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中國的情感氣候

2015-05-30 11:40高昌選析
詩選刊 2015年7期
關鍵詞:首詩淺析

高昌選析

沁園春 阿垅

行道泥中,暮色蒼茫,前面問關。念半生兵馬,十年湖海;孤征旅雁,萬里河山?;⒀ㄖ貤?,龍珠堪采,死不低頭生本難。吾何恨?有清流濯足,白露為餐。蹣跚,道路維艱!又四顧無人看野煙。便口中含血,腹中含淚,為人含笑,為鬼含冤!激越豪情,消磨遠志,多少兒郎天地間!更深矣,但繁星不亂,皓魄孤懸。

淺析:這首詞用激昂慷慨的語言敘述了自己一生的經歷,直抒胸臆,表達了高潔的情操和襟抱,塑造了一個頂天立地、百折不撓的詩人形象。其中“死不低頭生本難”令人悲從中來,悚然變色。下闋的“口中含血,腹中含淚,為人含笑,為鬼含冤”,更是啼血啼淚,感人肺腑。四個“含”字,寫盡世間悲歡,心頭傷痛。

軟禁 柏楊

1976年3月7日,刑期屆滿出獄,當日即再被臺灣警備司令部收押,囚于綠島兵營。

濃云壓壓壓殘苔,獨倚欄桿一眼開;

我慚千鈞無氣力,萬籟無聲待雨來。

淺析:這首詩寫自己的軟禁生活。開頭一句三個“壓”字非常別致,既突出了濃云的兇猛來勢,也渲染出一股肅殺的氣氛,同時為下一句的“獨倚欄桿”進行鋪墊,烘托出作者心中的從容和鎮定。

本事詩 陳獨秀

慵妝高閣鳴箏坐,羞為他人工笑顰。

鎮日歡場忙不了,萬家歌舞一閑身。

目斷積成一缽淚,魂銷贏得十篇詩。

相逢不及相思好,萬境妍于未到時。

淺析:本事詩,就是記述本人生平經歷的詩。陳獨秀寫有一組本事詩,這里選的是其中二首。經歷了政治上的起伏跌宕,作者的心境趨于平淡,抒情主體的視角也從一個歷史的參與者變成了一個旁觀者。兩首詩以高閣美人自喻,抒寫心中情懷。獨秀認為文學之文以情為主,應該華美而不重實用。他曾有“華美無用之文學”的措辭,所謂“無用”,即無實用之意,并非無價值。

昨賣一雞與鄰家頃復 飛回璧返后感成一律 程堅甫

玉汝于成幾費神,出售應諒主人貧!

隔鄰索價姑從賤,逸檻飛回豈厭新?

瀕死未為登俎物,超生猶望系鈴人。

癡翁撫事增惆悵,異類非親竟似親!

淺析:這首詩表現的是寒酸生活中,作者對一只賣與鄰舍,又飛回自家的雞的感情。通篇都是對自己矛盾心理的細膩描繪,讀來確實令人“撫事增惆悵”。

題汪兆銘雙照樓詩詞稿 陳小翠

雙照樓頭老去身,一生分作兩回人。

河山半壁猶存末,松檜千年恥姓秦。

翰苑才華憐俊主,英雄肝膽惜昆侖。

引刀未遂平生志,慚愧頭顱白發新。

淺析:這首詩評論汪精衛,有對他少年行刺攝政王的贊許,也有對他晚年淪為漢奸的痛惜和嘲諷。因為汪精衛當年寫有“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詩句,所以這里“引刀未遂平生志,慚愧頭顱白發新”就帶著鮮明的諷刺意味。全詩以議論為主,但是作者表達得卻又蘊藉深沉,意在言外,引人深思。

