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鈴薯環腐病防治技術分析

2015-03-26 21:21李秀杰
河南科技 2015年21期
關鍵詞:維管束薯塊塊莖

李秀杰

(黑龍江省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檢植保站,黑龍江 穆棱 157599)

馬鈴薯環腐病防治技術分析

李秀杰

(黑龍江省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檢植保站,黑龍江 穆棱 157599)

馬鈴薯環腐病菌是一種危害維管束系統的細茵性病害。本文詳細介紹了該病的發病癥狀、發生規律和防治方法。

馬鈐薯;環腐??;防治技術

馬鈴薯環腐病是一種維管束病害,在馬鈴薯生長期和貯藏期均能發生危害。播種后發病造成種薯和芽苗腐爛,使田間缺苗斷壟;成株期發病使病株萎蔫死亡或矮小黃化,產量大減;貯藏期發病使塊莖繼續腐爛,嚴重時甚至造成爛窖。該病在國外分布比較普遍,在比較冷涼的地方流行猖獗。國內自20世紀50年代始有發生,20世紀60年代在北方一季作區蔓延成災,20世紀70年代尤其嚴重。此后,通過全國協作,采取得力措施,此病害逐漸得到控制。近年來,由于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感病品種及栽培措施不得當,使我國北方馬鈴薯產區的環腐病再次普遍發生,而且具有日益嚴重的趨勢。

馬鈴薯環腐病在國外發生普遍,且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已被列為禁止進境的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國內報道的馬鈴薯環腐病引起的產量損失在10%~30%,嚴重的達到60%。

1 病原

本病由細菌中棒狀桿菌屬馬鈴薯環腐病菌寄生所致,菌體短桿狀,有的呈棍棒狀、球狀,多單個生長,無莢膜、芽孢及鞭毛,不能游動。菌體在培養基上生長緩慢,菌落乳白色或淡黃色,稍隆起,半透明,表面光滑,邊緣整齊。屬好氣性細菌,生長最適溫度為20-23℃,致死高溫為50℃,用時10分鐘,生長適宜pH值7.0-8.4,革蘭氏染色反應呈陰性。此病菌對寄主的?;暂^強,在自然條件下只侵染馬鈴薯。

2 侵染循環

病菌在病薯內越冬,初次侵染來源主要是帶菌種薯。病菌從傷口侵入,春季播前切薯塊時的帶菌切刀是田間傳病的主要途徑。種子不帶菌傳播,帶菌土壤及窖藏期間的病、健薯接觸都不傳病,生長期間地下害蟲和流水的傳播作用也不大。

此病發病過程長,當帶菌薯塊播種后,細菌隨病薯發芽侵入維管囊,通過養分和水分的活動,沿維管囊向上進人新芽;隨著莖葉的形成,以后轉人莖、葉和薯塊內,形成系統性病害,引起地上部黃化、卷葉、矮化、萎蔫等癥狀。如將病株所結種薯塊留種,又可引起次年發病。

3 發病條件

以溫度對病害影響最大。病害發生適宜土溫為19-23℃,當土溫超過31℃,病害發生發展受到抑制;低于16℃癥狀減輕。巴里坤縣馬鈴薯大多4月中旬播種,此時土溫大體在15-20℃范圍內,土壤濕度也適宜于環腐病的發生發展。

3.1 發病癥狀

3.1.1 地上部染病

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兩種類型??莅咝投嘣谥仓昊繌腿~頂上先發病,葉尖和葉緣及葉脈呈綠色,葉肉為黃綠或灰綠色,具明顯斑駁,葉尖干枯或向內縱卷,病情向上擴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則從頂端復葉開始,葉緣稍內卷(似缺水狀),病情向下擴展,全株葉片開始褪綠,內卷下垂、終致植株倒伏枯死。

3.1.2 塊莖發病

切開塊莖可見維管束變為乳黃色至黑褐色,皮層內出現環形或弧形壞死,故稱環腐。經貯藏,塊莖芽眼變黑干枯或外表爆裂,播種后不出芽或出芽后病枯。病株的根、莖部維管束常變褐,病蔓有時溢出白色菌膿。

3.2 發病規律

環腐病菌在種薯中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該病菌也可在盛放種薯的容器上長期存活,成為侵染薯塊的該病源。該病菌主要靠切刀傳播,經傷口侵入,不能從氣孔、皮孔、水孔侵人,受到損傷的健薯只有在維管束部分接觸到病菌才能感染。昆蟲、水流在該病傳播中作用不大。病薯播種后,病菌在塊莖組織內繁殖到一定數量后部分芽眼腐爛不能發芽;在部分出土的病芽中,病菌沿維管束上下擴展,引起地上部植株發病。在馬鈴薯生長后期,病菌可沿莖部維管束經由匍匐莖侵人新生的塊莖,感病塊莖作種薯時又成為下一季或下一年的病源。

馬鈴薯環腐病菌在土壤中的存活時間很短,但可在土壤中殘留的病薯或病殘體內長期存活,甚至可以越冬,但其在第二年或下一季的擴大再侵染中作用不大。收獲期是此病的重要傳播時期,病薯和健薯可以接觸傳染,在收獲、運輸和人窖過程中有很多傳染機會。影響環腐病流行的主要環境因素是溫度,病害發展最適土壤溫度為19~23℃,超過31℃病害發展受到抑制,低于16℃癥狀出現推遲。一般來說,溫暖干燥的天氣有利于病害發展。貯藏期溫度對病害也有影響,在20℃左右貯藏比1~3℃貯藏發病率高得多。播種早發病重,收獲早則病薯率低。該病的發病程度還取決于馬鈴薯生育期的長短,夏播和二季作區一般發病輕。

4 防治技術

4.1 農業防治

建立無病留種田,盡可能采用整薯播種。播前把種薯先放在室內堆放5~6d,進行晾種,不斷剔除爛薯。有條件的最好與選育新品種結合起來,利用雜交實生苗繁育無病種薯。選擇種植抗病品種。

4.2 物理防治

播種前,可用草木灰+百菌清+新高脂膜進行拌種,減少病菌源。施足有機肥,注意增施磷、鉀肥。播種后應及時在地表噴施新高脂膜,防止氣傳性病菌侵人。根據馬鈴薯生長需求及時松土、培土起壟,并適時澆水、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在馬鈴薯開花前、塊莖形成期和膨大期適時噴灑地果壯蒂靈,以控制地上部旺長,促進地下塊莖膨大,增強植株抗御蟲害能力。

4.3 化學防治

發病初期,可用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噴施,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也可用50%虎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噴霧防治,并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同時應及時清除病殘體并集中燒毀,對全園噴施消毒藥劑+新高脂膜800倍液進行消毒處理。

S435.32

A

1003-5168(2015)11-217-01

猜你喜歡
維管束薯塊塊莖
短期窖藏下馬鈴薯塊莖品質指標的變化趨勢
不同雜種優勢群玉米莖稈維管束性狀比較分析
花期摘葉和摘萼片對庫爾勒香梨維管束發育影響及與萼筒脫落的關系
氮肥對超級雜交稻穗頸節間維管束結構的影響
塊根塊莖類植物細胞懸浮培養技術與應用
紅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紅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塊儲藏腐爛原因及防止對策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獲的特征特性
巧切西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