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小學科學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

2015-03-26 21:21張百賀
河南科技 2015年21期
關鍵詞:科學課意識科學

張百賀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教育局,吉林 長春 130021)

試論小學科學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

張百賀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教育局,吉林 長春 130021)

對于小學生的學習來說,不應該是強制性進行理論灌輸,而是要鼓勵學生從大膽質疑中獲得真知。因此,對學生進行質疑精神的培養應該從小抓起。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為了能夠使學生真正學到科學知識,就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質疑精神的培養。因此,本文主要從小學生在學習科學中問題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出發,來探討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為此給出相應的合理措施。

小學科學課;問題意識;合理舉措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會忽略掉。一些教師會擔心因為提問占用課堂時間而放棄提問,這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質疑精神的培養都很不利。因此,針對這一問題,筆者進行合理探討,為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進行方法論的研究。

1 小學科學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重要意義

所謂的問題意識,心理學上是指在人們的認識活動中,遇到的難以解決的現實中與理論上的問題,由此而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對人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使人們的思維更加積極,通過認真探究,不斷地進行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1]。在思維過程以及科學創新互動中,問題意識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小學科學的教學課程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具有促進作用。對于小學的科學課堂,在自然、地理、動物與植物、人體生理、物理、化學以及天文學等方面都有涉及,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促進科學精神的培養。在科學教學中,對科學過程與方法等都特別重視,通過探究式的學習方法來學習科學這門課,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質疑、調查與探究。

2 小學科學課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合理舉措

2.1 借助周圍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知識水平有限,認知能力也有待加強,這就會造成小學生對周圍的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特別強。因此在科學課堂中,老師能夠借助實物展示、試驗等方式進行問題情境的設置;另外,教師也要積極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為學生營造一個真切的、與現實生活非常貼近的學習科學的環境。這樣可以使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獲得科學知識。例如,對于“橋的形狀與結構”這一課的講解上,科學老師可以首先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學生生活環境中的橋的圖片,還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你所見過的橋或者你最熟悉的橋,使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接下來老師從橋的結構開始寫起,從而進入教學的主題。再如,在講解動物與環境》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尋找蚯蚓,并比較一下誰找得多。不同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不同數量的蚯蚓,那么學生就會想到為什么自己找的蚯蚓為什么比別人的多或者少?這樣促進學生問題的形成,蚯蚓到底喜歡在什么樣的環境中?為什么喜歡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教師再加以引導,這樣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科學的欲望。

2.2 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由于傳統教學模式中,課堂氛圍比較死板、僵硬,這種學習氛圍會給學生帶來壓抑的情緒。而要想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必須營造一種和諧的、積極地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積極主動提出問題。例如,在講解《地球上的水》這一課時時,教學開始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才這樣的一個謎語:像球不是球,肚子里啥都有。任務、動物與植物,全都生活在里頭。高山、森林處處見,江河、湖水向海流。天天圍著太陽轉,猜猜它是什么球?老師再說的過程中,學生就會積極動腦紛紛猜測,學生們自然而言會猜得到地球;接下來,老師再將地球儀拿出來,讓學生們觀察它,并向學生們提出問題請學生思考?!暗厍騼x上藍色的部分是什么”。大多數學生都知道是水,老師接著進行總結,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七部分是水,剩余的百分之三才是陸地,緊接著引入新課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積極激發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提出問題,鍛煉學生的問題意識。

2.3 引導學生學習質疑的方法

在大多數的教學情況下,一些學生在課堂上不會提出問題,不知道應該問什么問題,這并不能代表老師已經把所有知識點都講清楚了,而是學生沒有掌握質疑的方法,找不到自身的疑問在哪。因此,就不會抱著一種懷疑的心態來學習。所以,科學教師就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質疑的方法,通過科學、系統的方式的引導,能夠使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在學習《學習植物生長變化》這一章內容,有關植物生長變化的學習,為了使學生對“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各種植物種子進行搜集,可以通過網絡上的信息來使學生加深對植物生長特征的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的共同探討與比較,能夠得出對于不同植物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是否各不相同;再如,對于“影響種子萌發的因素包括水分、溫度、氧氣與光照”這一節的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通過控制性試驗,對這四種因素分別進行控制,并激勵學生樹立敢于提問的信心,大膽質疑,通過檢驗能夠得出四種因素對植物萌發的不同影響,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科學知識,培養質疑科學的精神與能力。

3 結論

在進行小學科學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對學生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放在教育發展的重要地位上,努力探究培養學生質疑精神的方式策略,從而全面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1]趙永標.小學科學教學問題意識培養的探究[J].家教世界,2012,(22):55-57.

[2]楊升.淺析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課程(教師),2010,(11):96-97.

G623.6

A

1003-5168(2015)11-263-01

猜你喜歡
科學課意識科學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上一堂動森科學課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意識不會死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淺談如何上好小學科學課
科學課教學反思
科學拔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