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法利夫人》中的環境描寫

2015-05-11 11:57王潔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5年5期
關鍵詞:包法利夫人福樓拜

王潔

內容摘要: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因其對于浪漫主義的顛覆的客觀主義而廣受關注。目前對《包法利夫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物、悲劇成因、社會批判、對作家性格、細節描寫等方面。本課題擬從環境描寫的角度對《包法利夫人》進行解析,作品中的環境描寫在增加真實性、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寄托人物感情、反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預示人物命運、深化作品主題等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以此對作品進行全新解讀,印證經典永恒的價值。

關鍵詞:福樓拜 《包法利夫人》 環境描寫

福樓拜是19世紀中葉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他提倡的"客觀化寫作"為現代主義敘述中零焦聚的使用提供了范例。著名作品《包法利夫人》就是這一理論的實踐,他在創作中非常重視描繪法國現實社會,以客觀化寫作、情節的日?;癁榍腥朦c。用不同人稱轉換的獨特敘事技巧、精雕細琢的語言、細節描寫、細致的環境刻畫、諷刺手法創作了這部具有悲劇美的現實主義小說,更塑造了愛瑪這個藝術典型。

目前對《包法利夫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幾方面,對人物性格的分析,主要人物與其他名著中藝術形象的比較,人物性格與主題思想的聯系,愛瑪悲劇的成因,對社會現實、宗教荼毒、浪漫主義的批判,作品的藝術特色等。但還有不夠深入的地方,比如環境描寫的作用,本課題著力于研究福樓拜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中環境描寫的作用,如增加真實性、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寄托人物感情、反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預示人物命運、深化作品主題等。

一、增加真實性

福樓拜曾在其信函中提到: “《包法利夫人》沒有任何真實的地方, 是一個完全捏造的故事 ,藝術家在他的作品中應像上帝造物那樣, 隱蔽無形但非常強大?!薄栋ɡ蛉恕吩敱M刻畫了形形色色的資產階級人物,藥劑師郝麥是自由資產階級的代表,他醫術不精,沒有營業執照卻靠著投機取巧、善于周旋把自己的藥店經營得有聲有色。在中卷開篇介紹永鎮寺時,對于郝麥的藥店作了詳盡刻畫,“他的住宅,由上到下,貼滿招貼,有的是行書字體,有的是環形字體,有的是鉛印字體”,卻是永鎮寺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足以說明郝麥的“用心”,沒有內在只能靠表面來吸引關注。

沒有條理的不同字體的藥名,不一而足。這些才能也為他后來的行徑埋下伏筆,為了自己的利益,還玩弄文字技巧為報社寫稿,但只是為自己鋪路,報導農業展覽會為自己插入特寫鏡頭,為了躋身各種委員會寫小冊子。為了宣傳自己的藥店與獲得藥店營業的合法地位,他慫恿包法利為跛腳馬夫做手術,手術失敗就立刻全身而退不認賬,甚至不顧之前他寫作的大肆宣揚包法利醫生的報導。相似的事例也發生在瞎子身上,他本想醫治好瞎子而獲得一鳴驚人的機會,但事實打敗了他,為了掩蓋事實,他寫作虛假的稿子,混淆視聽,使瞎子這個威脅永遠離開了他。

在資產階級統治、法國浪漫主義的文學思潮下,民主、自由等概念深入人心。郝麥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字為“拿破侖”“富蘭克林”“伊爾瑪”“阿達莉”也體現了時代的特征,郝麥想標榜自己的民主自由的政治傾向,甚至他所代表的與宗教對立的科學精神,但他的野心又在不斷膨脹,熱衷于十字勛章,他認為自己曾經的著述、研究、服務甚至學會成員的身份都夠格得到這個勛章,他甚至賣身求榮,為政治人物競選幫忙,寫信給國王,最終得到了十字勛章,在永鎮也站住了腳。諂上而媚下,喜歡看他人笑話,卻永遠不允許自己出丑,這是外省自由資產階級的生動寫照。

