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期刊閉環質量控制與提升

2015-03-26 02:39許升陽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5年9期
關鍵詞:科技期刊學術期刊論文

■許升陽 趙 瑞

1)《煤炭科學技術》編輯部,北京朝陽區和平里青年溝5號 100013

2)《煤炭學報》編輯部,北京朝陽區和平里青年溝5號 100013

1 引言

學術期刊在科技發展中肩負著傳播科學技術、報道科技成果、開展學術交流、傳承科技文化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展現國家科技競爭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然而,目前我國的學術期刊普遍存在著學術水平不高,學術影響力不大,編輯人才缺乏,重視編校質量,輕視學術質量,忽視傳播質量等問題。因此,通過質量控制,提高期刊質量,獲得品牌效應,才能從總體上改變我國科技期刊質量不高的現狀[1]。對于期刊質量控制方面,文獻[2]提出優秀的編輯人員、優秀的稿件、良好的編輯部經營管理模式,是保證期刊質量、做活做好期刊的重要因素。文獻[3]從稿源質量、編輯素質、審稿質量、稿件編輯加工質量、印裝質量以及編輯工作者的服務意識等方面詳細分析了影響學術期刊質量的因素。文獻[4]提出了由營銷、選用、編輯加工、校對、發行、讀者服務等節點組成的質量環控制。文獻[5]提出期刊質量除了外在和內在質量外,還包括工作質量、管理質量、服務質量、決策質量等。目前我國科技期刊按內容可分為綜合類期刊、學術類期刊、技術類期刊、檢索類期刊、科普類期刊,筆者認為,不同類型的期刊應采取不同的質量控制模式,然而很多文獻并未明確提出,因此就學術類期刊的質量控制,筆者提出了從學術質量、傳播質量、出版質量等方面的協同控制方案。

2 期刊質量環構成及關系

為了便于分析問題,筆者把期刊整體質量視作為一個封閉的期刊質量環,期刊質量環由學術質量、傳播質量、出版質量等要素組成,如圖1所示。質量環上的每個要素,都是期刊整體質量控制的關鍵點,互相關聯,某一個要素出現問題,必然會影響環形圈的封閉程度,即影響期刊的整體質量。因此要重視期刊的體系質量建設,且不應強調一點,而忽略全面。

圖1 期刊質量環構成

3 學術質量控制

學術質量是期刊的根本,是樹立學術期刊在業界認知度和影響力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打造優秀科技期刊以獲得傳播效果最大化所必備的條件[6]。學術質量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前沿性、創新性、科學性、實用性和可讀性。筆者認為要提升期刊學術質量,其控制提升要點是:應擁有高水平的、穩定的作者隊伍,優秀的審稿專家團隊,高素質的編輯人才,嚴格的、高質量的審稿制度與方法,吸引高質量稿源的途徑及方法。以下簡要介紹《煤炭科學技術》、《煤炭學報》吸引高質量論文方面采取的4項措施。

(1)策劃欄目專題或??瘜n},吸納優秀稿源。策劃專題是提升期刊學術質量、打造期刊品牌和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專題可根據技術研究熱點、難點策劃,也可根據雜志、單位或行業重大事項策劃。專題論文可多可少,取決于論文質量,少可策劃成專欄,多可策劃成????!睹禾靠茖W技術》自1973年以來,有針對性地策劃了“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解讀”、“煤礦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等60余個技術專題專欄報道;《煤炭學報》策劃了“煤礦開采動力災害與防治基礎研究”、“創刊50周年??钡榷鄠€專題。經中國知網數據庫統計,這些專題論文被引頻次、影響因子等指標相比同期論文均較高;同時,策劃優秀專題還可挖掘、吸引一大批優秀作者,擴大高水平作者群。

(2)挖掘知名學者,主動約稿。利用中國知網數據庫檢索分析相關作者的研究方向、總發文量、論文被引頻次和下載次數以及H指數等指標,以查找學術活躍度和學術影響力大的專家學者,即“四高”(高層次、高水平、高被引、高產出)作者,通過E-mail、電話等多種途徑主動向其約稿。

(3)與優秀科研機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重點組稿。優秀科研機構、重點實驗室是高水平論文、優秀科研成果產出基地,編輯部應與其建立密切關系,有計劃地跟蹤重大科研項目組,“863計劃”、“973計劃”項目組,基金項目組等,實時組稿;與其相關領導、科研負責人保持深度密切的聯系,請其協助編輯部組織稿件,此種領導導向式組稿方法,經實踐可知,能組織到高水平論文,且成功率很高。

