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政策下福建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5-03-27 16:18黃璇
吉林農業 2015年3期
關鍵詞:福建省問題對策

摘要:農村養老保險問題是農村社會中重要的現實問題,福建省推出農村養老保險問題新政,為有效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帶來重要啟示。農村養老歷史問題很多,有制度不完善的問題,也有體制不健全的問題,還有家庭養老被弱化的問題,隨著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的推出,一定會對現實存在的問題給予積極影響,確保新政的順利實施,為廣大農民謀福祉。

關鍵詞:新政策;福建??;農村;社會養老;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842.6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5.027

福建省和全國一樣,千萬農民社會養老問題依然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農村社會養老問題關聯度高,影響面寬泛,關系到農村社會穩定大局,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在哪里,需要采取哪些應對措施,這是大家都需要直面的重要課題。

1福建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家庭養老是現在農村養老的最基本方式,社會救助供養還處于輔助地位。由于現在家庭大多是“重幼輕老”,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被弱化,在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撫慰等方面都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1.1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需要完善

受城鄉二元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影響,如今農村廣大農民還沒有受到這些保障制度的全覆蓋,雖然社會養老保險新政不斷推出,但由于保障力度不大,加上許多執行環節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制度難以給農民帶來真正意義上的養老保障。農民不能享受城鎮職工退休金、福利住房、公費醫療等待遇。特別是失地農民,一旦“吃完”了征地款,其生活就沒有什么保障了,如果不能找到新的經濟來源,這些農民將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近年來,農民工社會保障獲得一定發展,參加工傷保險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農民工也在不斷增加,但這些制度還不能最終解決農民養老問題。

1.2農村社會保障資金相對匱乏

農村社會保障資金難以獲得有效支援,這也是由多種歷史原因造成的。國家財政投入增長和人民生活提高難以達成和諧,投入總量趕不上經濟發展速度,而財政投入社會保障資金分配又呈現不均衡現象。重城市輕農村是普遍現象。新政策的確給廣大農民帶來不少希望,但資金投入力度不能實現較大突破,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還是難以得到根本性好轉。

1.3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

農村社會保障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大工程,需要社會各方參與和支持,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還處在初級階段,很多環節還不夠完善,在執行政策方面還存在一些現實問題。首先是管理體制不健全,農村社會養老保障由勞動保障部門管理還是由民政部門管理,這在很多地方還不是特別明確的。其次是養老保障資金掌控不公。農村社會保障資金分配設計政策規定和專業管理,沒有嚴格的制度和機構,出現管理漏洞是常見現象。還有少數基層干部濫用權力,造成養老保險資金的流失,也嚴重破壞了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有效落實,農民投保的積極性受到打擊。

2新形勢下福建省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對策

福建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2009年發布了《關于印發〈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問答〉的通知》,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相關問題進行了澄清和說明,也為全面推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提供重要政策支撐。因此,在全省加大政策輔助力度,提升社會養老保險水平,對確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得以圓滿解決有重要歷史意義。

2.1調整現行土地政策

農村土地保障功能已經被大大弱化,現代人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經濟來源呈現多元化,對土地的依賴性大大降低。但在很多偏遠的農村地區,一些農民依然將土地作為最基本的生產資源,甚至是整個家庭的生活依靠。因此,對現行土地制度進行進一步改革,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是土地流轉要多樣化,農村土地已經面臨重新分配的現實,有些農民外出打工,要將土地承包權進行自由流轉,如何進行合理調配,讓外出、留守農民能夠各得其所,這是需要提供政策支持的。其次是土地承包期限需要調整,有些致力于土地種植的農民,需要有穩定的土地資源,承包土地期限越長,其投入熱情越高,鼓勵農民進行土地集約化生產、規?;洜I,對提升農民生活保障水平有積極幫助。再就是征地制度需要調整,現在實行的征地制度是從原來沿襲下來的,常常以政府的名義征地,農民無法知道屬于什么性質的征地。因此,要建立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明確公共利益的內涵,要嚴格控制政府征地權的范圍,保障農民土地合法權益。

2.2創造家庭養老環境

新政策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提供了重要選項,但家庭養老依然是未來一段時期農村養老的主要模式。家庭養老的地位不能弱化只能加強。在新政策下,筆者認為應加大宣傳力度,賦予農村家庭養老更多新的內涵,要大力提倡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并將家庭養老納入管理體系,讓家庭養老從倫理走向法治。要加強家庭養老和子女繼承等利益關系的銜接。筆者認為,另一方面,還要鼓勵農村老人要自我養老,轉變傳統觀念,合理控制自我財產,不能為子孫做出無償奉獻,要注意家庭理財儲蓄管理,強化自我養老經濟能力。有些有余熱的老人,也需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為自我養老贏得主動。

2.3做好養老制度銜接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相當一部分農民由農村向城鎮轉移,一部分農民因為征地、失地后轉移到城鎮,還有一些農民工,因為勞動關系進了城鎮,還有些農民因為在城鎮買了房子,也變成了城鎮居民。農民工進城情況特別復雜,如何對其社會保障情況進行管理,這也是相關部門比較難辦的事情。因此,需要社會保障部門對農民工各種社會保障關系進行核實管理,對于符合條件的要及時納入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體系之中,個人和雇主要輔助相關養老保險基金的繳納。對于那些回到家鄉的農民工,其社會養老保險關系需要本人提出申請,經過管理部門批準,進入新農保制度之中。農民工流動頻繁,社會養老保障管理難度較大,需要相關部門通力協作,讓農民工受到公平公正的社會養老保險保障方面的待遇。

2.4落實社會養老制度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規定,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制度,對農村養老保險進行“?;?、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政策調整。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還要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相配套管理。

新農保將參保范圍擴大至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這個范圍覆蓋面非常廣泛,為農民朋友解除了后顧之憂。新農保個人繳費標準設置了12個檔次,也為農民提供更多選項。個人每年繳費標準100~1200元,農民本著資源自主原則,也可以在年終時改變繳費選擇。

集體對村民參保進行補助,這個補助標準沒有統一規定,可以由村民委員會民主確定。政府給予農民養老保險補貼分兩個部分,一是政府財政對符合參保條件的農民,支付基礎養老金,每人每年為55元;二是對個人繳費政府要給予相應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

為照顧困難家庭,福建省在《實施意見》中還規定,對于農村中殘疾人、失獨老人、重癥老人等困難群體,市、縣政府要為其代繳不低于50元的最低標準養老保險費。

為提高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落實,需要健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監管機制,農村養老保險金關系到農民切身利益,需要妥善保管,確保其安全,還要注意保值增值??梢酝ㄟ^市場操作,使農村養老保險金實現增值。

3結語

新政策下,福建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保障制度已經得到完善,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介入農村養老保險領域,面對新政策帶來的新變化,廣大農民朋友看到了希望。因此相關管理部門需要轉變認識,正確認知新政策,嚴格按照制度規定,將新政落實到位,為廣大農民提供最貼心的服務。

參考文獻

[1]顏志生.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適度水平研究——以福建省為例[D].暨南大學,2011.

[2]張玉蘭.淺析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若干問題[J].揚州大學學報,2009,(05).

[3]林全玲.我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構建與完善——兼評《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J].社會科學家,2011,(04).

作者簡介:黃璇,本科學歷,南安市洪梅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研究方向:農村保障。

猜你喜歡
福建省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福建省“兩會”上的“她”聲音
第四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第三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幗館開館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