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鎮新城區建設與土地城鎮化綜合評價

2015-03-29 01:04張貝倍鄒振華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5年20期
關鍵詞:壽縣新城區城南

□文/張貝倍鄒振華

(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安徽·蚌埠)

城鎮新城區建設與土地城鎮化綜合評價

□文/張貝倍鄒振華

(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安徽·蚌埠)

[提要]我國正處于新型城鎮化飛速發展過程中,伴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土地資源不斷從農業用地轉性為非農建設用地。本文以安徽省壽縣為例,以古城壽縣城南新區建設戰略目標為起點,總結新城區發展現狀,從中探尋新城區建設的經驗和啟示;同時,采用定量、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城鎮新城區建設與土地城鎮化發展做出綜合評價,對如何促進壽縣新城區建設與土地城鎮化發展提出預測分析。

新城區建設;綜合評價;預測分析;壽縣

原標題:城鎮新城區建設與土地城鎮化發展的綜合評價及預測分析——以安徽省壽縣為例

收錄日期:2015年9月2日

一、壽縣新城區建設現狀

(一)壽縣概況?!皦劭h”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八公山南麓,依八公山,傍淮、淠河。東鄰長豐縣、淮南市,西隔淠水與霍邱縣為鄰,南與肥西縣、六安市的金安區、裕安區毗連,北和鳳臺縣接壤、與潁上縣隔淮河相望。壽縣為六安市轄縣,縣人民政府駐地在壽春鎮賓陽大道與楚都大道交叉口,距六安市區107千米、省會合肥市區114千米,全縣國土面積2,948平方千米,人口139萬人。

(二)壽縣新城區建設發展定位。城市的總體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也是一個城市規劃編制第一階段的工作。城鎮化是中國發展的重頭戲,但是壽縣作為人口大縣,在面積2,986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擁有25個鄉鎮、137萬人。如何加快壽縣城鎮化發展,是壽縣縣委、縣政府迫切需要破解的一個大問題,而突破點就在于壽縣城鎮新城區建設。根據壽縣縣城總體規劃(2013~2030年)的要求,該規劃明確追隨安徽省縣城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將規劃分為縣域、規劃區、城區三個層次,其中壽縣城區包括現有建成區(壽州古城、城南新區、壽縣工業園區等)、八公山鄉集鎮以及規劃城區的新拓展區等,新城區建設的步伐在逐漸加快,在古城墻之外的建設也在逐漸完善。

(三)壽縣城南新城區建設現狀

1、總體現狀分析。壽縣中心城區被城墻包圍,主要在護城河以內的區域,整個老城區呈四方狀,十字街道將老城區分為四個街區,東南西北街區盡頭各有一個城門。目前,壽縣城區主要分為兩大區:城內和城外,由于壽縣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歷史傳統,按人們的習慣將城門以外的所有區域稱為城外,城墻內區域稱為城內。

2、城南新區現狀。城南新區主要指南門通淝門之外的東南部,城南片區是縣級中心所在地,城區空間拓展的主要區域,集中了縣級行政辦公、商業商務、文教體育及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功能,規劃占地17.5平方千米。通過近幾年對城南新區的開發建設,目前壽縣城南新區已經初具規模,目前已經按照計劃建成活動中心、行政中心等多項功能項目。壽縣一中、壽縣二中、城關醫院、城市建設局等教育、醫療、行政一系列建設;完成了房地產招標小區建設,吸引了新城區的人口居住,提高了人氣;交通設施方面,城南新區的公交線路逐漸增多,公交運營時間不斷完善,城外新區基本框架已經拉開,市政管網配套設施也在不斷完善,該區域地勢平坦開闊、人地矛盾不突出,有利于城南新區建設。按照壽縣縣城總體規劃(2013~2030年,近期(2015年),壽縣城區常住人口規模為20萬人,建設用地規模為21.6平方公里;規劃中期(2020年),壽縣城區常住人口規模為26萬人,建設用地規模為27.6平方公里;規劃遠期(2030年),壽縣城區常住人口規模為40萬人,建設用地規模為41.9平方公里。

二、新城區建設發展綜合評價

(一)新城區與老城區的關系。壽縣新老城區距離適中,為了緩解城內交通擁擠、用地緊張的壓力,保護古城墻,促進古城內環境改善及旅游業的發展,壽縣城外新城區的發展對新老城區發展皆具有促進作用;壽縣老城區與新城區在功能上具有相對互補性,如老城區建筑設施配套健全,民眾對老城區歸屬感更強,新城區建筑設施條件較好,人地矛盾與老城區相比較弱;壽縣新老城區之間同時存在一定的競爭性,老城區在教育、醫療、辦公等職能受新城區崛起的影響逐漸削弱,原本的商業集聚慢慢呈現空心化;老城區歷史悠久,文化氣息濃厚,生活方便,更宜居住,而處于南門外的新城區缺乏人氣,雖然在房地產、教育、行政、休閑娛樂設施等方面的建設在不斷完善,但在建設初期配套設施不齊全,導致壽縣縣城居民大多數不愿意在新城區居住。