丙午清明次東坡韻 陳寅恪

史書既欲盡燒灰,何用今朝上冢哉。

南國高樓魂已斷,西陵古渡夢初回。

賢妻孺仲懨懨病,弱女淵明款款來。

翻憶鳳城一百六,東風無處不花開。

淺析:1966年4月,陳寅恪先生寫下這首一生中最后的詩,詩中敘說了悲涼心境,又用“東風無處不花開”來映襯,高深溫婉,綿邈深幽,自成一格。

感時雜詠 董必武

果然六月慘飛霜,只為沉冤未可忘。

重壓青年集中訓,屢興黨獄法西方。

小人放肆居高位,特務橫行踞上床。

屏息面墻防偶語,敢云無怠或無荒。

淺析:這首詩寫于1944年,是諷刺國民黨當局的時政詩,批評當政者為了鎮壓青年,排斥異己往往羅織罪名,構成冤獄?!肮涣聭K飛霜”,是指1940年7月7日發生的李瑛等進步青年被活埋的綦江慘案。六月飛霜典出《淮南子》:

“鄒衍盡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譖而系之。鄒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為之降霜?!豹z,稱作“黨獄”。法西方,指效法德、意法西斯主義。上床即上位。偶語指對語,《史記·秦紀》:“有敢偶語詩書,棄市?!睙o怠或無荒指沒有怠荒,怠荒的意思指懶惰放蕩,這里是反語。

留別《人民日報》諸同志 鄧拓

筆走龍蛇二十年,分明非夢亦非煙。

文章滿紙書生累,風雨同舟戰友賢。

屈指當知功與過,關心最是后爭先。

平生贏得豪情在,舉國高潮望接天。

淺析:1959年2月12日,人民日報社舉行全社人員大會送別鄧拓。面對滿場同事,鄧拓當場吟詠了這首詩。全詩回憶了他從1949年7月擔任《人民日報》總編輯,到1959年2月離去的工作經歷和萬千情愫。其中“文章滿紙書生累,風雨同舟戰友賢”意味深長,最為精彩。

我 馮玉祥

平民生,平民活。

不講美,不要闊。

只求為民,只求為國。

奮斗不懈,守誠守拙。

此志不移,誓死抗倭。

盡心盡力,我寫我說。

咬緊牙關,我便是我。

努力努力,一點不錯。

淺析:這首詩是作者的自白,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態度。語義淺顯,鏗鏘有力。此詩后來作為墓志銘刻于泰山馮玉祥墓。

次原韻報阿度兄 胡風

竟挾萬言流萬里,敢擎孤膽守孤城。

愚忠不怕迎刀笑,巨犯何妨帶銬行。

假理既然裝有理,真情豈肯學無情?

花臨破曉由衷放,月到宵殘分外明。

淺析:這首詩作于1966年5月。胡風是理論家,這首詩也有雄辯的意味。崇真斥偽,敢是敢非,慷慨激昂,雜文入詩。在激烈的批判意識里,閃耀著耿耿丹心的光焰和“戰斗精神”雷聲。最后一聯顯示了作者的信心和信念?!坝芍浴倍?,耐人尋味。題目中的“阿度兄”,指聶紺弩。因聶紺弩曾用筆名簫今度,所以胡風在這里稱他為阿度兄。聶紺弩原詩如下:“人有至憂易白發,詩經大厄句長城。十年睽隔先生面,一夕倉皇萬里行。最念風云龍虎日,不勝天地古今情。手提肝膽輪血,斜倚車窗站到明?!?/p>

蝶戀花·獨登北海白塔 顧隨

不為登高心眼放。為惜蒼茫,景物無人賞。立盡黃昏燈未上,蒼茫展轉成惆悵。

一霎眼前光乍亮。遠市長街,都是愁模樣。欲不想時能不想,休南望了還南望。

我愛天邊初二月。比著初三,弄影還清絕。一縷柔痕君莫說,眉彎纖細顏蒼白。

休盼成圓休恨缺。依樣清光,圓缺無分別。上見一天星歷歷,下看一個飄零客。

淺析:1928年,31歲的顧隨獨游北海白塔寺,寫下了這兩首詞。詞中狀寫的不是登北海白塔看到的美景,而是一片憂愁苦悶的惆悵情懷。最后兩句用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詩人對比,把孤獨的心境襯托得觸目驚心。從這些凄涼孤苦的句子里,我們還可以感受到一顆博大堅貞的心,以及靈魂深處的高潔和孤傲。