放高利貸者勒樂的發跡正是法國資本主義初期城市小資產階級的客觀寫照,他精明強干,比牧師還了解人性,是做生意的能手,表面對主顧服務周到,總是用最貴的吸引顧客注意再說服他們買下,還給他們賒賬;最后用賬單盤剝愛瑪,使愛瑪賤賣產業,坐收暴利,即使把債務人逼上絕路也不抱憐憫之心。在職業與追求的取向上, 郝麥和勒樂走的都是社會規范下的“正道”,他們兩個是那個社會資產階級丑惡嘴臉的形象寫真。用福樓拜的話說,“這就是咱們當今的處境,也是‘民主造成的愚蠢后果?!?/p>

地主羅道爾夫在農業展覽會上為勾引愛瑪而編造的謊言,“有人無時無刻不在煩惱”“人們在這里找不到幸?!?,與展覽會上的官員單調發言相互交叉,“尊重法律和完成任務的收獲”,從政治與生活兩個方面表現了資產階級的虛偽嘴臉,表面支持農業生產實際是想剝削更多,表面表達自己的情感訴求,實際是想滿足自己的欲望。是外省上層社會虛偽、腐化、貪婪的風氣的寫照。

包法利家中父親浪漫與母親現實的家庭環境與愛瑪渴望生兒子也是男權社會的真實寫照。在那個社會,男人相對于女人是自由的,他們可以嘗遍熱情,周游天下,克服困難,而女子有太多的禮防限制,她們沒有主見,身體不如男人強壯,無論在政治還是生活中都處于弱勢。包法利老先生憑借外貌獲得了夫人萬貫的嫁妝,他出入各種風流場所,每天要喝最好的蘋果酒,吃最好的肉,而包法利老夫人卻只能在家里為丈夫收拾爛攤子,為兒子安排學業,即使自尊心受傷也只能忍氣吞聲。愛瑪的生活也收到社會風氣的影響,對于女兒以后將要遭遇的她很寒心,索性不管女兒,自己在不斷追求熱情的生活中反抗男權社會。

由于福樓拜逼真地刻畫了法國社會,以致他在《致考而努夫人》中提到,有人寫信感謝福樓拜替他向一個不忠的女人報仇,下塞納河的藥劑師們以為郝麥是寫他們,要掌摑福樓拜,甚至有人覺得“愛瑪”就是自己的妻子,名字、性格都一樣。甚至一些情節都與當時的作品類似。

二、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情感

查理·包法利治療盧歐老爹的腿,被他的女兒愛瑪吸引了,他去拜爾斗探望病患的熱忱在景物描寫上也可以看出,“時逢化凍,院里樹木的皮在滲水,房頂的雪在融解?!薄疤鞖獠焕洳粺?,她在傘下微笑;他們聽見水點,一滴又一滴,打著緊繃繃的閃緞?!薄袄鏄湟呀涢_花?!痹谶@種美妙的人際氛圍中,曖昧正發酵,他愛上了那個有著白凈指甲和美麗眼睛的少女。與田莊吸引人不同的是家中有一個排骨似的妻子,“瘦括括的,牙又長,整年披一件小黑披肩,尖尖頭搭在肩胛骨之間;骨頭一把,套上袍子,就像劍入了竅一樣?!彼释槔斫o她愛情,又渴望查理事事受她操縱,婆媳之間每次的交鋒都搞得查理焦頭爛額。兩種鮮明的對比,更刺激了查理,他渴望擺脫,而現任妻子死后田莊里寬心的老人、體貼的女兒更加雇了他這一種深情?!吧鷻C勃發”的田莊使他的愛情萌動,“滿天星斗,吹來一陣熱風,狗在遠處吠叫”都是他內心的刻畫。

