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往開來西安院 創新助力煤炭夢

2015-05-21 19:19楊進平龐貝
科技創新與品牌 2015年4期
關鍵詞:鉆機定向研究院

楊進平+龐貝

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西安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經過近60年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我國煤炭行業唯一專業從事煤炭地質研究與勘探技術開發的大型研發實體。

在創新發展的今天,西安研究院許下了一個創造未來的宏愿:引領地質保障技術進步,支撐煤炭安全高效開發,成為煤炭地質保障領域國際一流的高科技企業。

繼往開來的西安研究院

西安研究院是煤炭安全高效開發地質保障技術、裝備與工程領域具有突出綜合優勢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不僅擁有代表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煤礦水害防治技術,還有國內生產坑道鉆探裝備規模最大的鉆探裝備產業和生產礦井物探儀器種類最多的物探儀器產業。

研究院現有職工1816人,其中正高級職稱53人,副高級職稱163人,下設12個專業研究所、2個研發中心、1個國家安全生產檢測檢驗中心。專業涉及地質、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地球物理勘探和鉆探等4個領域,業務分為煤與煤層氣資源勘探、礦山水文地質、煤層氣(瓦斯)抽采、鉆探技術與裝備、地球物理探測、地質與環境工程6大板塊;具有精細地質勘探、礦山水害防治、坑道全液壓鉆探機具、采區地球物理勘探等十大優勢產業;擁有安全生產技術支撐體系國家級中心的兩個實驗室:礦井突水條件識別與鑒定技術裝備實驗室主礦山水害鑒定與治理技術模擬實驗室;3個煤炭工業重點實驗室:煤層氣基礎重點實驗室,工程地質重點實驗室,煤田地質、礦井地質和地質勘探技術與裝備重點實驗室;是國家能源煤炭勘探技術裝備評定中心、陜西省煤礦水害防治技術重點實驗室、陜西省煤層氣(瓦斯)抽采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陜西省煤礦井下鉆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依托單位。

西安研究院通過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ISO 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持有工程勘探(甲級)、建筑業地基與基礎施工(一級)、地質勘查資質證書(甲級)等30多個從業資質。擁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國家環??偩?、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頒發的30余種資質證書,為產業發展提供了保證。

西安研究院是國內首批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1993年成為博士研究生招生單位,2003年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擁有博士生導師15人,已獲學位及在讀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50余人,編輯出版的《煤田地質與勘探》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面向國內外發行。

西安研究院一直注重科技創新工作和科技成果的轉化工作,是煤炭行業促進科技進步的主力軍。

產業蓬勃發展 創新成果斐然

建院60年來,研究院始終圍繞煤炭生產建設的主要任務進行技術創新,以解決煤炭地質與勘探、煤礦安全高效開采地質保障技術、裝備與工程領域的重大疑難科學技術問題的科技攻關方向,承擔了國家、省部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89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及省部級等各類科技獎項266項,獲得授權專利153件。

“十二五”期間,西安研究院圍繞資源勘探、礦山水害防治、煤層氣(瓦斯)抽采、鉆探技術與裝備、地球物理探測、環境與地質工程等6個業務板塊深入開展科技創新,共承擔包括國家973計劃、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國家項目以及省技術計劃項目等共104項,目前已經完成國家項目71項;同時獲得授權專利共34項,其中發明專利23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獲得軟件著作權10項,受理發明專利99項。以上項目和專利均為自主研發的專有技術,充分體現了研究院的創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與此同時,西安研究院不斷加大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力度,支持與現有產業相關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法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支持產業化開發項目的前期研究,帶動產業向規?;~進,為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僅“十二五”期間共設立院科技創新基金、青年創新基金、實驗室及平臺建設、新方向研究自籌資金項目303項,已完成90項,累計投入科技經費超1億元。

鉆探機具產業是研究院的主導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科技創新工作積累,研究院已經成為國內規模最大、規格型號最齊全的煤礦坑道全液壓鉆機研發生產基地,煤礦坑道定向鉆機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我國是產煤大國,是一個嚴重依賴煤炭能源的國家,同時也是礦難大國。近年來,瓦斯災害和水害已成為煤礦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重特大煤礦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多年來已經引起相關研究人員對于防治瓦斯和水害事故的思考。

