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利預警體系建設的主體分析及對策研究

2015-04-30 21:07邵際濤賈?,?/span>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5年16期
關鍵詞:專利申請

邵際濤 賈?,?/p>

摘要:建立專利預警體系可以為企業規避專利糾紛,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糾紛的專利法規以及最新專利申請信息,從而使企業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專利申請,避開已申請過的專利。文章通過對當下專利預警體系建設的情況以及建設意義以及專利預警體系建設主體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旨在完善我國專利預警體系。

關鍵詞:專利預警體系;專利糾紛;知識產權糾紛;專利申請;專利保護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G306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6-0005-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6.003

專利預警體系建設是為了幫助企業規避已經產生專利效應的專利,降低因為專利糾紛而帶來的經濟損失。當前我國很多企業科研能力較弱,對于專利申請以及專利保護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研發過程中又不注意運用專利信息資源,因此很難做到規避其他企業或者集團的“專利陷阱”。而通過強化專利預警體系建設,廣大企業通過充分借鑒和利用已有成果,防范專利侵權風險,縮短科研實踐,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除此之外,專利的使用與維護涉及到方方面面,作為執行專利政策的主體來說,必須要加強對專利的相關法律進行一系列的認識與利用,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促進專利預警體系的建設。

1 專利預警體系建設的意義

我國加入世界經濟貿易組織以來,國外的大型企業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在我國有計劃地進行專利申請。這些企業利用自己手中的資金優勢、技術優勢以及品牌優勢,強化對中國市場的技術控制。這些國外企業每年通過申請數量巨大的專利技術來壟斷對中國市場的控制,設置相應的“專利陷阱”來進一步擠壓中國本土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而中國本土中小企業基本上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因此產品研發能力較弱,不注重對于專利技術的適用與保護,在進行生產的時候往往都是直接抄襲現有的專利技術,因此就造成了嚴重的專利侵權。近些年,因為專利技術貿易糾紛而給中國中小企業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因此從創建創新型企業來說專利預警體系的建設可以規避專利技術糾紛,降低貿易風險。通過建設系統的專利預警體系,可以使企業能夠充分了解當前的專利信息,在不產生專利糾紛的前提之下,充分利用現有的專利技術來推動企業的研發工作。合理地規避他人的專利權,防范侵權風險,通過合理利用現有的專利技術來縮短企業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

2 專利預警體系建設的主體分析

專利預警體系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其涉及到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技術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運用等方面,將企業、政府、行業協會等相關服務機構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分析專利設計產生的過程,合理解決專利信息運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規避專利風險。相關專利技術專家通過收集、整合、分析專利信息,并與預先設定的警戒指標進行對比,從而為企業防范專利風險提供參考。

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政府以及行業協會扮演著專利預警體系建設的主體角色。目前我國企業由于信息不對稱,很難充分利用當前的信息進行科研以及企業生產,這就使得企業難以避免發展產品研發過程中的專利侵權現象的發生。同時很多中小型企業缺乏專門的專利管理人員來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這就使得這些企業在面對專利侵權時束手無策;行業協會在專利預警體系中只是起到輔助作用,主要進行專利信息的溝通和協調。但是由于行業協會屬于企業自發組建的民間協會,因此缺乏完善的專利預警體系由于不同行業之間的專利信息都有很強的行業特點,再加上行業協會工作人員難以正確分析和判斷千變萬化的市場信息以及專利技術申請情況,因此很難為企業提出及時準確的預警信號和防范對策;政府在專利預警機制中理應起到主導作用,這是因為政府掌握著大量的資源,具有其他部門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政府主導建立專利預警體系有利于統籌兼顧,優化資源配置。