艾瑪婚后對于婚姻生活的投入,寄托了她對愛情的渴望,對于融入上層社會的愿望,她會幫助查理用措辭婉轉的信件討債,為了燒幾道菜,她會很動心思,或把青梅落成塔狀,或把蜜餞倒扣在盤子上,每天幫丈夫烘熱拖鞋,做夜宵,縫補衣服,為了她心目中的浪漫愛情,她用書中的方法來寄托自己對于新生活的喜悅。甚至在舞會后迷上了上層階級的裝飾,她在壁櫥上掛琉璃瓶,買象牙針盒,訂巴黎雜志,把丈夫那些舊了的東西扔了買新的,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她不允許自己的丈夫看起來寒酸。但熱情總會過去,在越來越平淡的生活中,她的心境就像“窗板永遠關閉,腐爛的木屑落滿了生銹的鐵檔?!睕]有起伏,無所謂驚喜與悲痛,渾渾噩噩地生活著。甚至在春天來臨時,她渴望意外發生,“梨樹開花,暖洋洋的天氣使她呼吸有些艱難”。

在他們動身去永鎮寺以前,愛瑪把自己結婚的捧花給燒毀了,“金銀花帶溶解”“紙花瓣燒硬了,飛出煙筒去了”這也預示著她在永鎮寄托的愛情與婚姻的希望,全隨著這“整天不見變化”的平淡日子的消磨灰飛煙滅了。就像他們結婚時,在綠油油的小麥間阡陌上的行列“曲曲折折,好像一條花披肩”;然而為愛瑪送葬時,同樣的早晨,“裸麥和菜籽發綠,露珠顫抖”,查理卻沉浸在蠟油和道袍的惡心氣味與靈柩的顛簸中。

愛瑪與羅道爾夫私通時,乞丐沙啞的歌聲經過靜謐樹林的傳播,在愛瑪的耳中像遠方的音樂般。但當她面臨破產、死亡時,窗外傳來的乞丐的聲音,又像亡靈序曲,讓愛瑪恨不得看不見、聽不見。同樣的聲音卻產生了不停的效果,這也是福樓拜反諷技巧的運用。最精彩的就是農業展覽會上的情節了,有交響樂的效果,有牛叫,有情人的怨嘆,有官員的演講,在緊湊的對話與性格的對照中,產生了戲劇性的效果。納博科夫感嘆福樓拜的技巧,一種丑惡與另一種丑惡糾結在一起,他詛咒作偽的奢華,虛假的驕傲。其中一段,羅道爾夫在用他的“浪漫腔”蠱惑愛瑪,同時臺上官員用“官腔”在發獎,“我要永遠想念你的”,“一只麥里漏斯種公?!?,“我會不會成為你的思想的一部分”,“豬種獎兩名”。嘈雜中為讀者揭露真相。

三、反映人物性格,預示人物命運

查理·包法利生于慢慢沒落的資產階級家庭,父親的放蕩不羈與母親的踏實過日子的態度讓他矛盾,進入中年的父母更甚,父親因為事業的失敗怨天尤人,悶悶不樂,性情也更加乖戾,母親變得性格更加急躁,在一次次地為丈夫收拾爛攤子后變得更加奔波,索性對丈夫忍氣吞聲,這么不和諧的家庭環境對于包法利醫生的怯懦性格有很深的影響,對于學校里同學的惡意,他默默承受,絲毫沒有反抗的欲望;愛瑪的出軌他并沒有追究誰的責任,只是說“這就是命”。

父母性格的不同也造成了包法利醫生的所受教育方式兩極化,母親柔性的教育與父親斯巴達式的教育的對立,母親總是在教育中摻雜自己的情緒,對于丈夫的不滿使她渴望兒子的成器,但經濟的拮據使她的教育計劃受挫,而父親斯巴達式的教育似乎在鄉村更易實行,包法利醫生在上學之前追趕烏鴉、看守牲畜,自由又孤獨地在村子里流浪。上學的環境比起現在也好不了多少,為他開蒙的教士總是被各種瑣事纏身,每次上課時間短又不固定。教士甚至在上課時睡著過,沒有責任心。開蒙晚的弊端就是他在課堂上的反應永遠比別人慢,只能靠自己的用功才勉強趕得上,班級欺生的氣氛對于他的木訥、怯懦也只有負增長作用。

