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古神話的起源與重構

2015-04-19 01:55謝雪蓮
學術論壇 2015年8期
關鍵詞:盤古神話學者

謝雪蓮

盤古神話的起源與重構

謝雪蓮

由于史料的缺乏以及研究角度、方法和所依據資料的不同,對于盤古神話的起源問題,中國學術界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論,歸納起來主要有四種觀點:外來說、中原說、苗蠻說、南方壯侗語民族說。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浪潮下,以盤古神話為個案,分析盤古神話被重構的原因、特點和結果,總結出民俗文化事象被重構的一般性規律,從而達到認識和深入分析中國民俗文化事象的普遍規律的目的,這將對其他文化事象的深入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

盤古神話;起源;重構

盤古神話是中國開辟神話的濫觴,也是古代漢族民間神話傳說之一。關于盤古神話,中國的歷史典籍早有記載。根據現有的資料,盤古神話最早出現于公元3世紀的三國時代徐整的《三五歷紀》。這則神話給人們呈現出了一幅充滿夸張和想象的天地開辟的圖景。既然盤古神話在三國時代文人的筆下已有如此生動的記載,因此可以確定:盤古神話誕生的時間必然是在三國時代之前。但是,關于盤古神話起源地的問題,歷史典籍均沒有涉及,這就給后人留下了研究和爭論的空間。

一、盤古神話研究回溯

“自從盤古開天辟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婦孺皆知的口口相傳的神話,盤古也成為了中華各民族認同的創世始祖神。盤古神話研究一直是中國神話研究的熱點,它主要集中在盤古神話的起源地這個焦點上。關于這點,中國學術界的爭論可謂百家爭鳴。

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學者何新認為,盤古神話最初是從西亞巴比倫傳播到印度,并通過佛教文化從印度傳入中國,而且盤古神話與佛教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路徑是相吻合的,即從南方和西南方向北逐漸傳播[1](P175-182)。但在20世紀90年代學者馬卉欣卻提出盤古神話起源于中國的中原地區。他通過長時間的實地考察,發現了中國許多民族和地區均流傳不同形態的盤古神話。最后他以中原地區現存大量關于盤古神話的文化遺俗為證,認為盤古神話起源于中原地區的桐柏山[2](P120)。然而,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當代神話學大師袁珂先生就指出,盤古神話起源于中國南方的瑤苗民族。他贊成關于“廣泛流傳于中國南方瑤苗民族的盤瓠神話等同于盤古神話”的說法,認為“盤古”是“盤瓠”音轉而來的[3](P25)。覃乃昌等學者到廣西來賓市調查時,發現當地存在大量盤古神話的文化遺俗。他們認為,這驗證了南朝任昉《述異記》中“今南海有盤古廟,亙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盤古氏之魂也。南海中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4]的記載和在20世紀20年代末茅盾對盤古神話起源和傳播路徑的推測——盤古的神話本產生于南方(假定是兩粵)而漸漸北行。因此,他們大膽地提出一個新的說法:盤古神話起源于古桂林郡所在地——廣西來賓市[5](P181)。

二、盤古神話的起源

由上可知,中國學術界對于盤古神話的起源地問題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論。根據現有的資料,學者們關于盤古神話起源地的爭論可歸納為以下四種說法。

(一)外來說

持外來說的學者主張盤古神話由國外傳入,有印度說、北歐說和北美說等,其中印度說影響較大。持印度說的學者主要有明代的馬歡,民國的屠考賢、徐松石、呂思勉和當代的何新等[6]。他們的證據主要有兩點:第一,語言學的“音轉”原理。他們認為,盤古神話開天辟地、宇宙化生的主題與佛教經典《吠陀經》尤其是《厄泰黎雅伏婆尼沙壇》記載有關梵天(Brahma)的宇宙化生情節頗為相似[6]。何新認為:盤古神話最早來自西亞巴比倫關于天地開辟的一部創世史詩而并非直接來自印度。這部史詩說到,在天地開辟以前,大海和天空諸神的產生是由一個名叫“Bau”的最原始的混沌之神所創造的。它死后被分尸化作天穹和陸地。Bau的故事是由西亞巴比倫向東流傳到印度后,演變為梵天的故事的?!氨P”是由梵天(Brahma)翻譯而來的。第二,傳播學的理論分析。芬蘭的地理-歷史學派認為,古巴比倫或古印度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世界各地流傳的許多神話、史詩等最早起源于這些文明中心,盤古神話也不例外。根據三國徐整的《三五歷紀》、南朝任昉的《述異說》等史料的記載可以推算:盤古神話最早出現在中國南方和西南方,而且出現時間不會早于東漢中葉。因為東漢之前的中國歷史典籍中均沒有出現“盤古”或“盤古神話”之類的詞語。此外,印度的佛教文化自東漢時期傳入中國,先后傳入中國西南、嶺南地區。故而持外來說的學者認為,盤古神話在中國的傳播路線與佛教在中國由南向北的傳播路線相一致[1](P175-182)。

