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的銜接教學

2015-04-27 22:18李俊華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5年2期
關鍵詞:物理模型抽象思維

李俊華

摘要:初高中的物理教材存在著差異,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存在差異,學生的認知水平也存在差異。這就要求高中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做好教學的銜接工作,本文就從幾個方面做了闡述,并結合實際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 抽象思維;物理模型;教學銜

高一月考評卷工作剛剛結束,在評卷過程中我們發現高一新生普遍出現的問題是:在初中物理成績非常不錯,到了高中卻跟不上。我又了解了幾個學生,他們普遍反映上課時感覺聽的很清楚,一到做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而且自己以前在初中物理就是這么學的,每次考試成績都不錯的,他們也感到很沮喪和困惑。為了找到問題根源,我和高一備課組的幾位老師還有進修學校的教研員到初中聽了一堂物理課,內容是《光的反射》,重點是學生觀察光的反射現象,分析反射的規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參與,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精神。和我們高中的課堂大相徑庭,是老師沒有調動好學生?還是學生不適應高中的教學?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呢?下面我就兩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初高中對比分析

(一)教材差異。初中的教材立足于觀察、實驗,是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識和簡單應用,所以初中的教材都是簡單的物理現象和結論,對物理概念和定義解釋非常簡單粗略,都是過程單一的簡單問題,學生容易接受。

高中物理教材采用觀察實驗、抽象思維和數學方法相結合,注重物理模型的抽象,注重借助邏輯推理來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和變化規律,研究的問題大多是對象復雜的動態問題 ,學生難于接受。高中物理教材對物理概念和規律表述嚴謹,對問題的分析更嚴密,不利于學生理解,學生閱讀難度大。比如運動學里面關于“追及和相遇”的問題,由于過程抽象,學生缺少感性認知,在處理起來不得要領,甚至鬧出“剎車倒退”的笑話。 (二)教學的差異。 初中的教學課堂容量小,一節課只要求解決一兩個問題。比如老師在講反射現象和規律時,反復讓學生觀察、思考:什么情況下反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關系等等。由于不需要計算所以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氣氛高漲。

高中物理就不一樣了,課堂容量大,計算量大,物理思維要求高。

課下來學生要解決很多問題,比如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方程多,牽扯的過程復雜,學生不知如何下手。而且學生很難理解抽象的物理過程,造成學習障礙。再比如以上高一的矢量概念、矢量運算一節法則等等讓學生感到非常困惑。

(三)學生差異。 初中物理內容少,對規律概念的講述要求不高,學生多做練習,背背概念和公式就能輕松對付考試,從而養成“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的學習習慣,使得學生死記硬背,不注重思考。

高中物理課堂內容多、難度大,學生仍然采用初中的方法就行不通了。

甚至于許多學生課上埋頭記筆記,跟不上教師的思路,不能準確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另外由于大部分同學缺少生活經驗,例如在講向心力的應用,學生對火車輪子感到很陌生,雖然借助多媒體,但是學生還是感到不好理解。

二、做好教學銜接的幾點嘗試

(一)下大力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進入高一之后,學生自然沿用初中的被動記憶方法,不求甚解,囫圇吞棗,這是不能適應高中學習的。所以我在教學中嘗試學法的滲透和指導,比如利用導學案加強課前預習的檢查,對重難點認真處理,學會分析,學會課后總結。同時注意物理思想方法的滲透,如整體法和隔離法,極限法和等效法。學生掌握了方法之后,產生了興趣和求知欲,就可以順利過渡到高中的學習了。

(二)注意知識的銜接。高中物理是初中的延伸和拓展,在教學當中,筆者注意幫助學生盡快完成知識的遷移。關鍵在于教師在備課時備好學生,了解學生初中已經掌握的知識,選擇恰當的教法,這樣才能再教學中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提升。

(三)注意抽象,兼顧直觀。 初中的教學以直觀為主,不涉及物理現象的本質,這種做法容易造成學生習慣從自身生活經驗出發,形成思維定勢。而高中物理在研究問題時注重抽象,為了是問題簡單化,只考慮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學生進入高中之后往往覺得模型抽象,不好理解。在教學中要應用直觀教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可以通過大量生活例子來說明,幫助學生建立抽象的概念。

(四)注重培養學生利用數學工具的能力。高中物理對學生應用數學工具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物理公式的表達式明顯比初中加深。例如:

常用運動學公式就有九個,每個公式涉及四個物理量,且包含多個矢量。公式的適用范圍不同,學生在解題時感覺無從下手。還有物理圖像,對學生的數學能力要求很高。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在計算過程中錯誤比比皆是,甚至于簡單的計算也能出錯,所以在教學中注重數學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在學習“力的正交分解法”之前,我專門給學生講了一節有關三角形的計算,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才感覺不那么吃力。

學生能否適應高中的物理教學,盡快適應是關鍵,從教學方法上入手,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讓學生從初中的直覺思維轉換為高中的理性思維,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胡輝.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J].知識窗(教師版),2011,(05).

[2]黃翔.初高中物理教學有效銜接的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11.

編輯 ∕高 偉

猜你喜歡
物理模型抽象思維
由“抽象”變“具體”
談物理模型在物理學習中的應用
例談打造生活化物理課堂
以“磁聚焦”為例談談物理模型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