3 政府主導建立專利預警體系的對策建議

3.1 建立專利預警技術體系

當地政府要在對國內外及當地專利情況進行廣泛細致的調查的基礎上,根據當地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制定出完善的專利預警體系。對于那些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領域,建立預警指標體系,制定出安全警戒系統。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運用多種手段及時而準確地做出預告性和警示性的反應。根據當地企業的發展情況,在競爭力分析、技術創新以及進出口貿易等影響企業發展的方面建立預警指標體系,這樣就可以使得專利糾紛問題的范圍大大縮小。因為國家內部的專利糾紛問題遠遠比國際間的專利糾紛問題要容易解決,而且也不會給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在對外經濟交流往來中,一定要注意專利維權問題,避免因為專利糾紛問題,而給國家的經濟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3.2 加強專利法律制度建設

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加強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知識產權機構的聯系,充分了解國際上關于專利信息使用以及保護的規定。密切關注與當地企業科研以及知識產權政策相關的行業動態以及法律法規的制度建設,對于可能造成專利糾紛的專利危機進行分析和識別。時刻把握國際技術發展趨勢以及專利申請最新動態,從而降低因為專利侵權而給企業造成的損失。除此之外,國家應該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和懲處力度,促進企業自主研發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提高。

3.3 政府加強專利保護的相關政策

對于政府的建設來說,必須要實行一些保障專利安全的政策。例如政府加大對專利申請的保護政策,遇到專利濫用的現象,對有關部分的處理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同時必須要制定相關的管理政策,要確保政府的各項政策和措施都具有法律的強制性,可以使專利的維護更加嚴謹,執行力度更徹底。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促進專利保護的正常進行,促進專利預警體系的全面

建設。

3.4 專利申請者加強自我維權意識

對于專利的申請者來說,必須要有豐富的法律知識,在自己的專利權受到侵犯時,必須要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例如在自己發明的專利受到抄襲和利用時,必須要采用合法的手段進行解決,不能一味地去放任這些抄襲現象的存在,否則只會損害更多人的利益,所以只有專利申請者不斷地加強自我維權意識,才可以更好地促進專利預警體系的建設和發展。相信只有自己加強專利維權意識,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存在的專利糾紛問題,專利預警體系只是一個外部的約束,而問題的徹底解決是需要從內部找問題,所以專利申請者加強自我維權意識是解決專利問題的根本

措施。

3.5 建立健全專利使用監督體系

除了建立相關的專利保護政策,加強專利申請者的自我維權意識,還要注意對專利的使用的監督。只有加強監督,才可以更好地促進專利預警體系的建設和發展。例如,國家的專利保護部門要加強對專利申請的嚴格限制,避免一些專利的重復申請,這樣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專利糾紛。除此之外,社會也要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通過社會各界人士對專利使用的監督,可以很好地維護專利申請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可以保障專利的正常使用。最后,作為專利申請者來說,在進行專利申請的時候,一定要對自己發明的事物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檢驗,查看是否有抄襲他人的地方,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專利糾紛。

4 結語

通過專利預警體系建設,進一步明確企業在進行科研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從而保證企業在進行技術研發的時候既能夠充分利用這些專利,又能夠規避專利糾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專利預警體系建設能夠從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中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能力不強的問題,提升中小型企業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翟東升,王明吉.專利地圖在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中的應用[J].圖書與情報,2011,(1).

[2] 張平,馬曉.從思科訴華為案談發明、產業標準與知識產權——“企業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戰略”專題之一[J].科技與法律,2013,(1).

[3] 譚思明.專利組合分析:一個有效的企業競爭戰略決策工具[J].情報雜志,2012,(4).

(責任編輯:周 瓊)

猜你喜歡
專利申請
從一件無效宣告請求案談專利申請過程中的幾點啟示和建議
公民作為專利申請人的創造性自我初評
唑啉草酯中國專利申請分析
專利申請審批流程圖
專利申請三步曲
專利申請審批流程圖
2016年03月河南省各省轄市專利申請量統計表
論涉及數據處理的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與審查答復
提升專利質量的有效辦法——專利申請發明化
藥品專利申請和保護策略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