(二)中原說

中原說的代表人物有聞一多、顧頡剛、王暉、馬卉欣等。持中原說的學者主要是以史料和現存的文化遺俗為證據,認為盤古神話最早起源于中原地區,然后通過各種渠道向南、向北傳播,進而形成當今中國許多地方都存在盤古神話的現象。其中,在20世紀80年代馬卉欣在考察中原地區的河南、山東、山西和河北等省后總結出中原盤古神話群的形成有幾個特點:第一,口承原始神話內容豐富。有盤古出世、混沌世界、開天辟地、盤古與猴、盤古升天等與“盤古”有關的神話內容。第二,覆蓋面大、傳承人多。第三,神話與山川形勝緊密相連。桐柏地區有盤古山、盤古廟、盤古像、盤古牌、盤古墓和盤古村。因此,馬卉欣認為,中原盤古神話的產生影響到整個中原地區和陜西、山西等臨近地區,又經戰爭、民族遷徙、災荒和文化交流的媒介,傳到了南方和西南地區,還傳到東北地區,甚至超出了國界[2](P10-20)。

(三)苗蠻說

持苗蠻說的學者主要有蘇時學、夏曾佑、顧頡剛、范文瀾、聞一多、呂思勉、徐松石和袁珂等。他們當中有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盤古是盤瓠的音轉,盤古神話源于苗瑤民族或由盤瓠神話衍化而來的。盤瓠神話記載于《后漢書·南蠻列傳》,講述了“一個關于一只奇怪、忠勇的狗怎樣殺敵受賞,娶了美麗的公主為妻的故事”[3](P24-29)。顯然,持這種觀點的學者主要也是借用了語言學的“音轉”之理[6]。第二種觀點為瑤苗民族說,即認為盤古神話起源于瑤苗民族。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們主要依據歷史文獻的記載和瑤族現存的民俗信仰。第一,歷史文獻的記載。清代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記載:“諸瑤率姓瑤,有三種,曰高山,曰花肚,曰平地,平地者良。以盤古為始祖,盤瓠為大宗?!盵3](P29)另外,學者劉錫蕃在《領表紀蠻》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盤古為一般瑤族所虔祀,稱之為盤王?,幦艘詾槿酥缐圬藏氋v,皆盤王主之。天旱禱盤王,舁王游田間,視禾稼?!盵3](P29)由這些史料記載可知,盤古是主宰瑤族人間百事、深受瑤族人民敬畏的一位始祖神。第二,盤瑤現存的民俗信仰。馬卉欣在其著作《盤古之神》中提到了許多瑤族人居住地建有盤古廟,村民多姓盤[2](P46-55)。事實上,盤瑤之名是因為他們每走一處就將盤古的牌位帶上,安家先安放牌位,先祭祀盤古大帝,自命是盤古的后裔。難怪中國民俗學者陶立璠曾說“盤古神話是瑤族先民之神話”。馬卉欣在1988年至1989年期間曾考察了湘、桂邊及嶺南瑤區,認為盤瑤居民區是古代盤古族部落的遺存。因為他們每走一地先建盤古祠和盤古廟。有難求盤古,有福謝盤古,逢節敬盤古。隨著瑤區居民成分的變化,敬盤瓠的狗頭瑤居民,因受盤古瑤之影響,也在敬狗頭的位置增放開天辟地盤古大帝之牌位……而在盤古牌位之下才放盤瓠的狗頭像和牌位?,幟衿匠Kf的“盤王”一般包括盤古與盤瓠兩神[2](P50-55)。這些考察結果自然與把“盤王”視為“盤古”或“盤瓠”的觀點有所出入。筆者認為,雖然“盤古”與“盤瓠”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兩者的神格卻相差甚遠。由上可知,盤古是一位開辟天地、造人倫的創世大神,也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始祖大神;盤瓠則是一位英雄神和一個族權崇拜的圖騰。除此之外,近年來有學者已經明確提出了“盤瓠非盤古”的觀點,其認為“盤古”與“盤瓠”之間存在八個不同點。見表1[5](P359-365)。由此可見,“盤瓠即盤古”的觀點顯然是不恰當的。

