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官情結

2015-04-20 23:47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清官海瑞情結

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一直是一個需求并呼喚“清官”的國度。而我國似乎又是一個出產“清官”特別多的國家,從遠古開始直至明清,清官如過江之鯽,歷朝歷代層出不窮。從皋陶、伊尹、比干、傅說、百里奚、公儀休,一直到姚崇、包拯、況鐘、海瑞、袁可立、于成龍,一連串清官紛沓而至,卓犖立世,綿延不絕。

我國歷代為清官立傳的著作很多,二十五史中的《循吏傳》《良吏傳》《良能傳》成為介紹歷代清官的百科全書。但是,“循吏”“良吏”“良能”等是否可以和所謂的“清官”完全畫上等號,還需具體分析。在廉吏、循吏、良吏、良能等稱呼中,最接近于一般認為的清官當屬“廉吏”。金代元好問《薛明府去思口號詩》曰: “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只從明府到,人信有清官?!边@里的“清官”一詞賦予了今天清官的含義,即“公廉”。而且將“清官”與“能吏”作了區分,指出二者是兩個概念,還進一步申明了只有做到“清官”,才是最難能可貴的?!扒骞佟倍酁橄聦ι现Q,而“廉吏”則為上對下之稱;這一“官”一“吏”反映了上下兩個階層對這一類官吏稱呼上的定位,也反映了上、下階層成員的不同要求與期望。

但什么樣的官才算清官?封建時代上層統治者和下層平民百姓同樣都呼喚著清官,都對清官寄以要求與希望,但這種要求與希望卻各不相同。上層統治者需求的是優秀合格的統治工具和能夠使他們統治穩固、長治久安的忠臣;而民眾希望的卻是不殘暴、不苛斂搜刮、能讓他們安居樂業的父母官。這兩種不同取向也造就了清官人格上的復雜性。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本鲗Τ甲悠犯竦牡谝灰笫恰爸摇??!墩撜Z·八佾》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鼻骞僮鳛槌甲又械哪7?,其人格修養必須符合這個要求,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歷史上所有的清官,首先都是帝王的忠臣和封建制度最忠誠的捍衛者,“忠君”是他們最核心的思想理念。封建社會曾有“文死諫,武死戰”這樣一句俗話,道出了對清官的另一個評價標準,就是“諫”。在皇帝口含天憲、君權神授、唯我獨尊的情況下,敢逆鱗的清官都承擔著貶官甚至生死的風險。陳子昂曾說:“為國忠臣者半死,而為國諫臣者必死?!保ā度莆摹ど曜谌嗽┆z書》)可以說,從遠古時代的關龍逄、比干開始,幾乎所有的諫諍之臣都有得罪帝王而遭貶斥,甚至惹來殺身之禍的經歷。敢諫是忠的最高境界,文官因諫而死,就是對皇帝盡了最大的忠,就是對王朝盡了最大的義務,也是一個清官人格完美的體現。歷代比較明智的統治者都知道,只有所謂的清官,才真正會冒著危險,對君王反映一些真實情況。因此,忠與諫,是統治階層對清官提出的兩種要求。

對百姓而言,所稱的清官則是一個相當模糊的概念,不像歷代正史中的“良吏” 、“循吏”等有相對明確的入選范圍,只要百姓認為品質高潔、為人正直、處事公平、不貪不虐、在任上為他們做過一些好事的官,都可以稱為清官。這些人上至宰相大臣、下至掌管一方的守令均可涵蓋在內。廣義上的清官雖形形色色,但大致可分為幾類:一是歷史上的賢相良輔,如晏嬰、王安石等,他們在輔佐君王的過程中,或提出過一些安邦惠民的政策,使天下百姓得到過一些好處,或施行過一些改革措施,革除了一些沉疴積弊,舒緩了百姓困頓。二是為官時能廉潔自律,做出過愛民、安民政績的人,如兩漢時期的朱邑、杜詩等。三是剛正不阿、執法如山、不畏權貴或直言敢諫的清官,如東漢的董宣、明代的海瑞等。明史記載,海瑞在南京病逝后,聞訊的百姓悲痛不已,紛紛歇業悼念海瑞,當海瑞的靈柩用船往家運的時候,披麻戴孝、祭奠哭拜的人站滿了兩岸,綿延百里不絕。海瑞是中國歷史上最受人們景仰的清官之一,海瑞的傳奇故事,也被后人多次編成戲劇在舞臺上演出,一直持續到今天,充分反映了人們對清官的敬慕心情,也折射出人們對清明政治和社會正義的強烈期盼。四是明察善斷、判案公道,查清疑難案件,為良民平反了冤獄的官員,如傅琰、狄仁杰、包公、周新等。五是能在地方上為百姓興利除弊、鏟除惡勢力,使民生得以安定的官吏,如西門豹、柳宗元等。形形色色清官雖難以具體概括,但必須是在愛民、安民、保民、養民等方面有突出的作為,均可以讓百姓稱之為“清官”。

