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溪穴 填精壯陽太溪妙 通絡安眠堪稱奇

2015-05-30 16:33崔曉麗
中老年健康 2015年7期
關鍵詞:太溪內踝腫痛

崔曉麗

太溪穴名字出處

“溪”與“隙”字相通,有縫隙的意思,這個穴位在內踝之后,凹陷大深之處,所以稱為“大隙”,也就是太溪。另一方面,腎經的氣血從涌泉而出,經過然谷,到了這個穴位,就像進入了溪澗,所以叫做“太溪”。這個穴位從名字上看,與水關系密切,而腎主水,所以能調腎中陰陽。

太溪穴位置

歸經:足少陰腎經。

解剖結構:淺層是拇長屈肌,深層血管主要是脛后動脈、靜脈,神經分布主要是小腿內側皮神經和脛神經。

定位:在足內側,內踝后方。

快速取穴法:內踝尖和跟腱連線之間的凹陷處(下圖)。

太溪穴功效

按摩太溪的作用

補肺腎陰:按摩太溪可以有效調理和改善肺腎陰虛引起的消渴、咯血,吐血、衄血、咽喉腫痛、耳鳴、耳聾、口中熱、咽干、唾痰如膠、牙齦腫痛、尿黃、便秘、肺腎兩虛之咳喘等癥。

通經活絡:按摩太溪可以有效緩解足跟痛、下肢,尤其是小腿部的酸痛等痛癥。

艾灸太溪的作用

填精壯陽:艾灸太溪對腎精虧虛及腎陽虧虛所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聾耳鳴、脫發、牙齒松動、男性性功能減退、女性習慣性流產等,可達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去寒通絡:艾灸太溪對一些外感寒邪及由于本身腎陽不足引起的腳跟冷痛、麻木,以及小腿不適有著明顯的改善作用。

猜你喜歡
太溪內踝腫痛
內踝截骨術的臨床應用與進展
溫暖手腳
家用小方治療咽喉腫痛
小方子治療咽喉腫痛
太溪穴:汩汩溪流歸腎水
帶血管蒂腓骨頭骨骺截骨整形重建內踝的應用解剖與臨床應用
消腫止痛散外敷治療四肢閉合性損傷腫痛療效觀察
復明膠囊疑致手部腫痛1例
經后內側和后外側聯合手術入路治療內踝后踝冠狀位骨折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