鉆探技術與裝備是支撐產業發展、防治煤礦瓦斯災害及礦井水害的重要手段。西安研究院領導班子以引領地質保障技術進步、支撐煤炭安全高效開發為使命,以建設煤炭地質領域國際一流高科技企業為目標,不斷完善與創新管理體制,瞄準鉆探技術與裝備的前沿,加大科技研發、配套生產、質量檢測、應用與服務工作力度,依托技術進步推進鉆探機具產業發展。根據產業化生產流程,先后成立了鉆探技術與裝備研發中心、鉆探技術研究所、鉆探機具研究所、鉆頭技術研究所、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鉆井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銷售中心和物流中心,實現了鉆探技術與裝備的研發、生產、質檢、應用、銷售、技術服務一體化,為做強做大鉆探機具產業提供了保證。

30年來,鉆探機具產業在全液壓坑道鉆機、松軟煤層鉆進技術及井下近水平定向鉆進技術研究領域不斷做出開創性的貢獻:上世紀70年代末配合推廣綜采技術開始研制坑道鉆機,20世紀80年代初研制出我國煤炭系統第一臺全液壓坑道鉆機,拉開了我國煤坑道鉆機更新換代的序幕;2006年,推出國內第一臺履帶坑道鉆機;2009年,具有隨鉆測控功能的千米鉆進技術與裝備通過國家能源局的鑒定;2010年,松軟煤層中風壓篩管護孔空氣鉆進技術裝備通過國家能源局鑒定。

經30余年發展,西安研究院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規格型號最齊全、技術水平最高的煤礦坑道鉆探機具研發生產基地。自主研發的MK系列鉆機已形成分體式、履帶式兩大類29種產品,涵蓋了孔深75m~1000m的范圍,13項產品獲國家重點新產品,鉆機年生產能力突破1600臺;針對各種鉆進工藝技術及用戶需求,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各種規格高強度外平鉆桿、螺旋鉆桿、中心通纜式鉆桿、繩索取芯鉆桿、地質(石油)鉆桿等五大類百余種鉆桿產品;有針對性地開發設計生產了金剛石鉆頭、礦用PDC鉆頭、礦用硬質合金鉆頭和礦用PDC錨桿鉆頭。擁有甲級資質的質量檢測檢驗中心,自行研制的三臺綜合性能試驗臺,最大測試能力達到15000Nm,是目前國內檢測能力最強、測試范圍最廣、檢測項目最全的鉆機試驗臺。

西安研究院研制生產的鉆探機具產品,廣泛應用于煤炭、地質、冶金等領域,市場份額占全國煤炭行業 55%以上,并成功出口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50余種技術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

同時,西安院是煤炭行業“煤礦坑道鉆探用常規鉆桿”“煤礦坑道鉆機”和“煤礦井下定向鉆進技術”標準的制定單位,為煤礦安全高效生產和瓦斯抽采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煤礦井下定向鉆進技術是高效治理煤礦瓦斯災害的一項重大關鍵技術。我國從“九五”開始重點研發該技術,經過近20年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專用的瓦斯抽采鉆孔設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我國鉆進裝備的核心技術一直受制于國外,影響了鉆進效果和安全生產水平提高,這也成為我國煤礦現代化建設和解決煤礦安全生產突出問題的一大瓶頸。對此,發改委于2006年專題組織實施了瓦斯綜合治理與利用關鍵技術研發和裝備研制項目—“井下水平長鉆孔鉆機研制及配套工藝開發”,力爭通過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自主創新,著力解決煤礦安全生產的技術裝備急需。

