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健康綠道的興建論城市休閑體育方式的轉變
——以長沙市為例

2015-04-14 17:55戴虧秀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功用城市居民綠道

戴虧秀

(南華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1)

從健康綠道的興建論城市休閑體育方式的轉變
——以長沙市為例

戴虧秀

(南華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1)

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城市生態環境和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健康綠道可以很好地將城市的生態保護和人口的健康追求完美結合,因而在當前的城市建設中得到諸多重視。以長沙市為例,通過對健康綠道價值功用的探討,認為健康綠道的興建對于維護人口健康、保持生態平衡、發展地域經濟、提高生活質量有明顯作用。隨著健康綠道的興建,城市居民的休閑健身方式將會向更加環保、更加合理、更加實用的方向轉變。

綠道;健康綠道;休閑體育

城市化是現代社會的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城市化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人類社會隨著經濟社會生活的發展逐步走向城市化是一個必然的過程。而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總是社會的主體。伴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使人們在承受緊張的、快節奏的城市生活的同時,逐步認識到城市生態環境和自身休閑健身的重要價值。而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正日益蓬勃興起并廣受關注的健康綠道恰好將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與城市居民的休閑體育活動得以完美融合,它也必將成為城市休閑體育理念的轉變的合理推動力。

一、健康綠道的概念釋意

1、綠道

綠道又被稱為“綠徑”或“綠色通道”,它來自于英文“Greenway”的譯意。1987年,美國戶外游憩總統委員會首次為綠道定義:提供人們接近居住地的開放空間,連接鄉村和城市空間并將其串聯成一個巨大的循環系統。隨后,Charles Little在他1990出版的專注《美國的綠道》一書中將綠道定義為:沿著自然廊道(如河岸、溪谷或山脊線)或轉變為游憩用途的鐵路沿線、運河、風景道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線性開放空間,包括為步行或自行車設立的自然或景觀通道,連接公園、自然保護區、文化景觀或歷史遺跡之間及其聚落的線性開放空間等。由于Charles Little本人及其專著在綠道研究方面影響很大,所以綠道的這一定義受到廣泛引用和認可。

2、健康綠道

Charles Little將綠道分為城市河流型、游憩型、自然生態型、風景或歷史線路型以及綜合型綠道系統等五種類型。其中游憩(recreation)一詞來源于拉丁語recreatio,意思是恢復更新,英文為“recreation”,原意是“to refresh”,含有“休養”和“娛樂”兩層意思。很明顯,這些釋意表明游憩與人以自我身體、心理的健康調節為目的的運動休閑有密切的關系。因而借鑒綠道的解釋,利用屬加種差的定義方式,我們可以很容易將健康綠道定義為:以供人們鍛煉身體和休閑娛樂為主要目的的綠道。

二、健康綠道的價值功用

健康綠道是常見的綠道五種類型的一種,但綠道的分類并非就有著絕對性,各類型綠道間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功能交叉。因而,在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健康綠道有著維護社會成員健康的核心功能,同時它也擔負著保持地域生態平衡、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提高城市生活質量的其他復合功能。

1、健康綠道的核心價值功用

綠道本身就有著很強的休閑健身功用。而健康綠道更是以健康冠名,因而其核心價值功用毋庸置疑應該是維護都市成員的身體健康。由于,一方面現代化的社會發展雖然將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了出來,但另一方面,日益加快的城市工作和生活節奏讓人們身體和心理都會受到難以避免的影響。同時,由于脫離了一定體力勞動,囿于各種繁瑣的工作之中,人們用于恢復體力和主動健身的時間必然受到擠壓,因而當前許多城市居民身體或心理處于亞健康已經成為不爭事實。健康綠道恰恰能以城市綠地、公園、觀光景點等線性空間為點線,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捷、合理、舒適的游憩場所,幫助人們消除身體疲勞、減緩心理壓力,繼而能更主動地去尋求肌體的鍛煉和身體素質的提高。目前,已經有研究明確表明,健康綠道的使用可以降低癌癥、糖尿病、心臟病的發病率??梢?,健康綠道核心價值的功用實至名歸。

2、健康綠道的復合價值功用

(1)保持地域生態平衡

綠道之“綠”是一種對環境保護的訴求。健康綠道作為綠道的一種,它除了追求維護城市居民健康的核心功用之外,理所當然地承擔著環境保護的重任,因為“道”的建設是貫穿于“綠”當中的。為了能在健康綠道中得到休閑健身和調節放松,人們在規劃和承建健康綠道時,必然要考慮到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并因此關注城市綠地的建設和維護、城市植被的栽培和養護、生態多樣性的關注和保護,這對于保持地域生態平衡很有意義。

(2)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健康綠道當然也是一種通道,它可以承擔普通道路的功能,它能夠貫通連接整個城市。隨著綠道的延伸,它也可以將城市郊區與城市中心區相連,將城市的主要休閑游憩資源與城市的綠地系統相連,并滲透到學校、社區以及商業步行街,大大提高游憩資源的可及性,并增加線性游憩場所,豐富居民的日常休閑生活。當然這樣的連接還可能隨著不久后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而延展至鄉村。當這種網絡形成之后,伴隨著包括休閑健身運動在內的一些活動開展,自然而然會促進相關產業的生成,相關商品的銷售,相關經濟行為的活躍,從而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

