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5-05-08 14:58楊紅艷
商場現代化 2015年8期
關鍵詞:融資難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

摘 要:文章介紹了自治區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及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環境,分析了自治區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自治區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自治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融資難

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擴大就業方面、增加政府稅收方面,同沿海地區中小企業一樣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但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面臨的金融環境與沿海地區中小企業大相徑庭。解決內蒙古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不能照抄照搬沿海地區先進的經驗,而應走一條適合自治區特點的融資道路。

一、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面臨的金融環境

1.截止到2010年末,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性銀行等金融機構已經有了較大的規模,資產總額達到3933億元,資產規模占全區銀行金融總資產的30%以上;存款余額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達到2872.5億元,占全區銀行業存款余額的27.8%;貸款余額達到了1560.2億元,占全區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的19.5%。

農信社體系經過五年改革和發展,也有了較快的發展,資產已經超過1900億元,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資產規模最大、服務范圍最廣、網點最多的金融機構。包商銀行資產規模已經突破1000億元,在區內外設立13家分支行、18家村鎮銀行和1家貸款公司,正在向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發展;內蒙古銀行總資產近300億元,已經在區內設立3家分行,籌建區內2家分行和區外哈爾濱分行,發展勢頭強勁。

2.自治區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和社會征信體系進一步完善。自治區政府通過推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實現擔保運作模式、擔保資金籌集方式和擔保業務種類的根本轉變,初步形成了一個核心、三級層次、網狀結構的擔保和再擔保系統,覆蓋到自治區各盟市。截止到到2010年末,全區已經備案的各類融資性擔保機構共有130家,累計籌集擔保資金76.2億元,累計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430億元。內蒙古自治區還率先在全國以自治區人民政府令出臺了信用信息管理辦法,成為全國第一個地方性信用信息規章。自治區建立了以行政執法信息為主的非信貸信用信息數據庫,與人民銀行的企業和個人征信信息系統、銀監會的客戶風險預警系統形成相互補充、聯合互動的信用信息系統。

二、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自治區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主要有通過留存收益融資和銀行貸款融資,由于中小企業自身規模較小、財務會計制度以及治理層及管理層水平的限制,中小企業的內源性融資主要靠中小企業的自身積累,外源性融資主要依靠銀行貸款。這兩種融資方式對中小企業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融資難仍然是中小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1.通過留存收益融資

內蒙古中小企業內源性權益資本融資主要依靠留存收益。自治區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及管理水平的限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與大型企業競爭,自身就缺乏競爭優勢,因而中小企業的資產收益率一般情況下都低于大型企業,再加上中小企業規模較小,中小企業利用留存收益融資的額度更有限。

2.通過銀行貸款融資

隨著自治區中小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大,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總量規模在迅速增長。單個中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相對于大型國有企業來說并不大,但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存在資金短缺問題,中小企業在整體上存在一個較大的資金需求總量。由于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優質資產較少,很難滿足銀行貸款的抵押擔保條件,并且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一般較低,再加上基層銀行發放貸款的權限比較有限,致使銀行為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尤其是各類大型商業銀行經常以中小企業缺乏抵押資產或財務制度不健全等為由而將中小企業拒之門外。

三、導致內蒙古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的原因

1.中小企業自身方面的原因

(1)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商業信用水平較低。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大多數是民營企業,這些中小企業的存續時間較短,企業在短期內沒有形成深厚的文化氛圍,不重視對企業自身商業信譽的管理,商業信用水平較低,很難申請到信用貸款。另外,這些中小企業規模一般較小,缺乏優質的資產為企業融資作為擔保。

(2)中小企業管理這水平有限,管理層素質較低,盈利持續性水平不高。目前,內蒙古中小企業大多為家族式企業,家庭成員擔當中小企業的管理層。管理層缺乏一是對政策的認知能力,面對融資政策,管理層不能選擇正確的融資渠道;二是管理層缺乏戰略投資眼光,在投資策略方面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長遠利益,存在憑感覺投資、拍腦袋投資現象,使中小企業缺乏盈利的穩定性,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風險,不愿意把錢放到這樣的企業中去。

(3)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向投資者傳達企業經營狀況的有用信息。決策有用觀認為財務報表的作用在于向投資者傳達對其決策有用的信息,通過企業的財務報表及其他相關資料,投資者可以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從而吸引投資者進行投資。而自治區目前仍有很多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夠健全、缺少獨立的財務會計人員、難以編制連續完整的財務報表及其他相關資料,這就阻斷了投資者了解企業相關信息的途徑,中小企業很難吸引到外來投資者。

2.金融機構方面的原因

目前,“盈利”目標仍然是中國金融機構的最主要目標。金融機構在“盈利”目標的驅動下,自然會考慮到風險與收益原則。

(1)為了規避風險,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愿意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由于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不能及時向金融機構提供財務會計信息,金融機構了解中小企業的途徑較少,中小企業自身商業信譽水平較低,銀行不愿意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貸款,再加上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很少有優質資產去做抵押貸款,因此中小企業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的難度較大。