(4)激勵獎勵法,吸引優秀作者群。編輯部每隔2年都會對近2年內刊載論文的被引頻次進行統計排序,將排名前10名的作者及論文在期刊網站上進行公布;并且每隔5年再進行統計,對于論文被引頻次高的作者給予證書獎勵及廣泛宣傳等。另外筆者認為優秀期刊編輯部或專業期刊群可聯合行業權威管理機構或具有評獎資格的機構,每隔2年組織行業優秀學術期刊及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并廣泛宣傳,這樣可以激發榮譽作者科研寫作興趣,也會激勵更多作者將優秀論文投向編輯部。

4 傳播質量控制

傳播力是學術期刊的基礎能力,只有提高傳播質量,提升傳播力,才能實現知識效能的最大化,并真正提高學術期刊的核心競爭力[7]。筆者認為在大數據時代以及數字出版的大趨勢下,其控制提升要點是:期刊編輯部要利用已有的人脈資源庫、相關期刊資源信息庫、期刊數字出版平臺、網絡信息資源庫等,進行系統的、分門別類的數據統計分析與挖掘,將這些統計結果及信息資源作為傳播基礎。以長期性、針對性、全覆蓋、及時有效為傳播原則,采用多種傳播形式,提高期刊的傳播力。期刊傳播方式可分為顯性傳播和隱形傳播。以下筆者主要介紹提高期刊傳播質量的一些具體方案及方法。

4.1 顯性傳播質量控制

(1)數字化和網絡化傳播。期刊數字化、網絡化傳播是新媒體、全媒體時代下的期刊傳播與發展趨勢。

1)網絡及脈絡式傳播。報紙、網站媒介相對于期刊而言,其傳播廣度更大、傳播效果更好,時效性更強,因此,學術期刊與報紙、網站進行合作能有效地增加學術期刊的曝光率和知名度。另外學術期刊也應通過相互宣傳,如:互登征訂啟事、期刊簡介,期刊網站友情鏈接等,來擴大受眾面,共同提高影響力。

2)充分開發并有效利用依托期刊網站平臺的稿件采編審管理系統,建設編輯部自己的數字出版平臺,增強論文傳播質量。稿件采編審管理系統包括在線投稿系統、在線審稿系統、出版流程數字化管理系統、數字出版文獻在線閱讀系統等。目前,很多期刊網站數字出版平臺提供過刊及當前論文檢索,免費獲取論文,可大幅提高論文的閱讀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大部分期刊數字出版平臺僅能進行簡單的檢索瀏覽功能,筆者認為應該借鑒cnki的高級檢索功能,增強期刊數字出版平臺論文檢索功能,這樣可以按照讀者需求精準定位相關研究方向的論文,提高論文下載率、閱讀率。

3)利用基于期刊數據庫的數字出版平臺擴大刊物的社會影響力及傳播力?!睹禾靠茖W技術》雜志先后加入“中國期刊網(cnki)”、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網絡出版總庫、荷蘭《文摘與引文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波蘭《哥白尼索引》、俄羅斯《文摘雜志》、美國《史蒂芬斯數據庫》等多種期刊數據庫的數字出版平臺。利用與期刊數據庫數字出版平臺的合作關系,擴展其傳播面和影響力度。

4)優先數字出版,提高期刊傳播速度。優先數字出版是我國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的革命。優先數字出版期刊是以印刷版期刊錄用論文為出版內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的數字期刊[8]。期刊優先數字出版提高了其傳播速度,擴大了終端用戶群,增強了其傳播力和先發影響力。

5)利用網絡交流工具進行數字化傳播與宣傳。提高雜志社網站的有益信息量及功能,吸引行業學者關注雜志,同時開辟雜志社網站論壇、微信、微博、QQ群,增強期刊與作者、讀者、專家互動性。

6)hao123網絡模式傳播。期刊可借鑒hao123網站的做法,做最具權威的行業網站導航服務,匯集最優秀的行業網站及資源,全面系統地收錄企業、專家、期刊(報紙、出版社)、文獻數據庫、科技查新網站、專利網站、企業招標、行業設備推廣等各類與行業相關的網址,為行業用戶提供最簡單搜索、最綜合化的一站式技術服務。這既能給雜志社帶來正面的形象宣傳,又能獲取人脈、信息資源和獲利形式。

(2)期刊全覆蓋式多渠道發行與傳播。期刊發行量、覆蓋面是反映期刊影響力的關鍵指標,因此,應予以重視?!睹禾靠茖W技術》雜志發行以郵發為主,同時還輔以自主訂閱,會議展會發行,各地發行點委托發行,編委、協辦單位、潛在需求客戶及重要單位贈閱,與國際發行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等輔助發行手段,擴大了期刊發行量。隨著數字化出版的快速發展,《煤炭科學技術》期刊也開展了數字化發行與傳播,因數字化出版具有一次內容、多種載體、一次制作、多元發布的特點,因此可實現按需出版、按需印刷、在線訂閱發行、網絡營銷等,可大幅提升期刊的數字出版發行及傳播質量[9-10]。

