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雙語教學理念 創新雙語教學模式

2015-04-16 02:18銀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3期
關鍵詞:蒙語語言特點漢語

銀虎

【摘 要】蒙古族學生在家庭及其周圍環境中使用的語言是本民族語言。本民族語言從詞匯到語法,都有自己相對固定的模式,且運用自如??墒?,一旦進入操用漢語言教學的學校,學生不得不改變母語習慣,學習和使用新的語言文字。

目前,傳統蒙古語授課的學校,在漢語文教學方面沒有太重視閱讀訓練和口語交際訓練,而更多是以靜聽、靜觀、靜思和識字為主。針對蒙古語授課的學生,考慮到有漢文語言障礙、口語交際能力差等原因,為提高學生的漢語水平必須探索更完善的教學方法,所以,在理解蒙語與漢語的聯系以及兩者之間各自的特點來改變傳統教學、更新理念、摸索新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蒙語;漢語;雙語聯系;語言特點

在多元化文化發展背景下,很多民族的語言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學者喜歡研究各種語言的特點,要研究某一種語言的特點,首先就會考慮與其相近或者有關語言的關系,通過比較然后發現各自的特點,語言的研究應該是以教育學、名族學等學科的理論為指導,從文化多元化的角度出發,結合語言的發展歷程和時代背景,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全面的了解其歷史和現狀,蒙語與漢語自古就有很多聯系,將二者進行對比分析,將相關的資料聯系在一起,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就能分析出蒙語與漢語的特點。

蒙語和漢語屬于兩個不同的語系,漢語屬于漢藏語言,蒙語屬于阿爾泰語系,兩種語言雖然出自不同的語言,但都有各自的特點,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有著相關的聯系。

一、漢語與蒙古語之間的聯系

1.關于蒙語中的漢語外來詞研究

外來詞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族的發展有一定的歷史,在歷史上,蒙古族與很多國家有著有好的關系,在蒙語詞匯里面有30多種語言的外來詞,以漢語的外來詞最多,漢語外來詞對蒙語的使用和影響都比較大,蒙語中從漢語借入的外來詞有五六百個詞語。中亞的游牧各族很早就開始跟中國交往,而蒙古是以游牧業為主的,中國是以農業為主,因此蒙古用的一些漢蒙詞大部分是關于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的詞語,特別是20世紀以來吸收的外來詞數量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多,一些是反映舊事物的消亡,一些是反映新事物的誕生,由于這些外來詞已經融入到蒙古詞里面根深蒂固,如果不知道漢語,就不會知道蒙語中這些外來詞的真正含義,對于蒙古人來說已經分不清漢語還是蒙語,借用的漢語外來詞受蒙語的內部規律已經詞匯體系的影響,逐漸符合蒙語的發音習慣,具有蒙語的語法規則。一個詞是語言詞匯體系中重要的一員,詞的應用受到語言詞匯的影響,有一定的范圍,盡管漢語外來詞是蒙語外語來源的詞,但它卻是蒙語之內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本語言詞體系的一個組成員,它已不是外語的詞。

二、關于漢語中的蒙語借詞

漢語中借用蒙語詞匯有一定的時間,有一些蒙語詞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被淘汰,有一些只存在于方言之中,還有一些一直沿用到今天,蒙語之所以能在漢語中存在這么長時間并一直得以延續,很大一部分是在于蒙語的漢譯漢民族的文化心理,一直以來,漢民族對于漢字的因形求義和因聲索義在文化心理上有著深厚的積淀。在吸收蒙語的時候,不管是音譯的方式還是文字的視覺都是按照漢字的傳統習慣來意譯的。目前,很多蒙語借詞由于受漢化程度影響很深,幾乎都看不出外來詞的跡象了,不過相當數量的蒙語借詞所具有的內在文化因素是我們所不能忽視的,漢語向蒙語借的詞很多都已經不存在了,全民化的程度很小,有很多存在于雜劇里面,蒙語借詞以這種形式存在并發展,與元代雜劇相互關照,彼此不能割裂。一般漢語中的蒙語借詞都是以口語的形式來表現的,蒙語借詞對于感情色彩的表達會更加的細膩、生動,也可以表示特殊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漢語方言語詞。方言中的蒙語借詞一般采用的都是形聲結構,符合漢民族的文化心理,也為漢語方言增色不少。