清官在中國的社會土壤中不斷產生是有著深刻原因的。無論是上古典籍、孔孟的儒家學說、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學說,還是后來的程朱理學學說,都可以清晰找到清官理念的思想基礎、清官理念的詮釋和對清官人生價值觀、人格修養與行為規范的闡述。此外,清官的不斷產生,是當時社會上層和下層在某種程度上的共同需求。作為封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需要有好的臣子去幫他治理天下,管好百姓,需要自己的隊伍中出現清官,借以維護政權的穩定和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調節各種社會矛盾。于是,在公開場合和法令中褒揚清官,懲責貪酷?!爸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皇權專制社會的寫照,處于被統治地位的平民百姓,整個社會給平民百姓的生存空間十分窄小,百姓在艱難的一生中,目睹的滿是黑暗污濁、處處不平的現實,統治階級荒淫無恥,貪官污吏暴虐橫行,官場嚴苛腐敗,苞苴公行,平民百姓深受其害,敢怒不敢言。于是百姓總渴望那些鳳毛麟角的“清官”出來澄清世界,希望有一個好的父母官來管自己,抑富救貧,為自己主持公正,使自己得到庇護,在危機四伏、虎狼當道的黑暗社會中能得到一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取得一隅生存空間。如果有這樣的官出現,哪怕只做到他們希望的一點點,百姓都會誠心擁戴,頌揚不已。

清官還是皇權社會對知識分子完美人格的呼喚,同時也是當時正統知識分子的理想和追求。與清官相伴的是社會成員的清官期待甚至崇拜情結,這種情結滲透于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內心深處,尤其是處于底層的普通百姓心中。首先,清官的品質清廉高尚,為人尊敬、推崇;其次,清官懲惡揚善,除暴安良的行為,使百姓受到恩澤,得到了一些保護和護庇;再次清官明察秋毫,善斷決疑,平反冤獄,似乎有著超人的智慧與能力,清官事跡的傳說中有許多與鬼神聯系的奇異內容,加深了清官的神秘性。而專制社會普遍黑暗,清官又往往“求而不得”,就更加深了人們對清官的企盼與呼喚。在這種情況下,清官崇拜情結也就自然產生。

從現實角度看,社會黑暗是清官期待與崇拜情結產生的最根本原因。封建社會就像一個由權勢與等級組成的階梯形金字塔,被欺凌、被侮辱、被損害者對社會公平、正義與法治的期待,對現實的無奈、不滿與憤懣,同時也是處于沒有絲毫自主權利、處于被馴服地位時唯一的希望與寄托?;孟朐谇骞俚闹卫硐?,能夠過安定的生活,把清官看作是自己的救星,使清官成了人們崇拜心理在封建社會現實中的特定物化對象。百姓希望出清官,并在理想中完善著“清官”的形象,把他們幻想為十全十美的好官,滿懷希望地在想象中賦予他們比實際更多的美德,傳誦、贊揚清官的品性與功德,把清官的能力和作用理想化與神秘化。百姓對“清官”的肯定、贊頌與敬仰,也曲折地抒發著對污濁社會現實的不平與憤懣,也是對貪贓腐敗之官進行著無聲的譴責。

百姓知識分子讀書做官要做“清官”,皇帝為鞏固統治褒揚清官,黎民百姓盼望清官,這都對清官期待與崇拜情結觀念的產生與發展起著推動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歡
清官海瑞情結
毛絨情結
“戰斗民族”的體育情結
探索潛意識深處的情結
“清官甚樂”樂在哪里
贊清官鄭板橋
是情結控制了你,還是你控制了情結
天下錢糧減三分
清官海瑞妻妾成群
清官之惡
“清官思想”與公民意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