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就業導向,培養高職生職業素養

2015-04-11 07:04曾兆敏
關鍵詞:高職生導向素養

曾兆敏

一、就業導向下高職生職業素養的內涵

職業素養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其中包括的內容有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健康心理等。職業技能的高低決定著高職生的能否在對應的崗位上科學的解決問題,能否運用自身本領勝任工作的專業要求,可以說職業技能是高職生首先需要具備的硬實力,也是在就業過程中和職業生涯中決定高職生競爭力的主要方面。職業道德也可以稱之為職業操守,包括對崗位工作對用人單位的忠誠度,主要通過高職生對人是否誠信,對企業是否負責,對工作是否用心等方面做綜合判斷。職業意識主要體現在準紀守法意識、奉獻意識、責任心意識、正確看待崗位工作以及對待工作的積極性等方面。以就業為導向,職業素養的培養就必須圍繞就業這個核心,在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同時,更要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端正擇業觀,幫助學生認真擇業,踏實就業。

二、就業導向下培養高職生職業素養的重要意義

1.加強專業技能培養,有利于提高專業競爭力。高職教育的目的在于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經濟轉型輸送更多有用之才。目前,我國在人才需求方面技工是非常短缺的,尤其是高級技工,也是因為我們的高校教育更偏重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學生的技術培養和實踐能力培養,但專業技能恰恰又是學生畢業之后在社會上生存立足的根本,也是企業用人的重要考量。在現有教育模式下,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與企業需求是有著很大差距的,要促進學生更好的就業,就必須以就業為導向,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加強學生專業技術的培養,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操作能力,讓學生更能符合企業需求。

2.加強思想品德培養,有利于增強就業軟實力。硬實力在一次博弈中具有明顯優勢,而軟實力在重復博弈中則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就業是一個長期過程,過硬的專業技術可以為我們打開企業的大門,求得一份好工作,但工作做不做的好,能不能長期守住工作機會并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就要看高職生個人的軟實力了。軟實力有很多方面,必須對事物的認知,對人的情感,對工作的態度等。思想道德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要求我們的學生除了要學習技術之外,還必須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只有這樣在面對問題面對工作的時候,我們才能正確的處理問題,負責任的完成工作。德才兼備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一個人如果缺乏基本的道德修養,就算專業技術本領再厲害,也是難以被企業所接受的。

3.加強行為規范培養,有利于提升外在認同感。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企業也有自己的制度規范甚至對崗位的行為要求,比如有的崗位要求保密,那我們的工作人員就必須嚴格遵守保密約定,恪盡職守。遵紀守法是作為一個好員工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如果我們的員工都我行我素,沒有一點遵紀守法的意識,那么企業是很難正常運行的。企業在用人上,許多時候對技術要求并不是很苛刻,但對員工能否服從安排,聽從規范卻是非常在意的。不僅如此,規范的行為習慣還能有效提升個人形象,給人以踏實穩重的感覺,在工作中也更能夠得到企業更多的認同和信任,得到周圍同事和伙伴的尊重。

4.加強職業意識培養,有利于強化工作專注力。職業意識一方面是正確的看待工作,無論自己處在哪個崗位上,都要努力用自己的學識去把工作做好,面對困難要不卑不亢,不驕不躁的探尋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滿腹牢騷到處埋怨。另一方面是樹立端正的從業態度和職業發展觀,就業是為了在社會上立足并生存,但就業絕不能只是為了獲得一份收入和生活保障,而是應該成為事業發展的起點,我們需要在工作中實現個人價值積淀個人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的更遠,或者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否則就只能被后來人所淘汰。加強高職生職業意識的培養,可以促使學生端正就業態度,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這樣在工作中就會更加負責更加專注,對提高工作技能創新工作方法都是很有幫助的,長此以往高職生在崗位工作中就會具有更加強勁的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