他的這種內向的性格,甚至可以說是沒有思想,更決定了他在生活中的被動,初期受社會骯臟、腐化風氣的影響,他失去了醫學考試的決心。在可以揚名立萬的跛腳矯正手術失敗后,他又接受了這個現實,繼續小心翼翼地行醫,只開一些糖丸等無關緊要的藥,不再追求生活的突破。他死的時候的凄涼也與他的性格不無關系??偟膩碚f,他的人生就像人行道一樣平,如果沒有別人的參與,他是一定會安安靜靜地過一輩子的。

與包法利相比,愛瑪家境更加殷實,出身于家境殷實的田莊,她的家中“五六只孔雀”“羊圈長長的,倉庫高高的,墻光溜溜的”,這種富足的生活使她眼光比其他人高很多,也為她后來混亂的生活埋了伏筆。

她的父親由于沒有希望進入上流社會,于是便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他的獨生女兒身上,送她去了一個修道院的寄宿學校接受貴族教育。在這里,愛瑪接受了物質化的資本主義貴族教育,讀名著,學歌劇等等,貴族教育向她展示了奢華和崇尚物質追求的資本主義世界觀,對于沒有過多現實經歷的愛瑪,她的世界觀和價值取向發生了扭曲。正如李健吾評價的“這是一個有些變壞了的性格,一個屬于虛偽的詩與虛偽的情感的女人”。她的身上有福樓拜所脫離不開的資產階級習氣。

在她出閣之前田莊中的井井有條的廚具,充滿生氣的動植物都反映了她的浪漫的內心,但整個農莊卻只是她打理,在冷凄凄的餐房中自己沉寂在自己的世界中。查理的出現使她燃起了新一輪生活的熱情,但婚姻生活的平庸卻熄滅了她的希望,查理不懂她的藝術愛好,更不懂小哥哥赤腳為你摘果子的浪漫。身邊的婆婆、爸爸也不能理解她的情懷,周圍樸素的社會環境與她的浪漫對抗,她不想克服環境,只想逃開環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上流社會,訂閱上流社會的雜志,了解歌劇院、高級裁縫的信息,甚至與上流社會的人偷情,一切都是她浪漫情懷的作祟。

但很可惜的是,愛瑪的涉世未深與她被修道院浪漫主義沖擊的扭曲的世界觀,使她身處虛偽的社會而不自知,輕易地陷入羅道爾夫的愛情陷阱、賴昂的瘋狂追求,但他們只是追求一個肉欲的世界,他們只是喜歡愛瑪的美貌與盲目,等厭倦時就會全身而退,他們是典型的資產階級利益至上的代表,沒有愛情,只有欲望,最后受傷的只能是全身心投入的愛瑪。甚至在永鎮寺,她也被資產階級的利益熔爐所包圍,勒樂的雪上加霜,郝麥的無邊欲望都把她投入更虛偽的漩渦,在這個虛偽世界中追逐愛情似乎是虛妄,愛瑪的結局也只能是被時代所拋棄。但這些也正是愛瑪的魅力所在,她的反抗使她獨樹一幟。

渥比薩爾的貴族舞會,莊園的意大利風格的建筑,距離相等的灌木、大樹,裝飾華麗的宴客大廳,“四周一股熱氣,兼有花香、肉香、口蘑味道和漂亮桌布氣味的熱氣”。多面水晶、多層的水果,甚至司膳也打扮得貴氣十足,華貴奢靡的環境自然培養出了腐化、浪漫的上層社會的人物,打破窗子只是為了納涼,互相調情的獨特氛圍反襯了他們不拘世俗、狂放自由的性格。以愛瑪這個第三者的角度描述,更顯其奢華,也更凸顯了愛瑪內心的激動與不甘,她后來的抑郁成疾,兩段婚外情與這件事的影響不無關系。