表1 盤瓠與盤古比較

(四)南方壯侗語民族說

持南方壯侗語民族說的學者有茅盾及覃乃昌、潘其旭、鄭超雄、覃彩鑾等。2003年,覃乃昌等學者在廣西來賓市調查時發現當地存在大量盤古神話的文化遺俗。他們認為,這驗證了南朝任昉《述異記》中的相關記載和茅盾先前關于盤古神話起源和傳播路徑的推測。故而他們大膽地提出盤古神話起源于古桂林郡所在地——廣西來賓市。他們的證據也是由歷史文獻和現存的文化遺俗組成。首先,南朝梁人任昉在《述異記》中寫道:“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亙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為姓。昉按:盤古氏,天地萬物之祖也,然則生物始于盤古?!盵4]“桂林”,即古桂林郡,秦朝統一嶺南后建立的嶺南三郡之一,所在地在今廣西來賓市。其次,據調查發現,目前壯侗語民族集中居住的嶺南地區還存在著盤古神話的文化遺俗。這體現在:第一,嶺南地區有大量的盤古廟。經覃乃昌等人調查發現,今嶺南地區的來賓市就有28座盤古廟。來賓市是中國目前發現盤古廟數最多分布最密的地區。第二,盤古信仰習俗在嶺南地區民間還比較活躍,每年都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第三,該地區如今還存在大量的盤姓居民。第四,嶺南地區民間還流傳大量的盤古神話并形成內容豐富的盤古神話體系[7]。綜上所述,一定程度上學者們在嶺南地區發現當地存在盤古神話大量的文化遺俗驗證了任昉在《述異記》中關于南方盤古文化的相關記載[6](P121-128)。

三、神話的重構

事實證明,神話是可以被重構的。依盤古神話而言,從外來說到中原說,從中原說到苗蠻說,再從苗蠻說到南方壯侗語民族說,人們看到的是盤古神話的起源地一次又一次地被更新。在一定程度上,被更新的過程就是被重構的過程。因此,盤古神話的起源地是如何被重構、重構過程具有哪些特點和重構的結果是什么等是筆者分析的焦點。

(一)重構的原因

為什么盤古神話的起源地會存在如此多的爭議?首先,眾所周知,盤古神話的起源問題一直是一個歷史謎團。目前,中國的歷史典籍均沒有關于這個話題的記載,這自然給后世埋下了爭論和重構的種子。這是盤古神話被重構的根本原因。其次,盤古神話的重構與人類尋根的本能有關。正如學者覃乃昌在其著作中所說:“每一個民族的神話,赫然寫在第一頁上的都是關于宇宙萬物從何而來的創世故事,以及開天辟地創造世界的神話人物。關于宇宙的發生,人類的來源,是具有尋根本能的人類的一個不朽的話題?!盵6]最后,盤古神話的重構與當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大背景存在一定的聯系[8]?!胺俏镔|文化遺產保護”是中國政府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其主旨就是挖掘全國各民族、各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對其加以研究和開發保護。這個決策的出臺,各級政府對地方文化的重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主要表現為各級政府更加熱衷于挖掘、保護和開發地方文化。一定程度上,關于盤古神話研究較新的著作《盤古國與盤古神話》正是地方政府主導學者參與挖掘地方文化的結果[5](P405)。然而,盤古神話被重構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這尚需要今后實事求是地對其加以深入探究。