三、就業導向下培養高職生職業素養的路徑探究

1.校企合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職業技能訓練。上文提到,技能是硬實力的體現,是高職學生就業的敲門磚,也是企業用人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職業技能培訓是高職學校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重中之重。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好學生職業技能的培訓呢,我們認為學校要以就業為導向搞好高職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就必須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嚴格按照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標準來教育學生,只有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還能專業對口崗位對口,才能更加符合企業用人標準。首先,高職學??梢蚤_展校企合作,采取訂單式培訓,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有崗位針對性的培養學生,企業則把員工培訓提前到學生學習期間,在校期間就讓學生多接觸未來的就業崗位,提高學生對崗位的熟悉度和實踐操作能力。這樣學生工作能力可以通過學習得到培養,企業也省去了員工培訓環節,可謂是一舉兩得。其次,高職學校在學生技能培訓中要增加實訓課程課時,除了原有的理論學習和老師的指導授課,還要多進行模擬操作和實習實訓課程,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有所用,靈活的把學到的只是應用到實踐中去。最后,學校要鼓勵學生在校期間主動尋找兼職或者實習的機會,到社會中去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并從實踐中積累經驗提高工作能力。

2.立足現實,全面依照企業需求加強職業能力培養。以就業為導向,高職教育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競爭實力,才能保證高職生在茫茫就業大軍中脫穎而出贏得企業的器重。根據企業需求,我們認為高職生要在就業中具有較高的競爭力,就必須在以下幾種能力上超越普通求職者。

一是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是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協調人際關系,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橋梁,優秀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能夠清晰的傳遞信息給人以良好感覺,還能有助于高職生展現自我樹立良好形象。在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上,一方面要有專業的語言老師對學生進行技巧教育,另一方面要多組織學生經常進行職業交流,探討一些專業問題,或者舉行一些演講比賽和辯論賽等來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是自主學習能力。就業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就業容易持續就業才是能力的真實體現,高職生要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獲得進步和發展,就要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讓高職生在就業競爭中取得常勝。因此,高職教育應當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保證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通過自主學習來解決工作生活中的難題,不斷增強專業技術能力。

三是團隊合作能力。企業要發展需要的是員工之間相互的合作,個人能力再強,如果不能有效的融入到團隊合作中,個人能力就難以得到有效發揮,只有學會與他人合作,才能在組織體中充分發揮個人才能,實現企業整體價值。要提高學生就業能力,高職教育中也需要注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避免出現恃才傲物的極端情況。

四是創新開發能力。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因循守舊只會被時代所淘汰,任何工作都需要創新性人才,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改善工作技術,改善工作環境,提高競爭力。因此,高職教育要重視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主動打破常規,以全新的視角看待問題,以不同的方式處理問題,提高創新發展能力。

3.重視思想建設強化職業道德教育。思想是行為的指南針,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高職教育不僅要教會學生就業的技能,還需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的思考和如何正確的看待人生,也即是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促使高職生在熟練掌握專業技術的同時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教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缺失,許多年強人有才情卻忽略了一顆公德心和慈善心,做事不負責、急功近利、損人利己等行為的出現無不與職業道德的缺乏有關。高職教育應當從多方面高職生要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穩步向前不斷進步,就必須懷抱一顆感恩的心,對企業負責、對同時負責、對自己和家人負責,用道德約束自己的行為。一是要加強德育課建設,多舉真實事例,用先進人物的事例來激發高職生主動學習道德規范,主動踐行道德規范。二是加強傳統文化和健康心理教育,幫助高職生樹立強大的內心世界,以提高抗壓能力。

就業是最近幾年的熱門話題,以就業為導向就是為了高職學校培養的學生能夠具有更強的適應性,更能夠符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高職學校教育重在技能培養,往往對軟實力的培養相對不太重視,但真正決定高職生就業能力的恰恰是這些看起來不被重視的軟實力,也即是所謂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作為一個綜合概念深刻影響著高職生在就業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和對工作的態度,高職學校在未來的人才培養中必須在強化職業技術培訓的同時,更加重視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方能為社會輸送更多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有用人才。

[1]應曉清.試論就業導向視野下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0,(7).

[2]宋桂言.略論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與就業競爭力[J].濰坊高等職業教育,2010,(12).

[3]王紅巖.高職生職業素養培養策略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2).

[4]陳輝.基于高職院校畢業生職業成長調查的高職生職業素養教育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6).

猜你喜歡
高職生導向素養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偏向”不是好導向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新
犬只導向炮
三年制高職生與五年制高職生學習力比較研究
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