(3)期刊畫冊傳播。精美的期刊畫冊是雜志社對外宣傳展現自身形象、經營業務、企業文化等重要傳播形式之一,免費在學術會議、展會等多種場合發放,以及與讀者、作者、專家的交往中發放贈閱,可進一步加強行業人員對雜志的深入了解,起到強化宣傳的作用。

(4)展會宣傳?!睹禾靠茖W技術》作為行業最具影響力的期刊媒體之一,每年與近20余家國內外知名展商合作,在展會現場設有專屬展位,贈發雜志及相關資料,增強期刊影響力。

(5)文獻精準推送宣傳。期刊專業編輯應研究如何實現將相應的文獻信息傳遞給需求讀者,以促進學術交流,加快新科技成果的傳播與轉化?!睹禾靠茖W技術》、《煤炭學報》將每期優秀論文通過E-mail、微信等方式,精準推送給相關專業研究人員。這樣既可以節省讀者查閱大量文獻的時間、引導讀者閱讀,也會吸引作者、讀者愿意再次把高質量的論文投給編輯部。

(6)學術會議宣傳。與行業品牌學術會議負責人保持穩定友好的聯絡,爭取在會議上專題介紹雜志、宣傳雜志、贈閱雜志,擴大影響力。

4.2 隱性傳播質量控制

期刊多元化的業務拓展、多資源的合理利用,可擴大期刊與行業機構、人員的關聯網,以此無形地擴大期刊影響力和傳播力,即期刊的隱性傳播。筆者結合《煤炭科學技術》實例簡要介紹期刊業務的拓展情況及取得的效果。

(1)組建期刊編輯委員會?!睹禾靠茖W技術》雜志社編輯委員會由院士、國內外知名專家、各大礦業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總工程師等100余人組成。以期刊為紐帶,通過召開期刊編委會或專家會議的方式,將行業內的知名專家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形成行業的學術合力,來共同繁榮行業科技,解決行業技術問題,這無形地擴大了期刊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2)組建協辦單位?!睹禾靠茖W技術》協辦單位主要由各大礦業集團、設備廠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100余家單位組成。協辦單位為雜志社及時報道單位科技成果、提供基層需求信息、組織稿源以及開展項目合作等提供了便利,也為加強雜志社與企業、科研院所的聯系與溝通發揮了重要作用[11],這也無形地擴大了期刊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3)組建通訊員隊伍。通訊員是宣傳推廣雜志的主力軍,是雜志社的編外編輯,要通過定期舉行座談會,通報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經驗等活動,來增強其活力?!睹禾靠茖W技術》通訊員隊伍在積極組稿或撰寫論文,宣傳雜志,擴大雜志發行量,提供信息資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4)出版通訊副刊。為了彌補學術期刊刊文形式、刊載內容的局限性,利用雜志社豐富的科技信息資源及人脈資源,出版《<煤炭科學技術>通訊》副刊,副刊所登內容包括行業聚焦、協辦單位專訪、期刊編委專訪、專家寄語、通訊員專欄、期刊動態、期刊當年報道要點、編輯部成員介紹、大眾點評論文、廣告客戶與用戶交流、展會紀實等等,內容豐富。另外副刊與期刊網站對接,免費閱讀,這些又無形地擴大了期刊傳播力與影響力。

(5)主辦、承辦、協辦學術會議。學術期刊利用其自身品牌優勢舉辦行業學術會議,可進一步擴大期刊影響。自1973年創刊以來,《煤炭科學技術》已成功舉辦、協辦學術會議30余次,參會人員層次高、人員多,學術氛圍濃厚,已成為煤炭行業公認的品牌學術會議,為促進學術交流和技術成果推廣發揮了重要作用。

(6)公益活動,樹形象、促宣傳?!睹禾靠茖W技術》多次向落后貧困礦區贈閱期刊、捐贈衣物,還聯合專家到礦區做免費講座,免費咨詢等公益活動,這些公益活動塑造及提升了期刊形象和聲譽。

以上隱性傳播促進了期刊的顯性傳播,為擴大期刊傳播力、影響力奠定了基礎。

5 出版質量控制

期刊的出版質量包括紙本出版質量、數字出版質量,其中:紙本出版質量包括編校、裝幀設計、印刷質量;數字出版無需裝幀,其出版質量體現在編、排、校數字一體化,印刷復制的數字化質量。通過規范、高質量、建樹性的編校加工可提升論文寫作質量和學術價值;另外,期刊質量應當是內容與形式質量的完美結合,紙本期刊的形式質量主要體現在裝幀設計、印刷質量的控制,數字期刊的形式質量主要體現在按照不同載體需求進行的版面設計。

