水毀預防性養護

結合不同時間段我國山區的水毀數據,在開展防護工程水毀預防性養護的過程中要重視水毀風險評估。在養護過程中,應該及時拆除原有擋墻的沖毀部分,再用C20混凝土修補已經沖毀的部位。在修補過程中,應該根據本地河流水位的情況,選擇是否需要在擋墻基礎上加設一層C15片石混凝土護基。

2.4 開展基礎性的預警管理工作

(1)建立預警警報系統

總體而言,我國各地區公路水毀控制效果不明顯,導致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公路管理單位對路基水毀災害發生規律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預防性措施的處理效果不明顯,再加之當前山區公路水毀防治周期較長,也在客觀條件上增加了水毀預防的難度。因此,需要建立預警警報系統。相對路基水毀危險性高、易損性較大的地區開展監測,監測該地區水文數據變化情況,實現預防為主的水毀防治。同時也要與當地天氣部門建立密切聯系,強化短期的天氣預報、監測,并重點監督易損毀路段的氣候變化,建立危險區域應急預案,減少公路水毀可能造成的損失。

(2)統籌安排搶護工作

在汛期來臨之前,各級公路管理單位應該根據所管轄路段總里程數,確定技術檢查范圍。其檢查重點為:(1)擋土墻、攔水墻等是否出現損壞;(2)透水路堤上是否存在雜物、是否被堆積物淤塞等。為降低洪水對公路的影響,在汛期來臨之前爭取處置完所有設施。

在雨季到來之時,要對所轄地區進行巡視,并檢查各種防護構造物。在發現小的損傷時,應盡快排除,對于損傷嚴重地帶,對其進行標記,并在雨季結束之后立即處理。

3 結束語

討論了山區公路水毀預防性養護的相關問題,并從開展路基防護工程建設、開展常規預防性養護、開展防護工程的水毀預防性養護、開展基礎性的預警管理工作四方面入手,對如何避免水毀做討論。對相關工作人員而言,在預防性養護的過程中,要做到預防為主、養護為輔,在充分結合本地區公路水毀養護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養護措施,切實維護本地區公路運行。

[1]王廣增.關于山區公路水毀成因及防治問題的研究與思考[J].魅力中國(理論視角),2010,(1):152-153.

[2]趙歡,賀中統.山區公路水毀調查分析與防治對策[J].交通企業管理(交通建設),2013,(9):50-52.

猜你喜歡
涵洞擋土墻護坡
強夯法施工對高填方涵洞穩定性影響分析
溝埋式矩形涵洞土壓力及填土等沉面分析
生態護坡技術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探究
某變電站護坡現存缺陷原因及危害分析
降低深埋涵洞側壁摩阻力的效果分析
淺析涵洞的種類及特點
生態護坡在城市道路邊坡設計中的應用
淺談選廠常見擋土墻設計
二級懸臂式擋土墻的力學分析
地震作用下加筋擋土墻穩定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