(二)重構的特點

在此,把目前學術界關于盤古神話起源的四種主要觀點以及它們各自論證的證據和結論歸納起來,這更有利于進一步分析盤古神話被重構的特點。見表2。

表2 關于盤古神話起源的四種說法比較

回溯關于盤古神話起源的幾種主要觀點,綜觀盤古神話被重構的過程,可總結出以下幾個特點:第一,任何一種新觀點提出的前提都是利用豐富有力的資料作為證據,進而速寫別人的觀點。而這些證據往往需要權威、豐富的史料記載和大量現存的鮮活事實作為有力的支撐。對盤古神話而言,外來說以語言學和傳播學的理論確立其地位;中原說以歷史典籍的相關記載和現存大量的民俗資料為證據,試圖推翻外來說的觀點,從而確立其自身的地位;苗蠻說以歷史典籍的記載、現存大量的民俗資料以及語言學的音轉原理為證據確立其研究地位;近年來提出的南方壯侗語民族說則以更具有豐富性和說服力的史料記載與現存的民俗資料反駁中原說,并進一步論證外來說、苗蠻說的音轉理論的不妥之處,試圖推翻這三種觀點,還以盤古神話的歷史真面目。第二,新的觀點更注重搜集實證的資料為有力的證據。如果說外來說的證據是文本加理論,那么其他三種說法都側重搜集支撐各自觀點的實證資料,并且把文本與實證資料相互驗證,從而達到增強證據的說服力的目的。第三,關于盤古神話的諸多說法中,存在同一位學者持幾種不同說法的現象[7]。例如,中國著名學者聞一多和歷史學家顧頡剛都持中原說和苗蠻說;而學者徐松石則持外來說和苗蠻說。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探討盤古神話真正起源地的復雜性。當然,盤古神話被重構的特點遠遠不止以上幾點,這尚待人們今后進一步探討。

(三)重構的結果

由上可知關于盤古神話起源地的爭論,真可謂到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程度。要想否定別人的觀點,就需要在提出新觀點前提供豐富有力的資料作為證據,而這些證據往往需要權威、豐富的史料記載和大量現存的鮮活事實作為有力的支撐。故而任何一種關于盤古神話起源地的新觀點的提出無疑是盤古神話研究的一種進步。但是,人們看到的是“百家爭鳴”之后,各執己見、各據一方。持不同學術觀點的學者沒有能夠共聚一堂展開平等、友好的對話與討論,而是眾說紛紜。這不僅不利于深入研究盤古神話,而且容易使人對盤古神話起源地產生混亂。

綜上所述,神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可以被重構的。神話在被不斷重構的過程中必然會涌現出新的研究資料和觀點,而這些資料和觀點是構成神話研究之路的一個個階梯,正是它們一步步地推動神話研究不斷地向前發展[9]。既然神話是可以被重構的,那么其他民俗文化事象如史詩、傳說和故事等是否也可以像神話一樣被重構呢?現實告訴人們,答案是肯定的。這些民俗文化事象都是可以被重構的,而且它們被重構的過程與神話有著較大雷同性。今后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熱潮的推動下,中國將會有大量的民俗文化被挖掘和整理,同時也將會出現更多關于民俗文化事象的爭論和重構。故而通過盤古神話個案分析,從而總結出民俗文化事象如何被重構的一般規律,這將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國的民俗文化以及有條不紊地開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1]何新.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M].北京:三聯書店,1986.

[2]馬卉欣.盤古之神[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

[3]袁珂.中國古代神話[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4]劉道超.社神崇拜中蘊含的民族交往與融合之規律探析——以廣西客家社神崇拜為例[J].賀州學院學報,2010,(1).

[5]覃乃昌,潘其旭,鄭超雄,等.盤古國與盤古神話[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覃乃昌.追問盤古——盤古神話來源問題研究之一[J].廣西民族研究,2006,(4).

[7]劉曉麗.任昉《述異記》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6).

[8]覃乃昌,潘其旭,覃彩鑾,等.廣西來賓市盤古文化的考察與研究[J].廣西民族研究,2004,(3).

[9]黃世杰.盤古化生神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在廣西大明山[J].青海民族研究,2009,(10).

[責任編輯:胡彩芬]

謝雪蓮,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副研究員,廣西 崇左 532200

K235

A

1004-4434(2015)08-0154-05

廣西高??茖W技術研究項目“壯族創世史詩活態研究”(KY2015LX214)

猜你喜歡
盤古神話學者
愛情神話
學者介紹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盤古開天辟地
神話之旅——奇妙三星堆
盤古
盤古
神話謝幕
學者介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