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標準化構件的微空間設計研究★

2015-04-19 10:44周雨晨于若婷王紫媛趙驕陽張雅琪
山西建筑 2015年30期
關鍵詞:抽屜構件空間

周雨晨 于若婷 王紫媛 趙驕陽 張雅琪

(北方工業大學,北京 100144)

基于標準化構件的微空間設計研究★

周雨晨 于若婷 王紫媛 趙驕陽 張雅琪

(北方工業大學,北京 100144)

在現今眾多復雜的城市問題與沖突亟待解決的背景下,分析了微小空間出現的原因及其意義,并對標準化構件下的微小空間進行了探究和設計實踐,以尋找解決城市問題的新思路。

微空間,標準化,構件,城市問題

1 微小空間的出現及意義

自進入工業時代以來,大量的人群涌入城市,更多的居民意味著更多居所的需求,同時建筑的材料及結構在不斷革新的過程中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建造的體量和高度也在不停的擴張,建筑密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城市化進程中人們以城市為中心從周邊向內部聚集。城市的功能越發多樣化,負荷不停增加。這種復雜的局面帶來了相當多的問題:城市中人均占有的空間比例越來越小,外來的人員住房困難,個人生活需求獨特性的喪失,城市中很小一部分出現癱瘓時,因密集的人群卻會造成大量的損失。在這種城市問題亟待解決的背景下,微小空間提供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

微小空間的設計早在工業時代之前就有出現:普通民居自發形成的棚屋可以說是微小空間的原始形態,日本沿襲傳統茶道的茶室也是小空間設計的一種表現。然而到了工業時代的鼎盛時期,微建筑的蹤影似乎淹沒在了人們對以新材料,新技術來建造更大體量與高度建筑的熱情中。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加快,進入后工業時代以來對微建筑的探索又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這種現象的出現并不是一種偶然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很難通過對城市進行大的變動來緩解它的問題,復雜的功能與組成結構導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弊端。微建筑的出現卻使我們有了一種新的思路,雖然是城市中微不足道的一點,但一定數量的微建筑組成某個地域的節點而帶來局部的緩解作用,卻使我們看到了解決城市問題的新的希望,量變產生質變。

建筑師劉宇揚2009年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設計了一組行人服務亭(見圖1),12個亭子分布在1 km左右的步行街上,每一個亭子都具備自己特定的功能而成為這條街道的亮點。形式上既呼應了這條街道的年代感,同時在環保節能這一政策上帶來了創新。從街頭走向街尾,對行人行走路線的視覺提示又緊密了這條街道的整體感,有序、多元。在盧斯·斯拉維德的《微建筑》一書中從大量的實例里不難看出這種微小空間帶來的好處,美國建筑師瓊斯設計的索恩克朗教堂利用小型可搬運的建筑構件來組成空間,從而保護了場地森林里的樹木;德國建筑師科藍尼設計的“轉盤屋”將傳統把功能平鋪在不同空間里的做法變成了集中所有的功能于同一個空間;麥克勞夫倫事務所的露天音樂臺在創造了一個微縮景觀的同時滿足了形式與功能協調的要求。從中都不難看出微建筑所具有的獨特作用:對空間的有效壓縮與利用、應用范圍廣、靈活可變并易于移動、通過構件的工藝化后可迅速大量生產等等。這些作用在解決城市問題的層面上提供了許多新的思路和更加開闊的視野。

2 標準化構件下的微小空間

當我們把這一能夠承載復雜和多元功能的微小空間數量擴大,使其在城市中一定的空間里發揮更大的作用,將會使這些微小空間的建造方式導向至使用標準構件來組成:大量的生產意味著工藝化的產出流程,而制造標準化的構件將使數量眾多的微建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建造成功,并使材料的運輸更加便捷,構件的靈活組織使得微空間依舊保持其多種多樣的使用功能,而構件則可以進一步的回收利用。在理查德·霍頓所設計的“微型之家”中(如圖2所示),我們將2.6 m見方的單元盒子視為一個構件,這些盒子沿著縱向的結構鋼柱向上堆疊,既可以用作簡易的學生宿舍,也可在緊急的情況下成為人們的避難所。在工廠制作完畢后,現場裝配所需的時間只有5 min。SHJWORKS工作室曾經建造過一個叫作Fire Shelter的微小建筑(如圖3所示),因其構件的模數化設計使得設計師西蒙獨自一人便完成了建造過程,制造過程中甚至沒有使用到梯子,同時這些構件的組成方式最終產生了將皮革面板手工縫制在一起的獨特意象。

