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企業“走出去”之路

2015-05-08 06:33王露
商場現代化 2015年8期
關鍵詞:走出去國際化文化

王露

近年來,在國家“走出去”戰略的指導下,我國大批企業特別是大型國企紛紛走出國門,不斷拓展海外業務,擴大對外投資。走出去,中國企業正在加快國際化步伐。各行各業都在全球尋找機會,開拓市場,中國企業國際化正在步入新階段。

2013年以來,我國提出“一帶一路”、461中非合作框架等一系列戰略構想,勾勒出中外經濟合作的宏偉藍圖,我國企業“走出去”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

一、獲得的成績

1.對外投資增長迅速

2014年,中國境外投資總量第一次超過外資引入,被稱作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第一年。數據顯示,2002年,我國加入WTO后的第一年里,對外直接投資27億美元。2014年,這個數字增至1160億美元,13年里增長了將近43倍,連續兩年位列全球三大對外投資國。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到新時期,外商對中國的投資額增速明顯放緩,但預計在未來10年中國對外投資仍能處在10%以上的快速增長水平,中國資本極有可能重新塑造全球的金融和貿易格局。從投資主體來看,中國最初開展對外投資基本上以國有企業為主,可以說國有企業一直以來都是對外投資的主力軍。但隨著中國經濟體制的不斷變革,多種所有制形式的企業不斷建立,有更多的非國有企業也開始走出國門,到海外進行發展。像吉利、華為、聯想和海爾等民營企業已漸漸成為對外投資的主力軍,這也是大勢所趨。

2.中華文化價值觀大力提升

我國對外文化貿易快速發展,也取得了傲人成績。中外文化合作交流方興日盛,一些文化企業紛紛在海外落戶。短短七八年間,全球共有100多個國家開設了400多個孔子課堂和300多個孔子學院,國外民眾積極參與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倫敦中國文化年、紐約中國文化游、“感知中國”等活動。中華文化正以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世界文化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繁榮,文化“走出去”正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推動力,是展示國家形象和提升軟實力的有效途徑。

3.國民經濟快速發展

通過開展對外經濟合作,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我國企業不斷增加在境外從事機械制造、服裝紡織和輕工等行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這一多元化市場格局的形成不僅配合了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資源在國內外的合理配置,而且增進了我國與周邊及發展中國家的互利合作、友好發展。

二、面臨的挑戰

1.海外風險不容忽視。當今國際市場已成為各種力量綜合博弈的場所,企業面臨的風險更加復雜,尤其是一些政治風險更加難以把握和控制。一些國家政府重新開始強調管制,以國家安全、民眾利益、保障就業等名義設置隱性投資壁壘,這對中國企業開展國際業務產生了巨大負面影響。

2.據了解,雖然中國企業的走出去方式正快速轉變,從商品輸出轉向資本輸出,但我國尚沒有一部關于境外投資的正式法律。各個管理部門只是各自出臺了自己的規定和文件,比如,國家發改委制定了《境外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辦法》,商務部制定了《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外匯局制定了《境內機構對外直接投資外匯管理規定》,國資委制定了《中央企業境外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缺少一部完整系統的的法律規定,易導致境外投資處于一種無序狀態。

3.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急需提高。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時間不長,經驗欠缺,在文化差異大、制度和法律環境不同的情況下,風險控制能力相對較弱。許多中國企業,而且是發展相當不錯的企業,具備了一定的實力,“走出去”愿望也很強烈,但苦于國際合作經驗太少,一直走不出國門。而且國內企業界十分缺少真正能立足于全球市場、開展國際化經營的人才,尤其是懂專業的小語種以及法律人才的缺乏。人才匱乏嚴重制約了企業國際化的發展。

三、應對措施

雖然“走出去”能為中國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能學習到更多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也能獲得更大的市場;但與之相對應的風險也遠大于國內。這條“走出去”之路,前景雖好,但路途坎坷,不僅需要企業克服重重困難,各級政府部門也應做好相應公共服務工作。

1.完善立法,有法可依。要將“走出去”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協調好各部門的政策規定與管理,根據形勢發展和業務需要對現有法律進行修改、完善和補充?,F行審批制度已不適應新形勢下實施“走出去”戰略的要求,但僅僅取消審批制還遠遠不夠,在政策層面,還有很多地方有待完善,例如強化金融服務,加強宏觀管理,完善法制環境,為重點跨國公司開通綠色通道,建立為中國跨國公司服務的系統社會支撐體系等。

2.充分發揮中介服務機構的作用。在企業“走出去”的同時,催生了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投行等中介機構的巨大需求,而服務客戶及維護國家經濟信息安全要求這些中介機構國際化發展與之對接。特別是在投資過程中,企業要善于借助專業服務機構的協助,以減少失誤、減少投資及管理阻力。因此中介服務機構要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提高跨國經營服務的國際化。

3.培養和引進國際化專業人才。企業能否成功地走出國門,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有國際化的人才。對此,需要通過中外合作辦學、出國培訓等方法,建立一支專業背景強、會外語、懂法律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并構建不同領域的國際化專業人才庫,為 “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楊志琴.新形勢下企業“走出去”:機遇、挑戰與策略[J].江蘇商論,2012(10).

[2]劉麗娜,謝鵬.中國企業“走出去”十年之路[J].中國中小企業,2012(12).

[3]李開孟.企業“走出去”金融要跟進[J].中國投資,2012(09).

[4]朱菲娜.境外投資松綁之后做什么[N].中國經濟時報,2014,10:28.

猜你喜歡
走出去國際化文化
聚焦港口國際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誰遠誰近?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直銷企業國際化并不難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