蝶戀花·桃花 黃克誠

滿樹桃花紅爛漫,一陣狂風,吹掉一大半。落地殘紅何足羨,且待來年看新瓣。

人間變化千千萬,升降起落,猶如急流泛。天翻地覆大轉變,英雄轉瞬成壞蛋。

淺析:這首詞平仄不合詞律,可視為仿蝶戀花詞牌而作的一首“仿詞體”。作者以桃花喻人,表現了世事無常、滄桑變化的感慨。上闋述所見落花景象,下闋抒發人生感悟,同時曲折表達了對自身命運翻覆的喟嘆。

七一抒情 胡喬木

如此江山如此人,千年不遇我逢辰。

揮將日月長明筆,寫就雷霆不朽文。

指顧崎嶇成坦道,笑談荊棘等浮云。

旌旗獵獵春風暖,萬目環球看大軍。

淺析:這首詩年代已久,而且作者也逝去多年,身后世事滄桑,浮云變幻。但字里行間奔涌的激情和豪情,還是彌漫著濃郁的藝術魅力。它們都帶著鮮明的時代印跡,跟附庸風雅、吟風弄月或逞才傲氣、心靈逼仄之輩們有著天然的區別。作者力掃陳言,寫出了一種新的內容、新的情愫、新的感覺和意境。用語奇崛,寄意深遠,雄健清新,瀟灑流暢。從詩藝上來說,這首詩沒什么突出的特色,但詩中流露出的“揮將日月長明筆,寫就雷霆不朽文”的豪邁情懷,卻很有特色,令人稱道。

康有為

九月二十四夜至馬關,泊船二日,即李相國議和立約遇刺地也,有指相國駐節處者,傷懷久之。

碧海沉沉島嶼環,萬家燈火夾青山。

有人遙指旌旗處,千古傷心過馬關。

淺析:中日甲午之戰后,中國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等領土給日本。本詩作者在戊戌變法失敗后流亡出國,開始其“汗漫四?!钡纳?。經過馬關時,想起《馬關條約》的屈辱,寫了這首詩。作者開頭寫風景的平和和美麗,反襯后兩句的“千古傷心”。題目很長,有追憶,有敘述,有感想,有抒情,相當于一篇短小的敘事小品。喜用長題,是康有為詩作的一個特色。

李大釗

玉泉流貫頤和園墻根,潺潺有聲,聞通三海。禁城等水,皆溯流于此。

殿閣嵯峨接帝京,阿房當日苦經營。

只今猶聽宮墻水,耗盡民膏是此聲。

淺析:玉泉指北京西郊玉泉山上流下來的泉水。這股泉水流經頤和園。三海指北京城內的中南海(即中海、南海)和北海而言。三海的水都是從玉泉流過來的。禁城指紫禁城,即故宮。殿閣指頤和園內的宮殿樓閣。嵯峨形容高大。接帝京意思是說跟北京城接近。阿房指秦始皇建筑阿房宮,浪費了無數人力物力。這首詩借對頤和園的感懷,表達了對蒼生百姓的悲憫情懷。

自勵 梁啟超

獻身甘作萬矢的,著論求為百世師。

誓起民權移舊俗,更哲理牖新知。

十年以后當思我,舉國猶狂欲語誰。

世界無窮愿無盡,海天寥廓立多時。

淺析:這首詩敘述的是自己的志向。一開頭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學術抱負,并對自己的未來有一份自信的美好期許。最后一聯境界宏大,筆勢汪洋恣肆,發人深思。

述懷 老舍

辛酸步步向西來,不到河清眉不開!

身后聲名留氣節,眼前風物愧詩才;

論人莫遜春秋筆,入世方知圣哲哀;

四海飄零余一死,青天尚在敢心灰!