3 設計實踐

2015年8月12日在天津濱海新區碼頭發生的集裝箱爆炸一案使得周圍的居民流離失所,大部分居民被暫時安置在學校等地住宿,外來的務工人員失去工作也只能暫且返鄉。城市中高密度的人居環境使得突發狀況波及到的居民數量增大,一旦失去自己的居所,很難在擁擠的城市空間中迅速安頓下來。臨時搭建的避難棚屋雖可暫時滿足簡單的生活需求,卻難以補償遭受到創傷后人們殘留不多的歸屬感。這使我們對設計微建筑的意義又更加傾向于人文關懷與使命感。在這樣的突發狀況下,微建筑是否可作為一種應急裝置來緩解災后居民惡劣的生活狀況又成為設計所要思考的一部分。

抽屜作為家具構件的一部分是我們設計中一個很重要的啟示(見圖4):拉開時抽屜作為收納的空間儲存物品,而拉開后抽屜后部空置的面板則作為關閉時容納抽屜本身的空間。我們將活動的抽屜視為空間B,將容納抽屜不動的面板部分視作空間A。當抽屜處于拉開的狀態,AB空間的體積達到最大,當抽屜處于關閉的狀態時,AB空間的體積最小。

將A空間看作一個標準單元構件,而能靈活拉動的B空間則可以作為不同功能的載體容納在單元構件A中。將其延伸至微建筑的層面中,構件A作為一個固定的單元將容納一些日常的基本功能。在每日的活動中,豎直方向以人能夠在構件A中行走作為最大高度,水平方向以能夠滿足一個人的正常睡眠作為最大寬度與進深。由此可以確定構件A為一個900 mm×2 100 mm×2 000 mm的長方體盒子(如圖5所示)。為了滿足白天的活動需求,床板設計為可以拆卸的三段,其中一段折疊到一邊的墻壁上留出活動的空間,一部分成為坐凳,最外邊的一段可拆卸下來放置在更高的位置成為一張方便看書、寫字、吃飯的桌板。A部分本身則由更小的構件組成,在工廠預制后,使現場制作的時間縮短并且方便材料的運輸。

去除構件A中滿足白天活動的最小空間后,剩余的部分即為“抽屜靈活拉動”的部分——空間B的尺寸范圍。通過滑軌將B與A連結在一起,由于其靈活拉動的特點我們為空間B設計了三種功能:可以滿足一人正常居住的衛生間、簡易的小圖書館以及早餐售賣亭。根據不同的情況,B部分甚至可以繼續設計出更多的功能以滿足需求。

整個建筑在擴展到最大的范圍時長度不到4 m,寬度則不到1 m,最小時長度為2 m左右。這樣的體型使得它可以放置在城市各處零碎的空間中,利用不同的功能可分布在街道上滿足其他行人的需求,在突發狀況中也可集中在一起作為臨時休息或避難的場所。

4 結語

越來越多的人將要在城市中生活下去,他們對城市生活的訴求是微建筑設計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向與指標。在城市問題持續增加并趨于復雜化的今天,利用微建筑獨特的作用來彌合城市問題帶來的傷口與裂痕,也許是一種積極面對這種復雜狀況的態度與辦法。

[1] 盧斯·斯拉維德.微建筑:全球53個精彩絕倫的小建筑[M].呂玉嬋,譯.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48-154.

[2] 袁海貝貝,陸 偉.返璞歸真——從原始棚屋到微型之家[J].建筑師,2014(1):18-23.

[3] 薛小川,楊 曉.微建筑在城市未來發展的應用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5):47-48.

Research on compact space design by standardized components★

Zhou Yuchen Yu Ruoting Wang Ziyuan Zhao Jiaoyang Zhang Yaqi

(Nor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Beijing100144,China)

Under the complicated urban problems and urgent solutions to disput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compact space and its meaning, and researches the compact space under the standardized components and undertakes its design practice, so as to find the solution to the urban problems.

compact space, standardization, component, urban problems

1009-6825(2015)30-0005-02

2015-08-20★:北京市級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5006);北方工業大學大學生科學活動項目

周雨晨(1994- ),女,在讀本科生; 于若婷(1994- ),女,在讀本科生; 王紫媛(1994- ),女,在讀本科生; 趙驕陽(1994- ),女,在讀本科生; 張雅琪(1994- ),女,在讀本科生

TU-024

A

猜你喜歡
抽屜構件空間
抽屜
抽屜問題
空間是什么?
“抽屜”問題
創享空間
誰是小偷
建筑構件
建筑構件
建筑構件
建筑構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