(1)編校質量。編校加工是學術期刊編輯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環節,其在保證期刊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編校加工既是編輯對決定錄用的論文,提出具體修改意見及寫作指導建議,與作者溝通解決稿件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按照期刊出版的要求對其在內容、結構、形式、專業技術性差錯、邏輯推理、語言文字、格式規范、引用文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檢查、修改、潤飾和提高的過程,以使論文主題明確、層次清晰、表達準確、精煉嚴謹、統一體例、圖表美觀[12]。通過編輯對論文進行高質量的編校加工,并提出專業的、有見地的改寫意見和創新引導,能激發作者學術創新想法及思路,可使論文有質的改變,能使論文學術質量、寫作質量得到大幅提升,以此協助提高期刊學術質量[13]。

(2)裝幀設計、印刷質量。紙本期刊裝幀設計、印刷質量具體包括對以下內容的質量控制:版式設計科學、規范、合理、美觀,布局協調;版權、目次頁內容符合標準要求;四封莊重、富有特色;印刷清晰,墨色濃淡相宜、均勻,無污跡;裝訂無差錯,裝訂整齊、規范、堅固[14]。期刊形式質量的好壞往往給人以第一印象,要在版式、印刷、紙張、裝幀等方面都要做好檢查監督,并能按照標準規范,對刊物編排、印刷不斷改進,以保證期刊出版質量。

期刊數字出版版面設計質量控制要點是:適應網絡發散閱讀的特點,面對不同載體、不同讀者、不同內容的形態需要,精心設計版面頁面,實現內容的動態出版[15]。

6 小 結

對于不同類型的期刊,應有不同的質量提升控制方案。筆者針對學術期刊的特點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全面協同提高學術質量、傳播質量、出版質量的控制方案,介紹了提高學術期刊質量的控制要點以及吸引高質量稿源的途徑和方法,重點介紹了期刊顯性傳播、隱性傳播質量提升方案及方法;同時也簡要介紹了期刊紙本和數字出版質量控制方案。通過對學術期刊學術質量、傳播質量、出版質量的閉環質量體系控制,可大幅提升學術期刊質量和影響力。另外隨著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出版技術的快速發展,期刊數字出版質量控制還需不斷完善與提高,如數字出版平臺的建設還未實現規?;?、系統化,功能單一;數字出版質量控制方案還不成熟;數字出版平臺大數據挖掘與利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張九慶.科技學術期刊的質量控制[J].編輯學報,2005,17(6):407-409.

[2]許升陽.管理者視角下的科技期刊質量管理重點[J].編輯之友,2012(11):28-29.

[3]夏金鳳.關于科技期刊質量影響因素的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4(8):322-322.

[4]許淳熙.科技期刊貫徹GB/T1900標準的探討:對科技期刊質量環的分析[J].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1994(4):14-15.

[5]徐鳳萍.基于全面質量管理(TQM)的教輔類報紙質量提高途徑研究[J].山東電大學報,2007(4):22-24.

[6]王榮兵.提升我國科技期刊傳播效果的對策[J].東南傳播,2010(7):91-94.

[7]肖宏.科技期刊選題策劃與實施[C].北京:第31期“雙清論壇”:“科技期刊在國家自主創新體系中的作用”專題報告,2008.

[8]中國知網.優先數字出版簡介[EB/OL].[2014-11-23].http://caj.cnki.net/eapf/home/index.

[9]程維紅.中國科協科技期刊數字出版及傳播力建設[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25(3):340-345.

[10]趙宇,趙錫平,丁嘉羽.多媒體融合環境下學術期刊數字出版質量提升策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25(2):237-239,242.

[11]朱拴成.《煤炭科學技術》經營和發展探索實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1049-1051.

[12]趙瑞.煤炭行業科技論文撰寫與投稿指南:第四章 科技論文處理與發表流程[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14:71-74.

[13]趙瑞.科技期刊編輯的價值及其業務拓展[J].編輯學報,2011,23(5):455-456.

[14]張九慶.科技學術期刊的質量控制[J].編輯學報,2005,17(6):407-409.

[15]唐芃.數字網絡時代的電子圖書形態設計[J].藝術設計研究,2013(4):88-90.

猜你喜歡
科技期刊學術期刊論文
2020年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獲獎證明
《計算機應用》獲評“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我刊獲評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類
我刊獲評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類
科技期刊的分類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