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思潮撕裂何以至此?

2015-04-29 13:08袁訓會
財經文摘 2015年5期
關鍵詞:極權韓寒思潮

袁訓會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在中國的互聯網上,但凡出現公共事件,討論還沒開始,參與討論的人就已經站好了隊,對卷入事件中的角色,“挺”和“倒”之外,再沒有其他姿態了。這種近乎稚嫩的討論姿態,不僅嚴重傷害了國人的公共理性,而且令整個網絡陷入一片爭吵的烏煙瘴氣之中。

某種程度上來說,今天中國社會民間思潮的對立程度,超過了1980年代改革開放以后的任何一個時間段,簡直可以用撕裂來形容。如果說從前的左右派分歧主要集中在毛澤東評價一些歷史事件、民族主義,以及要不要市場化這樣的宏大議題上,那么到了今天,幾乎每一個公共事件,都可能引發罵戰,而且這種分歧和對抗早已不限于左右之爭。

于是,我們會看到,在方舟子“指證”韓寒抄襲的時候,“挺韓派”和“倒韓派”罵作一團,罵到最后,一些私交甚篤或者政見相近的朋友因為分歧無法調和,甚至選擇了絕交??杀氖?,這類近乎鬧劇的爭論,卻在中國互聯網上屢屢重演,而參與其中的網民也顯示出一種樂此不疲的戰斗精神。

我們雖然無從得知官方對民間思潮撕裂的真正態度,但從其處理一些公共事件的手法上來看,他們至少持有一種容許態度,只要網絡上的爭吵不朝著對統治不利的方向發展:像韓寒事件中,如果有人拿韓三篇中的一些議題說事,就是不被允許的;而新近發生的畢福劍事件,因為兩方爭論指向“告密者”,并且產生了對極權制度的不當聯想,就被迅速降溫。

對這種底線的維護,還體現在執政當局對極端觀點、人物和組織的管控上,民間可以討論的議題很多,但唯獨不能上升到挑戰執政當局的合法性上來,現實和歷史議題都不被容許。而對那些無干痛癢的議題,執政者不僅容許甚至可以說是鼓勵左右對立,如果事情鬧大,最多來個各打五十大板。不得不說,對一元化統治的當下中國而言,這是一種執政智慧。

然而,這種智慧也帶來了不少負面效果,民間思潮的撕裂即是一例。不是說官方鼓勵民間對立(對抗),只是他們一方面嚴控成熟政治討論的出現,一方面容許一地雞毛罵戰大行其道的行事方法,加劇了對立(對抗)。雖然極端觀點不為官方所認可,但因為理性討論空間的狹窄,罵戰盛行的輿論生態中,傳播最廣且被民眾記得最深的往往是那些極端言論。

當然,輿論爭吵背后深層次的問題是民眾對一些公共議題看法的分歧,且不論這些看法的對錯、成熟與否,單就不一致這一點而言,還是彰顯了中國社會的進步,至少是告別了凡事定于一尊的極權時代。但一個民族不怕有分歧,怕的是有了分歧沒法調和,最后演變成對立乃至對抗。這些對立或者對抗如果僅僅停留在觀點爭吵中尚還好說,一旦付諸實際行動,也就是“文斗”變“武斗”,那就頗為不幸了。

猜你喜歡
極權韓寒思潮
春秋時期重民的社會思潮
《單向度的人》啟發有感
“我是賽車手”:韓寒的飛馳人生
韓寒 笑一笑,已蒼老
張本煜,韓寒說他值得比現在更紅十倍
從回歸溫柔敦厚到走向天馬行空——當代文藝思潮的一種轉向
在《動物莊園》和《一九八四》中尋找納粹極權主義的身影
The Fall of Han
論20世紀初年的“興女學”思潮
1949—1979被妖魔化的紅色巨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