在國家政策與重大科技項目的支持下,西安研究院把方向對準了煤礦瓦斯高效治理鉆孔施工技術的創新發展,積極開展近水平定向長鉆孔成孔裝備及工藝的研究,掌握了井下近水平定向鉆進技術,成功研制了我國首套煤礦井下千米履帶定向鉆機和隨鉆測量定向鉆進系統,實現了井下瓦斯抽采鉆孔從“無控鉆進”到“精確定向鉆進”的跨越,多項技術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其中隨鉆測量和軌跡控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煤礦井下瓦斯抽采提供了可靠的技術和裝備支撐。該項技術與裝備取代了同類進口成套設備,使得國外產品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由2005年的100%降至目前的30%以下。該技術已在國內近30個礦區推廣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得益于定向鉆進技術與裝備,西安研究院屢次刷新國內煤礦井下近水平定向長鉆孔施工紀錄:1998年創國內煤礦井下近水平鉆進孔深603.5m紀錄;2002年創孔深863m紀錄;2010年,采用隨鉆測控工藝創1059m的近水平定向鉆孔深度紀錄;2011年,創鉆孔深度1212m近水平定向鉆孔深度新記錄;2014年采用無線隨鉆測控工藝完成1881m的定向長鉆孔,再次刷新國內煤礦井下近水平定向長鉆孔施工新記錄。

上世紀90年代至今,西安研究院先后在鉆探領域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等科技獎勵30余項,其中,2000年和2012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9年獲煤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09年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陜西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0年獲國際發明展覽會銀獎1項、銅獎1項,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1項、銀獎1項。

西安研究院創新實力的雄厚,不僅體現在鉆探機具產業的獨特優勢上。目前,它已成為國內煤炭行業歷史最悠久、專業配置最齊全、綜合實力最強的專業煤礦水害防治技術研發與應用中心;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多、可靠性較高的煤礦物探儀器研發制造基地和最大的井下超前探測技術服務中心;國內最早從事煤層氣研究并持續至今的專業機構,擁有國內最先進的煤層氣測試儀器與裝備。

銳意進取實現“煤炭夢”

憑借科研、開發、生產一體化的科技企業優勢,西安研究院先后在20多個省區市、6個國家與地區完成了勘探設計、工程物探、巖土工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項目2000余項,鉆探機具和物探儀器產品更是遍布全國各大煤炭企業。

“十一五”以來,西安研究院營業收入以年均26.9%的速度遞增,職工收入穩步增長。2008年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組建以來,在其下屬的21個二級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中,年年被評為“A級”。2014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形勢,特別是煤炭行業經濟急速下滑的嚴峻挑戰,西安研究院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強化經濟運行質量為抓手,圍繞“保增長、控風險”,持續創新商業模式,狠抓管理提升,奮力開拓市場,逆勢圖強,銳意進取,實現收入為2010年的1.48倍,利潤為2010年的1.91倍,資產總額為2010年的2.35倍。近3年來,研究院有5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科技成果轉化對收入的貢獻率超過60%。

西安研究院取得的優良業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充分認可。2006年獲得“西安市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獎”;2007年被西安市認定為“高新技術產業區內高新技術企業”;2009年被認定為陜西省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并被西安市科技局、西安市知識產權局授予“知識產權優勢單位”;2010年獲得“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陜西省‘十一五自然科學基礎研究管理工作先進單位”;通過復審認定為2011年高新技術企業和“陜西省創新型企業”;2013年度獲得“西安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明星企業”和“西安高新區標準化示范企業”榮譽稱號;2013年10月,被科技部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再次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2011年以來,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連續3年進入陜西省百強企業,2014年被評為“陜西省勞動關系和諧企業”。

在產業轉型升級的新任務下,“向新、向上、向真、向善、向榮”的核心價值觀,“凝心聚智 至誠至新 激情超越向未來”的企業精神將激勵著西安研究院一代代煤研人奮發向上,向著安全高效開采的“煤炭夢”一步步堅定前進,創造出科技新時代煤炭行業的光明未來。

猜你喜歡
鉆機定向研究院
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
工程技術研究院簡介
鄰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轉鉆機拔樁技術
從心所欲不逾矩——為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搗亂!
國內地勘行業首臺5000米多功能變頻電動鉆機
偏序集上的相對定向集及其應用
定向越野
大直徑潛孔錘鉆機
旋挖鉆機鉆具產品類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