在查理與愛瑪周圍的人也是一群庸人,這是一個“語音沒有高低,就像風景沒有特色一樣”的地方,他們是一群“半”性的人,個人有個人的模子,出品于同一社會,有恰到好處的真實。在州農業展覽會上,一位為農場主做牛做馬半輩子的老婦人獲得一枚銀質獎章,老婦人接過獎章,只想著讓教堂堂長給她做彌撒,她周圍的是一群慈父般笑著的州會委員們,前者被宗教洗腦,后者被利益洗腦,兩者絲毫不沖突,在那個物欲的世界相互“扶持”。在這種社會氛圍下的查理與愛瑪,又怎么會有高尚的東西呢?愛瑪無法逃脫傳統清規戒律,便用最傳統的方式——通奸來滿足自己的熾熱的愛情,總是幻想著書中的情節“暈倒的落難命婦、嗚咽、立誓”;查理迷戀的華貴、高雅、浪漫的可人兒,偏偏是一具徒有其表的軀殼,及時到死他也深愛著自己的妻子。

四、推動情節發展

初搬到永鎮寺,對于新居的破落,“冰冷的石灰,好像濕布一樣”、“木頭梯子咯吱直響”、沒有掛窗簾的窗戶都沒有讓她失望,因為全新的環境總會復活一個全新的生命,她不相信不同地方的事物,總是一個面目。與青年賴昂的交往,四周空空落落的環境,窮苦的景象,他們衣著華麗在鄉間小道行走的整齊與小心,相同興趣愛好的談話,催化了靈魂深處的“深沉、持久的呢喃”,他們感慨于這種甜蜜卻沒有點破。這種“承溜堵塞”的曖昧情感把他們的心靈填充成滿溢的湖泊,只要一陣風吹就會決堤。愛瑪平靜的表面,相夫教子的賢惠外表下卻滿懷貪婪、憤怒和怨恨。甚至早已習慣的傍晚景色,也變了樣“牲畜走動,聽不見腳步響,也聽不見呼喚”“鐘總在響,在空中一直響個不?!?,賴昂離開后的空虛使她與羅道爾夫的偷情顯得順理成章,雖然有猶豫過,但內心死寂的平衡已被打破,愛瑪不可能安心于平凡的日子了。剛來永鎮寺時,花園的側門“巷子有一扇門,出入沒有人看見”為她與羅道爾夫的偷情也提供了契機,農業展覽會上羅道爾夫對自己的一番挖苦,以及嘈雜環境的保護,使愛瑪被情欲充斥的內心又一次萌動了。這也為愛瑪的悲慘命運埋下了伏筆,羅道爾夫只是想換個情婦,而愛瑪卻陷入了愛情的漩渦,在這種不正常的關系中,愛瑪的偏執最終也會把禍端帶給她自己。

被羅道爾夫拋棄后,愛瑪又因為機緣與賴昂相遇,身處巴黎腐敗、虛偽社會風氣荼毒的賴昂,已經與羅道爾夫是同道中人,在巴黎教堂的追逐戰中,愛瑪表面雖然不斷拒絕,但內心早已像“在碧空飛來飛去的鳥”“淙淙直響的噴泉”“人聲喧嘩、鮮花鋪地的廣場”,無法平靜。在教堂中的最后掙扎,愛瑪假意的掙扎與教堂莊嚴的氣氛顯得格格不入,作者借此也諷刺了宗教,表面是為洗滌罪過,實質只是空殼,是神職人員斂財的手段。在馬車上,馬車一路走,“不要車?!?,“他不管兩匹駑馬流不流汗,拼命抽打,也不管顛不顛,心不在焉,由著它東一撞,西一撞”“一輛馬車,放下窗簾,一直這樣行走,比墳墓還嚴密,像船一樣搖晃”通過對于馬車經過景色的多樣描寫,馬車的行程之長,車夫與馬的勞累,側面表現了愛瑪與賴昂偷情的激烈,以及作者對于法國資產階級縱情聲樂的諷刺與批判。