淺析:作者自敘生平,回憶坎坷,抒發情志。身后聲名留氣節一句,像是一句詩讖,暗示了作者后來投湖自盡的不幸遭際。

玉潭學校門前栽樹 劉少奇

小樹兩邊栽,濃蔭綠上階。

他年成大樹,便是棟梁材。

淺析:這首詩寫于作者少年時期,通過栽樹觸發靈感,接著展開想象的翅膀,眼前仿佛看到了小樹很快長大,披拂著翠綠的濃蔭。并進而想象他年這些小樹成長為棟梁之材。第一句詩是實際場景,第二、三、四句都是作者的想象。雖然表面上說的是樹,實際上是借物言志,用樹的成長來表達自己的遠大志向。風格平易,格調昂揚,充滿自信。

無題 魯迅

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淺析:1931年1月17日,青年作家李偉森、柔石、胡也頻、馮鏗、殷夫等五位左翼作家被國民黨當局逮捕,2月7日深夜,在上海龍華警備司令部里被秘密槍殺。消息傳來后,魯迅寫了這首詩。意思是說:我已經習慣了在沉沉的長夜里度過春天,妻子辛苦地撫養孩子,她的鬢角已經出現白色的發絲,夢中隱約看到慈母的淚水,全國各地的大王們紛紛在城頭上變換著各自的旗子,含著悲淚看著志同道合的朋友被殺害,憤怒地在刀叢上尋覓幾行悲傷的小詩,低下頭卻找不到能夠書寫這些詩篇的地方,只有月色如水般照映著清冷的黑衣。整首詩用豐富的意象和典型的場景,抒發了作者心中沉痛的感情和憤怒的感慨。

調倚浣溪沙,用易安詞韻 梅蘭芳

日射油窗霧乍開,黛螺山色壓闌來。闌前萬一見江梅。

攬鏡年華思錦瑟,巡檐歡意托金杯。他鄉休負好樓臺。

淺析:這首詞寫中年人的愁緒。上闋寫景,江梅寄托了高潔的寓意。下闋直接抒寫對年華流逝的嘆息,寄托寄人籬下的悲涼和流落異鄉的苦悶凄清。值得注意的是“巡檐”,是說在別人屋檐下生活。這樣的歡意,是以“不得不低頭”換來的,其中的無可奈何只有寄托到酒杯里了。

故鄉憶舊 莫言

韭菜爐包肥肉丁,白面烙餅卷大蔥。

再加一碟豆瓣醬,想不快樂都不中。

淺析:寫故鄉美食的回憶,風格類似竹枝詞。莫言以小說出名。作詩不多。獲諾獎后,他的一些不拘平仄詩歌才開始引起讀者注意。關于詩,莫言有自己的一些見解。他說:“有的看得明白,有的看不明白。完全看明白了不是好詩,完全看不明白也不是好詩,好詩大概就是那種似乎能看明白又似乎看不明白的吧。我覺得要把詩寫得讓人不明白比較容易,讓人明白反而不太容易。當年白居易寫完了詩先念給白發蒼蒼的老婆婆聽,老婆婆聽懂了才可以定稿。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是好詩;李商隱的詩晦澀曖昧,但也是好詩。詩歌跟小說一樣也應該有各種各樣的風格。其實,對詩歌的理解,重在感受,只要能感受到微妙之處,只要能喚起讀者情感的共鳴,就算看明白了?!?/p>

題不倒翁 齊白石

能供兒戲此翁乖,打倒休扶快起來。

頭上齊眉紗帽黑,雖無肝膽有官階!