(2)為了規避風險,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利率較高。銀行等金融機構把款帶給中小企業面臨的風險比把款項帶給大企業面臨的風險要大,按照風險與收益并存原則,銀行自然要提高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利率。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一方面面臨的是比大企業更低的資產收益率,另一方面是融資時比大企業更高的融資成本,這樣以來,能留在中小企業的利潤更少,中小企業也喪失了從銀行融資的信心。

(3)缺少多層次的金融機構體系。內蒙古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問題是缺少較小規模的金融機構。大型商業銀行缺乏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動力,而中小金融機構由于自身規模、地域性的限制,只能向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中小金融機構的管理人員大多來自當地,相對比較穩定,對當地中小企業的管理者、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信譽程度更加了解。這些優勢促使中小金融機構相對于大的商業銀行來說更愿意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而自治區目前這樣較小規模的金融機構發展比較緩慢。

3.政府方面的原因

(1)政府為中小企業提供的融資環境不夠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指讓市場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基礎性的決定作用,其前提條件是所有企業都可以參與到公平競爭的優秀的市場環境中去。目前,內蒙古自治區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的市場環境雖然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仍不夠完善,缺乏適合中小企業融資的金融市場環境。

(2)政府為中小企業提供的融資政策不夠優惠。中小企業由于資金及規模劣勢,本身就缺乏和大企業公平競爭的先天條件。但中小企業在促進自治區經濟發展、就業以及稅收方面卻和大企業一樣,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自治區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應為中小企業提供生存環境,而不應讓中小企業在同一政策下與大企業一起競爭。

四、解決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意見

1.政府應為中小企業提供完善的融資環境

(1)完善自治區中小企業征信系統建設

各類金融機構不愿意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原因是對中小企業的誠信狀況調查難度大、成本高,擔心為中小企業融資的風險較大,因此即使中小企業愿意付出較高的利息費,一些金融機構的資金即使閑置著,也不愿意把錢帶給中小企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自治區政府可以為中小企業建立統一的征信平臺,金融機構可以通過這一平臺及時了解所有中小企業的各類信息。通過這一平臺,可以減少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信息不對稱,減少資金流轉之間的摩擦,既有利于中小企業,也有利于金融機構。

(2)自治區政府應為中小企業提供優惠的融資扶持政策

各類金融機構以及中小企業都是盈利性組織,盈利是其主要和根本目標。由于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風險較大,因此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融資要求的利息率比為大企業融資的利息率高,而中小企業由于受規模的影響,中小企業的資產收益率卻低于大型企業,這樣就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這一問題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政府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優惠的扶持政策,例如,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可以減少對其的稅收,為中小企業提供利息補償等。

2.中小企業應加強自身修養,提高企業商業信譽水平

(1)塑造企業文化、提高企業聲譽水平

良好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精神支柱,是企業發展的凝聚力,中小企業要想長期健康發展,必須塑造好企業文化。良好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判斷的標準,在大是大非面前,具有良好企業文化的企業,不會僅僅注重眼前利益,還會注重長遠的利益;具有良好企業文化的企業,不僅僅會注重經濟利益,還會注重自己的商譽;良好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是企業的靈魂,各類金融機構更愿意為具有良好企業文化的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2)完善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

金融機構不愿意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財務報表及其相關資料是中小企業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企業各種信息的主要途徑。而大多數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不健全,很難為信息使用者提供完整的財務報表,這樣就阻斷了中小企業向信息使用者傳達各類信息的途徑。中小企業要想發展好自己,必須讓外界了解自己,因此健全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制度是當前中小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3.金融機構在為中小企業融資方面,應敢于擔當

各類金融機構要加快改革、轉變觀念,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優質服務。各類商業銀行不能把“盈利”作為經營的唯一目標,銀行還應擔當起在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增長的社會責任。各類銀行應為中小企業營造公平的貸款環境、調整信貸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的合理資金需求,逐步提高對中小企業信貸投入的比重。各金融機構應根據中小企業的融資特點,不斷進行開發和探索,創造出適合我國中小企業的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主動地去了解、爭取中小企業客戶群,培養符合自身銀行特點和優勢的客戶,使之發展成為自己穩定的客戶。

參考文獻:

[1]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內蒙古自治區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R],2013.

[2]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內蒙古自治區金融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2012年67號文件.

作者簡介:楊紅艷,女,呼倫貝爾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教師,講師

猜你喜歡
融資難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
內蒙古自治區召開全區統戰部長會議
內蒙古自治區第六屆室內樂比賽成功舉辦
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征歌評選終評
基于信息不對稱視角下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內蒙古自治區慶祝關工委成立25周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