(二)新城區建設對周邊鄉鎮城市化發展起決定性作用。壽縣在新城區建設的過程中,新城建設選址主要是在郊區城鄉結合部的地理位置,靠近周邊鄉鎮,利用新城區發展建設,推動周邊鄉鎮各行各業的發展,人口的集聚,進一步拉動內需,周邊鄉鎮的第二、第三產業的比重提高,周邊鄉鎮的城市化也將得到不斷的加深。其二,新城區建設的過程中,城市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周圍鄉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很大程度上也會得到提高。

(三)城區建設與老城區文物古跡保護。壽縣是皖中地區極具特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壽縣古城墻、楚考烈王墓、廉頗墓等著名古跡。隨著近些年來老城區的開發,很多歷史古跡受到了不可修復性的破壞。新城區建設以后,城區居民大部分將搬遷到新城區,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也將在新城區建設,這對于老城區的發展和諸多文化古跡的留存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新城區建設后,位于北部的壽縣將會是旅游經濟區的核心,老城區將以發展旅游業為中心,推進整個地區經濟的有效性發展。

(四)新城區建設與周邊生態環境。新城區建成后,老城區城市改造完成,拆除老城區一些原有的老舊設施,建設城市綠地,加大老城區的植被覆蓋率,建設老城區旅游生態。同時,九龍花園的改造完成,大大改善了壽縣周邊地區的空氣質量,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以壽縣和雙橋為中心,完成周邊城市綠化建設。

三、壽縣新城區建設發展預測分析

根據《壽縣縣城總體規劃(2013-2030年)》規劃:至2030年,壽縣縣域形成“一縱三橫三區,一主一副”的鎮村空間格局。該發展軸是城鎮化空間和功能集約化發展的主體功能帶;是縣域工業和第三產業布局的重點軸,是協調區域發展、拓展城區空間以及產業集聚和交通的主要空間載體。三橫是指城市發展中形成的三條東西向的主要交通線。壽縣城區為北部旅游區的核心,安豐塘和瓦埠湖為中部農業區核心,新橋國際產業園為南部空港經濟區核心。壽縣為中心,炎劉鎮則為副中心的發展框架。

在縣域鎮村職能結構發展過程中,中心村人口將大于500人。引導中心村按照新型社區建設聚集人口大于2,500人。生態環境質量控制目標,是環境質量指標將達到國家相應標準??h域生態網絡格局,以瓦埠湖、安豐唐和八公山生態區的三核和縣域主要四條水脈??h域空間管制范圍方面,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用地不規范,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可能存在城市用地規模未經合法審批,擅自侵占其他用地或者審批手續不合規等現象。在礦山開采等企業用地中,其開發必須依照規定并集中于工業區方便管理??刂瓢斯絽^土地開采,保護林區綠地,提高植被覆蓋率,促進生態旅游發展。確保土地面積,保護耕地資源,加強生態農業建設。公共交通方面,公交線路網密度將大大得到提高,公交樞紐建設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新城區和老城區的交通網能夠得到完善。

老城區的建設過程中,平衡城區建設用地,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居住用地,工業用地,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公用設施用地等用地比例達到合理,使得各項建設能夠快速、高效地發展起來。

主要參考文獻:

[1]唐秀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視域下的城鎮化建設路徑探索[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3.3.

[2]周曉艷,汪德華.土地財政的制度背景及財政管理[J].財政研究,2012.10.

[3]付洋.新老城區協調發展研究———以賈汪新老城區為例[J].江蘇科技信息,2015.3.

[4]王開隊,劉強.試論壽縣城市文化名片的打造[J].合肥學院學報.2011.28.2.

[5]葉琦.徽派古建為何流向海外[N].人民日報,2013.4.12.

安徽財經大學2014年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AH201410378259)

F29

A

猜你喜歡
壽縣新城區城南
巧用構造法求解一類抽象函數問題
基于層次聚類法的濰坊市新城區公共綠地建設
干部成長“鏈鏈相扣”——西安市新城區推行干部選拔管理“四部走”
再讀《城南舊事》
城南二首(其一)
1.新編《空城計》……丞相,蜀軍都搬到新城區了!
城南花已開,人間皆可愛
壽縣朱家集楚銅器“前”字補說
城南舊事
對問題代表說“不”——安徽省壽縣人大常委會探索建立人大代表退出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