淺析:這是一首用巧妙的手法諷刺官場逢迎矯情、膩軟無骨惡習的作品。格調清奇,滑稽可嘆。

如此江山 秋瑾

蕭齋謝女吟《秋賦》,瀟瀟滴檐剩雨。知己難逢,年光似瞬,雙鬢飄零如許。愁情怕訴,算日暮窮途,此身獨苦。世界凄涼,可憐生個凄涼女。曰:“歸也”,歸何處?猛回頭,祖國鼾眠如故。外侮侵陵,內容腐敗,沒個英雄作主。天乎太毒!看如此江山,忍歸胡虜?豆剖瓜分,都為吾故土。

淺析:作者在這首詞中一反古代女詩人一已悲歡的情調,雖也是聲聲嘆息,句句悲情,寫得確實恢宏大氣,回腸蕩氣,讀來令人愴然欲淚。開頭寫自己的悲愁,接著寫自己悲愁的原因是因為憂國憂民的情愫。祖國酣眠,胡虜猖獗,豆剖瓜分,如此江山實在令人愁情難訴。

江南第一燕 瞿秋白

萬郊怒綠斗寒潮,檢點新泥筑舊巢。

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云梢。

淺析:這是一首寫春天的美麗風光的詩,是瞿秋白婚后寄給妻子王劍虹的一篇作品,描寫大好春光的迷人和魅力,其實也是在描寫新婚燕爾之際的快樂甜蜜的心情,最后一句表達了自己為銜春色上林梢的志向和豪情。

晚泊梁子湖 宋教仁

日落浦風急,天低野樹昏。

孤舟依淺渚,秋月照征人。

家國嗟何在,乾坤渺一身。

夜闌不成寐,撫劍獨愴神。

淺析:本詩寫于作者22歲,留學日本之前。描繪了梁子湖的深秋景象,觸景生情,情景交融,表達了心中孤寂、感傷,更表達了家國憂患和報國情懷。梁子湖位于湖北省長江南岸武昌縣和鄂城縣間,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泊,面積3.2萬公頃,東西長82公里,南北長22公里,常年平均水深3米。浦風指水面上吹來的風。渚是水中的小塊陸地。征人意為遠行之人,這里是指詩人自己。年輕的詩人亦以一個出征的戰斗者的姿態撫劍四顧,長夜難眠。

詠志 孫中山

萬象陰霾掃不開,紅羊劫運日相催。

頂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轉來。

淺析:這首詩抒寫的是作者的革命志向。紅羊劫運用典故代指國家的災難。據說南宋時的風水師柴望上書朝廷,認為每逢丙午、丁未年,國家必有禍患。天干“丙”“丁”和地支“午”在陰陽五行里都屬火,為紅色,而“未”這個地支在生肖上是羊,所以每60年會出現一次“丙午丁未之厄”,后被稱為“紅羊劫”。這首詩前兩句寫國運危難,后兩句抒發救國情懷。其中“要把乾坤扭轉來”一句激昂慷慨,氣勢逼人。

憶牡丹 王明

雍容傲骨豈凡流,荷菊梅蘭未可儔。

自是凜然爭氣節,獨逢亂諂不低頭。

淺析:這首詩寫于1942年中共延安整風之際,表面歌頌牡丹的“傲骨”及“氣節”,實際是抒發對整風期間受到批評的不滿情緒?!安坏皖^”表示堅持個人觀點到底的決心。

就義詩 夏明翰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

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淺析:這首詩抒寫的是作者對主義的堅定和對未來的自信。詩很淺顯,鏗鏘有力,氣薄云天。

整人打油詩 夏衍

聞道人該整,而今盡整人。

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成人。

整是由他整,人還是我人。

請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

淺析:作者有感當年人整人的社會現象,仿效清代“剃頭詩”,寫下這首幽默辛辣的作品。戲擬和化用前人作品,是打油體詩歌中的常見手法。這首詩運用得尤其出色。

贈友人 遇羅克

攻讀健泳手足情,遺業艱難賴眾英。

清明未必牲壯鬼,乾坤特重我頭輕!

淺析:作者臨刑前留下這首贈友人??梢哉f,寫成這首詩不是用筆和紙寫成,而是用青春和熱血?!扒ぬ刂匚翌^輕”一句沉郁蒼勁,氣壯山河。這個才華橫溢、勇敢堅貞的年輕人,深深地刻在了歷史的記憶里。詩人北島在獻給遇羅克的詩中說“在我倒下的地方,將會有另一個人站起,我的肩上是風,風上是閃爍的星群”“從星星的彈孔里,將流出血紅的黎明”,這些詩,可以看成是對“清明未必牲壯鬼”的回應。

望大陸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

永不能忘!

