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艷蕊:打造社區養老模式,讓“變老”不再可怕

2015-04-03 16:44白筱
中國慈善家 2015年3期
關鍵詞:樂齡王奶奶變老

白筱

王奶奶住在一個大房子里。房中有十個隔間,床鋪和簾子都是粉紅色,精致潔凈。王奶奶說,這座大房子是她的父親買給她的。她說自己只有三十幾歲,她管同屋的幾個年紀相仿的老人叫爺爺奶奶,認為這些人都是住在她的家里。

王奶奶患了阿爾茨海默病,這是一種老年健忘癥。

每天,總會有些年輕人來王奶奶家“串門”,噓寒問暖。他們能讓王奶奶坐下來安靜地談談心。

王艷蕊,北京市石景山區樂齡老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簡稱樂齡中心)主任,是這些年輕人的“頭兒”。王奶奶父親“送”給她的這個“家”,是王艷蕊和她的團隊一手建立的,名為樂齡八角南路社區養老服務站(簡稱樂齡站)。類似的樂齡站,這個團隊已經打造了三處。

1999年,王艷蕊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先在法院實習,后進入某律師事務所工作,心懷改變中國的理想與抱負,她想要踐行她的大學入學誓言,“揮法律之利劍,持正義之天平”。但是工作不久,她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懷疑?!八ㄟ@份工作)似乎跟公平正義沒有太大關系?!?/p>

她打算離開。其時,父母托人為她安排進入國家部委工作,正等回復。王艷蕊跟父母溝通,“我說你們需要我賺錢養家嗎?他們說不需要,你高興就好。我說那我就不等了,我已經找了工作?!?/p>

2000年,王艷蕊放棄了去國家部委工作的機會,到“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開始了一份月薪600元的工作。但是,這份工作也并不理想。兩年后,她順應公公婆婆的建議,考取了公務員,進入“統戰部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工作。

“它是一家法律意義上的NGO,但其實是政府部門,是政府撥款的事業編制,直接歸屬統戰部來管理?!睕]能適應體制內的工作方式,過了兩年,王艷蕊再次放棄。這一次,她加入一家致力于社區發展的NGO。

在這家NGO工作期間,王艷蕊接觸最多的群體就是老人,她發現,“隨著年齡增加,老人們的社會參與能力不斷下降,他們正在被社會所‘隔離”。她同時發現,關注這個群體的NGO并不多。她開始考慮能為老人們做些什么,“讓他們能更多地參與社會,在社區里享受快樂的老年生活?!弊畛?,她在社區中為居委會做培訓,想自上而下地做一些推動。然而,體制內的居委會在培訓后并未對這方面工作有任何新的推進。

“跟別人去說,讓他們去改變,還不如我深入其中?!蓖跗G蕊想明白了,“給人家培訓了半天,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做,那干脆自己去嘗試?!?/p>

2006年,王艷蕊確定了自己的路—在一線社區為老人服務。她發起了民間公益機構“樂齡合作社”。最初,她曾嘗試進行民政注冊,但沒有成功,便決定先闖出一條路來再說。這一年,她開始參與職業培訓,并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去美國進行了一次長達40天的考察。這次考察對王艷蕊震撼很大,“我發現,在美國,志愿精神在真正地影響著這個國家?!?/p>

2007年,樂齡合作社在石景山天翔社區開展首個試點,建立了“天翔社區夕陽紅樂園”,開展社區參與式服務,王艷蕊甚至把家也搬到了這一社區。那一年,她的女兒出生。

樂齡推動社區老年人成立興趣小組和互助小組,發動他們發展興趣、互相幫助。同時,樂齡還為一些中老年婦女提供培訓,幫助她們制作一些手工藝品,由樂齡“代銷”。最初,那些手工制品無人問津,多數被王艷蕊自掏腰包“收藏”,慢慢地,才開始有了銷路。

造血問題長久困擾著王艷蕊,與之直接相關的,是機構的身份問題。為此,2008年,王艷蕊跟家人借了一些錢,加上自己的一些投入,出資十萬元,進行了工商注冊。是年10月,樂齡老年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在王艷蕊看來,這只是權宜之計。

公司成立后,王艷蕊開始對外做一些籌款工作,啟動正式項目。她前后兩次前往日本考察養老服務。2009年,樂齡參加了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和英國大使館文化處舉辦的社會企業家技能培訓,獲得了特別獎,得到了友成基金會的一筆資金,開始在社區內啟動專業的“居家日間照料”服務。

但這一服務項目運作得并不理想。雖然為很多老年人解決了生活難題,但老年人不愿掏錢為這類服務買單,使得這一項目始終無法做到收支平衡。

2011年,王艷蕊嘗試加入南都公益基金會的銀杏伙伴成長計劃,那是一個資助青年人突破成長瓶頸、幫助其成為公益領域的領導型人才的長期計劃,但她沒能入選?!八麄冋f我在整合資源上可能還欠缺一些?!蓖跗G蕊告訴《中國慈善家》記者。

這一年,于王艷蕊來說有些艱難,但也是樂齡發展歷程中最值得慶賀的一年。是年10月,樂齡終于擁有了民非資格—樂齡中心注冊成功?!皹俘g用多年的努力換來了政府的信任”,王艷蕊感嘆。

王艷蕊和樂齡對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獲得了更多認可。轉年,王艷蕊獲得社會企業家技能項目南都“社會企業自我突破獎”。

2013年,樂齡啟動“全托服務”和“老年餐桌”項目,并逐漸完善模式,成功拿到了政府購買項目。這一年,王艷蕊再次申請加入南都基金會的銀杏伙伴計劃,此次,獲得資金已經不是她的最大目標,她看中的是“銀杏伙伴計劃”中的那些公益牛人。這一次,她成功了。

“入選這個計劃的都是蠻有影響力的人,我也發現,我們這批人互相之間的溝通、磨合、學習,對人、對機構、對社會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蓖跗G蕊說。

從單打獨斗到掌管一家全職員工逾二十名的NGO,王艷蕊經歷過太多的艱難?!爸灰J準方向,困難的時候,你只需要再咬一咬牙,就能挺過來”,她感悟道。如今,樂齡中心的服務和活動已經輻射到北京石景山區的近三十個社區。王艷蕊打算將成熟的養老服務模式推廣到更多的社區,也推廣給更多的公益組織?!拔覀內ツ暧幸粋€三年戰略,就是要在三年內復制十家養老服務站?!?/p>

王艷蕊早已放棄了自上而下的社區建設模式,她更傾向于從每一個人做起?!袄夏耆烁兄驹妇?,讓他們自我推動,而不是變成居委會主導的那種模式,更有利于他們的社會參與?!比缃?,老人互助小組已發展到超過50個,王艷蕊試圖讓這些組織更為成熟?!皬娜嗣竦焦?,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第一,你要維護他的權利,第二,每個人有他應盡的義務。這些東西是同時相互生長出來的,我覺得不光是老年人,青年人包括所有人都是如此?!蓖跗G蕊說。endprint

猜你喜歡
樂齡王奶奶變老
樂齡之心
面向“樂齡”人士的開放包容社區精神的營造
——以新加坡組屋公共空間為考察對象
在變老的路上,好好善待自己
他們陪我長大,我陪他們變老
灶王爺和灶王奶奶
“樂齡”與“生態養老”理念下的嵩口古鎮老年協會活動中心改造設計研究
我越來越喜歡變老這件事
失憶
智擒小偷的王奶奶
失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