(3)提高城市生活質量

健康綠道的建設在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提高上的功用也不可小覷。確實,當前的綠道的相關研究在研究對象上多偏重于自然鄉村地帶和城市綠化隔離帶的建設,在功能上多側重于生態、景觀、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的考慮,而較少關注高密度城市化地區的綠道設計,更缺少對人的活動的考慮。但最終,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才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因為與健康綠道相關的因素,無論是道路建設、環境綠化,還是健康追求,其真正意義是以綠道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慢行’的選擇,倡導的是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

三、以長沙市為例論健康綠道興建的重要意義

1、長沙市的城市休閑體育發展狀況

(1)長沙城市概況

長沙地處湖南東部偏北的湘江下游富饒的河谷平原。北瞰洞庭,南依衡岳,是湖南省省會。素有“荊豫唇齒、黔粵咽喉”之稱的長沙,是溝通鄂、豫、粵、桂、和贛、黔、蜀、滇等省的重要樞紐。長沙歷史悠久,素有“楚漢名城”之稱。長沙風景秀麗,又素有“山水名郡”之稱。岳麓山聳立西岸,湘江縱貫全城,瀏陽河逶迤東來,桔子洲和月亮島伏臥江心,12座公園和諸多綠地點綴城中,水光山色和洲景城廓渾然一體。

(2)長沙市當前城市休閑體育方式的困境

一方面是城市休閑體育方式難以適應低碳要求。在政治、科技、經濟、文化都迅猛發展的當前,人們已經越來越關注到休閑體育運動對自身生活的重要意義,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城市居民人數也正在逐年增多。當前比較流行的、城市居民選擇比較多的休閑體育方式諸如汽車自駕游、在室內場館里進行體育活動、在跑步機等健身機器上鍛煉身體,還有很大一部分高收入的精英人群選擇以高爾夫球作為自己運動健身的最好選擇。其實,在這些休閑體育方式的選擇過程中,我們常常忽略了當前整個社會所倡導的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另一方面是城市休閑體育設施難以適應大眾需求。城市休閑體育的參與群體眾多,每一類群體都需要一定的設施和場地來支持各自的運動參與。但是,目前包括長沙在內的我國許多城市的健身場館和場地建設存在有明顯的問題。首先,運動場館的選址和功能定位存在問題。我國目前的許多體育場館的建設大多因承辦相關的體育賽事而建,建造的時間也大多在近年。因而,場館選址時,大多避開了人口密度較大的居民區,由城市中心地區轉移到了城市郊區或城鄉結合處。對于承辦賽事來說,這樣的選擇有著其重要意義,但一旦賽事結束后,場館的利用率就出現了問題。一方面,體育場館離中心城區比較的遠,且周邊居民的體育消費水平有限,單單依托承辦賽事、文藝演出、會展等無法維持體育場館的正常的運作,在一定的時期內,必然會導致體育場館的使用效率較低。另一方面,場館的規模和檔次較高,高額的使用費限制居民的體育消費需求。這樣就造成了大量新建的、高規格的體育場館利用率低、效益低下和眾多城市居民無健身場館從事體育鍛煉并存的矛盾而尷尬的局面。其次,城市社區中的運動健身器材建設存在問題。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社區的容量和數量正逐年加大。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各種營建在居民區中的體育場地或設施往往場地過于簡陋、設施過于單調且得不到及時的養護和維修,難以承擔各種群體休閑健身的責任。

由此可見,當前的城市休閑體育設施很難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面對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出現、人們休閑健身觀念不斷提高的當前,我們有必要尋求城市休閑體育方式的轉變。

2、健康綠道是城市休閑體育的新選擇

(1)長沙有健康綠道建設勢在必行

長沙有著令人羨慕的地理環境優勢和明確合理的城市定位。長沙有極為豐富的江河淡水資源,有優越適宜的氣候條件。長沙有山有水,名勝古跡眾多,旅游事業開展良好。因而參照目前流行的城市河流型、游憩型、自然生態型、風景或歷史線路型以及綜合型綠道系統等五種綠道建設類型,長沙若想建設綠道可謂條件得天獨厚。2013年初,按照長沙市編制的《綠道專項規劃》,長沙市綠道規劃以“江河風光帶、路網綠化帶”為依托,串連沿線的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景觀節點,總體結構可以闡述為“一心兩縱、八射七聯”,總規模大概是1300公里。這一訊息的發布表明了長沙市綠道的建設工作已經啟動。而規劃專家介紹,“綠道主導功能為休閑健身、旅游觀光、交通通勤,使用主體為自行車和行人。以引導更多市民徒步或騎自行車出行,并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睆闹锌梢钥闯?,星城出現的綠道有著明確的健康取向,這表明長沙健康綠道的建設終將成為現實。