天蒼蒼,野茫茫;

山之上,國有殤。

淺析:1962年1月12日,于右任在日記中寫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山要高者,樹要大者,可以時時望大陸。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敝蟛痪?,1962年1月24日,他就寫下了這首沉郁蒼涼的名作。這是一首騷體詩,又名《國殤》,發表于先生在臺北謝世后的1964年11月10日。表達了作者渴望葉落歸根、眷戀大陸家鄉的憂郁心懷?!秶鴼憽烦鲎郧o《九歌》,是一首追悼將士的挽歌?!皻憽?,即“無主之鬼”,詩人在這里是表達不能魂歸故里的悲愴和傷感。

參觀大慶油田 趙樹理

任它冰封與雪飄,江山再造看今朝。

鉆林不作銀蛇舞,也與天公試比高。

淺析:作者1964年3月參觀大慶油田,為石油工人頂風雪冒嚴寒、日夜奮戰的干勁所感動,寫下這首詩。詩中借毛澤東《沁園春·雪》中的意象,對林立的鉆井機作了生動描繪,并借鉆機來喻人,歌頌石油工人天不怕地不怕的奮斗精神。詩很淺顯,也很明白,并不難懂??墒?,1966年8月下旬,晉東南地委開會開始揭批趙樹理時,一位熟人所寫的一張題目為《請看趙樹理的野心》的大字報中,說他對無產階級專政極端不滿,有改朝換代、再造江山的“野心”。結尾引用這首詩,說:“這是趙樹理親筆寫的,鐵證如山,賴是賴不掉的?!苯袢兆x來,這樣的構陷實在可笑。

賀新郎·記魯迅舊事 章士釗

跳蕩鐘山麓。憶當年、兩生逋峭,蜚聲水陸。老子山陰游揚外,說是一雙屬玉。卻不道、分飛獨宿。冠蓋綿延京華地,驀相逢、世界全翻復。嗟狹路,堂與屬。

淮淝舊閫當陽獨。似前朝、二王秦晉,殺機潛伏。私養荊高分明意,使我立當危局。忠告盡、卻難辰告。兩害相權從輕取,剩強教、噪雀先離屋。吾為此,吞聲哭。

才大無容處。屈下僚、雞蟲得失,急他何苦。寥闊南天千千里,極目原田膴膴。更加上、輿情水乳。第一平生心安事,抱周公、安置東山土。大雷電,候迎去。

危疑重謗須終負。四十年、答無一語,居然能彀。華蓋一編專門集,指似孤桐狂詬。卻在我、聾丞聞鼓。曾與騫期期期約,這吞聲、帶到斜陽暮。待地下,笑相語。

淺析:這兩首詞,描寫作者記憶中的作家魯迅生前舊事。第一首寫對魯迅兄弟的印象和自己和魯迅的交往,第二首就魯迅在《華蓋集》中對自己的批評做了一定表白,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并對自己的行為和遭到批評后的沉默作了辯解。

漓江絕句 朱自清

招攜南渡亂烽催,碌碌湘衡小住才。

誰分漓江清淺水,征人又照鬢絲來。

淺析:這首詩寫于抗戰期間。當時作者隨任教的大學從北京撤退,先是衡岳棲身,俄而西遷滇海,南訪漓江。作者望燕云而馳想,撫萍跡以抽思,他眼中的漓江不是太平時節的“情一樣深啊夢一樣美”,而是照映著征人四海飄泊的蒼蒼鬢發。所謂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正如是也。

猜你喜歡
首詩淺析
如果我是阿根廷人
《上課沒人搶》
淺析搓法
我想寫首詩給你
淺析VLAN間靈活互訪
淺析35kV隔離開關常見缺陷及處理
淺析明代漕運輕赍銀
從“讀首詩再睡覺”看聽覺閱讀
過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詩
淺析“譙”字“酷烈”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