三、蒙語與漢語的語法特點

漢語的詞序安排是比較固定的,從語法的角度去看,詞序一般是固定不便,從修辭的角度來看,詞序的位置并不是絕對不變得,漢語的每一個詞都有各自的職能,不同的位置所表示的意義也就不一樣。而蒙語的句式則與漢語的不同,漢語一般是主語—謂語—賓語的句式,而蒙語則是主語—賓語—謂語的句式,蒙語的句式剛好同漢語相反,這也是蒙語與漢語的一大區別。

四“模仿效應”是少數民族學生獲取學習成就的重要途徑之一

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師能創造出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學生的學習就會由被動變為主動,并隨之產生對漢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具體說,如果民族地區的漢語文老師能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教學,能寫一手端正遒勁的黑板字,且具備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具有淵博知識,能隨時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有自然、大方、風趣、幽默的教學姿態和扣人心弦的教學用語,學生在耳濡目染之后,情感必然會羨慕、信賴、崇拜、模仿教師方面發展。如此則條件一經成熟,民族地區的語文教師再給學生投去激勵的目光,傾注期望的感情,他們學習的勁頭會更足,熱情會更高,效果會更佳。

五、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要改變漢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每課堂師生活動比例要適當,學生活動時間不少于20分鐘。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漢語文課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過程是很重要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應該是教師角色的轉變和訓練。在觀念上,總認為教師是教學生的,從而缺少了學生自學、自悟、自得、探討的時空。那么,怎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呢?

1.“先學”

教師用簡潔語言或投影片揭示本課的教學目標,然后提出自學內容、要求、方法及自學的時間,接著讓學生自學。學生自己邊讀課文邊自己解決生字詞的障礙,主要形式可以是自己查字典,也可以小組合作查生字,資源共享。讀課文,一起探討不理解的地方,互相解答,不能答出的及時記下并在課堂上討論。

2.“后教”

“后教”并不是完全老師講解,而且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先讓學生互相討論、交流、自己解決,學生解決不了的教師再作點撥適當解決。這是教學最重要的階段,更要注重教學方法,目的就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提高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哈佛大學教學理念是“教學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提出問題,思索問題?!蹦敲丛趺凑{動學生敢問、好問和會問呢?教師只有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才能解除學生緊張恐懼的心理,才不會讓學生產生冷漠呆滯的神情,學生才能成為課堂的主人,也就敢于提出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課題、重點詞句、課后習題等處尋找問題,并且希望學生自己思考,給予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以期待學生進行解答。

3.“當堂訓練”

“當堂訓練”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是模仿訓練,只要學生基本會做。第二是課堂作業,也就是達標檢測,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完全獨立地完成。

4.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民族學生學習漢語,更需要直觀教學的方法。要積極創造條件,在教學中采用投影儀、錄音機、錄像帶等多媒體優化教學手段,提高40分鐘課堂教學效率。

5.最后激勵的評價階段

教師要善于激勵學生,只有恰當和有效的激勵評價對學生是有調動作用的。教師的包容與鼓勵會激發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參考文獻:

[3]劉叔新.詞匯研究[M].增訂本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

[4]劉富華,孫煒.《語言學通論》[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9年

猜你喜歡
蒙語語言特點漢語
學漢語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御制滿株蒙古漢字三合切音清文鑒》與《蒙語老乞大》中的蒙古語第一音節母音比較研究
試析如何在小學蒙語課堂中鍛煉學生口語交際
追劇宅女教漢語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淺析介詞“打”與蒙語“從格”對比分析
探析蒙語與漢語構詞演變中反映的民族特色
高中歷史教學的語言特點淺析
法律英語在司法應用中的語言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