(2)健康綠道建設已在其他城市開展

健康綠道建設其實在其他許多城市已經開始啟動或準備啟動。遏止2010年初,珠三角地區已經建設各種類型的綠道1690公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專門為優化城市居民身體健康而建設的健康綠道。成都也開辟有健康綠道,集合了生態、文化、休閑、旅游、通行等功能于一體,并在全市范圍內開發建設城鄉一體的“健康綠道”體育休閑旅游體系。[13]在穿梭的城市車流中,騎單車享受“林蔭小路”的綠色風情,這一國外漸趨流行的“綠道”城市景觀將亮相京城。作為試點,沿潮白河的30公里綠道年內將率先亮相。多方信息表明,健康綠道的價值功用已經在國內許多城市被認識和肯定。

(3)健康綠道建設對城市建設的必要性

首先,健康綠道可以帶來低碳環保的休閑體育方式。當我們在定義健康綠道時就已經提出,健康綠道建造的目的和用處就是通過對城市相關線性空間的改造,使人們可以悠閑、愜意地以步行、慢跑或是騎行的方式進入的預設綠色空間通道,并盡可能將生態、文化、休閑、旅游、景觀、通行等綜合功能集合到一起。人們在舒展腰肢、活動筋骨、強身健體的同時,也能夠獲得觀光賞景、親近自然的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人們完成的是近乎原生態的鍛煉方式,近可能地減少碳物質的排放,最大程度地感受到自然生態的魅力,因而給我們帶來的是非常理想和可靠的低碳、環保的休閑娛樂和運動健身的方式。

其次,健康綠道適應城市居民的休閑健身要求。在低碳經濟時代里,人們開始提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空間,讓身體獲得輕度運動,以此促進人體健康、較為適合大眾的健身運動形式,這在歐美體育界被稱之為“輕體育”(Light Physical Education)。這種運動方式客觀上對場館、器材、經費等方面也沒有要求,它主要是發揮參與運動者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它適合多種健身人群的需求。比照這些理念,我們會驚喜地發現,在健康綠道建成后實現的高質量的健身環境空間里,可以完全自主地發揮休閑健身者的健身主動性,選擇散步、跑步、騎車、打拳等適宜群體廣、設施要求少、運動效果好的休閑健身運動方式來放松精神、消除疲勞、獲得健康。

四、結語

在低碳、環保生活理念倡導下,綠道建設已經成為了國際運動。而健康綠道更是由于其對城市環境保護、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居民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提高具有的重大意義而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希望健康綠道的價值功用能被更多的人所認知,并能得到政府、社會等力量的支持,從而以更快的速度和更經濟實用的方式來完成規劃和構建,為城市的發展和城市居民健康的提高,乃至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出更大的力量。

[1]President’s.Commission on AmericansOutdoors.Am ericans outdoors:the legacy,the challenge,with case students[J]. Wanshington:Island Press,1987.

[2]Little C.Greenways for American.[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

[3]Little C.Greenways for American.[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

[4]百度詞條.游憩[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 com/view/1298504.htm.

[5]Flink C A,Olka K,Searns R M.Trails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planning,design,and management manual for multiuse trails[M].Second edition.Washington:Island Press,2001.

[6]郭栩東,武春友.休閑游憩綠道建設的理論與啟示——以廣東珠三角九城市為例[J].生態環境,2011,(7).

[7]田逢軍,沙潤,王芳.城市游憩綠道復合設計[J].經濟地理,2009,(8).

[8]安心.城市慢生活:幸福的“綠道”[J].道路交通管理,2011,(7):34.

[9]王家力,田志新.第六屆城運會體育場館建設的經驗與啟示[J].湖北體育科技,2010,(3):294-295.

[10]趙晶.長沙規劃建1300公里綠道城區建設近期啟動[N].瀟湘晨報,2013-1-11.

[11]粵交.珠三角3年建綠道1690公里[J].廣東交通,2010,(1):32.

[12]劉梅.綠道旅游學科專項研究——基于綠道旅游在長沙市發展前景的調查分析[J].商業文化,2011,(6):305.

[13]袁弘.成都市將打造世界遺產廊道健康綠道體系[N].成都日報,2010-11-16.

[14]郭繼敏.論全民健身的新概念——輕體育[J].體育文化導刊,2003,(5):37.

[15]王喆.“綠道”:城市建設的一種新趨勢[J].北京支部生活,2011,(6):59.

G806

A

1008-7508(2015)03-0085-03

2014-09-17

戴虧秀(1977~),女,湖南衡陽人,南華大學體育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體育人文社會學。

猜你喜歡
功用城市居民綠道
清明節氣的形成及農時功用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對城市居民行為影響的效果
騎行綠道“潮”玩成都
城市居民低碳意識與行為調查分析——以烏魯木齊市為例
北京城市居民的娛樂生活(1949—1966)
關于修改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議案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構建體育健身綠道的思考
三明市建設城市綠道
古詩文用典功用略談
風藥之功用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