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小康有“靠山”

2015-04-10 07:13尹海波黃穎
四川黨的建設 2015年3期
關鍵詞:青川縣青川陰平

文 / 尹海波 本刊記者 黃穎

奔小康有“靠山”

文 / 尹海波 本刊記者 黃穎

生態扶貧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貧困地區發展的基礎和優勢所在,不斷深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傳統理念在新時代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在推進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以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的問題日漸顯露出來,脆弱的生態環境再也無力支撐人們掠奪式的資源榨取,嚴重影響到很多地區的脫貧致富和可持續發展。隨著“生態就是本錢”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扶貧”助力廣元市青川縣脫貧致富,打造生態家園,找到了奔小康路上的“靠山”。

綠色經濟發酵

“政府免費給我家提供了180株銀杏苗,還專門安排技術人員指導我們如何栽植。銀杏樹真是個好東西,不但樹可以賣錢,銀杏果、銀杏葉都能賣成錢?!鼻啻h蘇河鄉三鳳村村民文習釗滿臉喜悅。

青川縣委、縣政府實施了“銀杏富民”工程,倡導“一人10株銀杏樹,十年就成富裕戶”,讓青川百姓家家戶戶在山上建起了“綠色銀行”?!叭蜚y杏核桃,戶戶生態養殖,清雜去亂建庭院,房前屋后建果園”,青川縣為每位農民無償提供50株銀杏苗栽植,大力發展風景林經濟。更讓老文高興的是,按照鄉黨委、政府號召,老文在銀杏樹下套種魔芋,銀杏樹絲毫不影響魔芋的生長,從去年開始,老文種植的魔芋開始見到效益,一畝魔芋收入達到4000多元。老文又開始擴大規模,種植了20多畝魔芋。在銀杏樹下做文章,不但老文嘗到了甜頭,還帶動起村民一起種植魔芋,魔芋產業已經成了該村的主導產業。

青川縣探索出的林下套種模式,在銀杏樹下套種矮稈植物,既注重長遠效益,又兼顧短期增收。青川縣還不斷探索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等,推陳出新,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經濟之路。

青川縣還是全省僅有的五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之一。青川黑木耳、青川竹蓀、青川天麻、青竹江娃娃魚、七佛貢茶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唐家河蜂蜜”獲農業部地理標志產品稱號。圍繞這些農業特色產業,青川做大做強生態經濟,按照“七個一”的原則,即一個特色產業、一個現代農業園區、一個龍頭企業、一個專合組織、一個科研團隊、一個名優品牌、致富一方群眾,持續推進生態產品和生態經濟發展。

青川縣持續推進農業特色產業的規?;?、標準化、組織化和品牌化建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規?;?、產業化經營,不斷提升農業特色產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民增收能力持續增強。

生態新村的“文明范兒”

走進青川縣馬公鄉朝陽村,新修建的道路延伸向遠方,新修的蓄水池、河堤、沼氣池投入使用,太陽能、節能灶等新型能源走入農家,一座座生態庭院展現在眼前,成群的雞鴨在煥然一新的房前屋后嬉戲追逐,家家戶戶都在忙著享受新年的快樂。誰能想到,朝陽村從前的模樣竟是這樣——僅有一條通往外界的道路,不通機動車,只能人行,每年山洪必然爆發,造成斷路。2010年人均純收入不到2000元,通訊、交通、居住條件極差。

馬公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傳統農業方式根深蒂固。同時,它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極重災鄉,震損十分嚴重,震后全鄉農戶整鄉外遷,半年后很多農戶返鄉回原址重建。但農民增收仍然緩慢,扶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艱巨。

青川縣構建了強有力的駐村幫扶隊伍,縣、鄉、村三級干部合力幫扶,把干部幫扶工作切實落實到家家戶戶。馬公鄉從全鄉實際情況出發,統籌規劃,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戶庭院“三建五改”建設,對現有貧困戶的房屋、院壩、圈舍進行改造,改善了貧困農戶生產生活條件,“生態新村”逐步呈現在眼前。

“除了種植、養殖業的培訓,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率也達85%以上,我們還加強務工技能培訓,每年轉移輸出農村剩余勞動力200人,還培養文明型農民,促進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瘪R公鄉黨委書記文東介紹道。

“現在大家都愛護衛生,不亂扔垃圾了,環境越來越好了?!背柎宕迕窈巫远髡f。如今,馬公鄉4個村基本形成了特色鮮明、設施完善、庭院整潔的新農村雛形。

以生態為代表的生態農業正式成為青川富民強縣的方向

青川縣城鎮和農村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率為97%,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60%。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扎實推進,新造林1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71.5%,超過全市、全省分別為17.5%和36.2%,建設“生態青川·美麗家園”成為25萬青川人的共識。

鄉村旅游起步騰飛

在離青川縣城60多公里的青溪鎮陰平村,一幢幢新貌別致的小洋樓掩映在綠樹叢中,小果園里碩果壓枝,生機盎然。青溪鎮陰平村位于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青溪古城之間,是青川縣眾多生態旅游新村中的突出代表,因生態旅游成為陰平古道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2012年,陰平村被納入青川縣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項目。如今,鄉村旅游成為陰平村的主導產業,家家戶戶開辦農家樂,業主少則年收入10萬元,多則達120多萬元,陰平村由此邁入了小康村、富裕村。2014年,陰平村成為廣元市僅有的兩個“全國文明村”之一。

“寧可發展慢一點,也絕不犧牲我們的生態環境為代價,用綠水青山來換取金山銀山,相反,留住綠水青山就有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本,全縣上下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笨h長羅云說。

青川縣圍繞生態旅游的良好態勢,在豐富旅游要素上下功夫,持續發掘全縣豐富的“生態文化”、“木牘文化”、“三國文化”、“紅色文化”、“感恩文化”,將文化融入到旅游中去,推進文旅融合,讓旅游更加具有特色和魅力?!白锨G花節”、“中國第一激漂”、“唐家河紅葉節”、“騎馬走陰平”等青川旅游品牌走出四川、走向全國,提高青川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持續推進生態旅游目的地的打造。

去年,我省取消高原藏區、大小涼山彝區等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并研究扶貧重點縣“摘帽子”的正向激勵機制?!耙訥DP論英雄”的扶貧時代已經過去,“生態”二字已成為這些地區將優勢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本欄責任編輯:史瑞

猜你喜歡
青川縣青川陰平
青川縣:抓實返鄉創業 助力鄉村振興
偷渡陰平
太谷方言陰平陽平教學初探
青川巖瀝青對瀝青感溫性能的影響探究
曇花
調域和時長對韓國學生感知陰平和去聲的影響
青川縣LUCC遙感動態監測及驅動力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