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策略

2015-04-22 12:02馬肖進
文理導航 2015年7期
關鍵詞:初中地理新課程策略

馬肖進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不僅對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灌輸,同時幫助學生認識風土人情,掌握自然規律,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那么,作為教師如何積極實施新課程改革,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呢?本文從以下幾方面作出膚淺闡述。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地理;策略

初中地理學科作為一門必修課程,不僅對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滲透,同時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諸多方面,這對學生正確認識世界、認識鄉情,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那么,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師如何積極實施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認識自然、掌握自然規律,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呢?

一、立足課堂,夯實“雙基”,為培養學生地理綜合能力打好基礎

根據現行的地理考試制度,在八年級下學期對學生進行綜合會考,盡管考試的要求不算太高,但縱觀題目構成看,不再考死記硬背的死知識,而是強調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突出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所以一方面應付中考會考要求,同時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地理教學立足課堂,夯實“雙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出重視基礎知識講解,以"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為依據,以教材基本內容為本,當學習完一個單元后,便幫助學生建立以單元為主體的知識網絡體系,突出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形成網絡知識模塊,這樣便做到基礎知識扎實,并能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地理綜合能力的培養。如在比較某一區域不同時期的環境問題及治理狀況,可以采用縱向比較法,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造成問題的原因。比較同一時期不同區域的環境問題。如結合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比較我國東部和西部環境問題的差異,采用橫向比較,讓學生充分感知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對資源開發過度等問題,造成不同區域環境問題。

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時,立足基礎,抓實“雙基”,認真分析課標要求,對每一個知識點真正吃透,形成地理知識的系統網絡,讓學生既牢固掌握“雙基”,同時具備一定的綜合能力。

二、強化地圖教學,掌握識圖方法,提高讀圖能力

引導學生正確的地理識圖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必備的基本技能。通過識圖教學不僅強化地理學科的工具性,而且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能夠讓學生對照地理圖形說出各區域的不同氣候特征,地形地勢等,是對整個學科知識的濃縮與概括。因此,學生讀圖能力直接關系到整個學科的學習,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作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加強地圖教學,要教給學生讀圖的方法,提高讀圖能力。平時的教學要注重運用各種地圖,如各種等值線圖、統計圖表、區域圖、柱狀圖、地理模式圖等講解地理知識、分析地理現象和地理規律。教會學生判讀各種地圖的方法,教會學生一圖多思、多圖并用的技能,培養學生讀圖、識圖、填圖、用圖的良好習慣,如經常引導學生及時將國內外重大的政治、經濟問題和新聞事件落實在地圖上,通過讀圖獲取與自然、社會熱點問題有關的自然地理因素及交通、資源、經濟活動等地理信息,并用這些信息聯系已學過的地理知識來理解、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等,提高讀圖能力。

三、關注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強化綜合意識,提升學生綜合思維能力

地理學知識不是孤立、靜止的停留于學生的腦海中,與其他學科知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強化學生的綜合應用意識,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地理學科的重要任務之一。所以,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應立足本學科,強化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與綜合,適當關注學科之間的聯系,與其他學科有效整合,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一方面,立足本學科,按照課程標準與課堂教學目標積極實施課堂教學,抓緊好本學科的教學,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知識,以教材的不變應萬變。同時,加強地理學科與語文、歷史等學科的綜合,培養學生跨學科綜合思維的習慣。但實踐教學中,學生表現出的橫向聯系滲透的思維能力低下,學科知識干擾明顯,學科跳躍思維不適應等問題,嚴重影響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發展,降低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改變劃學科為牢的傳統教育觀念,在搞好本學科內綜合的基礎上,應淡化學科專業知識體系,打破學科之間的鴻溝,加強不同學科知識的綜合,重視不同學科知識結合點,使學生具有掌握運用各種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挑一些典型的綜合題作分析,指導學生善于捕捉綜合的切入點,以提高對知識由橫向聯系滲透向縱向深度發展的網絡思維能力。

四、緊密聯系社會熱點問題,加強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隨著社會對自然發展規律的認識,人們越來越來重視生態可持續、良性循環發展。所以,教學中,加強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是課堂教學滲透的重要內容,重視自然和社會熱點問題.重視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在實踐問題解決中感悟、體會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教師也可以以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社會熱點問題立意命題,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指導學生從地理視角去審視、分析、評判他們熟悉的地理事實、地理環境和關注社會熱點、焦點問題。例如資源、能源、人口、糧食、環境是全球人們最關心的五大問題,以此為問題分析的背景資料,了解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危害及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可行性途徑,加強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意識,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問題矛盾,讓社會更加和諧、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在大量提倡素質教育發展的今天,初中地理學科不再是僅一門副科,而是增強學生的綜合知識,提升綜合能力的重要學科之一。作為教師,應認清并勇挑自己肩上的重任,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方法和技藝,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現初中地理學科既傳授知識,發展技能,又更好的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初中地理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于波.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十個策略.大連教師網

猜你喜歡
初中地理新課程策略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芻議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試談鄉土地理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合作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