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旋轉門”

2015-04-29 13:08
財經文摘 2015年5期
關鍵詞:旋轉門智庫軍事

編譯:高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來于2014年10月27日呼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智庫,在此之后,越來越多的注意力都集中于他的言論對研究外交政策和經濟問題的中國智庫的影響。中國媒體已經報道了國內對于相關智庫的這一新動向的爭論,中國學者和政策分析人士討論了智庫未來的趨勢和可能的發展路徑,而國外媒體也在試圖更好地理解該政策的影響。然而,很少有人直接分析習近平的上述提議將如何影響其他種類的智庫,尤其是中國的軍事智庫。新的改革動向有可能會扼殺解放軍學術界中日益自由的氛圍,限制中西智庫交流的功效。

中國軍事智庫一瞥

在中國有多種多樣的、著眼于廣泛的國防與安全事務的、在重大問題上為政府和軍隊的思想和戰略提供支持的智庫。其中最為著名的包括: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國防大學國際安全研究所和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這些智庫通常通過關門會議和內部報告與高層領導人進行互動。此外,憑借與解放軍核心領導層的密切關系,他們也常常與中共的官員和干部進行非正式的對話。

在中國的政策研究界,與軍事相關的智庫總是自成一體的;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中國復雜、多層次的決策體制中的一個“特區”。這一領域的智庫和研究機構之所以被神秘的空氣所籠罩,主要是出于兩大原因:一方面,公眾能夠獲得的與決策機制中軍事機器的工作機制相關的原始材料十分稀缺,這使得局外觀察者很難理解這些機構的作用。另一方面,軍事相關研究機構每天所討論的大多數話題——從軍備控制到防止核擴散,從國家安全到網絡安全——都十分敏感,這在相當程度上使得這些智庫的學者和政策分析人士難以參與公開討論,這進一步阻礙了西方認識中國軍事智庫的能力。

不過,在分析中國軍事智庫的當前狀態時,應該注意到兩大趨勢。首先是關于這些組織所募集的“人力資本”。西方常常將參加會議和進行研究的專家們稱為解放軍“官員”或“軍官”,他們中的很多人都被認為是在軍隊中服役的。然而現實是,絕大多數專家是為軍隊工作的學者,他們的“軍銜”并不一定意味著他們是在軍隊中效力。許多代表中國軍方參加國際會議的中國專家就從未在軍隊中服役過。除了會議之外,他們還常常在中國媒體上露面,在電視上發表講話,或是撰寫關于軍事事務(通常是中美軍事關系)的評論文章。他們往往都會嚴厲批評美國針對中國的外交和軍事政策。從美國在中國臨近水域的軍事演習,到與美國之外其他國家的經濟關系,都是令他們抒發不滿的話題,因為“這些全是美國用來遏制中國的舉措”;但是,西方分析人士對于這些人是否代表了解放軍的權威聲音有著相當大的爭論。

盡管在公開場合對美國的批評之聲不斷,但與美國智庫進行合作與交流的意愿已經在緩慢但穩定地醞釀之中。事實上,近些年來,通過會議、非正式會面和座談會等機制,中國許多軍事與外交政策研究機構與美國從事安全問題研究的智庫和研究機構建立起了密切的關系。例子之一是“中美網絡安全二軌對話”。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與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共同參與這一創辦于2009年的年度會議。該對話發揮了增進中美兩國在網絡安全問題(中美關系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上的合作與相互理解的戰略平臺作用。

解凍還是收緊?

習近平提議建立“中國特色”智庫,這令研究軍事政策的智庫步入了“黃金時期”。與中國的其他研究機構一樣,許多軍事智庫也是在1950年代參照蘇聯的模板建立起來的;因此,他們的研究活動大多是受到從上至下的指令驅動的。在國防與安全領域,2013年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被認為是一個轉折點,當時高層領導人第一次開始認真考慮如何加強中國智庫的實力。2014年公布的政府計劃要求包括軍事智庫在內的所有智庫制定如何在2020年前建立“中國特色”的明確計劃,不僅僅要在國際舞臺上獲得良好的聲譽,還要嚴格地遵守正確的政治導向。

從解放軍的角度來看,對于軍方的決策體系而言,智庫是一筆重要的資源。2014年《解放軍報》發表的一篇文章解釋了對于軍事智庫而言“中國特色”的意義:1.堅持中共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在軍隊中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強軍夢;2.在全球化時代堅持戰略思維和研究的貫徹與執行;3.堅持并強化中央軍委的戰略決策機制。

此外,《現代軍事》雜志上的一篇文章表示,為響應習近平的提議,許多軍事研究機構已經制定了未來三到五年的計劃,主要的關注點還是聚焦于教學與研究工作。據上海社科院的一位相關人士表示,建設中國的咨詢機構的計劃將有助于保障國家和經濟安全,改進國家行政體系并實現其現代化,推動創新和發展政策的出臺,并改善中國的國家形象和提高軟實力。

山寨“旋轉門”

美國(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西歐)有著獨特的“旋轉門”現象,政策精英們在為政府工作和為智庫工作這兩種角色之間來回流動:在某位總統手下,某人可能是制定政策的高級官員;而在下一任政府上臺后,他又可能以外部人士的身份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議。

越來越多的中國退休官員(包括來自軍隊的)轉型成為了在智庫工作的顧問,但很少有人在自己職業生涯的中期就離開政府,前往智庫工作,并在稍后又回到政府之中。智庫里的資深學者擔任政府官員的一個罕見例子是于2014年12月被任命為中國駐比利時大使的曲星,他此前曾于2010年至2014年擔任外交部的主要智庫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雖然有這一較高級別的人事任命作為先例,但中國學者對于“旋轉門”在中國將成為常態仍然表示懷疑。

不過,中國退休高官在軍隊與政府之間“交叉授粉”的案例要多一些,退休之后他們轉到了與此前的工作截然不同的領域從事智庫工作。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這一解放軍的外聯機構目前由前外交部長李肇星擔任會長。另一方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滕建群曾是一名海軍軍官。對于中國的政策圈而言,此類“交叉授粉”也許是最為接近美式“旋轉門”復制品的現象。

在習近平提議的推動下,有兩大重要的動力在推動中國軍事智庫的發展。首先,“交叉授粉”現象的增加和潛在的“旋轉門”制度的確立,有利于提高智庫研究的質量,增加研究人員的政府工作經驗,令他們更加了解官方對于政策分析的需求;隨著智庫與政府之間在人事上的聯系增多,這也將有助于提升智庫的影響力。其次,習近平要求中國所有智庫努力增強中國的軟實力,這將令中國智庫獲得更多與國外機構接觸和聯絡的機會;不過,對于政治上忠誠的要求可能會進一步壓縮智庫研究人員在國外的獨立思考空間,進而降低中外交流與接觸的質量。

是軍事智庫在中國未來的外交政策決策中將發揮更大作用,還是政府將對軍事智庫享有更大的影響力和控制力,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然而,現有的種種跡象表明,這樣一種前景出現的可能性更大:智庫最終將與黨保持步調一致,依舊無法為中國外交政策的決策過程注入客觀的分析。

猜你喜歡
旋轉門智庫軍事
迷宮
讓電動旋轉門不再傷人
微智庫
微智庫
旋轉門真有趣
智庫能為我們做什么?
建智庫,話擔當
無障礙旋轉門
軍事幽默:局
軍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