五、深化作品主題

對貴族奢華舞會的描寫,農會上弄虛作假的場景的描寫,極具諷刺之能事。愛瑪的死,城市小資產階級中投機倒靶者的發達,貴族階級的置身事外是作者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批判。但最使他痛心的是“使我憤怒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一般平民的愚不可及,他們的卑劣無知,以及他們的顢頇糊涂?!?/p>

愛瑪并不是放蕩的女人,在福樓拜眼中,她是一個“涌動著多種感情”的女人。相對于當時荒淫物的社會風氣,舞會上上層社會的女子可以不顧身份、地位,公然與他人調情。對于包養情人一點也不覺得奇怪的資產階級,羅道爾夫對于巴黎的情人厭倦了,“她玩也玩得那么乏味”,所以對醫生太太愛瑪感興趣,而且發誓“我一定會把她搞到手”。征服別人所帶來的欲望才能使心靈滿足的心靈扭曲的,被上層社會風氣荼毒了的青年們,賴昂為了自己醒過來的熱情,“橫了心,要硬干到底”,也為了對得起自己所受過的闊太太們的鄙視,為了自己的虛榮心,他把愛瑪當作戰利品,而當愛瑪阻擋他的事業時,他毫不留情的拋棄了她。對于道貌岸然的公證人的淫威威脅,她堅定地說“不”。

情人離去,債主追逼,現實世界的黑暗和無情真實地展示在愛瑪的面前時,愛瑪終于明白,無論自己怎么掙扎,理想愛情只是一個不能實現的夢想。她義無返顧地抓了一大把砒霜吞了下去。她寧愿死也不愿回到那個平庸、呆板、死水一樣的生活中去。為了理想,為了尊嚴,愛瑪選擇了死。愛瑪的悲劇不在于她最終的自食其果,而是在于她對幸福生活毫無結果卻又不屈不撓的追求。而福樓拜所追求的藝術的真實就存在于資產階級社會的各種“關系”中。

六、結論

綜上,環境描寫在《包法利夫人》中有諸多方面的作用,增加真實性、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寄托人物感情、反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預示人物命運、深化作品主題等。福樓拜在細節處琢磨,將紛繁的故事枝節揮灑在環境中,真實地揭露了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的丑惡面和異化現象,讓讀者在散文化的語言中體味文章。用福氏的話總結,藝術的最高境界在于得自然之道,使人遐想。

參考文獻

[1][法]福樓拜,包法利夫人[M],李健吾譯,上海三聯書店,2014年

[2]李健吾,福樓拜評傳[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法]福樓拜,福樓拜文學書簡[M],丁世中譯,北京熊山出版社,2012年

[4][英]朱利安.巴恩斯,福樓拜的鸚鵡[M],石雅芳譯,譯林出版社,2010年

[5][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文學講稿[M],申慧輝譯,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

[6]房麗娜,淺析《包法利夫人》中的藝術特色[J],文學語言學研究,2011年第60期

[7]鄭克魯,《略論福樓拜的小說創作》[J],外國文學研究,1979年01期

[8]袁芳,論《包法利夫人》中愛瑪的愛情悲劇[J] ,文藝評論

[9]王永友,論包法利夫人悲劇性命運的三維構成[J], 作家雜志,2009年第6期

[10]蘭守亭 張學嬌,論福樓拜的人格心理在小說《包法利夫人》中的體現 [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11]馬文玲,文學與天性:進化心理學關于文學批評的理論、方法及案例分析[D], 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2011年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包法利夫人福樓拜
福樓拜燈塔
一塊棉布造就莫泊桑
福樓拜的『笨學生』
莫泊桑拜師
電影《包法利夫人》中艾瑪形象塑造解讀
包法利夫人的浪漫之殤
從弗洛伊德的心理人格剖析學說解析包法利夫人的癥結
特長就是專心地做一件事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